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值孔徑

2021-02-25 尼康儀器生物顯微鏡

數值孔徑(又稱物方孔徑)最早是由德國物理學家阿貝定義的,是用於描述物鏡和聚光鏡特性的一個數值(通常用縮寫NA來表示)。它由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得出:

註:一些作者使用變量 µ來指示孔徑半角,也有使用 α或 θ來表示的。

在數值孔徑公式中,n 代表物鏡前端透鏡到標本之間介質的折射率,而 µ或 α指的是物鏡的孔徑半角。

物鏡的數值孔徑能夠反映出物鏡在固定距離內收集光信號和分辨樣品精細細節的能力。成像光通過標本以一個倒置椎體形狀進入物鏡(圖1)。光錐的縱切面顯示了孔徑角,這個值是由物鏡的焦距決定的。事實上,空氣物鏡的數值孔徑很難達到0.95以上。

圖1 數值孔徑,顯示了一組具有不同焦距和數值孔徑的物鏡在成像時的光錐。當光錐變大時,孔徑半角(α)從7°增加到60°,物鏡的數值孔徑也隨之從0.12增加到0.87,接近了當成像介質為空氣時候的極限值。當樣品和物鏡前端透鏡之間的介質折射率(n)提高時,數值孔徑還可以變得更高。現在已經有使用其它介質如水(n=1.33),甘油(n=1.47),油(n=1.51)的高數值孔徑物鏡。物鏡的數值孔徑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像差校正的程度。

圖2和下方表1顯示了在各個放大倍數下,校正程度越高的物鏡往往具有更高的數值孔徑。拿10x物鏡來舉例,可以看到在平場校正的Plan系列物鏡中,數值孔徑大小隨著物鏡色差和球差校正程度而增加:平場消色差物鏡plan achromat, N.A. = 0.25;平場螢光(半復消色差)物鏡planfluorite,N.A. = 0.30;以及平場復消色差物鏡plan apochromat, N.A. = 0.45。

在一系列類似放大倍數的物鏡中,通過增加光學校正係數來增加數值孔徑的特性在整個放大範圍內都適用,如表1所示。大多數製造商努力確保他們的各類別物鏡都得到最高的校正和最高數值孔徑。

圖2- 數值孔徑與物鏡放大倍數

表1-數值孔徑與光學校正

放大倍數在60x到100x(或更高)之間的物鏡大多數設計為油鏡。由前面的數值孔徑方程我們可以計算,油鏡的數值孔徑理論上的最大值是1.51(當sin (α)= 1)。然而,實際上大多數油鏡的最大數值孔徑為1.4,常見的數值孔徑則是從1.0到1.35不等。

