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火箭騰空而起,三小時後俄控制室一片歡呼,專家:這才剛開始

2020-04-25 航空視界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在莫斯科時間4月25日清晨4點左右,拜努爾航天發射場實施了一次進步MS-14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巨型火箭而起一道亮光劃破天際。進步MS-14號宇宙飛船在3小時後順利和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對接,俄羅斯航天地面控制中心是一片歡呼。在4月9日俄羅斯剛剛進行了一次聯盟MS-16載人宇宙飛船的發射,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搭乘聯盟MS-16號宇宙飛船飛抵國際空間站,正式接替了聯盟MS-15載人宇宙飛船運送的3名太空人。

清晨火箭騰空而起,三小時後俄控制室一片歡呼,專家:這才剛開始


俄羅斯這次發射的進步MS-14號貨運飛船比起之前的發射有明顯的進步,傳統上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需要進行6個小時的飛行才能實現,而這次進步MS-14號飛船僅僅用了3個小時就實現了對接的過程,俄羅斯進步MS-14號飛船採用了2圈軌道飛行的方式實現了和國際空間站的對接,之前則需要進行3圈的軌道飛行才能夠具備對接的條件。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進步號貨運飛船未來將實現2小時內對接國際空間站的,因此眾多專家就表示,這才剛開始。

清晨火箭騰空而起,三小時後俄控制室一片歡呼,專家:這才剛開始


對於俄羅斯在進步號貨運飛船上的進步,美國也是無可奈何,這是因為從太空梭發明和裝備之後,美國就放棄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太空梭是人類太空探索上的一個突破,這款運輸工具可以重複使用,而且還可以像飛機一樣滑翔降落,比起宇宙飛船的降落傘減速降落要相對平穩了許多。不過在太空梭的實際運用中卻遇到了諸多的問題,這就是重複使用的周期和成本,另外就是2次嚴重的機毀人亡的重大的事故。

清晨火箭騰空而起,三小時後俄控制室一片歡呼,專家:這才剛開始


在美國的太空梭退役之後,美國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就不得不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為此美國每年都需要向俄羅斯支付相當高的費用,這個已經是美國揮之不去的一個陰影。為了擺脫在宇宙飛船上對於俄羅斯的依賴,美國開始著手進行載人龍飛船和星際飛船的研製,前不久剛剛完成了載人龍飛船的逃逸測試,並且有一艘貨運龍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順利返回了地球。龍飛船和星際飛船都是SpaceX公司研製的型號,之前星際飛船的壓力測試都以失敗而告終。

清晨火箭騰空而起,三小時後俄控制室一片歡呼,專家:這才剛開始


就目前俄羅斯在聯盟號載人宇宙飛船和進步號貨運飛船的進步,美國是後悔當初的決定,如果美國維持宇宙飛船的研製,現在也不會出現如此被動的局面。這次俄羅斯進步MS-14號貨運飛船實現了3個小時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體現了俄羅斯在航天技術上的巨大的進步。俄羅斯比不滿足於聯盟號載人宇宙飛船和進步號貨運飛船,目前俄羅斯在進行其餘的飛船的研製工作。雖然俄羅斯和美國是長期的對手,但是在太空探索上雙方的合作是相當的緊密的,而美國試圖通過研製自己的宇宙飛船來改變目前的被動局面。文/AZ。

