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Science Advances: 巧妙設計曲線摺紙,實現剛度原位調節

2020-12-06 木木西裡科技

結構體系的剛度調節在航空航天、機器人以及生物醫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航天可展開體系的摺疊、展開與承載;機器手操作的柔度及速度調節;人體運動姿態改變等。

傳統的剛度調節技術結構複雜,無法用在尺寸受限情形,如微型機器人領域。直線剛性摺紙和其他機械超材料部分解決了尺寸限制問題,但卻受限於無法原位調節和調節範圍狹窄等問題。

近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姜漢卿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精巧的曲線摺紙,通過多條預製摺痕的原位切換成功實現了剛度的原位調節,調節範圍從正剛度、跨過零剛度,直至於負剛度,並應用於機器抓手、氣動機器魚及減振等多個領域以展示其卓越性能。研究成果以「In situ stiffness manipulation using elegant curved origami」 為題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上。

曲線摺紙實現剛度調節是受直線剛性摺紙變形和平板彎曲的啟發提出的,如圖1所示。對直線剛性摺紙而言,當加載方向與摺痕垂直時,表現為正剛度(摺疊I,圖1A),當加載方向與摺痕接近時,表現為負剛度(摺疊II,圖1B)。注意到,這裡均有顯著的塑性滯回效應,因此負剛度功能無法保持。對平直薄板而言,彎曲變形時均具有正剛度(彎曲,圖1C),相較於摺疊I變形可以提供更大的變形能量,且無塑性滯回效應。曲線摺紙即基於直線摺紙(摺疊2)和平直薄板(彎曲)的巧妙結合而設計,曲線摺痕如圖1D所示。在示例中,同時設置了三條摺痕(①、②、③),它們具有不同的曲率 K(面內曲率)和不同的摺痕剛度H(相應於刻痕深度)。

注意到,這裡均有顯著的塑性滯回效應,因此負剛度功能無法保持。對平直薄板而言,彎曲變形時均具有正剛度(彎曲,圖1C),相較於摺疊I變形可以提供更大的變形能量,且無塑性滯回效應。曲線摺紙即基於直線摺紙(摺疊2)和平直薄板(彎曲)的巧妙結合而設計,曲線摺痕如圖1D所示。在示例中,同時設置了三條摺痕(①、②、③),它們具有不同的曲率 K(面內曲率)和不同的摺痕剛度H(相應於刻痕深度)。

通過激活不同的摺痕(如圖1E、1F),摺紙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剛度特徵。圖1G給出的力-位移曲線表明,三條摺痕(①、②、③)分別實現了負剛度、零剛度和正剛度,且均無塑性滯回效應。換言之,這種巧妙的設計,在擴大了直線摺紙剛度調節範圍的同時,迴避了塑性滯回問題。

注意到,這裡均有顯著的塑性滯回效應,因此負剛度功能無法保持。對平直薄板而言,彎曲變形時均具有正剛度(彎曲,圖1C),相較於摺疊I變形可以提供更大的變形能量,且無塑性滯回效應。曲線摺紙即基於直線摺紙(摺疊2)和平直薄板(彎曲)的巧妙結合而設計,曲線摺痕如圖1D所示。在示例中,同時設置了三條摺痕(①、②、③),它們具有不同的曲率 K(面內曲率)和不同的摺痕剛度H(相應於刻痕深度)。通過激活不同的摺痕(如圖1E、1F),摺紙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剛度特徵。圖1G給出的力-位移曲線表明,三條摺痕(①、②、③)分別實現了負剛度、零剛度和正剛度,且均無塑性滯回效應。換言之,這種巧妙的設計,在擴大了直線摺紙剛度調節範圍的同時,迴避了塑性滯回問題。

