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福自動化:從PC到雲計算,創新引領未來

2020-11-30 OFweek維科網

   當今世界瞬息萬變,迅猛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給製造業帶來新的變革。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如何實施、工業4.0如何落地的討論聲中,基於PC的控制技術代表了面向未來的控制技術,已成為業界不爭的事實。Beckhoff作為全球PC控制的領導者,2016年迎來了其PC控制技術推出30年、TwinCAT控制軟體推出20年的紀念日,重溫倍福30年的技術發展史,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工業4.0已證明了那些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堅持採用開放式PC控制系統的企業自始至終都是在正確的軌道上前行。今年也恰逢倍福中國成立15周年,從起初PC控制不被中國用戶所接受到倍福中國業務突破10億元大關,15年的積澱和磨練,倍福人在中華大地上演繹了一個個傳奇故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15年前,「倍福」中文名稱首次出現在中國自動化市場上,它是由梁力強先生(現任Beckhoff中國區執行董事、總經理)起名,寓意「Double Happiness」。這家專注於自動化新技術的德資企業在中國歷經15年的發展後,現已成為中國自動化領域舉足輕重的公司,不僅因為它30年前就開始倡導PC控制理念,而且如今基於PC 的控制技術已成為實現工業4.0的重要支撐技術。

  2001年倍福在北京設立中國區首個代表處。15年前,PC控制技術並不為大家所接受。「在當時,歐洲工程師對PC Control 的接納度也只有10-15%,而那時的中國市場這個數字可能不到5%。」梁力強先生在回顧當年的情景時如是說。任何新技術的推廣都需要一個接受過程,關鍵是對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把握以及對信念的堅守,憑著這份執著和熱情,倍福中國在梁力強總經理的帶領下,努力耕耘、銳意進取。公司與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密切合作,積極組織和參加每年的大型現場總線全國巡演,積極參加國內各大媒體和行業協會組織的工業乙太網技術交流會,重點推廣EtherCAT技術,此外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常年舉辦技術培訓班,為培育市場做了不懈的努力。公司的經營策略是為客戶提供一個開放式控制平臺,打破黑匣子。通過技術培訓和輔導、開發示範程序或聯合開發等形式,使用戶具備自主開發和二次開發能力。倍福的這種理念及合作模式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

  另外,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我們適時調整產品戰略,從最初推廣現場總線I/O模塊,發展到為客戶提供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營銷渠道上逐步從分銷轉向直銷,目標市場也從項目型逐步轉向OEM設備市場,並進入到高端製造業。

  2007年,倍福在上海成立獨資公司,隨後公司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現上海總部下設國內事業部、國際事業部、能源事業部、市場部、技術支持部、系統應用部、售後服務部、人事行政部、財務部和物流倉儲中心等十多個部門,辦事處遍及國內24個大中城市,現有員工235名。公司銷售額快速增長,2008年突破一億元,2009年和2010年銷售額連續翻番,2015年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元,在倍福中國輝煌的發展史上譜寫了新的篇章,PC控制理念終於在中國開花、結果,倍福也確立了在中國自動化市場上技術領先的地位。其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風力發電、光伏太陽能、金屬加工、包裝機械、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等眾多領域,尤其在風電行業,倍福基於 PC 的嵌入式系統已成為國內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的主流控制器,市場佔有率超過50%。

  近年來倍福中國不斷加大對垂直行業的投入,推出了一批領先的行業解決方案。比如,可用於快速開發大兆瓦級智能風機的TwinCAT Wind軟體架構,金屬加工領域的雷射切割系統,倍福控制系統在光伏行業PECVD、消費電子領域手機測試設備、菸草行業超高速捲菸機、包裝機電控平臺上的應用,這些成功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國內設備製造企業的智能製造水平,有力支持了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縮短了我國裝備製造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公司連續多年被上海市北工業園區授予優秀企業稱號,多次被中國自動化學會評為中國自動化產業十大年度企業,多次獲得榮格技術創新獎以及各大媒體年度最佳產品獎和年度最具影響力OEM項目獎,並被中國工控網評為年度最佳僱主。

