原創文字
1.我和烏鴉的故事
八歲那年初春時分,蛋蛋跟著「孩子王」在麥田裡遊蕩。「嘎……」一聲粗厲的叫聲破空而來,「嘰嘰喳喳」的聲音戛然而止,空氣中靜的可怕。「嘎~」刺耳的聲音又一次傳來,更大聲了。我們全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是烏鴉,快跑……」不知是誰反應過來,率先跑了。哄得一聲,全都拔腿就跑。「嘎!」那個可怕的聲音就在頭頂,好像跑慢一點就會被抓走,拼了命地往前跑。
「哇~啊!」痛哭的聲音拉住了脫韁的小馬,回頭看到「孩子王」正蹲在地上,抹著眼淚,咧著嘴巴大哭。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向「孩子王」靠攏過來。
「我就說吧,烏鴉叫一定有禍事。」招呼大家逃跑的孩子說話了。
「肯定是他跑得太慢,給烏鴉看見了。」大家開始議論起來。
「天哪,他的耳朵好紅啊!好像流血了。」大夥這才注意到,「孩子王」的手掌緊緊捂著耳朵,手指按著腦袋,指縫間滲出殷紅的血色。
「嘎~」烏鴉的叫聲再次傳來。「別跑了!」抬腿要跑的我們被喊住了,「烏鴉叫來的禍事發完了,不用跑了。」
「嗯,就是,烏鴉都飛走了」有人附議,大家再次關心到「孩子王」身上。
「他的耳朵不會被烏鴉咬了吧,剛才,那個烏鴉就在我們頭上?」
「你的耳朵才被烏鴉咬了。」孩子王生氣地發話了,說:「是他打的!」指向最矮小的那個孩子。天哪,烏鴉一叫,最矮小的孩子竟然能打到「孩子王」的耳朵,還能打那麼狠,烏鴉可真是不詳。
「走,不跟他玩了。」「孩子王」帶著大夥走了,留下最矮小的孩子,委屈,不解,困惑地站在原地。
那天以後,好久,沒人願意和那個最矮小的孩子玩,「孩子王」也換做他人。
2.烏鴉是不祥之鳥
聽過「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當時「焦禾稼,殺草木」,人類生存受到嚴重威脅,於是「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留其一日」是給人類帶來溫暖與光明的「金烏」,降落世間的同類,便是禍害人間的罪魁。烏鴉是不祥之鳥的俗信便是由此而來。
俗信以為烏鴉是兇鳥,遇之不祥;如當頭鳴叫,更是災禍發生的預兆。「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老鴉叫,禍事到」。為解烏鴉報兇,民間還有各種專用術法,如遇當頭聒噪,蹬足痛罵,吐唾沫一口,或默誦「乾元亨利貞」五字真言七遍,等等。
烏鴉招災還有另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能聽懂鳥語的人,名叫公冶長,家境貧窮缺少吃食。有一天,一隻烏鴉飛到他家,叫道:「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大綿羊,你吃肉,我吃腸。」公冶長聽後便到山裡尋找,果然找到一隻無人認領的大綿羊,吃了很久。後來失主找上門來,誣陷公冶長偷羊,到國君那裡告發,魯國國君不相信公冶長能聽懂鳥語,就把他關進監獄。公冶長因此蒙受不白之冤。
烏鴉不詳觀念的產生,有兩個客觀因素。其一,烏鴉能感受到腐敗死亡的氣味,嗜食腐肉和動物屍體。其二,烏鴉啄食糧食的「劣根性」,農耕社會,糧食產量不足,對烏鴉更是「深惡痛絕」。主觀因素:古代巫書的記載中,烏鴉和黑貓一樣,常常是死亡、恐懼和厄運的代名詞,人們認為烏鴉的叫喚,會帶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靈魂,因此烏鴉被人們所討厭,認為是不祥之鳥。
3.天下烏鴉一般黑
天下烏鴉一般黑,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七回:「這更奇了,天下烏鴉一般黑,豈有兩樣的。」和烏鴉有關的成語,大多是貶義的。烏鴉喜歡聚合的特點被用來當成貶義詞,比如「烏合之眾」,就用來比喻沒有組織,沒有訓練,像一群烏鴉似的暫時聚集的團夥。還有烏雲密布、烏煙瘴氣、化為烏有、子虛烏有、烏帽紅裙……
和官聯繫起來,烏的貶義顯得更有說服力。因古時候官戴烏紗帽,官官相護同流合汙,深入民心根深蒂固,烏和汙便傻傻分不清楚。而烏紗帽可以追溯到東晉。東晉成帝時,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宮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人稱「烏紗帽」。南北朝時,這種帽子又在民間流傳開來,「烏紗帽」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
