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不好,去了才知道!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

2020-10-21 周周好報

「唯有親見中國,才能真正了解這個獨特的國家。」這是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喬希·塞利格結緣中國30年的感悟。

塞利格在美國影視製作界十分活躍,他曾10次榮膺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艾美獎。他1999年創立「小飛機製作」工作室,以兒童動畫製作聞名,辦公地點在紐約曼哈頓島南端的歷史街區。


▲ 資料圖片:喬希·塞利格(右)與中國桌球教練打球。圖由受訪者提供

塞利格上世紀90年代首次到訪中國,參與美國兒童教育電視節目「芝麻街」的項目。他說,這次中國之行是對自己的啟示,「我第一次意識到,西方文化只是生活和藝術的一種形式,而中國文化則提供了另一種同樣具有感染力的形式」。


如今,塞利格每年都會去中國出差,與許多傳媒公司、玩具公司、主題樂園合作。「小飛機製作」與中方夥伴聯合出品了不少優秀動畫節目,如與「奧飛娛樂」合作的《超級飛俠》、與「優揚傳媒」合作的《豆小鴨》等,後者在美國迪士尼少兒頻道和中國央視播放。

▲ 資料圖片:「小飛機製作」與中方夥伴「優揚傳媒」聯合出品的動畫節目《豆小鴨》海報。圖由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中美關係遭遇「逆流」,塞利格對此頗為嘆息。他不贊成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並認為來美國的中國人相對於中國人口規模而言並不多,去過中國的美國人更少,雙方有必要多加強交流、加深理解。


近日,塞利格在美國《動漫雜誌》發表了《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一文,其靈感源於與朋友的一次對話。這個朋友很少旅行,聽到的關於中國的消息大多是負面的,他決定為朋友寫下五個自己愛上中國的理由。不知不覺中,他的清單上寫下了十件事。塞利格希望和動畫界的同事們分享這個清單,並藉此機會鼓勵人們去中國看看。


那麼,是哪十件事讓塞利格對中國情有獨鍾呢?

被塞利格排在第一位的是「信任」。他最初不理解,明明就能遠程開會,為什麼中國同事卻希望他飛14個小時到中國開會呢?「我現在懂了,你無法在網上進行眼神交流,你需要坐在他們對面,需要與他們共進晚餐……唯有這樣才能建立信任,唯有信任才能確保長久的商業關係。」

第二是「耐心」。塞利格說自己曾是個急性子,每件事都想儘快完成。「中國教會我,等待是一件好事。在等待的過程中,你能真正了解同事、新的公司或機會……隨著時間循序漸進而來的東西更持久,任何真正的價值都需要時間來實現。」


▲ 喬希·塞利格近照。圖由受訪者提供


第三是「謙虛」。塞利格發現大多數的中國人都很謙虛,鮮有中國人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就。他為此詢問了來自哈爾濱的妻子。妻子告訴他:「雖然個人成就對中國人來說很重要,但我們希望這些成就也能對我們的家庭、社區、國家和世界有所幫助。」

第四是「紀律」。塞利格說,中國人的專注和決心是自己從未在其他地方體驗過的。他們在幾十年裡將自己的國家打造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他們迅速且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冠病毒傳播。「當中國人立志要做成某件事時,他們會非常努力且機智地去做,通常都能取得成功。」


▲ 資料圖片:「小飛機製作」與中方夥伴「奧飛娛樂」聯合出品的動畫節目《超級飛俠》海報。圖由受訪者提供

第五是「進步」。從教育到法治再到尊重智慧財產權,中國的一切都在迅速進步。「毫無疑問,我認為中國正在逐步走向更加開放的社會,國際商業標準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是這樣,小飛機、迪士尼、樂高和環球影業還會進入中國嗎?」

第六是「出行」。在塞利格看來,中國的基建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中國的高鐵運行迅速而準時。中國的橋梁是現代建築奇蹟。中國的地鐵一塵不染。」他還特別提到,由已故建築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令人驚嘆的藝術品」。


▲ 《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原文配圖,顯示的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第七是「扶貧」。他說,過去幾十年,中國有幾億人擺脫了貧困,是美國人口的兩倍多。「正如在紐約的一位中國記者最近跟我說的那樣:『有些人認為中國人想佔領全世界。但我們並沒有這個想法。我們只想確保養活並照顧好十四億中國人。』」

第八是「敬老」。談到中國人的尊老愛幼,塞利格說:「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城鎮,都可以看到老人們在公園裡放風箏、唱歌、自豪地談論他們的晚輩。」相比之下,許多國家的老人大多生活在養老院,與家庭聯繫很少。中國的敬老文化對社會產生了強大而正面的影響。


第九是「安全」。塞利格表示,他在中國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感到更安全,中國幾乎見不到街頭犯罪、槍枝暴力或非法使用毒品。他在紐約慢跑時必須一直保持警惕,而在中國則能盡情享受日出。