在示例中,同時設置了三條摺痕(①、②、③),它們具有不同的曲率 K(面內曲率)和不同的摺痕剛度H(相應於刻痕深度)。通過激活不同的摺痕(如圖1E、1F),摺紙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剛度特徵。圖1G給出的力-位移曲線表明,三條摺痕(①、②、③)分別實現了負剛度、零剛度和正剛度,且均無塑性滯回效應。換言之,這種巧妙的設計,在擴大了直線摺紙剛度調節範圍的同時,迴避了塑性滯回問題。

圖1:曲線摺紙設計思路

曲線摺紙的能量分布如圖2所示,這裡負剛度與正剛度分別由曲線摺痕的變形與摺紙平面彎曲變形提供。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給出了完整的設計相圖(圖2E),據此,可通過設置摺痕曲率值(K )和摺痕剛度值(H)精確調節曲線摺紙的剛度特徵。

圖2:曲線摺紙能量分析

據此,研究人員給出了三個示例,以展示其應用並啟發潛在應用。首先,是應用於多用途的軟機械手(圖3)。具有兩條預置曲痕的曲線摺紙設計,使機械手具有ON和OFF兩種模式,分別相應於快速抓取(負剛度)與安全抓取(正剛度),模式轉換通過簡單、原位切換摺痕實現。在ON模式下,機械手可瞬間完成(約0.033秒)對規則形狀物體的抓取(如樂高積木塊);在OFF模式下,機械手可精準抓取微小、光滑、脆弱物體(如大米粒、豆腐塊)。抓取過程見視頻1。

圖3:基於曲線摺紙的多用途軟機械手

其次是應用於隔振領域(圖4)。基於曲線摺紙設計的立方結構能夠原位實現在A、B兩種模式間的切換。在A模式下,該結構具有準零剛度,能夠有效地實現隔振;在B模式下,具有正剛度,能有效傳遞振動。隔振性能見視頻2。

圖4:曲面摺紙對力傳遞率的調控

曲線摺紙剛度調節的第三個應用是設計多模式、多階段響應的機械超材料。研究人員通過將傳統Miura摺紙中的直線摺痕替換為曲線摺痕(圖5A),設計出曲線Miura超材料(圖5D)。

這種超材料在不同模式下具有各不相同、多階段和非對稱的剛度特性,如全正、正-負、正-負-正、正-負-正-負等(圖5E、5G)。據此,設計了單輸入、多輸出的氣動遊泳機器人(圖5F):在恆定的氣流輸入下,通過模式切換,可以做出快、中、慢速前進和左、右轉彎等各種動作(圖5H、視頻3)。

圖5:曲線Miura超材料和氣動遊泳機器人

綜上所述,這一工作以精巧的曲線摺痕設計實現了結構體系剛度的原位調節,為摺紙的力學研究與機械超材料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並在多個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能。#科研#

看完文章,善良的你不如動動小手指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呀~

內容來源:知社學術圈

做完手術後,被投訴罰扣績效 500 元:疫情防控被醫院一刀切之後

為防止疫情反撲,高校將再次控制外出,新一輪校園封閉要開始了?

