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次方大數據受劍橋大學Cavendish實驗室邀請,交流技術創新與人才...

2021-01-11 DoNews

12月14日,九次方大數據代表在英國考察期間,受劍橋大學Cavendish實驗室之邀,與當地專家學者就大數據產業發展趨勢、科研技術創新以及大數據人才培養等進行深入交流。

劍橋大學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是英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劍橋大學的Cavendish實驗室建於1871~1874年間,是劍橋大學的一個具有國際影響的實驗室,是近代科學史上第一個社會化和專業化的科學實驗室,由當時劍橋大學的一位校長威廉·卡文迪許私人捐款興建的。

據了解,實驗室的研究領域包括天體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生物物理學,催生了大量足以影響人類進步的重要科學成果,包括發現電子、中子、原子核結構、DNA雙螺旋結構等,為人類的科學發展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此外,在培養人才方面也是成績卓著,實驗室的畢業生中有2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交流期間,九次方大數據代表詳細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戰略定位、技術研發、人才培養以及在國內外大數據方面取得的階段性進展,並認真聆聽了當地專家學者介紹劍橋大學Cavendish實驗室創新成果,以及實驗室在大數據技術方面發展與應用,對於大數據產業在英國的興起與發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任何一個國家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人才是最核心的生產要素,唯有實現人才驅動產業,突破大數據人才瓶頸,才能推動國家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九次方大數據多年來深耕中國大數據領域,深切體會到人才對於行業的重要性,也一直致力於與國內外頂 級高校、科研機構共同推動大數據產業產學研一體化的融合發展,吸納數據人才在大數據領域進行創新與鑽研。