清晨火箭騰空而起,三小時後俄控制室一片歡呼,專家:這才剛開始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變軌返回在即,俄巨型火箭騰空而起,新一輪競爭已經開始
    運載火箭是伴隨著彈道飛彈的發展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蘇聯在航天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如今美國和蘇聯的航天探索都是在吃著當年「太空爭霸」競賽的紅利。安加拉-A5的發射,當天的發射是在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進行,這是俄羅斯的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發射,在2014年進行了安加拉系列的輕型火箭的發射,根據計劃未來還會進行巨無霸型的安加拉-A5V運載火箭的發射活動。
  • 空天飛機成功著陸,控制中心一片歡呼,專家:已經打破美國壟斷地位
    我國在9月4日使用長徵2F運載火箭實施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這是長徵2F運載火箭在4年之後的再次出徵,長徵2F運載火箭長期擔負我國的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其餘還實現了天宮系列空間站的發射任務。長徵5B運載火箭發射根據權威機構發布的消息,我國首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9月6日已經實現了成功著陸,這個標誌著我國空天飛機項目的一個巨大的成就,控制中心是一片歡呼
  • ...開始奔赴國際空間站之旅。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隨即歡呼「開啟...
    【載人「龍」飛船上天,拜登川普慶賀】香港時間16日8時27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搭載4名航天員升空,開始奔赴國際空間站之旅。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隨即歡呼「開啟了載人航天的新時代」,這不僅是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發射,而且還讓美國在太空梭退役後真正獲得自由往返太空的能力。
  • 俄將推出「全球最強」火箭發動機
    來源:中國國防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柳軍據俄媒日前報導,俄羅斯開始生產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RD-171MV「沙皇」發動機,它將用於正在製造的「聯盟-5」中型運載火箭和「葉尼塞」重型運載火箭。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關於月球的起源,世界眾說不一,說法一,地球在形成之後,附近剩餘星雲物質經過旋轉和吸積,很快形成了另一個天體月亮,說法二,地球在形成後不久,一顆大質量小行星與地球猛烈碰撞,導致大量碎片飛出,最終聚集成月球。說法三,一顆大質量小行星飛到地球附近時,被地球引力俘獲。
  • 美國三手火箭騰空而起,60顆衛星成功入軌,再次給全世界上堂課
    當天的發射是獵鷹9號巨型運載火箭的第94次發射,在火箭升空後9分鐘再次回收了第一級火箭,這次獵鷹9號執行的是「星鏈」計劃的第13批衛星發射任務,在衛星入軌之後,控制中心一片歡呼。「星鏈」計劃是SpaceX公司試圖在新一代網際網路通訊網絡技術上有所突破的項目,低軌道部署的大批衛星可以實現網際網路通訊問題,通過這個可以取消地面基站的設置,因此具備了全球任何地點連接網絡的可能。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關於月球的起源,世界眾說不一,說法一,地球在形成之後,附近剩餘星雲物質經過旋轉和吸積,很快形成了另一個天體月亮,說法二,地球在形成後不久,一顆大質量小行星與地球猛烈碰撞,導致大量碎片飛出,最終聚集成月球。說法三,一顆大質量小行星飛到地球附近時,被地球引力俘獲。
  • 俄羅斯火箭又騰空而起,補給飛船高速飛向空間站,美國要低頭服軟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在7月23日俄羅斯實施MS-15進步號補給飛船的發射活動,一枚巨型火箭又騰空而起,這次MS-15進步號補給飛船攜帶了提供國際空間站使用的燃料、壓縮空氣和氧氣、科研儀器、衛生用品、服裝、藥品和食品以及420升飲用水。
  • 中國航天新突破,新型火箭發動機啟動!俄專家:距載人登月不遠了
    中國航天技術,這六個字如今放在全球各國中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今時不同往日,五六十年前的時候,中國甚至連發射一顆衛星都比較困難,但是在2021年的如今,中國航天技術可能除了美國之外,少有國家能夠與其並肩了。
  • 全球最強火箭發動機,美國航天已購買多年,曾嘗試重金挖角專家
    他說,美國政府之所以要求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採購這些發動機,是為了避免俄羅斯的火箭設計師們不會去半島和伊朗工作!話說,美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一直使用RD-180火箭發動機,這本是涉及成本和技術的事,但如今卻上升到政治層面。客觀講,這種理由不僅有些牽強,而且還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
