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協日前發布 「攜號轉網」服務和5G認知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辦理過 「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70.39% 表示在辦理 「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如部分消費者因原套餐合約未到期、涉及違約金等原因,只好放棄 「攜號轉網」。
調查結果顯示,36個樣本體驗得出三大運營商的綜合評價上,辦理轉出服務的綜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 : 中國聯通93.49分,中國移動92.89分,中國電信89.86分 ; 辦理轉入服務的綜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 : 中國移動93.52分,中國電信93.18分,中國聯通89.14分。
據了解,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委託北京中治平安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開展了北京市 「攜號轉網」服務和5G 認知調查。在5月31日至6月28日期間,通過線下街頭攔訪和線上問卷調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4344份線下1754份,線上2590份);通過程序設計,對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間輿情信息進行獲取,共獲取輿情信息3519條。還通過體驗調查,將北京市16個區劃分為城六區、近郊區和遠郊區三個區域,安排 「攜號轉網」體驗36次,其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各體驗12次,對各運營商在人員服務、辦理條件、辦理流程、辦理結果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分。
調查顯示,84.91% 的受訪者了解或者聽說過 「攜號轉網」業務,只有15.09% 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辦理過 「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51.71% 表示由於原運營商信號和網速欠佳,其次有36.99% 表示由於轉網後套餐資費和套餐內容更實惠,僅有11.3% 的受訪者表示由於運營商服務較差或其他原因而轉網。三大運營商均規定辦理 「攜號轉網」必須到自營營業廳才可辦理,新購買的號碼需要走完業務生效流程才可辦理轉網。
去年12月,工信部出臺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規定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攜號轉網服務,不得有妨礙服務、幹擾用戶選擇、阻撓攜轉、降低通信服務質量、比較宣傳、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