注意:除非特別指出為像方孔徑外,否則數值孔徑均指的是物方孔徑。

-The End-

相關焦點

  • 光纖的數值孔徑(Numerical Aperture)
    這個角度α的正弦值就稱為光纖的數值孔徑(NA = sinα),不同廠家生產的光纖的數值孔徑不同。從物理上看,光纖的數值孔徑NA表示光纖接收和傳輸光的能力。NA越大,則光纖接收光的能力也越強。從增加進入光纖的光功率的觀點來看,NA越大越好,因為光纖的數值孔徑大些對於光纖的對接是有利的,同時,NA越大,從光源到光纖的耦合效率越高。
  • 淺聊顯微鏡——物鏡的數值孔徑
    其計算公式是σ=λ/NA式中σ為最小分辨距離;λ為光線的波長;NA為物鏡的數值孔徑。數值孔徑數值孔徑(NA)這個名詞大家都不陌生了,也叫鏡口率,也就是物鏡採集樣品光多少的一個參數,物鏡的NA值越大表示此物鏡採集樣品的光越多
  • 物院新聞 | 周建英教授、李俊韜教授、梁浩文副教授團隊發表超大數值孔徑超構透鏡綜述論文
    光學透鏡的數值孔徑是光學成像系統最重要的基本參量之一,衡量著光學系統收集光子能力的強弱。對於顯微系統,數值孔徑越大,成像光斑越小,成像細節越清晰。傳統的大數值孔徑顯微物鏡體積大、價格昂貴、結構複雜、功能單一,不利於多功能維度顯微成像的應用。
  • 絲攻下孔徑計算方式及對照表(絕對乾貨)
     提示:點擊上方"學數控"↑免費訂閱絲攻下孔徑計算方式
  • 三星希望先於臺積電獲得阿斯麥高數值孔徑EUV光刻機
    尋求在全球晶片代工市場獲得更大份額的三星,也在尋求獲得阿斯麥更多的極紫外光刻機,希望能先於臺積電獲得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刻機 外媒是在報導阿斯麥高管到訪三星電子並參觀三星電子的半導體工廠時,表示三星希望獲得阿斯麥更多的極紫外光刻機、先於臺積電獲得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刻機的。
  • 外媒:三星希望先於臺積電獲得阿斯麥高數值孔徑EUV光刻機
    尋求在全球晶片代工市場獲得更大份額的三星,也在尋求獲得阿斯麥更多的極紫外光刻機,希望能先於臺積電獲得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刻機。外媒是在報導阿斯麥高管到訪三星電子並參觀三星電子的半導體工廠時,表示三星希望獲得阿斯麥更多的極紫外光刻機、先於臺積電獲得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刻機的。
  • 大孔徑磁共振|孔徑大,用途廣
    自2004年全球首款70cm大孔徑磁共振推出以來,大孔徑技術在磁共振上的運用越來越受到青睞,分別運用到1.5T和3.0T的平臺上。 從技術層面上來看,隨著磁共振設備的孔徑變大,會導致磁場均勻度急劇下降,從而導致成像質量的損失。所以必須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實現了在孔徑提升的同時,磁場均勻度同步提升,成像的質量也會得到相應提升。此外,大孔徑的磁共振的有效成像範圍也較傳統產品提高5-10釐米。
  • 相機攝影技巧:光圈數值的推算與實際應用,鏡頭光圈大小影響關係
    光圈:F2.0快門:1/200s焦距:200mm感光度:ISO 640光圈數值的推算與實際應用生產鏡頭的廠商最初為鏡頭光圈設定了一組級數,稱為光圈正級數,有F1.4並且光圈每縮小一級,實際的光圈孔徑會縮小1/2,這樣曝光量就會降低1/2,即F後的數字越大,光圈越小,反之越大。例如,F1.4的光圈,其實際孔徑大小是F2.0光圈孔徑的2倍;F5.6的光圈孔徑是F8.0光圈孔徑的2倍。
  • 合成孔徑雷達系統
    , 合成孔徑雷達不受光照和氣候條件限制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對地觀測, 甚至可以透過一些地表或植被獲取被掩蓋的信息。從概念提出至今經過了60多年的發展,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已比較成熟,多國都建立了自己的合成孔徑雷達發展計劃,各種新型體制合成孔徑雷達應運而生,在民用和軍用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1、合成孔徑雷達原理雷達(Radar)是利用微波波段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
  • 數值大反而小 光圈到底是怎樣神奇的存在
    鏡頭中的葉片組合形成了一個圓形孔徑簡單來說,光圈就是控制光線進入鏡頭的裝置。在鏡頭內部多枚葉片組合成一個圓形孔徑調節裝置,通過調節孔徑大小就可以控制鏡頭的通光量。光圈用英文字母F表示,F值與光圈大小成反比,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反而越小。
  • 什麼叫逆合成孔徑雷達?