此次考察,雙方實現了在技術與人才方面的有效溝通,為後續在大數據層面展開合作、人才互動交流夯實了基礎。

相關焦點

  • ...大數據創新聯盟,再次首推雲創高校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實驗室建設...
    4月1日,由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組織編寫的《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學院(專業)基本概況彙編(2020版)》(以下簡稱《彙編》)正式出品。《彙編》為大16開本,精裝,1111頁,125萬字,是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戰略的重要舉措,旨在促進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專業人才培養。
  • 大數據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建設論壇
    積極探索教學新模式、分享新型實踐教學經驗、研討創新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高校應充分發揮聯盟、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推進產學研用合作,匯聚力量和資源,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搭建更多、更便利的交流平臺。
  • 九次方高管自曝公司資產多為空殼 曾被包裝為大數據獨角獸
    中國網財經4月14日訊 (記者 李冰巖 裡豫)在業內有「大數據獨角獸」之稱的九次方大數據信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九次方)管理層核心高管日前向中國網財經爆料稱:上市公司群興玩具(002575.SZ)實控人、九次方董事長王叄壽於2020年1月15日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2月14日補繳了大額的稅款;此後辦理了取保候審手續。目前,王叄壽所涉及的案件還在調查過程中。
  • 【喜訊】中國計量大學正式啟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實驗室 !
    年初開始的特殊時期擋不住前進的腳步,擋不住創新的腳步。2020年11月14日,由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主辦、雲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安徽工程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杭州睿數科技(海豚實驗室)等13家單位和機構協辦的「2020第三屆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創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
  • 《海豚數據科學實驗室》迎來浙江大學的結業生!
    由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杭州睿數科技(海豚數據科學實驗室)聯合舉辦的《海豚大數據競賽暨數據科學訓練營同時,把學生組合在一起,開展項目實踐,不僅有利於本院各專業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也能夠為當今飛速增長的跨領域複合型人才需求打下紮實基礎。  本期訓練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於疫情原因,學生主要通過在釘釘直播課的方式,對基礎模塊知識的學習,快速掌握大數據分析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術和工具。
  • 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數據創造價值
    自2018年3月,溫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取得了專業建設的歷史性突破,開創了本科人才培養的新局面。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上,通過系統地學習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核心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術,特別強化學習大數據採集、存儲與管理、分析與應用等核心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生能逐漸成長為具有大數據思維、運用大數據思維及將領域知識與計算機技術和大數據技術融合、創新的能力,能夠從事大數據研究和開發應用的高端人才。
  • 武漢大學-騰訊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揭牌
    11月13日,由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騰訊醫療健康事業部聯合舉辦的首屆「珞珈-騰訊醫保創新論壇」在漢舉行。論壇上,雙方共同揭牌「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並聯合發布了《科技向善,智享醫保——智慧醫療保障藍皮書》,從實踐與應用等多個維度,為智慧醫保建設參與者提供了思路,以助推健康中國全民醫療保障的實現。
  • 重慶郵電大學成立量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11月10日,記者從2019重慶英才大會量子信息技術高峰論壇上獲悉,重慶郵電大學已量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將圍繞量子領域瓶頸問題進行研究,積極推進量子技術成果實用化。吳培亨院士表示,希望藉助論壇這個平臺,圍繞量子信息領域的基礎科學、前沿問題和熱點技術進行探討,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探討該領域的相互合作與協同創新,共同促進量子信息技術發展。
  • 煙臺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院成立 培養產業人才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與大數據研究院教授朱利平、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石志鑫、青苔數據CEO程永、中科創大副總裁王正飛、開發區管委及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共同出席揭牌儀式。當前,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大數據智能計算與分析處理技術已成為各國競爭焦點之一。
  • 美國人工智慧教授百融開講 國際交流提升技術實力
    近日,百融雲創邀請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美國數理統計學會以及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Roy E. Welsch 教授,與百融雲創的工程師們分享信用風險評估領域新的探索。Roy E.Welsch 教授作了題為《Vine Dependence Models for Robust Covariance Estimation with Financial Applications》的演講,分享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在金融領域的運用。百融雲創的工程師們與Roy E. Welsch 教授交流了學習的心得、體會。
  • 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打造「超級智囊團」
    因此,2017年2月21日,由360公司牽頭的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獲批組建。據悉,該實驗室由360公司牽頭,復旦大學、中測安華公司、安天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參與建設。其主要任務是針對我國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監測、預警和控制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圍繞提升大數據安全分析能力和保障大數據自身安全的需求,建設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與應用研究支撐平臺,聚焦態勢感知、漏洞挖掘、威脅情報、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重點方向,形成國內一流的科研實驗環境,培養和匯聚大數據安全領域的高端技術人才,承擔行業的重大科研項目,形成可持續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為推動大數據安全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 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 深度融合放大人才溢出效應
    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集人才對接洽談、技術項目推介、校地校企合作、青年人才招聘於一體,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為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增進了解、加深友誼、共商合作搭建起高端平臺,籤約人才技術合作項目72個,涉及金額114.64億元。
  • 山東大學-奇安信集團聯合實驗室揭牌 王小雲院士:將培養高級網安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王小雲通過視頻參加了揭牌儀式並指出,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將極大地促進產學研用的落地和深入融合,結合奇安信集團在國家和政企安全相關的市場優勢與山東大學的人才資源,聯合實驗室將致力於為國家培養理論和實戰兼備的高級網絡安全人才。
  • 智藍雲信攜手首經貿管理工程學院,助力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創新型人才...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1月12日,智藍雲信總裁史彥傑、副總裁裴真、齊加全一行前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管理工程學院調研參觀,院長張軍、量化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康躍、管理工程學院辦公室主任劉兵、信息實驗中心主任王學軍、輔導員程開瑋接待並陪同參觀。
  • 2021年劍橋文理CATS六名學生獲得劍橋大學面試邀請
    近日,劍橋文理學校CATS迎來好消息,畢業生們被諸多知名大學錄取,包括牛津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聖安德魯斯大學、杜倫大學等大學。學生們升讀進入了很多競爭性的專業,包括醫學、法律、建築、精算學、動畫、插圖、哲學戰爭研究等專業。
  • 學霸的煩惱: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如何選擇?
    我是牛津大學材料系的畢業生,此前在帝國理工學院讀的碩士。當時申請博士的時候,恰好考慮過留帝國以及申請劍橋的博士。所以鬥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結合我的就讀感受,對比一下這三所學校的特點和近況。帝國理工納米薄膜實驗室牛劍的精英密度大,導師的平均水平也高。帝國理工華人較多(學生食堂甚至賣過煎餅、包子)。如果你是理工科學生,那麼帝國的就讀體驗大概率是注重前沿技術,而牛劍偏向於前沿科學。這兩項實則差異很大。技術離應用更近,但依存於科學。
  • 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授牌儀式在京舉行
    這標誌著,由360公司領頭承建的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各項工作全面啟動。  據悉,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於2017年2月21日獲批建設,旨在針對我國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監測、預警和控制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圍繞提升大數據安全分析能力和保障大數據系統自身安全的需求,建設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應用研究平臺。
  • 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一行到訪深圳鵬城實驗室調研交流
    本站訊(記者文並圖 趙習鈞)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胡文平、王樹新,校長助理肖松山等到訪鵬城實驗室,調研實驗室建設發展經驗,深化雙方交流合作。他表示,鵬城實驗室肩負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大使命,聚集了高水平科技力量與一流科研人才。天津大學歷史悠久、工科基礎雄厚,在人工智慧、計算機等領域與鵬城實驗室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希望今後能夠與實驗室進行全面戰略合作,聚焦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探索協同創新模式,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 青科會分論壇多個項目落地 溫州大學打造科創人才「搖籃」
    今年10月中旬,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舉辦,7大分論壇活動由溫州大學承辦。繼去年青科會召開後,溫州大學持續承接「峰會」溢出效應,在交流中謀發展、在創新中育先機,一年來,在國際交流、成果轉化、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溫州大學未來是很有希望的一所大學,能為浙南閩北贛東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大的作用。」
  • 香港城市大學成立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新華社香港12月27日電 香港城市大學27日宣布,該校電機工程學系以及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將以大數據圖像和無線通訊應用兩大範疇為研究重點,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粵港發展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合作夥伴包括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大學以及內地多家領先企業。城大表示,雖然全球各地陸續推出第五代移動通訊(5G)服務,但技術仍不足以支持大數據圖像通訊。未來,萬物互聯是大勢所趨,用戶對傳輸效率和影像質量將有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