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做摺痕!密西根大學開發快速驅動微型摺紙機器人實現複雜功能

2020-08-09 機器人大講堂

導讀

到目前為止,微型機器人的動作受限,影響了它們執行任務的能力。將古老的摺紙工藝整合到微型機器人加工方法中,可以彌補這一缺點,產生具有複雜幾何形狀和可編程機械性能的3D系統。常見的微型摺紙系統通常摺疊速度較慢,提供的活動自由度很小。密西根大學最近開發了一種設計,製造和啟動微型機器人的新方法,使摺紙結構能夠實現快速和多自由度的運動,從而實現複雜的功能。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源自日本的摺紙藝術可以擴展微型機器人的功能。他們提出了一種集成製造-設計-驅動技術——電熱微摺紙晶片。這種技術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彈性摺疊可控制,快速且可逆,可以在同一晶片上同時製造具有不同幾何形狀和功能的各種微型摺紙結構。在快速變換形狀的同時,具有多個活動自由度。研究人員基於這種技術開發了好幾種不同形狀的微型摺紙機器人

來看看這些摺紙機器人:

千紙鶴拍打著翅膀,栩栩如生

摺疊魚尾巴像是在拍打水面

通過組合主動摺疊和被動摺疊模仿山峰和山谷褶皺

一個簡單又防水的摺紙抓取器

電熱微摺紙晶片

上圖展示了電熱微摺紙晶片的製造工藝。製造這種先進的摺疊材料和把大象放進冰箱一樣簡單,只需三步:

1. 首先,矽晶片作為基底,在頂部沉積放置SU-8(0.8 µm)薄膜並進行構圖。

2. 接下來,黃金做的薄膜作為摺痕部分粘合在SU-8薄膜的表面(只選對的,不選貴的),並通過溼蝕刻進行圖案化。

3. 最後,加一層SU-8厚膜(20 µm),並通過光刻對其進行構圖,以形成面板。

黃金不但價格貴,性能也不一般。在這裡,黃金薄膜同時充當控制電路,無源層和電熱加熱器,還起到加固SU-8薄膜的表面的作用,以防止殘餘應力觸發向上彎曲。

順便向大家科普一下SU-8 材料,它是一種常用的環氧基負性光刻膠。研究人員之所以把SU-8和金子薄膜搭配使用,是因為二者的熱膨脹係數相差較大。當向摺痕部分的黃金薄膜施加電流時,產生的焦耳熱使SU-8層的膨脹大於區域加熱時的黃金,從而實現較大的摺疊角度。因此這種摺疊是可控制的且可逆的。

摺疊性能

摺疊性能是摺紙機器人形狀整體性能的關鍵。因此,重要的是要確保摺紙系統中的摺痕能夠有效,迅速而有力地摺疊。電熱微摺紙晶片四個最吸引人的功能有:

  • 摺疊角度大。通過施加的電流大小,可控制且可逆地實現大摺疊旋轉(與初始方向形成大於90°摺疊的銳角內角);

  • 不受溫度影響。研究人員分別在1度,23度和49度的環境中測試摺疊性能,證明在溫度不同的大氣環境中運行,不會影響摺疊性能;

  • 可以實現快速的彈性摺疊,直至略微超過共振為止。研究人員使用正弦波掃描測試(從1到200 Hz)在三種不同的輸入電壓設置下演示了這種行為 。當頻率較低時,摺疊運動基本上是準靜態的。但是,隨著輸入頻率的增加,響應變得動態。運動範圍逐漸減小直到20–40 Hz,然後在共振頻率處增大到峰值。每秒可完成多達80次運動。

  • 重新設定「零電流靜止角」。通過將薄膜SU-8過熱到表現出粘彈塑性材料響應的溫度來實現這種塑料摺疊的狀態,並在此狀態下施加電流以重新編程零電流靜止角。

前三個功能突出了彈性摺疊的良好性能,而最後一個功能使塑料摺疊能夠重新編程微摺紙的形狀。

總結與展望

密西根大學開發的電熱微摺紙系統可以很簡單的通過三道工序完成。與大多數現有的摺紙系統不同,通過將多個功能集成到了一個黃金層中使之具有摺痕的摺疊狀態,無需依靠環境刺激,在溫度範圍為1至49°C的常見大氣環境中實現快速且大的彈性摺疊,還可以通過過熱進行重新編程,這提供了一種生成永久性和塑性摺疊3D幾何形狀的方法。除了具有相對好的摺疊性能外,電熱微型摺紙具有合理的功耗,僅需低電壓輸入。這些系統的增強性能和多功能性可用於創建可控且快速的變形超材料和3D系統,以用於微型機器人,微機電系統,超材料,換能器等。