連漲5年,又連降7年,今年狀態回暖,國人佔比60%,明年仍有3分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可調節硬度的曲面摺紙結構,讓機器人如虎添翼
    這種結構可提供可調柔性(根據不同功能調節剛度)。一直以來,這種效果都很難通過簡單的設計實現。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機械工程教授Hanqing Jiang(第一作者)在《科學進展》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他介紹道:「將彎曲的摺紙結構融入機器人設計有助於調節機器人的柔性或剛度……高柔性,也就是低剛度,可與貓的軟著陸狀態相媲美;低柔性,也就是高剛度,則類似於穿著硬靴子跳在地面時的硬著陸。彎曲摺紙不僅可以增加機器人動作的力量,還可以使機器人的動作像貓一樣靈活。」Jiang將曲面摺紙的應用比喻為賽車及普通車輛在運作層面上的差異。
  • 江紹毅等Science Advances:從頭設計功能性兩性離子仿生材料用於免疫調節
    於此,美國華盛頓大學江紹毅等人設計了一種功能性兩性離子聚合物,該聚合物在提供防汙性能的非特異性相互作用與生物活性功能的特定相互作用之間取得了平衡。 示意圖本文要點:1)這種兩性離子聚合物由磷酸絲氨酸(一種天然的免疫信號分子)構建而成,同時具有防汙和免疫調節特性
  • 曲面摺紙原理讓機器人如虎添翼
    一項採用曲面摺紙結構的最新研究成果將對機器人技術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種結構可提供可調柔性(根據不同功能調節剛度)。一直以來,這種效果都很難通過簡單的設計實現。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機械工程教授Hanqing Jiang(第一作者)在《科學進展》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他介紹道:「將彎曲的摺紙結構融入機器人設計有助於調節機器人的柔性或剛度……高柔性,也就是低剛度,可與貓的軟著陸狀態相媲美;低柔性,也就是高剛度,則類似於穿著硬靴子跳在地面時的硬著陸。
  • 《Science Advances》:晶界阻礙位錯滑移,可以直接觀察到了
    在努力實現這種效應量化中,Hall-Petch關係如今已經成為解釋晶界對材料力學性能影響的基本方程,推測每單位體積材料的晶界越多,材料就變得越堅固,並在微觀模型的基礎上得到成功的解釋。在微觀模型中,晶格位錯不容易滑過晶界,而是堆積在晶界後面。雖然Hall-Petch關係現在被廣泛用於設計多晶材料的力學性能,然而堆積的起源仍有待推測。迄今為止,堆積原因主要被認為是幾何和彈性效應引起。
  • 《Science Advances》應變速率相關的機械超材料
    機械超材料的設計通常是為了獲得罕見、甚至史無前例的新特性和功能。在大多數以前的設計中,常見的是它們的準靜態力學行為。近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S. janbaz等研究者介紹了一種以前未識別的依賴於應變速率的機械超材料,主要的思想是橫向連接兩根具有非常不同的應變率依賴程度的梁,使它們成為一個單一的雙梁。
  • 于吉紅院士研究團隊研究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
    該研究團隊提出了「量子點於分子篩中」的新穎合成策略,通過水熱/溶劑熱合成方法,將碳點原位限域在分子篩晶體之中,成功開發出一類全新的具有超長延遲螢光壽命的TADF材料。通過該方法製備的碳點@分子篩複合材料在室溫空氣條件下即可展現出高達52.14%的螢光量子效率和長達350 ms的延遲螢光壽命。
  • Science Advances:微針介導的基因傳遞可治療缺血性心肌病
    腺病毒微針貼片(MN-AAV)的總體研究設計如圖1所示,研究人員利用輔助模具製備出負載腺病毒的微針貼片,通過內窺鏡輔助微開胸手術對大鼠的缺血性心臟進行MN-AAV治療,利用貼片基材特性將治療劑精確釋放到病灶區域,通過血管生成來改善心臟功能。
  • Science:重大進展!開發出單鏈DNA/RNA摺紙術
    2017年12月21日/生物谷BIOON/---一個新浮現的領域是DNA摺紙術(DNA origami)。DNA摺紙術科學家們正在夢想著各種各樣的比人的頭髮小一千倍的形狀,並希望這些形狀有朝一日引發計算、電子學和醫學變革。
  • 「Science Advances」柔性多功能觸覺傳感器
    現有的柔性傳感器已經可以出色的實現壓力和溫度的感知,然而對於材料的識別仍面臨眾多問題。因此,發展多功能柔性傳感器,實現對接觸物體的材料識別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溫度刺激的情況下,傳感器通過熱電效應可以實現1 K的溫度傳感解析度。基於不同接觸材料與疏水聚四氟乙烯薄膜產生的電信號以及研究人員提出的查表算法,該傳感器可以有效對接觸材料進行判別。該多功能傳感器具有成本低、材料識別等優點,為應對多功能器件的挑戰提供了一種設計思路。
  • 《Science》子刊:「光控開關」,讓分子分離更智能!
    刺激響應可以遠程調節膜的選擇性。偶氮苯衍生物可以在紫外光或可見光下在順式和反式異構體之間進行光轉換。近日,來自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Suzana P. Nunes等研究者將偶氮苯橋接在柔性的1,4,7,10-四氮雜環十二烷構建塊上,以用作光控開關。