  為了促進科學技術與自動化技術的相互融合,公司積極倡導「科技自動化」理念,發起並共同創建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與聯盟共同打造符合中國製造業現狀的「智慧工廠1.0」目標框架,為中國製造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指明了一條通向智慧工廠的現實路徑。2014年10月21日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正式批准EtherCAT為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31230-2014),此外,EtherCAT已入編工信部於2015年12月29日頒布的《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成為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的一種標準。倍福作為EtherCAT技術的主要推動者,為EtherCAT技術在中國的廣泛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PC到雲計算,創新引領未來

  2016年是倍福推出基於PC的控制技術30周年,也是TwinCAT軟體推出的20周年。在過去的30年間,倍福始終在顛覆中創新,在創新中引領。大量的革命性創新產品的推出不斷為自動化行業帶來驚喜:1986年推出首款基於PC的設備控制器;1988年推出基於PC的軟PLC/NC(DOS);1989年推出Lightbus高速光纖現場總線;1995年推出總線端子模塊;1996年推出基於Windows作業系統的實時控制軟體TwinCAT;2002年推出嵌入式控制器CX1000;2003年推出實時乙太網現場總線系統Ether CAT;2005年推出安全解決方案TwinSAFE;2008年推出極速控制技術XFC;2010年推出多核時代的控制軟體TwinCAT 3;2011年推出採用單電纜技術的同步伺服電機AM8000;2012年推出磁懸浮輸送系統XTS;2015年推出EtherCAT插拔模塊…,源源不斷的新成果體現了公司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也在倍福發展歷程中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隨著工業互聯時代的到來,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在工業領域持續引入,同時製造企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提高靈活性和效率、同時達到更高的質量標準。毋庸置疑,智能製造已成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是工業4.0,還是《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都需要強大的技術作支撐,而這正是倍福的強項。作為一家技術型企業,公司超過三分之一的員工都是技術工程師,每年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佔到總銷售額的8%。倍福基於PC的控制技術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它支持所有流行的工業通訊協議,將IT技術、網際網路和自動化技術完美融合在一起,不僅在過去和現在,也為未來的工業自動化提供了最佳的系統架構,開放的硬體和軟體接口,可實現從傳感器到雲端大數據的一致通信,為實現工業 4.0 和物聯網通訊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以倍福為歐洲最大的櫥櫃製造商「柏麗」(Nobilia)提供數位化工廠解決方案為例:現今客戶的需求千變萬化,面對小批量、多品種的定製化市場需求,柏麗公司可以在批量高效生產的同時實現可控成本的柔性定製。在項目實施上工廠首先需要具備實時跟蹤整個工藝過程的能力,確保所有機器信息、加工步驟的生產信息以及貨物裝車物流信息的數據透明性。通過倍福基於PC的控制技術以及與柏麗合作開發的Oracle,ERP與設計軟體之間建立了緊密聯繫, 此外,TwinCAT軟體的巨大優勢是可以對設備進行模塊化設計,這樣大大縮短了工程時間,也為今後工廠不斷進行現代化改造提升了空間。採用基於PC的控制技術最大化實現了櫥櫃生產中的數據透明性,能夠完成最小批量為1的生產流程,靈活有效地提供個性化櫥櫃,這完全符合工業4.0的理念。現在柏麗工廠每天可生產2600套個性化的櫥櫃,88種不同的門板設計,櫥櫃年產量達58萬套。

  今天,越來越多的製造型企業看到了大數據的好處,能夠為各種應用提供最佳算法的公司將擁有強大的競爭優勢。在TwinCAT誕生20年之際,倍福與時俱進地推出了針對物聯網和工業4.0的TwinCAT解決方案。TwinCAT IoT包含標準化的雲通訊協議,使所有現場層的控制器可以輕鬆、安全、快速地與雲伺服器通訊;倍福工業4.0解決方案的核心是TwinCAT Analytics,該軟體具有全新的算法並自帶資料庫,它可以周期性地同步存儲過程數據,以便進行在線和離線狀態分析、預測性維護、模式檢測和機器優化,所設計的數據格式可方便地通過微軟或亞馬遜提供的分析服務功能進行訪問和處理,為製造業邁入雲服務時代創造了條件。

