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太空人講空間站生活:一個人打壘球、練習遊泳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日太空人講空間站生活:一個人打壘球、練習遊泳
2014-09-15 09:37:07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責任編輯:劉豔

  第27屆太空探索者協會(ASE)年會第二次技術分會13日在位於北京的航天城航天員中心舉行。近百名全球各國的航天員聚在一起交流載人航天的經驗與未來發展。本次會議的主講人之一是曾作為國際空間站站長的亞洲第一人、日本航天員若田光一,他在會上詳細講述他在空間站生活工作的見聞感受,無論衣食住行、還是發射返回過程的感受都對計劃2022年建成空間站的中國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若田光一2013年底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並於2014年擔任兩個月空間站站長,是首位日籍國際空間站站長。《環球時報》記者在會場發現,若田光一可以講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很有親和力,他的演講是本場偏重技術和專業交流的會議中唯一一場笑聲不斷的。據若田光一介紹,他與另兩名航天員於2013年乘坐俄羅斯的飛船出發,當時發射非常順利,基本上沒有什麼感覺就起飛了。到達空間站的飛行時間比預定時間要短。整個飛行過程非常平穩舒適。在完成對接進入空間站之後,那裡有來自美國、俄羅斯、義大利和日本的航天員。他們還曾在太空中進行了一個象徵性的火炬接力。之後他們還發射了超小型衛星,那個衛星尺寸大概在10釐米×10釐米左右。

  他在空間站中進行了大量科學實驗,比如觀察黃瓜在太空中的生長狀態。測試微重力環境下的物體表面張力,這樣的實驗只能在其他航天員睡覺的時候進行,因為任何一點聲音都會對實驗產生影響,這個過程中要儘量避免人員走動,如需要上廁所,必須走得非常慢。他們還會實驗伽馬射線對於蚊子的幼卵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除了工作,航天員在空間站中還要堅持進行身體鍛鍊。比如騎自行車、臥推等訓練,當然這些運動都要依靠電子設備產生的抵抗力來達到鍛鍊效果。若田還開玩笑說,在太空中吃多少東西,都不用考慮減肥。若田表示,非常享受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的生活,比如他喜歡在空間站中一個人打壘球,這在地球基本上是超人才能完成的動作,但在太空中變得非常容易,當他從一側擊完球後,就迅速飛到另一側將球打回來,之後他再飛過去輕鬆地將球接住。他還在空間站中練習遊泳動作,甚至模擬猴子的樣子上躥下跳。他還透露了一個國際空間站上的「保留項目」,那就是當你靜止在艙內時,用力揮舞你的小臂,當動作停下來時,你的身體就會發生旋轉。若田表示,這次飛行之後,他身體恢復得非常快,可能與這些練習有關。

  若田光一還講述了他們在空間站中的食品。太空食品大都是抽乾水分後存放在一個真空袋裡。在他現場播放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他將一袋草莓幹對準一根管子,注入液體後就成為類似糖漿的食品,據他說很美味。若田介紹稱,水也都是循環使用的,人體排出的尿液經過淨化處理後可直接飲用,也就是將「昨天的咖啡變成今天的咖啡」,他補充說,不過你所喝的是誰的尿就不得而知了。全場一片大笑。

  若田光一在國際空間站中還非常注意宣傳本國文化。他介紹稱,在2014年新年那天,他還曾在空間站中進行書法創作。他說,在太空中寫毛筆字的最大好處就是用多少墨,紙也不會洇。《環球時報》記者在聽到這裡時,非常受觸動,在全人類關注的太空項目中,航天員就如同所在國軟實力的最佳宣傳員,若田在國際空間站不斷嘗試推廣日本文化的做法值得借鑑。

  一位名叫謝爾蓋的俄羅斯航天員的講話也引發與會者的關注。他的專業是核物理,曾經多次參與俄羅斯的太空任務。他表示,目前很多人都在強調技術以保障飛行器與人員的安全。但他認為這是不夠的,未來在更大規模的長時間飛行任務中,應該在乘組人員中選派深諳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哲學等學科的專業人員,因為在空間站這個封閉的環境中,成員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甚至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何協調這些人的關係,以保障航天員之間、航天員與地面人員之間的溝通順暢。這個話題對於將要進行第三批航天員選拔的中國來說,非常值得思考。

  在本次會議中,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80歲的俄羅斯國寶級功勳航天員、人類太空出艙行走第一人列昂諾夫當天身穿花格襯衣、戴著超大墨鏡,一進會場就引起轟動,人們爭相與老人合影,無論西方還是東方的航天員都對列昂諾夫充滿敬仰之情,他很願意與各國航天人士交流,這種國際化的姿態體現了航天大國的自信。《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中國的多名航天員在茶歇時,與外方航天員交流時,也很少需要翻譯。

