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下田 產業提升 數字農業助推安徽農業現代化
,一點點改變著傳統農業中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 使用數位化管理不僅減肥減藥,生產出的大米還有品質保證。大米所有參數指標均符合無公害標準,達到國家一級米的水平。 該數位化管理技術將於明年在蕪湖推廣至50個農場,正式從科研走向商業化運營。 養不好?用一下智能養殖! 全椒縣地處安徽東部,素有皖東「魚米之鄉」美譽。
-
那到底稻蝦共作如何科學施肥?如何提高小龍蝦的產量與品質?
炎熱的夏夜,小龍蝦和冰啤酒簡直就是絕配。對於吃貨的夏天來說,沒有小龍蝦是不完整的。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龍蝦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特別是青年消費者的喜愛。所以養殖小龍蝦的農民朋友也很多,特別是近年來提倡蝦稻共作模式,那到底稻蝦共作如何科學施肥?如何提高小龍蝦的產量與品質?
-
地裡掘金——一隻小龍蝦的扶貧故事
韓橋村位於舒城縣千人橋鎮,距離安徽省會合肥市60公裡。2017年,省政協辦公廳選派工作隊駐村開展扶貧工作,當年即幫助農業帶頭人發展了稻蝦共養產業。在嘗到農業增收的甜頭後,該村更多的農戶參與其中,至今稻蝦產業已拓展至1000餘畝,並成立稻蝦專業合作社兩個,創立生態有機大米特色品牌 「錢大山」。
-
養殖小龍蝦出不出大蝦的關鍵是養殖環境好不好?新田怎麼都出炮頭
很多小龍蝦養殖戶朋友看到今年養泡蝦,沒挖環溝的稻蝦田,養出來的小龍蝦又大又漂亮,甚至還有不少9錢以上的炮頭。所以很多養殖戶決定明年將稻蝦田環溝推平,也來搞無環溝養殖小龍蝦,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這其實也是很好理解的,之前沒有養過小龍蝦,新開挖的稻蝦田,養出來的小龍蝦普遍長得比較大,比較漂亮,而養殖小龍蝦一年以上的稻蝦田沒有清塘的,再怎麼管理,養出來的小龍蝦都要差很多,鐵殼蝦居多,又小又髒。
-
因水致貧 以水脫貧——安徽潁上縣發展「三水」產業助推脫貧
目前,發展稻蝦、稻泥鰍、稻蟹等綜合水產養殖20萬畝;發展蓮藕、茭白、菱角、芡實等水生蔬菜10萬畝,發展鴨、鵝等水禽養殖300萬隻。同時利用沿淮窪地水草繁茂的優勢,發展牛、羊10萬頭。與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安徽農業大學、省水科所、省漁業協會四家國內知名專家團隊水產養殖開展結對幫扶等。摘窮帽,做好三水文章注重培育主體。
-
夢想實現中的樣子——「青年農場主」趙九梅和她的稻蝦種養
割捨不去的農業情懷趙九梅的家鄉在皖北阜陽臨泉縣,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趙九梅曾思考,為什麼父母這麼苦這麼累,收入還這麼低呢?大二下學期,安徽農業大學「現代青年農場主創新創業實驗班」的招募啟示吸引了趙九梅,「新型農民」這個詞第一次在趙九梅心中留下了烙印。
-
羅念念:育蝦有「稻」的新型農民
眼勤、腿勤、腦勤的他發現在北京等大城市,小龍蝦漸漸成為夜宵「主角」。有小龍蝦的飯店,生意必定不差。養殖周期短、見效快,養殖龍蝦的念頭很快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但是全鎮並沒有養龍蝦的先例,所以羅念念身邊並沒有任何人支持他。「既然有了目標,就必須付諸實踐。」執拗的羅念念顧不上家人的反對,一心試水龍蝦養殖。讓人沒想到的是,養殖龍蝦的頭一年,他就遭遇了創業的「滑鐵盧」。
-
安徽舒城:紅綠相映兩相宜 稻蝦共養齊脫貧
、芒種時節,舒城縣千人橋鎮韓橋村稻蝦共養基地裡一派忙碌景象,綠油油的禾苗下,紅通通的龍蝦不時鑽出水面,嬉戲其間。稻在田中長,蝦在稻下遊。每天天還沒亮,基地負責人秦發林就帶領蝦農們下水捕撈,將活蹦亂跳的龍蝦裝車,銷往合肥等地龍蝦市場。
-
2021年小龍蝦、河蟹養殖要如何規劃?