  創新是倍福的基因,創新的價值在於應用。未來,倍福會一如既往地將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帶給中國用戶,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助力製造業企業向智能製造邁進。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
    8月18日上午,「科技創新、引領未來」—平江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展在平江縣檔案館開展。開展儀式由縣委常委彭喜豐主持。中共平江縣委書記汪濤為院士展致辭。平江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碳基納米電子學研究中心主任彭練矛親臨開展儀式。
  • 未來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英國宣布「英國工業2050 戰略」, 日本和韓國先後提出「I-Japan 戰略」 和「製造業創新3.0 戰略」.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全球產業競爭格局的新調整, 為搶佔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 我國宣布實施「中國製造2025". 智能製造的關鍵是實現製造流程智能化, 這就需要將人工智慧技術與製造流程的控制系統、管理系統和製造流程的物理資源深度融合與協同.
  • 人民日報名家筆談:守正創新,引領未來
    首先,北大必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為青年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人才。要有清晰的價值導向,明確大學是培養人和實踐人類創造的場所,必須嚴守學術獨立和學術尊嚴,堅持和追求真理。   第二,作為中國基礎最雄厚、思想最活躍的大學之一,北大要致力於基本思想理論和科學技術前沿的創新,努力為人類文明進步、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傑出貢獻。
  • 自動化在多雲世界中遷移雲計算工作負載的作用
    雲計算正在發展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新階段。雲計算計劃和部署的重點已從遠程託管低效應用程式轉移到雲支持,並作為開發商利用的一種虛擬應用程式平臺。與此同時,企業發現有些雲平臺比其他雲平臺更好地支持特定任務。這兩種趨勢的衝突表明,人們需要更好地了解應用程式結構和部署選擇如何影響多雲配置中雲計算工作負載的管理。
  • 未來已來|雲計算「彎道超車」,中國還缺什麼?
    包括私有雲向公有雲的轉換,也會先過渡到混合雲。但是這接近10%應用混合雲的企業,其企業規模其實偏向於大中型企業。因為小微企業一下就能選擇公有雲,它沒有歷史的負擔,不需要經歷遷移的過程。在未來,我認為專屬雲和公有雲仍是市場的主體。
  • 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薩摩耶數科林建明獲「2020年度科創人物」獎
    活動以「創新引領 數字賦能」為主題,來自科技、商界、政界、學界等領域超過300位重要嘉賓受邀出席,活動現場,參會嘉賓圍繞「數智未來、數據的價值、金融數位化、數字新消費」等重點議題,分享前沿觀點,激發思考。傳遞科創精神,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榮獲「2020年度科創人物」隨著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需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 發布多款新品重新定義雲計算,亞馬遜AWS如何引領行業?
    作為雲計算領頭羊的亞馬遜雲服務(AWS)一向低調,但其行業地位令其很難不被放在放大鏡下仔細審視。其中,在每年12月舉辦的旗艦技術會議re:Invent大會,就是觀察這家雲巨頭公司的重要窗口。可以說,re:Invent直接決定了AWS雲技術未來發力方向,體現了雲計算技術產品洞察、商業實踐和主流走勢。
  • 未來十年中需要注意的十個雲計算趨勢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基於雲計算的軟體解決方案,雲計算行業正在快速發展。這種發展趨勢加快了工作負載的雲遷移。這是組織運營方式的根本變化。很多組織才開始走上這一旅程。目前正在出現的一些雲計算趨勢將在未來幾年內影響行業發展。以下是未來十年中需要注意的十個雲計算趨勢。
  • 創新引領時代發展,致敬卓越「創建者」 2019創新峰會圓滿落幕