相關焦點

  • 曲面摺紙原理讓機器人如虎添翼
    一項採用曲面摺紙結構的最新研究成果將對機器人技術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種結構可提供可調柔性(根據不同功能調節剛度)。一直以來,這種效果都很難通過簡單的設計實現。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機械工程教授Hanqing Jiang(第一作者)在《科學進展》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他介紹道:「將彎曲的摺紙結構融入機器人設計有助於調節機器人的柔性或剛度……高柔性,也就是低剛度,可與貓的軟著陸狀態相媲美;低柔性,也就是高剛度,則類似於穿著硬靴子跳在地面時的硬著陸。
  • 《Nature》草履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可用於顯微外科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Nature》報導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校研究人員領導開發出 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微型機器人。該機器人的尺寸與草履蟲相仿,可用雷射控制其腿部行走。微型機器人示意圖圖:來自康奈爾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微型機器人,該微型機器人由一個簡單的矽光電電路所組成,從本質上來說,主要是軀幹和大腦,以及四個電化學執行器用來執行腿的功能。
  • 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未來可用於顯微外科手術
    這些「外科醫生」也就是微納機器人。受自然界微生物自由運動啟發,人類通過電場、磁場、光場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驅動這些微納機器人。微納機器人在無創手術、靶向藥物運輸和生物傳感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圖片來源:EPFL/EPFZ)將電子器件微型化以生產細胞大小的微型機器人,一直是科學家們追求的目標。但由於缺乏合適的微米級致動器系統,這項技術一直受到限制。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開發可使微型機器人在體液中行進的微米級致動器。
  • 可調節硬度的曲面摺紙結構,讓機器人如虎添翼
    這種結構可提供可調柔性(根據不同功能調節剛度)。一直以來,這種效果都很難通過簡單的設計實現。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機械工程教授Hanqing Jiang(第一作者)在《科學進展》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他介紹道:「將彎曲的摺紙結構融入機器人設計有助於調節機器人的柔性或剛度……高柔性,也就是低剛度,可與貓的軟著陸狀態相媲美;低柔性,也就是高剛度,則類似於穿著硬靴子跳在地面時的硬著陸。彎曲摺紙不僅可以增加機器人動作的力量,還可以使機器人的動作像貓一樣靈活。」Jiang將曲面摺紙的應用比喻為賽車及普通車輛在運作層面上的差異。
  • 今日Science Advances: 巧妙設計曲線摺紙,實現剛度原位調節
    結構體系的剛度調節在航空航天、機器人以及生物醫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航天可展開體系的摺疊、展開與承載;機器手操作的柔度及速度調節;人體運動姿態改變等。傳統的剛度調節技術結構複雜,無法用在尺寸受限情形,如微型機器人領域。直線剛性摺紙和其他機械超材料部分解決了尺寸限制問題,但卻受限於無法原位調節和調節範圍狹窄等問題。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等開發微型手術機器人
    這款手術機器人是專門為遠程操作的顯微手術而設計的,它僅僅重達2.4g,尺寸為5cm x 7cm x 5cm, 由三個獨立驅動的微型直線驅動器驅動,每一個直線驅動器重量僅為0.41g。經分析和測試,該機器人的位置精度可以達到0.0264mm,負載能力大約為27mN。通過實驗測試展示了該機器人在顯微外科手術領域巨大的應用潛力。
  • 受摺紙啟發,哈佛大學團隊打造微型外科機器人:可進行精密手術
    哈佛大學團隊新近開發出一種微型外科機器人,它只有網球大小,僅有 1 枚硬幣的重量,但是它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困難的模擬手術任務。哈佛大學維斯研究所教授 Robert Wood 和索尼公司的機器人工程師 Hiroyuki Suzuki 合作,他們受摺紙啟發,創造了一種新的微型運動中心遙控機械手,名為「mini-RCM」。這項研究極大地縮小了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尺寸。
  • 融合摺紙和軟體技術,模塊化設計的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導讀別看微型機器人尺寸小,它的用處可不少!藉助於身材的優勢,微型機器人可以穿過狹小的空間,它們非常適用於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地質災害過後的斷壁殘垣中搜尋倖存者,或者是潛入一些複雜的機械設備和管道設備中檢測,甚至是遊走在我們人類的器官和血管中,檢查並且排除病灶。微型機器人近年來也成為機器人學家和工程師們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大學等研發的微型手術機器人
    導讀顯微外科手術,例如眼外科手術和神經外科手術,需要極其精細和複雜的操作。科學家們希望用機器人來替代一部分人手的工作,從而克服人手在微小尺度操作的局限性,包括手部震顫和其他細微手部動作對手術造成的影響。近日,來自索尼集團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 (Hiroyuki Suzuki和Robert J.
  • 微型天線使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中進行團隊合作
    原型微型天線集成在無人地面飛行器上,配有軟體定義的無線電和其他機器人傳感器。新型微型低頻天線具有增強的帶寬,可使緊湊型移動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中實現強大的網絡。在美國陸軍戰鬥力發展司令部的陸軍研究實驗室和密西根大學的合作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設計方法,改進了傳統天線在低頻下運行的限制——演示了能夠保持性能的較小天線。