相關焦點

  • 兩個人的壘球&一個人的棒球
    作為棒壘球愛好者,並不是隨時都可以約一群人一起玩球,但經常手癢想活動活動筋骨,想琢磨一下打擊技巧&傳接球技巧。有時候棒壘球真的是一個人的狂歡。二 左右橫移 Movement → 練習腳步左右橫移,接球後迅速拋傳給對方。三 跪地接球 On knees→ 目的在於練習迅速反應打者強襲球。練習以上動作時,除了講求標準確實之外,必須快速且反覆練習,此外也要培養專注力,尤其要持續保持眼睛視線與手部動作平行,面對各種滾地球的處理才能接好接滿。
  • 組圖揭秘:空間站太空人們的日常生活
    原標題:組圖揭秘:空間站太空人們的日常生活  圖片說明:國際空間站距離地面約400公裡,空間站乘組人員一般保持在   圖片說明:這是9月4日乘坐聯盟TMA-18M飛船抵達空間站的太空人們的合影,其中丹麥的安德烈亞斯·摩根森(Andreas Mogensen)是首位進入太空的丹麥人
  •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漏氣 太空人打上一塊「補丁」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8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表示,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已經在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裂縫處打上了「補丁」,以此來阻止空氣洩漏。此前,俄太空人謝爾蓋·雷日科夫告訴莫斯科州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找到了「補丁」,是一個中間有橡膠的鋁箔軟盤。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要求雷日科夫量一下裂縫大小,然後再打上「補丁」,並且要把「補丁」從中心到四周撫平,不要留下褶皺和氣泡。俄航天集團代表指出,計劃對艙內氣壓進行檢測復量,然後根據太空人傳回地面的數據,判斷漏氣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
  • 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上戴口罩 為返回地球生活做準備
    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Chris Cassidy早在4月初就離開了地球,前往國際空間站。從那時起,新冠大流行在美國變得更糟, 所以他認為他應該開始練習應對回家的艱難現實。 Cassidy和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工作6個月後,將於本周返回地球。
  • 太空人空間站生活:愛哭鬼不適合上太空(圖)
    用太空飲用水代替眼淚演示哭泣 在零重力的太空,眼淚變成水球掛在臉上掉不下來  太空生活總是讓人好奇,有沒有想過如果在太空哭泣據英國媒體8日報導,加拿大太空人克裡斯·哈德菲爾德近日在太空發布了系列視頻,展示在太空的日常生活。最近的一個視頻展示了在太空哭泣的情景,哈德菲爾德稱,零重力狀態下大顆的淚水會硬生生地掛在臉頰上,不時有刺痛的感覺,簡直就是一種自虐。
  • 歐洲太空人努力學中文:想上中國空間站
    近日,在德國科隆的歐洲太空人中心,這位德國太空人對記者講起了他的「中國故事」,並透露了自己的「中國心願」。 「天上的馬」想高飛 像許多外國人一樣,已經有6年多中文「學齡」的馬天對自己的中文水平很自信,不過他最得意的是自己的中文名字。「中文老師告訴我,『馬天』的中文意思是『天上的馬』,它想要飛得很高。」他主要從事航天材料輕量化研究。
  • 美太空人珍妮特·埃普斯將成首位在國際空間站生活的黑人(女性)
    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珍妮特·埃普斯(Jeanette Epps)明年將創造歷史,她將成為首位在國際空間站生活的黑人(女性)。十多名非裔美國太空人曾進入太空並訪問過空間站,但這次任務將使埃普斯成為第一位在空間站生活的黑人太空人。「我覺得責任很大。曾有三位非裔美國人訪問過國際空間站,但他們沒有完成我所承擔的長期任務。」「作為一名太空人,我想好好享受這份榮譽。我想讓年輕人知道,這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埃普斯說。
  • 不會打棒球先學慢投壘球吧!2019第二屆中原慢投壘球邀請賽開賽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投球,擊球,接球,上壘……11月9日上午10時,在位於鄭州市惠濟區意思棒球球場上,身著隊服的男女慢投壘球選手正在進行2019第二屆中原慢投壘球邀請賽的第一場比賽。來自河南的100餘名慢投壘球運動員將進行6場次的比賽,運用他們的智慧、戰術和默契的配合贏得積分。
  • 蘇聯太空人在禮炮七號空間站多次目擊天使事件
    今天給大家講一件當年在蘇聯轟動全國的事件,「禮炮七號」空間站太空人多名太空人多次目擊天使事件。對於看到鬼魂,上帝,天使這種事,各種報導不計其數,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炒作,造假,或者只是錯覺,拍照設備問題造成的巧合。但是這次禮炮七號事件之所以造成巨大轟動,主要原因為:1.多名太空人同時看到。一個人看到,或許是自己的錯覺,但是幾個人同時都看到了,那還是錯覺嗎?2.多次看到。
  • 壘球俱樂部
    壘球俱樂部一款運動型的趣味遊戲,在這裡雖然是體育運動的玩法模式,但是遊戲中還是需要玩家不斷的聯繫的,畢竟是要打比賽的,而玩家在遊戲中是一名運動員,所以要強加訓練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哦!
  • 太空人回到國際空間站,可怕漏氣了
