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心說與地心說

2021-01-21 杭州善導專復專念佛團

  1543年5月24日,病榻上的哥白尼收到從紐倫堡寄來的一部樣書,書的名稱叫做《天體運行論》,作者便是他自己。該書完成於1514年,但他迫於壓力,直到這一年的3月才敢將其出版。

  御醫梭爾法把書放到被子上,並把哥白尼的手放到書上。

  彌留之際,他用手握住書的封面,嗅著油墨的芳香,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溘然長逝。

  他在書中結合大量觀察結果與嚴密的數學運算,提出地球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的理論,史稱「日心說」。


  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普遍被告知:太陽圍繞地球旋轉。而哥白尼的發現,打破了「地心說」這一觀念的禁錮。

  最終,歷史證明了一切。


  曾有客來念佛堂問難,顛來倒去只有一句:

  「阿彌陀佛是我心幻化所現,並非實有。」

  她始終不願相信淨土法門是純他力救度,是彌陀引力決定了成佛軌道。堅持認為「我」是整個宇宙的中心,「我」是一切的主宰,「我」的修行與業力決定往生成就與否。認定了往生成佛的關鍵是「我」而非彌陀。這多麼像是「地心說」的一個翻版!

  哈哈,太陽繞著地球轉,真乃奇聞。可有的人就是不懂,不願接受真相,試圖扼住真理的咽喉,實在令人無可奈何。



【歡迎走進彌陀之家】:

  在阿彌陀佛慈悲加持下,佛真、佛果、佛兆、佛臨四位小年輕,通過拼租的機緣,組建起了學習小組。

  歡迎有更多的師兄加入進來,定期組織讀書會學習法義、探討疑問,並最終能發心為大眾,走出去利益有緣。

  期待有緣的你加入!

