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協:7 成以上用戶攜號轉網遇困難和阻礙

2020-12-08 網易手機

北京市消協日前發布 「攜號轉網」服務和5G認知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辦理過 「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70.39% 表示在辦理 「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如部分消費者因原套餐合約未到期、涉及違約金等原因,只好放棄 「攜號轉網」。

調查結果顯示,36個樣本體驗得出三大運營商的綜合評價上,辦理轉出服務的綜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 : 中國聯通93.49分,中國移動92.89分,中國電信89.86分 ; 辦理轉入服務的綜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 : 中國移動93.52分,中國電信93.18分,中國聯通89.14分。

據了解,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委託北京中治平安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開展了北京市 「攜號轉網」服務和5G 認知調查。在5月31日至6月28日期間,通過線下街頭攔訪和線上問卷調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4344份線下1754份,線上2590份);通過程序設計,對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間輿情信息進行獲取,共獲取輿情信息3519條。還通過體驗調查,將北京市16個區劃分為城六區、近郊區和遠郊區三個區域,安排 「攜號轉網」體驗36次,其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各體驗12次,對各運營商在人員服務、辦理條件、辦理流程、辦理結果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分。

調查顯示,84.91% 的受訪者了解或者聽說過 「攜號轉網」業務,只有15.09% 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辦理過 「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51.71% 表示由於原運營商信號和網速欠佳,其次有36.99% 表示由於轉網後套餐資費和套餐內容更實惠,僅有11.3% 的受訪者表示由於運營商服務較差或其他原因而轉網。三大運營商均規定辦理 「攜號轉網」必須到自營營業廳才可辦理,新購買的號碼需要走完業務生效流程才可辦理轉網。

去年12月,工信部出臺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規定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攜號轉網服務,不得有妨礙服務、幹擾用戶選擇、阻撓攜轉、降低通信服務質量、比較宣傳、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