  • 《Science》子刊:「光控開關」,讓分子分離更智能
    刺激響應可以遠程調節膜的選擇性。偶氮苯衍生物可以在紫外光或可見光下在順式和反式異構體之間進行光轉換。近日,來自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Suzana P. Nunes等研究者將偶氮苯橋接在柔性的1,4,7,10-四氮雜環十二烷構建塊上,以用作光控開關。
  • 南科大李貴新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通過設計超構表面的功能基元,人們可以在亞波長尺度上實現對光的偏振、相位、振幅的多自由度調控。與三維超構材料相比,準二維的光學超構表面更易於通過先進的納米加工技術進行製備。近十年,各國科學家在線性光學系統中使用光學超構表面這一新的研究範式,不斷研究並實現了各種超薄光學功能元件,例如,人們實現了可見近紅外波段的超薄光學相位板、高效率超構表面全息成像器件、超薄平面透鏡等。
  • 航海學院胡海豹教授等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原創研究結果
    論文作者首次提出了一種利用親疏水相間結構構築無限邊界氣環,實現水下氣膜層穩定封存的高效方法,為解決目前仿生超疏水材料減阻失效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技術思路,工程價值令人鼓舞。在驗證環節,作者通過構造的親疏水相間環形條帶,在無外來氣體持續補充的條件下,成功在旋轉圓柱表面上封存住亞毫米厚度的連續氣環層,實現最大77.2%的減阻效果,且減阻率基本不隨測試雷諾數變化,高效性令人驚訝。
  • ...團隊《Science Advances 》:讓人造黑色素與聚多巴胺材料變得更黑
    針對這個難題,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李乙文團隊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經成功實現了對人造黑色素材料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理性調控和有效提升(CCS Chem., 2020 2, 128)。
  • 《Science》子刊:新發現!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來自美國田納西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採用原位中子實驗和理論計算方法探討了NbTaTiV BCC難熔HEA在室溫和高溫下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發現與傳統金屬材料相比,NbTaTiV HEA在高溫下彈性各向異性變形行為缺乏強烈的溫度依賴性,這是一種非典型的彈性變形行為。
  • 光響應性光子水凝膠使原位操作和細胞支架剛度監測成為可能
    關鍵的挑戰是難以就地在重新配置期間測量矩陣的剛度排列及其變化。為解決這一問題,東南大學杜鑫副研究員和顧忠澤教授團隊通過將結構顏色特性引入光可重構水凝膠,結合兩個不同的光子特性,可以用紫外線調節水凝膠的剛度,並通過可見範圍內水凝膠的反射變化研究剛度的變化。由於光的獨特特性,可以時空控制水凝膠的機械調節。
  • 上矽所Science子刊:能殺死腫瘤的新型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導讀:研究團隊採用無容器氣懸浮技術,將稀土元素Nd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鈣矽基(Ca-Si)材料中,製備出一種能產生光熱效應以殺死腫瘤、通過螢光監測腫瘤原位溫度、修復過高光熱對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燙傷的多功能新型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 Science Advances報導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調控光致變色...
    西工大新聞網4月22日電(東赫)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趙強教授團隊在實現光致變色材料響應行為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
  • Science advances:靶向脂肪細胞鈉鉀泵或可幫助減肥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 領導該項研究的Joseph I. Shapiro這樣說道:"這項工作基於兩個重要部分,我們使用了由Dr. Zijian Xie開發的一種新多肽--pNaKtide。Dr. Zijian Xie告訴我們鈉離子泵除了能夠作為離子轉運蛋白發揮很好的作用,它還具有調節信號轉導以及放大氧化物效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