    作為創新主體的創建者一直走在引領時代發展的前端,他們的創新故事和創新宏圖記錄了怎樣的時代發展?轉型與創新的下一個路口在哪?11月14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向新而行:轉換?覓機——致敬創建者 2019創新峰會」將創新智慧凝聚一堂。來自前沿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企業家們在會上分享了眾多創新主題演講,為尋蹤行業沿革與未來機會,探討商業發展成就美好生活與未來趨勢提供相應的創新思路與見解。
  • 雲計算與物聯網的關係_雲計算和物聯網的優勢
    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2.雲計算的技術架構   一般來講,雲計算的主要思路是對基礎資源虛擬化形成的資源池,進行統一的調度和管理,為用戶提供包括從下到上的3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
  • 科技洞見未來 智能引領生活
    科技洞見未來 智能引領生活 日期:2018-07-05 【 來源 : 新民周刊 】
  • 雲計算時代,雲伺服器成為伺服器創新的主要形態
    雲計算變革驅動數據中心技術生態全面創新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智能終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普及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熟知的所有網際網路應用如電子支付、電子商務、共享經濟,這些網際網路服務背後都是雲數據中心在做支撐。
  • 圓桌論壇: 北美雲計算趨勢
    和訊科技消息 5月25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雲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雲計算大會」今日在京舉行。本次會議以「示範引領、創新實踐」為主題,邀請主管部門領導和雲計算核心專家共同參與,著重探討國內外雲計算核心技術以及行業應用創新實踐。和訊科技對本次大會進行了全程報導。
  • 柔性MOCVD 系統採用基於 PC 的控制技術打造模塊化設備
    Agnitron 公司自動化和控制技術主管 Ivan Yunchyk 解釋道:「我們處在一個成本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我們必須以儘可能最低的價格提供多功能解決方案,每個組件同時必須具有高可靠性和可重複性。」
  • 數字中國發展史:從「追隨」到「引領」
    從世界網際網路發展的「追隨者」成為浪潮的「引領者」。阿里巴巴20周年年會中,這家市值突破4000億美元的世界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如此概括其20年的發展。無獨有偶,如果把視角放大,這一關於角色轉變的表述,也曾被許多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家提起。從「追隨者」到「引領者」,暗含了數字中國的發展歷程。
  • 雲計算數據中心和傳統IDC的差異在哪裡
    現在可能會有很多人對雲計算、數據中心還有大數據等這類技術和名次感到模糊不清,雲計算數據中心是一種基於雲計算架構的,計算、存儲及網絡資源鬆耦合,完全虛擬化各種IT設備、模塊化程度較高、自動化程度較高、具備較高綠色節能程度的新型數據中心。
  • 2020中國遊戲創新報告發布 誰來引領未來創新之路
    這兩方面創新也將對中國遊戲產業的持續發展產生主導性影響,中國遊戲產業既擁有利用創新突破市場的機會,也面臨著創新所帶來的挑戰。」從某種程度而言,誰在這兩方面具有領先的實力,誰就能引領未來中國遊戲的創新之路。
  • IBM預測未來5年5大創新趨勢,加速發現新材料是關鍵
    IBM發布今年的「未來五年五大創新趨勢」,主題著重在:加速發現新材料,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其預測主要根據IBM研究院的全球實驗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更廣泛的產業趨勢。因此IBM希望藉助先進技術,將發現時間和成本降低90%,這些技術包括人工智慧 (AI);通過傳統經典運算和新興量子運算實現的資料擴張;通過開放式混合雲實現的所謂生成模型 (generative models) 和實驗室自動化 (laboratory automation)。藉由融合這些技術,IBM將能夠以全新的方式實現人類發現過程的現代化。
  • 雲計算的特徵及分類
    雲計算引發了軟體開發部署模式的創新,成為承載各類應用的關鍵基礎設施,並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已成為推動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的關鍵要素,是推進位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驅動力量。中國工信部 2017.4.10 日印發《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