本文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段嘉祺_NT7312

相關焦點

  • 移動拒絕攜號轉網被罰5萬 北京市消協:70.39%用戶遇到困難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攜號轉網」服務和5G認知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51.71%表示由於原運營商信號和網速欠佳,其次有36.99%表示由於轉網後套餐資費和套餐內容更實惠,僅有11.3%的受訪者表示由於運營商服務較差或其他原因而轉網。在「攜號轉網」服務關注點上,超八成受訪者表示更加關注「攜號轉網」後的套餐業務資費和網速。
  • 每經8點 | 北京市消協:七成受訪者攜號轉網曾遇阻;美股三大期指...
    3丨今年以來78宗被立案調查案件 超八成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據上海證券報,統計發現,自今年初至11月27日,旋極信息、暴風退等78家上市公司牽涉立案調查,其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上市公司達66家,佔比超八成。進一步探究被立案調查對象可見,除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持股5%以上股東、董監高等「關鍵少數」,也是被監管的重點對象。
  • 攜號轉網時滿一年:中移動等運營商「強留」用戶手段多樣,七成消費...
    根據北京市消協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情況調查報告,在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70.39%的人表示曾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業內普遍認為,攜號轉網的實施本意在倒逼電信運營商優化產品服務,從而保證用戶基本權益。但在攜號轉網具體的落地過程中,運營商屢屢採用不正當手段阻撓用戶,令消費者寒心。
  • 「攜號轉網」全國施行滿一年 七成受訪者在辦理過程中曾受阻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近日,「攜號轉網」服務全國施行已滿一年。北京市消協日前發布「攜號轉網」服務和5G認知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曾遇到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
  • 5G時代了,中移動為何還「強留」用戶,叫板國家攜號轉網政策?
    今天,藍鯨TMT頭條文章,《攜號轉網時滿一年:中移動等運營商「強留」用戶手段多樣,七成消費者遇阻》報導稱,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如今已時滿一年,但在此期間,類似於上述案例的現象屢有發生。根據北京市消協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情況調查報告,在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70.39%的人表示曾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
  • 北京消協:5G攜號轉網體驗中國移動最好、中國電信最差
    眼下正值4G向5G過渡階段,攜號轉網是其中避不開的話題。不過,近日北京市消協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攜號轉網服務中,運營商辦理流程便利性差、攜號轉出時服務意識差,成為普遍的不滿。該調查由北京市消協委託北京中治平安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進行。整體來看,人們對「攜號轉網」服務的各項指標總體評價較好,但還有些方面有待提升改進。例如,中國聯通個別工作人員業務不夠熟練,不能清晰明了地介紹「攜號轉網」政策、無法熟練進行「攜號轉網」全流程服務,部分消費者因原套餐合約未到期、涉及違約金等原因,只好放棄「攜號轉網」。
  • 攜號轉網施行後,移動轉出的用戶最多
    截至 11 月 26 日,攜號轉網的人員不到整體的 2%,佔比雖小,絕對數字還是相當可觀的。正式上線前,攜號轉網於 2018 年 12 月 1 日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等五省進行試點,共有 316 萬用戶完成攜號轉網,佔用戶總量的 1.8%,其他 26 個省份自今年 11 月 10 日試運行攜號轉網以來,截至 26 日,共發放攜出授權碼 11.2 萬人次,協助 7.2 萬個用戶完成攜轉。
  • 「攜號轉網」試行階段,數據顯示:轉出用戶近六成來自移動
    數據丨試行階段攜轉用戶近半轉入電信,轉出移動的最多此前,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等五個前期試驗省(市)已於2019年9月19日正式提供服務。據工信部方面披露的數據,截至11月26日,上述五個試驗省份完成「攜號轉網」用戶316萬,佔用戶總量的1.8%。從前期數據來看,攜號轉網的人員不到整體的2%,佔比較少,不過絕對數量規模還是龐大的。
  • 攜號轉網是什麼意思 攜號轉網申辦方式與4個弊端介紹
    最近看到不少網友在討論「攜號轉網」的話題,從中小編發現,很多網友其實對攜號轉網並不了解。接下來,小編通俗易懂的介紹下攜號轉網是什麼意思,以及簡單介紹下辦理方式與攜號轉網的弊端,希望對大家了解攜號轉網有所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攜號轉網並不成熟,還存在不少弊端,但未來逐漸會成為趨勢,因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搶先了解下。
  • 中國移動頒布新政策,解決攜號轉網帶來的壓力,老用戶成受益群體
    自從2019年11月工信部在全國範圍內陸續上線攜號轉網措施後,也使得飽受非議的中國移動遭到了用戶的白眼。截至目前,中國移動的用戶流失一直居高不下,再加上中國移動在5G網絡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所以在2019年中國移動的淨利潤也呈現出大幅下滑的情況。
  • 為什麼攜號轉網激增?看看中國移動轉入用戶「特權」就明白了
    攜號轉網與沉沒成本攜號轉網這件事靠不靠譜呢?前幾年有還有所謂的專家說,攜號轉網需求小、內耗大;可現如,根據工信部的相關信息,截止到7月7日,攜號轉網已經服務了940萬人次;攜號轉網雖然沒有普及,但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喲。
  • 電信成攜號轉網最大贏家?移動對攜出比例作出回應
    電信成攜號轉網最大贏家?上個月起,三家運營商都已經提供了對攜號轉網服務的支持,而據工信部給出的數據來看,中國電信成為了該舉措的最大受益者。  具體來說,雖然中國移動的運營數據十分出色,然而在有關攜號轉網的相關數據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移動的轉出比例達到了57.6%,佔據了全部轉出用戶的半數以上,並且遠遠高於另外兩家運營商
  • 移動拒絕攜號轉網被罰5萬 網友:你太瞧不起移動了
    調查結果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70.39%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如部分消費者因原套餐合約未到期、涉及違約金等原因,只好放棄「攜號轉網」。 據媒體報導,前不久,西安曹先生反映,自己到移動公司辦理攜號轉網,發現協議被延長18年且不能銷號。
  • 攜號轉網違規開出首張罰單!工信部:攜號轉網推動資費下降
    違反「攜號轉網」規定開出第一張罰單。近日,陝西省通信管理局發布《關於中國移動西安分公司無正當理由拒絕對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對中國移動西安分公司(以下簡稱西安移動)無正當理由拒絕對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的違法行為,最終給予西安移動警告、並處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
  • 西安移動拒絕用戶攜號轉網被罰5萬元 用戶協議被延長18年
    11月26日 消息:昨日,針對此前「男子攜號轉網遭拒協議被延長18年 註銷也不行」的報導,陝西省通信管理局發布調查處理情況通報稱,現查明,西安移動根據本企業靚號管理辦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限調整為20年,以此提出向用戶收取違約金並限制用戶銷戶,造成用戶攜轉受阻。用戶網上反映問題基本屬實。
  • 攜號轉網最新數據出爐,中國移動最受傷!用戶:話費沒用完也要轉
    攜號轉網,對於每一家運營商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和機會,而目前業界普遍認為,移動通信一哥中國移動將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對三家運營商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也能為消費者贏得更好的套餐和選擇。自工信部發話,要在11月底之前實現所有手機用戶自由攜號轉網。
  • 工信部:「攜號轉網」用戶大多轉入電信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昨(27)日,全國「攜號轉網」服務正式運行。顧名思義,所謂「攜號轉網」,指的是用戶在不改變行動電話號碼的情況下,可以從現有運營商改用其他運營商的服務。工信部透露,在短短8個月時間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了1800多項系統建設改造;網內網間聯調聯測項目超過103萬個;三家企業累計投資超過30億元;建成了全國31個省份「攜號轉網」實時交互聯動系統,現在已經率先達到了「小時級」攜轉效率。
  • 中國移動拒絕用戶攜號轉網:最終被罰5萬元
    攜號轉網已全面實施,但是目前來看,攜號轉網或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美好」。11月25日消息,據媒體報導,西安曹先生反映,自己到移動公司辦理攜號轉網,發現協議被延長18年且不能銷號。
  • 攜號轉網試運行數據公布 轉出中國移動的用戶佔了一半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今年11月10日,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服務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前期試驗省已正式提供服務。而在11月27日,工信部舉行了全國「攜號轉網」正式提供服務啟動儀式,意味著「攜號轉網」服務正式在全國範圍內拓展。
  • 武漢移動可辦攜號轉網營業廳僅三家 將被約談
    原標題:可辦攜號轉網的營業廳僅三家,武漢移動將被約談長江日報融媒體2月6日訊(記者楊榮峰 張東華)「移動用戶辦個攜號轉出,整個大武漢,只能到三家營業廳辦,困難重重。」今日,湖北移動公司武漢分公司在長江網輪值時,接到網民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