相關焦點

  • 地心說很科學,日心說不全對
    古代科學主要以觀察為主要研究手段,日心說和地心說都是在建立在觀察基礎之上。不過這些天文觀測數據都存在很大的誤差及錯誤,才會形成地心說這樣的理論。地心說並不是託勒密提出來的地心說起源於古希臘。下圖為火星逆行現象示意圖日心說也並非完全正確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其實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臘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就已經提出過該觀點。時間到了16世紀,才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通過整理前人的天文觀測數據,建立了完整的日心說宇宙模型。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時候,人類已經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 《人類的本性》(四)二 「地心說」與「日心說」王大訓
    儘管「日心說」在古希臘時代已有萌芽,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裡特和阿里斯塔克就已經提到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猜想和假設,但卻無法予以證實,也無法與強大的佔主導地位的「地心說」相抗衡。使「日心說」成為科學並以數學模式予以證明,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之功。
  • 太陽的故事(三)地心說vs日心說
    他的地心說模型就是這種努力的典範, 其精度之高, 甚至連一千四百年後的日心說模型也無法輕易超越。 當代科學史學家霍爾頓 (Gerald Holton, 1922-) 曾有過這樣一句感慨: 「沒有什麼事情比低估古希臘人的觀點更容易和更錯誤」。 我有同感。
  • 哥白尼的「日心說」峰迴路轉「勝於」託勒密的「地心說」奇妙之招
    驀然回首,不覺間,已經回到了400年後,也就是說,公元2世紀,一個名叫託勒密的人用高氣揚的說: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說」不對,宇宙的中心是地球,地球是靜止的,後者稱之為「地心說」。其學說,剛好能解釋,我們常見到的自然現象。
  • 天文學發展的三個階段: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說
    地心說是世界上第一個行星體系模型。它承認地球是「球形」的,並把行星從恆星中分離開來,致力於探索和揭示行星的運動規律,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儘管地心說把地球當做宇宙中心是錯誤的,然而它的歷史功績不容置疑。地心說最重要的成就是運用科學的數學方法精確計算行星的運行,託勒密還第次提出了「運行軌道」的概念,設計出了一個本輪均輪模型。
  • 天文學概述:「日心說」和「地心說」的調和
    由此開始反對哥白尼的「日心說」。地心日動模型第谷對日心說和地心說的調和第谷採用《天體運行論》的理論,並不能解釋彗星問題於是在1583年出版了《彗星論》,提出一種介乎「地心說」和「日心說」之間的「地心-日動說」,首先他肯定了地球是不動的,太陽圍繞地球轉,其他行星圍繞太陽轉。這個宇宙模型同樣可以解釋「行星逆行」現象,而且解釋了為什麼彗星軌道不同於其他行星的問題,曾一度被接受。
  • 日心說推翻了地心說嗎?並沒有,日心說推翻的,其實是一個觀念
    關於日心說,地心說,我們小時候的教材,科普書籍,傳遞給我們的觀念,幾乎都是這樣——先進正確的日心說,推翻了錯誤落後的地心說,提出者哥白尼引發了天文學的革命,從此掀開了近代科學的革命云云。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跟人們觀測到的數據,並不吻合。因此,在哥白尼最初提出日心說的四五十年裡頭,人們並不接受日心說。直到六十年後,克卜勒用橢圓形軌道取代圓形軌道,日心說的數據才跟觀測高度吻合。再加上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觀測到木星原來有四顆衛星,這為日心說提供了很有力的證據。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人類的內心戲都經歷了什麼?
    哥白尼的「日心說」觀點符合現在現代天文學對太陽系的觀測結果。太陽在中心,其他行星包括地球都在圓形軌道上圍繞太陽公轉(圖4)。這一學說提出後並未被大多數天文學家採納。一方面是因為宗教的原因,而且也沒有很明顯的直接證據顯示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哥白尼的圓軌道說也不能精確描述行星的運動。
  • 地心說被推翻、日心說被確立,對當時的歐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哥白尼日心說抽象邏輯圖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哥白尼的日心說本質上是從地心說改造而來的,這就意味著日心說的理論體系是假設在地心說的理論結構之上的,必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提出了日心說的哥白尼  布魯諾繼續驗證日心說,卻步哥白尼的後塵  哥白尼死後,對於日心說的研究一度無人敢觸及。
  • 地心說和日心說有什麼區別,地球又有什麼未知的秘密,一起來發現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科普的天文知識就是地心說以及日心說。地心說顧名思義就是說宇宙是以地球為 中心從而延伸的空間體。地心說的最初設想也是由於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所有的物體在拋向天空後都會落入地球上,這也是地心說最根本的來源。古時由於科技的不發達,人們並不能了解宇宙中行星的運轉以及天體的位置,以至於就是以地球為中心,以地球為大。
  • 太陽系的地心說模型和日心說模型間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導致了一場地心說和日心說之間的爭論,天文學家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使這個問題得以解決。 地球是所有行星的中心(地心說),行星圍繞地球旋轉。這種想法在文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個例證是星期幾以七位女神的名字命名,而七名女神代表這七個運動的亮點(行星)。
  • 「地心說」與「日心說」:到底誰更正確?看看天文學家怎麼說?
    網友提問:地心說真的錯了嗎?只由某一任意的參照系決定的太陽位於「中心」(即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說法,是不是和地球位於「中心」的說法一樣不真實?圖解:託勒密的宇宙體系圖通過觀察其他行星的運動,日心說(太陽位於太陽系中心的觀點)的經典理論被證明比地心說(地球位於太陽系中心的觀點)更有說服力。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核心實錘的非凡意義
    人類對地球及太陽系的認識,經歷了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艱難跨越,歷經幾個世紀的爭論。最終,在明確太陽為核心的前提下,人類逐漸揭開太陽系天體圈層結構的清晰面紗,重新確立了地球所處的行星從屬地位,徹底否定了以地球為核心的「地心說」,步入正軌。
  • 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說,建立日心說,是現代天文學的起點
    他40歲時提出了「日心說」。後來在費拉拉大學(University of Ferrara)獲宗教法博士學位。哥白尼作為一名醫生,由於醫術高明而被人們譽名為「神醫」。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費勞恩譯格大教堂任職當一名教士。哥白尼並不是一位職業天文學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業餘時間完成的。
  • 72「積極意義」超越自我|如何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這段話出自《詩經》,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讓人敬仰,如大道一般讓世人遵循,讓人不禁將他的舉止行為作為自己做事的準則。雖然還不能到達這個人一樣的品行和才學,但也會有嚮往成為這樣一個人的心,時刻以此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 新地心說VS日心說
    新地心說VS日心說 所謂的新並不新
  • 地心說還是日心說?
    原標題:地心說還是日心說?   哥白尼的學說創立之前,在天文學上牢固佔據統治地位的是託勒密的地心說。按照這一學說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其他日月星辰圍繞著地球旋轉。地心說與宗教神學相結合,形成一個以地心說為中心的宇宙體系。地心說雖然與人們多數的直觀經驗相符合,但在解釋行星運動時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特別是後來運用本輪、均輪的迭加來解釋行星運動使地心體系變得異常煩瑣複雜,這時就需要一個新的理論取而代之。
  • 反抗的曙光——日心說的提出
    >周六 · 新手之路| 周日 · 下周天象每天兩分鐘,天文百事通反抗的曙光——日心說的提出°上期我們已經提到,中世紀時的天文學被困在宗教的枷鎖中,儘管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科學家的觀測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打破長達千年的「黑暗時代」的曙光與天文學的突破終於到來了。
  • 創新人物|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之前,「地心說」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居於統治地位。
  • 為什麼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
    直到1543年,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的過程,與其說帶給人智力與想像力的愉悅,不如說是充滿荊棘、障礙重重的坎坷。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是因為這一理論交替,觸及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的根本,是關乎大是大非的根本問題。這場轉變史稱哥白尼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