到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決定:凡文武百官上朝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取得功名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等,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誌。如此看來,「烏紗帽」作為官帽,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從烏鴉不詳的觀念,到曹雪芹寫出天下烏鴉一般黑,烏鴉被濃墨重彩的化成黑。非洲居民無辜躺槍(手動滑稽)
4.烏鴉兆祥
有趣的是,在烏鴉兆兇招災的另一面,也有鴉鳴兆祥的傳說和風俗存在。
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常識傳說:「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
三國時期,何晏關在獄中,有一天兩隻烏鴉停落在何府屋簷上。何晏之女說:「烏有喜聲,父必免。」果不其然,何晏很快就被釋放。
在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有烏鴉銜食養育人類的傳說:「烏孫王號昆莫,匈奴攻殺其父而昆莫生,棄於野,烏銜肉往食之。」烏鴉成為敬重與喜愛的對象。
河南方城(河南南陽境內)一帶傳說,磚窯業烏鴉鳴叫視為吉祥的徵兆,因烏鴉的叫聲「嘎啦」與「來啦」語音相近,兆示窯中貨物有人來拉(購買)。
宋範成大《吳船錄》中有巫峽「神鴉」的記載,清宋犖《筠廊神筆》中有楚江「吳王、神鴉」的記載。
在西藏和四川一些地區,人們把烏鴉當作神鳥來崇拜,從發掘的吐蕃文獻和西南地區的「懸棺」和「天葬」習俗,都能證明。武當山作為道教宗祠,把烏鴉奉為「靈鴉」,在山上建有烏鴉廟,「烏鴉接食」是武當八景之一。就是進山的遊人,也要隨身攜帶一些食品,散放給烏鴉來啄食。
5.烏鴉「自證清白」的逆襲
無論吉兇,儒家「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教化一脈相承傳了幾千年。意思是,烏鴉是孝順的典型,當他們的父母年紀大了,老了,病了,厭倦世事了,無法覓食的時候,小烏鴉、年輕的烏鴉、兒孫輩的烏鴉,不但會給父母尋找食物。而烏鴉,不但會給父母尋找食物,而且會把食物弄得很可口,像人類吐哺養育子女一樣。這一點值得人好好學習。
野生烏鴉可活13年,在它們的生命裡,烏鴉終生一夫一妻。在目前國內離婚率過半,出軌、小三、渣男,綠帽、渣女頻頻引發熱議,感嘆世風日下的當下,烏鴉一夫一妻,忠貞不渝的習性,已經足夠為烏鴉正名。
還不止這些,研究表明:烏鴉是人類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動物,與家犬的智力水平相當,而烏鴉比家犬的腦細胞結構複雜得多。烏鴉是人類以外,最會使用工具,甚至製造工具的動物。這一點非常了不起!「烏鴉喝水」的故事足以說明烏鴉思維的巧妙。
令人驚訝的是,烏鴉懂得使用類推方法,而大猩猩不懂。研究人員把一塊肉放在烏鴉取不到的盒子深處,把一個長樹枝藏在另一隻烏鴉夠不到的盒子深處,只給烏鴉一個短樹枝,想辦法把肉取出。烏鴉很輕鬆地利用短樹枝,先把長樹枝撥到盒子外面,然後用長樹枝取出肉。當研究人員調換了長短樹枝,烏鴉剛開始設法用長樹枝取到短樹枝,但很快就糾正了錯誤,直接用長樹枝獲得食物。
在日本一所大學附近的十字路口,經常有烏鴉等待紅燈的到來。紅燈亮時,烏鴉飛到地面上,把胡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車輪胎下。等交通指示燈變成綠燈,車子把胡桃碾碎,烏鴉們趕緊再次飛到地面上美餐。
烏鴉又非常頑皮,喜歡蕩鞦韆,叼帽子,啄其它動物的羽毛,天上的大雁、非洲的獅子、北極的海象無一倖免,無不「望鴉興嘆」。
烏鴉已進化出純白烏鴉,新疆阿爾泰山、湖北神農架,日本,均有白烏鴉,為己證明不是一般黑。
結語:圍棋的另一個稱謂叫烏鷺。烏是烏鴉,鷺是鷺鷥(白鷺的一種)。棋盤裡361格的黑白對弈中: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白相間的對壘,是棋局之道,是博弈之道,也是辯證之道。烏鴉有不詳之名,也有兆祥之名。冬雪已下,不知北京城春去冬來的烏鴉,又會掀起多大的烏鴉名聲之爭。
新手作者創作不易,喜歡文章請點讚評論,歡迎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