    Hu:什麼叫逆合成孔徑雷達?  熊偉:逆合成孔徑雷達,可以看作是把合成孔徑雷達,反過來:合成孔徑雷達,裝在一個運動的平臺上,探測固定目標;逆合成孔徑雷達,是用一部固定雷達,探測一個運動目標。兩者都是通過對雷達回波頻率的精細處理,把角度解析度提高几十倍甚至幾百倍。  合成孔徑雷達、逆合成孔徑雷達具備高解析度的原理,在電子理論上有多種解釋方法,下面是其中一種。
  • 雷達課堂:合成孔徑雷達原理
    合成孔徑雷達(Sy 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利用一個小天線沿著長線陣的軌跡等速移動並輻射相參信號, 把在不同位置接收的回波進行相干處理
  • 什麼是DMB/鏡頭相對孔徑
    什麼是DMB/鏡頭相對孔徑鏡頭相對孔徑為了控制通過鏡頭的光通量大小,在鏡頭的後部均設置了光圈。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徑為 d ,由於光線折射和關係,鏡頭實際的有效孔徑為 D , D 與焦距 f 之比定義為相對孔徑 A ,即 A=D/f
  • 貝士德儀器推出泡壓法濾膜孔徑分析儀
    產品簡介:3H-2000PB泡壓法濾膜孔徑分析儀,可準確測試濾膜、隔膜、織物、纖維、陶瓷、燒結金屬等材料的通孔的最大孔徑、最小孔徑、平均孔徑、孔徑分布及滲透率,適用於研發、生產過濾材料及相關的科研單位和企業用戶。
  • 【最新綜述】合成孔徑雷達抗幹擾技術綜述
    然而,作為一種寬帶雷達系統,合成孔徑雷達在工作頻段內易受到敵方有源幹擾機信號、無線通信信號、廣播電視信號和其他雷達信號等多種複雜電磁幹擾的影響,其中合成孔徑雷達面臨主要威脅在於人為有意識製造的幹擾,即有意幹擾;而有意幹擾則可進一步分為壓制幹擾和欺騙幹擾。
  • 我國迎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時代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該衛星的成功發射和應用,標誌著我國低軌道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研製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雷達成像衛星全面服務國民經濟建設時代來臨。 與光學遙感衛星利用可見光探測成像不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不受光照、雲層、天氣等條件的約束與影響,可以全天候、全天時工作,且具有對地下物體的穿透能力,從而能彌補光學遙感觀測的不足。因為獨特的應用優勢,雷達成像衛星一問世就備受追捧。
  • 壓汞儀和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的區別?
    孔徑測定範圍:30A~150μm(孔半徑)。   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   工作過程(就吸附過程而言)是在計算機控制下,按照設定的壓力值逐步往測試系統中通入氮氣,樣品在液氮溫度下吸附氮氣的過程。根據BET理論計算比表面積,運用BJH,DH,HK等分析介孔,微孔的孔徑分布和總孔體積,及孔隙率。
  • 多大孔徑算小孔塑料平網
    多大孔徑算小孔塑料平網。小孔塑料平網因為養殖的物種不一樣,而孔徑不一樣。如,雛雞養殖塑料平網,和胡峰養殖塑料平網孔徑是由很多差異的雛雞養殖網的網孔一般為:1.0cm,1.2cm,1.5cm 寬度2米,長度50米,顏色以白色為主,其他可選顏色:黑色,綠色等;每捆重量:35公斤—50公斤 ,而,胡蜂養殖塑料平網用的小孔塑料平網孔徑更小,通常材質:以HPDE(聚乙烯),PP(聚丙烯)。
  • 合成孔徑雷達的研究熱點
    點上方藍字" 微波仿真論壇 " 關注導讀:合成孔徑雷達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利用合成孔徑原理,實現高分辨的微波成像,具備全天時、全天候、高分辨、大幅寬等多種特點,最初主要是機載、星載平臺,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彈載
  • 精密鋼管內徑孔徑測量方法簡介(值得收藏)
    直接測量(用得最多的一種測量方法,我們精密鋼管的生產過程和檢驗過程中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利用兩點或三點定位,直接測量出孔徑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孔徑測量方法。①利用槓桿機構測孔:此法(圖1)常用於手攜式孔徑測量工具,例如內徑百分表、機械式或電學式內徑測微儀等。被測孔徑尺寸與校對環規孔徑之差通過槓桿機構從百分表、機械式或電學式測微儀讀出。這類測孔工具的測量孔徑範圍一般為 10~800毫米,其中內徑測微儀的測量精確度可達3~5微米。②利用斜楔原理測孔:此法(圖2)也常用於手攜式孔徑測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