第十是「創新」。談到這一點,塞利格提起他在北京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798藝術區。「那裡有許多畫廊和咖啡館,牆壁上的塗鴉與在邁阿密溫伍德牆上的塗鴉一樣極富藝術氣息。」他還說,自己合作過的中國團隊,從編劇、導演、設計師到動畫師,跟他認識的歐美同行一樣極富才華且與時俱進。


塞利格最後說,在這個充斥著網絡噪音、曲解和錯誤信息的時代,自己唯一能相信的就是「個人的、直接的」經歷。「以我過去30年的經歷,中國令人印象深刻。我並不是說中國是完美的——沒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但我想說的是,中國是一個偉大且值得我們尊敬的國家。」

相關焦點

  • 中國好不好,去了才知道!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
    這是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喬希·塞利格結緣中國30年的感悟。塞利格在美國影視製作界十分活躍,他曾10次榮膺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艾美獎。他1999年創立「小飛機製作」工作室,以兒童動畫製作聞名,辦公地點在紐約曼哈頓島南端的歷史街區。
  •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作客搜狐總編在線(實錄)
    電視主持人必須用長時間看完之後才由喜歡他的節目到喜歡他的這個人,他背後隱藏的東西才會被發現。我們看到一些國外大腕兒主持人只是看到他節目的樣態,國內更多朋友了解白巖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國外朋友只能是拿走白巖松的節目去看,只是看到採訪技術性的因素,很難用喜歡衡量國外那麼多的同行,因為沒有長時間作為觀眾去看。
  • 中國這部紀錄片,在全世界「刷屏」!國外視頻網站製片人都極力好評!
    下次去中國的時候我一定要看。紐約城市大學教師 塞巴斯蒂安拜德納斯基:我覺得美國人並不了解中國。我們知道大部分商品在中國生產,但其實遠不止這些。那裡有山川,河流,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所以能有這樣的電影版,一定會讓人大開眼界。
  • 美總統被送「綠帽子」,還公開炫耀:中國人民很喜歡我
    ,中興和華為的網絡不安全我們才制裁的。再然後就是在疫情期間,中國對美國進行了援助,而且鍾南山還多次連線美國的專家,告訴他們控制疫情的經驗,但是最終換來的是恩將仇報,川普惡意詆毀中國,表示這些病毒就是中國製造的,但是中國並沒有和美國一般見識,後面世衛組織看不下去了,表示病毒來自大自然,但是很多美國人已經不相信,表示中國要為全球爆發的疫情負責,這些都是川普的甩鍋行為,川普這個人什麼事情都不擅自,可是邀功和甩鍋是真的可以。
  • 深度好文!著名經濟學家魏傑關於中國宏觀經濟的深度解析
    他曾經領我去看過他母親,我才知道15年她母親在託老所度過,而且度過的非常幸福。為什麼,它的託老所分得很細,其中一個部是老年失憶患者部,住的就是這些人。我專門看了一下,結果副部長告訴我,在這裡養老失憶患者救治的人,最低是大學心理系畢業的,否則無法在這裡救治。因為這些人經常會講莫名其妙的事,要正確應對。
  • 愛因斯坦不為人知的十件事
    下面是你不知道的關於愛因斯坦的十件事。1. 說話 愛因斯坦可能很晚才會說話—他自己曾告訴他的傳記作者他直到三歲才會說話。斯坦福的經濟學家託馬斯·索維爾博士甚至杜撰了具有爭議的術語「愛因斯坦綜合症」用來描述那些特別聰明而說話較晚的人。
  • 美國著名女預言家,曾準確預言羅斯福壽命,最後一個預言關於中國
    早期預言,因此得名珍妮·狄克遜出生於1904年的美國威斯康星州,年紀尚小的她有天向父母要求看看"鑲了黑邊的那封信",父母當時很疑惑,家裡沒有這樣的信。不想短短十天後,收到了來自德國的一封黑邊信,是珍妮外公去世的噩耗。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演員論壇《我和我的角色》圓滿舉辦
    11月28日,由電影頻道《今日影評》與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演員論壇《我和我的角色》在福建廈門舉行。表演藝術家謝芳、奚美娟,本屆金雞獎最佳男女主角提名演員大鵬、柳巖,青年演員關曉彤、陳學冬,製片人陳祉希和編劇史航等來到論壇現場,與電影頻道主持人瑤淼一起,共話演員表演力量。
  • 「特別是那玻璃窗,美國天氣好,中國都是霧霾,出來都黑壓壓的,怎麼...
    代表國內綜藝節目第一生產力的前浙江衛視副總監、《中國好聲音》總策劃杜昉,前湖南衛視《天天向上》製片人張一蓓,《中國夢之聲》總導演王磊卿等,進行難得一聚的交流對話,探討國產綜藝節目模式的發展、現狀與背景,分享節目模式的生產製作過程及對自主研發的思考。    為什麼瘋狂引進國外節目模式?「中國電視在補課!」
  • 《太空旅客》製片人:中國電影界有更多夢想家
    vid=402605    由詹妮弗·勞倫斯和克裡斯·帕拉特主演的科幻電影《太空旅客》將於1月13日在中國上映。日前,該電影製片人兼創意監製史蒂芬·哈梅爾接受新華網專訪,講述電影製作背景,同時他也表示,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迅速,充滿活力;他認為中國觀眾會非常喜歡這部科幻題材的電影。    「《太空旅客》屬於科幻題材,原始創意來自於一個不具名作者,劇本大概做了一年。