  • 我國科學家受摺紙啟發開發3D列印軟機器人
    白令三維9月17日訊,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受到摺紙結構和材料的啟發,使他們走向更複雜的機器人技術,如最近出版的「摺紙彈簧啟發的超材料和機器人:完全可編程機器人的嘗試」所述。從創新的手術器械到工程,天線甚至摺疊機器人的可擴展應用,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摺紙啟發的作品。
  • 加入摺紙和軟體的技術,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高度的可操控性,穩健的運動能力以及表面適應能力讓微型機器人可以通過極為狹小的空間,或者是在複雜的環境中進行一些搜索。小編最近看到一篇關於微型機器人的文章,文章中介紹了一款融合了摺紙的技術,軟體機器人技術(soft
  • 靠磁場驅動的微型機器人軍隊, 構建複雜結構之餘還能捕捉酵母細胞
    機器人的研發領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體態各異、功能不同的機器人不斷從實驗室中誕生。比如:六條腿的爬行機器人、能自如行走的步行機器人,甚至還有一些研發靈感來自於地球上最小生物的機器人。依靠磁場驅動,微型機器人軍隊可構建複雜的結構MicroFactory的設置非常簡單。它運行的基礎是產生磁場的電路板。每個小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塊塊磁鐵,軟體程序通過操縱小機器人的磁場來驅動它。每個機器人配備了末端執行器,它會隨著機器人分配的工作不同而有所變化。
  • 美南加州大學發明靠酒精驅動的88毫克微型機器人
    微型機器人可以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裡運動,這是人類和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但由於其體型過小,功率、控制力受限,目前的技術仍無法使其有效解決社會問題。近日,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款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在解決微型機器人能量來源問題上提供了全新思路,朝著研發完全自主微型機器人的目標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 最新發明:酒精驅動的微型昆蟲機器人RoBeetle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微型機器人日趨普遍,它們可以在極為狹小的空間裡運動,這是人類和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但由於其體型過小,以至於功率、控制力受限。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微型機器人由電動執行器驅動,而由於電池的小規模(低於1.8兆焦耳每公斤)令機器人尚不能夠自主地工作。
  • 吉林大學孫霽宇《Science》點評
    在這種複雜的自然條件下,雖然昆蟲可以使用其感官系統來避開障礙物,但昆蟲的翅膀碰到障礙物的可能性很大,嚴重時會影響其飛行性能,甚至造成翅膀損傷。為了保護其脆弱的翅膀,自然進化的選擇迫使昆蟲使用生物力學的策略來保護自己:靜止時,昆蟲會將翅膀沿著身體摺疊,將後翅塞在堅硬的鞘翅中,以減少損壞的風險。當需要飛行時,後翅會通過拍打力完全展開,摺痕鎖定在適當的位置,並用作平坦的膜片以產生空氣動力。
  • 哈佛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摺紙造型的高精度微型手術機器人
    近年來,機器人已經在外科手術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拓展醫生能力的同時,還可帶來更高的手術精度和控制水平。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由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副教授 Robert Wood 博士開發的一款微型手術機器人。儘管採用了基於平行四邊形的基礎結構,僅網球般大小的它,還是配備了三套線性致動器,支持旋轉、上下移動、以及伸縮等動作。
  • 哈佛大學和索尼打造了一款受摺紙啟發的微型手術機器人
    哈佛大學威斯學院 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Wyss Institute)和索尼(Sony)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比許多其他此類設備小得多。他們從摺紙中汲取了靈感,製造出了迷你手術機器人,它的大小與網球差不多,重量與一分錢差不多。
  • 理工男放棄NASA百萬年薪,只想回家摺紙,卻折出了最新衛星!
    他越發渴望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為此,四十歲的Lang做了一個在外人看來離經叛道的決定——辭職NASA,回家全職鑽研摺紙算法。「比起物理研究,我更愛摺紙!我願意用一生的時間去追求自己的摺紙夢想。」蠍子摺痕圖案但是對於我們來說,要想設計這些複雜的小動物,單單是找到「圓環」的最優組合就夠嗆的了,更何況還要不出錯地畫出所有「折脊」。
  • 領拓智能帶你看如何簡單快速製成毫米機器人
    近日,中國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了一種製造毫米級機器人的簡單方法該研究項目由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申亞京博士領銜,並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聯合推進。在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員既不需要提升電子設計的集成度,也不需要考慮機器人外殼材質的選取,只需通過給物體塗上一種名為M-spray的複合膠狀磁性噴霧劑(composited glue-like magnetic spray),就可以快速製造出大量毫米級機器人。利用這種特殊的噴霧劑,在磁場的驅動下,被塗抹後的物體可以在不同表面上爬行、行走或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