    國際空間站(ISS)上的太空人已成功地縮小了小型空氣洩漏源的範圍,該洩漏源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雖然機組人員在軌道實驗室中生活時會感到舒適的壓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空間站的確會發生微小的漏氣。NASA太空人Kate Rubins和俄羅斯太空人Sergey Ryzhikov和Sergey Kud-Sverchkov將於10月14日從哈薩克斯坦的Baikonur宇宙飛船發射升空,並在空間站停靠,而Cassidy,Vagner和Ivanishin將於10月21日離開空間站並返回地球。 。
  • 生活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會面臨哪些危險?
    事實上,國際空間站(ISS)面臨的巨大危險並不多。準確來說,太空人面臨的巨大危險只有三個:發生火災、空間站突然減壓或有毒物質洩漏。所以美國科學家設計了有噴嘴的太空滅火器,用於「噴射」空間站面板後面的「火口」(因為線路錯誤最有可能發生火災的地方)。
  • 蘇聯太空人在太空上到底有沒有酒駕空間站?
    但無論如何,俄羅斯太空人在太空飲酒這件事,已經成功引起了國曆君的注意。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世界各國都是禁止太空人在太空中飲酒的。因為酒精會對飛船或空間站中的儀器設備造成破壞,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退一步講,喝了酒的太空人是不是還能理智、清醒地完成任務,這可誰也說不準。
  • COVID-19大流行期間一直生活在太空中的三名太空人將返回地球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在國際空間站上生活了半年的三名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降落在哈薩克斯坦沙漠之中。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這三人幾乎一直生活在太空中,隨著世界各地的新冠病例再次增加,他們現在正在返回地球。
  • SpaceX將於10月送商業太空人去空間站
    圖:將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進行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的四名太空人,從左至右分別是NASA太空人香農·沃克、維克多·奧利弗和邁克·霍普金斯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太空人野口宗一8月1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周五,美國宇航局(NASA)和
  • 絕望的太空人!人在空間站裡上班祖國卻沒了,後來他怎麼樣了?
    近日我國拒絕美國加入空間站的事情真是讓人大快人心,很多網友表示這是報了當年美國拒絕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仇,而根據總師周建平給出的原因竟然是美國方面申報的項目技術沒有達到標準,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呀。對於航空航天的探索之路,人類走得異常艱辛,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22名太空人就犧牲在了這條路上。在宇宙中作業的太空人不僅要忍受著身體上的不適,還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不過地球上的祖國和家人都是他們的心靈支柱,支撐著他們不被壓垮,但如果說這根「支柱」斷了,會發生什麼呢?
  • 外媒:SpaceX火箭將於14日搭載四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SpaceX獲得NASA正式認證 於本周六搭載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據法新社報導,在美國依賴俄羅斯載人飛船前往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火箭將於14日運送3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開啟了他們在該項目的首個6個月的常規任務。1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認證了由SpaceX開發的作為常規太空人運輸的「天龍號」是安全的。
  • 「奮進」號太空人修復空間站水循環系統(圖)
    太空人史蒂夫·鮑恩24日在國際空間站外執行維修任務。  成功排除水循環處理系統故障  美太空人修好「尿變水」系統  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兩名太空人24日完成第四次、也是這次任務最後一次太空行走,結束國際空間站外太陽能電池板接頭的維修作業。  同時,太空人成功排除空間站水循環處理系統故障。
  • 在經過漫長的隔離期後 三名太空人將前往國際空間站
    ▼ 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凌晨,三名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與三名已經在軌道上生活和工作的太空人匯合。由於這次飛行是在大流行期間發射,因此,為了防止新冠病毒進入太空,有更嚴格的限制和協議。
  • 空間站裡的太空人都在幹什麼?
    「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工作的最大的太空飛行器(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在天氣晴朗的夜晚用眼睛就能看見它。為什麼我們要花費巨資將國際空間站送入太空,還讓太空人長期駐留呢?也許下面這些關於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的日常工作能讓你對國際空間站的價值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