  • 新聞分析:美國為何深度依賴俄制火箭發動機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新聞分析:美國為何深度依賴俄制火箭發動機  新華社記者趙嫣 劉莉莉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在未來10年內將不得不繼續使用俄羅斯RD-180火箭發動機發射本國火箭。近年來美國政界多次傳出聲音,質疑美國軍方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同時仍然使用俄制火箭發動機。
  • 事件|阿波羅13號氧氣罐爆炸後的成功返航
    但僅僅升空幾分鐘後就出現異常情況,第二級火箭中的一個引擎提早兩分多鐘熄火。休斯敦地面控制中心的火箭專家立即向火箭指令系統發出指令,他們讓另外四個引擎延長點火時間,以彌補不足的功率。然後再讓第三級火箭點火9秒,才使「阿波羅13號」終於正常進入環地球軌道,但比預定時間推遲了44秒鐘。
  • 西伯利亞萬年凍土融化,發現14300年前物種,俄專家:這才是開始
    不過在這背後,很多人卻忽略了被我們破壞得滿目瘡痍的自然環境,從古至今,人類文明的每一次巨大飛躍都是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以換取經濟效益的。也正是因此,大自然也開始頻頻發出警告,如若破壞環境的行為再放肆地繼續下去,那麼等待人類一定是難以想像的災難。其中全球變暖問題就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最大的環境問題之一。
  • 俄測試爆震火箭發動機 燃料效率提高一倍
    俄《衛星網》26日報導,俄羅斯科研機構開始測試以液氧/煤油為燃料的新原理火箭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採用脈衝爆震原理,如果成功,這種原理的火箭發動機燃料利用效率將比現有火箭發動機翻倍。不過這種發動機研製難度極高,雖然早在現代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之初就有人提出這一原理,但從未真正實現。如果俄羅斯的測試取得成功,將可能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 中美俄火箭最大運力:美國140噸,俄88噸,中國是多少呢?
    隨著衛星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人類對宇宙愈加感興趣,世界各國都開始注重航太空領域的發展。作為世界前三的中美俄,自然也不會落後在這一領域,畢竟這是證明一個國家實力的一大體現。而要想把衛星或是太空船送到太空中,便需要火箭進行推動,那麼,作為世界前三的強國,中美俄火箭最大運力又是多少呢?
  • 嫦娥五號創下5個中國首次,俄羅斯專家動情歡呼:中國真太棒了
    "五妹妹"平安返回祖國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了一眾航天工程師。而這些工程師,都清一色給出了好評。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負責人列夫·澤林內的第一反應是:"中國真的太棒了。"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所長阿納託利·彼得盧科維奇則動情歡呼稱:"成績太好了,這次所有任務都完成的非常順利,沒有任何故障和事故,每一步都走得特別穩當。"該研究所的另一位專家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則表示:"在本世紀中,中國先行一步,在其他國家之前積累了經驗,這足以打開月球寶藏的大門。
  • 中美俄火箭「發射塔架」大比拼,哪家更快更強?三家主要區別在哪
    這是美國土星五號重載火箭的發射現場,我們看到火箭的發射塔上只是一個鐵架,設計得非常簡單。這是俄羅斯聯盟火箭的發射畫面,發射塔上只有幾根簡單的液壓臂,並沒有發射架,上百噸的火箭直接被液壓臂豎起,便可以垂直點火發射,不需要任何發射架的輔助,簡單粗暴。
  • 原標題: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這指的是有關對華提供俄火箭發動機的協議,以及中國向俄提供微電子產品,這對我們製造太空飛行器來說也是必要的。」他表示,「計劃在俄境內建立俄中聯合企業,製造『北鬥』和『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接收模塊和晶片組」。  報導稱,8月25日羅戈津談到了與中國進行聯合項目的計劃,包括在航天領域的合作。7月,這位副總理稱,中國可能為本國太空計劃採購俄火箭發動機。
  • 我親眼看到火箭發射|三家店鐵中學子參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開始航天離我們很遙遠我們無從了解今天抵航天腹地觀摩衛星發射感受到科技在進步中國在騰飛感受到興奮與激動感受到中國人的榮耀與自豪「科學探索圓夢行動」航天科普公益項目,是民盟中央承擔的中央文明辦「圓夢工程」重點科普項目,三家店鐵路中學作為該項目實施校,於9月29日參加了北京市門頭溝區少年宮舉辦中國民主同盟「科學探索圓夢行動」農村未成年人航天科普志願服務行動全國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和主題報告會。
  • 第4163回:俄東方航天發射場,普列謝茨克發射場
    這枚「質子-M」運載火箭周六(16日)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基地升空。在飛行497秒後,火箭第三級發動機出現問題,導致火箭墜毀。。。然而,三個小時後隨後,俄媒報導稱,19顆衛星已墜落大西洋。彼爾姆州立大學航空國防專家盧辛表示,此前的墜毀都是由於製造零件出現瑕疵。火箭航天系統設計製造專家謝列尼亞科夫認為,事故表明俄航空製造業中目前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