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簡介 對人體可能的傷害程度及防護措施

2020-11-25 大蘇網

用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製成的、以發射某種輻射為特徵的製品。

放射源

射源的基本特點是能夠不斷地提供有實用意義的輻射。習慣上常把用於γ輻射照相探傷、放射治療、輻射加工和輻射效應研究等目的的γ放射源,專稱為輻射源。同位素能源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放射源,能提供核衰變產生的熱能。

分類

放射源按所釋放射線的類型可分為α 放射源、β放射源、γ放射源和中子源等;

按照放射源的封裝方式可分為密封放射源(放射性物質密封在符合一定要求的包殼中)和非密封放射源(沒有包殼的放射性物質)絕大多數工、農和醫用放射源是密封放射源,例如:工農業生產中應用的料位計、探傷機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鈷-60、銫-137、銥-192等。某些供實驗室用的、強度較低的放射源是非密封的,例如:醫院裡使用的放射性示蹤劑屬於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鎝-99m等。

危害

放射源發射出來的射線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壞細胞組織,從而對人體造成傷害。當人受到大量射線照射時,可能會產生諸如頭昏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機體損傷,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但當人只受到少量射線照射時,一般不會有不適症狀,也不會傷害身體。

程度

國際原子能機構根據放射源對人體可能的傷害程度,將放射源分為5類:Ⅰ類放射源屬極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分種到1小時就可致人死亡。Ⅱ類放射源屬高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至幾天可以致人死亡。Ⅲ類放射源屬中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就可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接觸幾天至幾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類放射源為危險放射源。Ⅳ類放射源屬低危險源。基本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但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復的臨時性損傷。Ⅴ類放射源屬極低危險源。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在我國被盜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數屬於Ⅳ類放射源或Ⅴ類放射源。

防護

如何防護放射源:放射源發射的射線有:阿爾法射線(α射線)、貝塔射線(β射線)、伽瑪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η射線)等,它們看不見,摸不著,必須使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探測得到。不同的射線在物體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張厚紙可擋住阿爾法射線;有機玻璃、鋁等中有效阻擋貝塔射線;伽瑪射線穿透力較強,可以用混凝土、鉛等阻擋;中子射線需用石蠟等輕質材料來阻擋。因此,放射源並不可怕,對放射源無端的恐懼是沒有必要的,特別是那些已經採取了安全保護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對人體是基本沒有危害的。防止或減少放射源發出的射線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有以下三種防護手段:一、距離防護;距離放射源越遠,接觸的射線就越少,受到傷害也越小;二、屏蔽防護:選取適當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鐵或鉛等)做成屏蔽體遮擋放射源發出的射線;三、時間防護:儘可能減少與放射源的接觸時間。在實際工作中,通常將上述三種防護手段組合應用。