  • 從未擔心老去這件事!對話70歲王石:我最好奇的是,我沒經歷過的年紀
    該筆捐贈成為中國高校歷史金額最大的捐贈。 日前,王石帶著最新自傳《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40年》亮相上海圖書館,他以《2020,我的改變》進行了主題演講。熱愛運動的王石,保持著讓人羨慕的好身材,完全看不出70歲的年齡。 晨報記者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 越是混得不好的男人,越喜歡顯擺這三件事,女人們看仔細了!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俗話說得好,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喜歡顯擺什麼,我上次遇到的相親男就是如此。」小婷對大家說道。小婷是我們的閨蜜,她今年25歲,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每個月的收入8000左右,由於父母經濟條件寬鬆,他們早在她大學畢業之時就早已為她買好了房子。
  • 人生要想活得明白,從這十件事開始做起
    有年,收穫君有幸跟一位活了90歲的智慧大師閒聊,他告訴我他的上半生就是活的太累,想要的東西太多,反而抓不住人生真正的東西,後面他分享了自己後半生的生活智慧,他說人要想活得明白應該從這十件事開始做起。那麼,這位智慧大師所說的十件事到底是什麼呢?
  • 資深媒體人媽媽:放心給娃看電視,是因為我做到了這四件事
    全英文版的《藍色星球2》我陪小宇宙看了至少三遍。看前兩遍時,我需要一邊看一邊把字幕讀給她聽(很多內容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到了第三遍時,她跟我說:「媽媽你不用翻譯了,我能看懂」。40多個國家,花了整整4年,才拍出這麼一部7集的紀錄片。
  • 撩妹情話:我喜歡三件事,太陽,月亮,和你!
    三、朋友聊天和我說到,喜歡一個人,首先就要告訴ta,向ta表明心意,然後再對ta好,展開追求。真正的喜歡,那份試驗期不會超過一個月。害羞也好,害怕也罷,一個好的習慣養成也不過才21天。所以,該把這份喜歡的感情打包就打包,丟掉迎接新的生活!
  • 義大利前國家政要會見中國製片人 促影視文化交流
    }責任編輯:陳鴻燕     義大利前國家眾議院議長、義大利對華友好協會主席、義大利意中發展基金董事局主席艾琳·皮維蒂與中國影視製片人劉夕珣、高航和義大利著名編導、製片人、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得主克勞迪奧·伯尼文託、製片人弗朗西斯·安咋洛內合影。
  • 《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要想成為「人上人」,需要做三件事!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我一讀就讀了兩遍,然後我明白了,要想成為「人上人」,往往需要做三件「人下人」的事!讀書總能帶給人一些啟發,這些啟發有些是精神上的,有些是知識上的,有些是思維上的,總之,「開卷有益」放在什麼時代都是一句很有用的話,現在很多人很浮躁,他們喜歡抱怨,他們靜不下心來,他們怨天怨地就是不怨自己,他們不懂得去學習別人的長處,他們也不反省自己的短處,他們總結人生的唯一方法就是運氣,他們認為別人成功是運氣好,自己失敗是運氣差,這樣其實是非常不正確的,我們要善於從別人身上去學習經驗,
  • 我要悄悄去做這件事,這件讓人笑話的事
    暮春時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三五好友,漫步在鮮花盛開,綠意蔥蘢的校園,是很愜意的事。不過,今天,我想獨自行走在校園小徑,我要悄悄去做一件事,一件一直想做卻沒有做的事——吹蒲公英。沒有做是因為不願被人笑話了去,笑我已是發蒼蒼,已是齒牙動搖,還做著孩提時代才做的事,不是幼稚就是矯情。想做是因為這一直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情結:我喜歡看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揚的樣子。這個情結源自我兒時聽過的一首歌《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
  • 適當看電視對孩子有好處,家長別太緊張,做到4件事可以保護他
    每當這時女兒站在一邊插不上話,一連幾天下來無法融入新的環境,感覺沒有小朋友喜歡自己。 夏姐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方式是否太極端了?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想看電視的心情,突然感覺女兒很委屈。
  • 《穿Prada的惡魔》你不知道的 10 件事!
    今天為大家一口氣陳述出關於這部電影你有可能不知道的 10 件事!且看看你是否真粉絲-Let’s Check!這將會是我最後跟你說的好說話(笑)。」我沒興趣聽你關於你無能的部分這句話最適合用在當 Angel 們的冷朋友又再一次在重要關頭搞冷場子的時候了!就用這句話告訴她:「別再解釋!我沒興趣知道你為何那麼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