相關焦點

  • 資料:放射源分為五類
    據估計,目前我國放射源總數至少在8萬枚以上,其中有相當比例的放射源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平均每年要發生事故30餘起。我國核設施至今尚未發生過急性輻射致死事故,但已有9人因受到放射源照射急性死亡。目前在國際上,放射源致人員急性死亡也遠高於核設施。
  • 長沙安全處理兩枚放射源 未造成人員傷害和二次汙染
    紅網長沙8月21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譚旭燕)8月20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湖南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和雨花區環保局近日共同安全處理了兩枚銫-137放射源,沒有造成人員傷害和二次汙染。
  • 專家解讀南京放射源丟失:放射源使用,慎而不懼—新聞—科學網
    「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這些放射性物質,因為它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入人體,不管是進食、喝水還是呼吸。比如,每個人體內都含有一定量的鉀-40,鉀是人體內常量元素,含量較多,而鉀-40是人體受天然核輻射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她看來,天然的放射性物質並不可怕,因為一般情況下,能真正與人體接觸的量很小,對普通人來說不會構成健康危害。
  • 放射源出沒請注意,看到不要亂撿
    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就可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接觸幾天至幾周也可致人死亡。 (4)Ⅳ類放射源為低危險源。基本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但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復的臨時性損傷。 (5)Ⅴ類放射源為極低危險源。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
  • 南京一放射源丟失3天昨找回 遲來的公布遭質疑
    國際原子能機構根據放射源對人體可能的傷害程度,將放射源分為5類:  一類屬極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分鐘到1小時就可致人死亡;  二類屬高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至幾天就可致人死亡;  三類屬中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就可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接觸幾天至幾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類屬低危險源
  • 放射源使用,慎而不懼
    「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這些放射性物質,因為它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入人體,不管是進食、喝水還是呼吸。比如,每個人體內都含有一定量的鉀-40,鉀是人體內常量元素,含量較多,而鉀-40是人體受天然核輻射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她看來,天然的放射性物質並不可怕,因為一般情況下,能真正與人體接觸的量很小,對普通人來說不會構成健康危害。
  • 南京放射源丟失引關注 河南環保廳排查放射源
    王爭亞坦言,目前全省有放射源近7000枚,其中危險性較高的二類放射源有900多枚,佔到總數的1/8。「監管任務量至少在全國排前十位,工作量非常大。」王爭亞說。  放射源長什麼樣?  放射源一般都裝在特殊設計的專用容器內,以防止對人體造成傷害。
  • 人體觸電的方式及其防護措施
    一、人體觸電的方式及 電流對人體的危害電流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三種形式:電擊、電傷和高頻電磁場傷害。人體觸電的方式多種多樣,一般可分 為直接接觸觸電和間接接觸觸電兩種主要觸電方式。此外,還有高壓電場、高頻電磁場、靜電感應、雷擊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1.直接接觸觸電除了誤觸電氣設備的帶電部分外,已停電的設備突然來電,也是造成直接觸電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停電檢修時,由於作業人員心理準備不足,一旦停電設備突然來電,就可能造成群傷事故。
  • 專家:江蘇發生的遺失放射源事件數量並不多
    根據南京官方發布10日上午發布,2014年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位於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經全力尋找,10日上午10:30已鎖定放射源,採取安全措施並組織回收。暫未發現人員受輻射損傷。相關部門正周密排查可能近距離接觸放射源人員,做好醫療觀察。
  • 時空連線:放射源失蹤之後(組圖)
    那麼全國的情況到底是怎麼樣,上海丟失的放射源又能不能被找回來呢?  接下來我們我們連線兩位嘉賓,我們的第一位嘉賓是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司的李幹傑司長,您好。還有一位是核醫學的專家,是中國核安全中心的主任周啟甫教授,您好,歡迎兩位加入到我們的節目當中,首先問一下周主任,我想知道這一回丟失的放射源它的危險程度到底有多大?
  • 遇到放射源該咋做?來這兒看看
    王爭亞坦言,目前全省有放射源近7000枚,其中危險性較高的二類放射源有900多枚,佔到總數的1/8。「監管任務量至少在全國排前十位,工作量非常大。」王爭亞說。  放射源長什麼樣?  放射源一般都裝在特殊設計的專用容器內,以防止對人體造成傷害。放射源包裝容器種類很多,大多為球形和圓柱形,一般用鉛、鑄鐵、鋼、塑料、石蠟等材料製成。
  • 我國10人因放射源應用致死:防護知識不足
    而更為讓人擔憂的是,改變張芳命運的這種金屬圓柱,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以我們不熟悉的面目無聲無息地存在著。放射源毀掉一個家庭張芳至今還記得自己命運轉折的那一天:1992年11月19日,張芳的愛人張有昌來到忻州環境監測站建築工地,正要幹活時,看到一個金屬圓柱體在陽光下閃著亮晶晶的光。他撿起來,隨手裝進外套的右邊口袋。
  • 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還原 大蘇網四問解讀網友質疑
    應急人員最後在距離發生事故位置1公裡之外的草叢裡發現了放射源,其被包裹在一個塑膠袋裡,南京環保部人員猜測,這意味著可能有人將其丟棄,發生近距離接觸。目前公安機關正在調查哪些人近距離接觸了這個放射源。專家分析後認為,此銥源已經歷兩個半衰期,活度為II類源下限,完全無遮蔽情況下,相距30米外,對人體就不會造成傷害。在對周邊人群活動區域進行了拉網探測,各項環境輻射指標未見異常後,暫時排除了對公眾造成輻射傷害的可能。另外,據專家介紹,放射源被安全處置後,丟失地的水、氣、土壤環境都因為源被拿走而不會受到汙染。
  • 南京丟失放射源「回籠」 後續將調查事因並追責
    揚子晚報記者 王娟  搜尋回放  10日12:16  丟失放射源已鎖定並採取安全措施  昨天中午12:16,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南京環保」發快訊稱「丟失的放射源已鎖定並採取安全措施」。  5月10日上午10:30鎖定放射源在2平方米範圍內,並採取安全措施,專業人員正組織回收。並未發現有人員受到輻射損傷。
  • 放射源!你在寧夏還好嗎?
    外牆上8個醒目的黃色大字令人生畏:射源危險,嚴禁靠近! 「這就是安全保管放射源的庫房!」工作人員介紹,放射源雖然對人的殺傷力很強,但世間一物剋一物,自身密度很大的鉛,就能阻擋放射源的輻射,庫房就是由純鉛打造的鉛房。純鉛庫房每面牆厚約10釐米,放射源放在裡面安全可靠,不會對外界產生影響。 工業探傷機中的核心部件就是一個放射源。
  • 南京四天找回丟失放射源
    京華時報記者梁超央視報導   放射源丟失三天後被公布   9日晚10點多,微博名為「侍話畫」的網友發布了一張籤發單位為「江蘇省衛生廳」的緊急通知的文件複印件截圖。文稱,南京某單位丟失一放射源,社會公眾一旦接觸,可能會引起輻射傷害。要求江蘇省衛生廳直屬有關醫院迅速通知門急診相關科室,一旦發現受放射源影響的類似患者,速與南京定點收治醫院聯繫。
  • 官方公布南京「丟失放射源銥-192」事件處理流程
    陸繼根說,若使用單位放射源需要轉移、轉讓,必須到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審批。與此同時,使用單位每年要將人員可能受到照射情況進行報備。  青奧期間將採取特殊的管控措施  陸繼根表示,此次應急處置南京丟失放射源銥-192比較成功,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將進一步改進。
  • 放射防護的常規方法有哪些?
    放射防護工作一般分為內外防護兩部分。
  • 湖南射線防護鉛玻璃_長城源放射防護精益求精
    湖南射線防護鉛玻璃,長城源放射防護精益求精,★工業探訪:X射線探傷機、伽馬射線探傷機、直線加速器防護。湖南射線防護鉛玻璃, 而這兩個因素,成為當彈簧鋼鋼種研究開發的主題。近年來,國內鉛玻璃貿易發展迅速,價格波動劇烈。近年來,鉛玻璃現貨市場價格的平均波動幅度已達43%。
  • 放射源咋丟的:工人未按要求對現場射線檢測
    而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採取正常措施。  7日凌晨作業完成後,將放射源回收時,沒有將放射源放進箱子裡,強行將安全鎖給拉下來,之後工人也未按要求對現場進行射線檢測。加上晚上施工,天黑光線不好,放射源又小,像手鍊那麼大,因此掉在地上沒有看見。  方貴平介紹,一直以來,南京對放射源管理程序要求非常嚴格,登記、購買、報廢、轉讓每個環節都需要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