從中國漁業統計年鑑數據來看,2015-2019年期間,小龍蝦、河蟹的養殖產量在中國水產養殖總產量中的佔比從3.07%增長至5.65%,可以看出蝦蟹養殖產業在快速發展。在水產品消費升級的當下,居民對蝦蟹的需求量還將進一步增加,因此蝦蟹產業前景可觀。
-
關於稻蝦田自繁自養小龍蝦,生長速度緩慢,大小不一致的幾點看法
關於稻蝦田自繁自養小龍蝦,生長速度不一致的幾點看法。為什麼春季4月份你的蝦田裡面小龍蝦蝦苗很多,為什麼你的蝦田小龍蝦長得小,長得慢?稻蝦田養小龍蝦,而且主要指開挖環溝養殖小龍蝦的養殖戶,面臨的最大的兩個問題:一是稻蝦田裡面的小龍蝦在4月份之後捕撈的時候大小不一致,主要體現在捕撈的時候小蝦苗佔據多數,成蝦很少,而且大部分質量都不好,鐵殼蝦很多,這樣到了5月份的時候,成蝦雖然多了起來,但是蝦苗和軟殼蝦還是非常多。
-
養殖「白腹美」敲開致富門 河南省濮陽市範縣小龍蝦水產養殖帶動...
養殖「白腹美」敲開致富門 河南省濮陽市範縣小龍蝦水產養殖帶動農民增收2020-08-05 14: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河南日報農村版 瀏覽量: 2543 次 我要評論     本報記者代珍珍    7
-
成都平原稻蝦綜合種養關鍵技術
成都平原稻蝦綜合種養關鍵技術_陳健成都平原有豐富的稻蝦綜合種養資源,同時具有氣候資源優勢。四川省小龍蝦養殖以池塘養殖和稻蝦綜合種養兩種模式為主,稻蝦綜合種養面積佔七成左右,產量約佔六成;其中成都市養殖規模最大,約佔全省小龍蝦產量的20%。
-
南雄市湖口鎮:戰疫情不鬆勁 興產業不停步
堅持以富民為導向,以「將支部建在產業上,把貧困戶鏈在產業上」為思路,以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抓手,以韶關市大力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為契機,脫貧攻堅,壯大產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的「養生福地」。湖口鎮黨委以打造農業康養特色小鎮為目標,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根本,在全鎮內形成以中草藥種植為主,蘭花、櫻花苗木、陽光玫瑰葡萄、小龍蝦養殖為輔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太和村黨總支部引進了蘭花、櫻花苗木、百香果種植項目,種植蘭花300多畝9萬多盆,百香果100多畝,今年繼續流轉土地300多畝,將生產基地擴大到800畝。
-
小龍蝦:我後悔了,漂洋過海來中國,從入侵物種到盤中餐
但不管怎樣,小龍蝦產業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到無法忽視的產業。在北京,2002年小龍蝦賣5塊錢一斤,如今已經是50塊錢一斤,漲幅堪比北京房價。和價格並肩往上爬的是產量。根據2019年美團發布的《小龍蝦消費大數據報告》(下稱《報告》),2018年國人在美團平臺吃掉了約4.5萬噸小龍蝦,如果將這些小龍蝦首尾相連,總長度可以繞赤道將近3圈。「小龍蝦為什麼會這樣火?」
-
小龍蝦養殖方法其實很簡單,你還不知道吧!
又到了一年一季的養蝦季節,想必大家對小龍蝦都有了解,首先和大家說下小龍蝦有哪幾種養殖方法其實養小龍蝦和養魚一樣簡單而且成活率也高,養蝦有4種方法。第一點,工廠流水養殖方法。第二點,大棚現代化養殖。第三點,外塘傳統養殖。
-
稻田裡養蝦、養鱉、養魚 生態共養讓新型職業農民嘗到甜頭
夏冬林說的好門路是指稻蝦共生,一畝地能養兩季龍蝦、種一季水稻,全程綠色種植,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稻蝦共生讓半路出家的新型職業農民夏冬林和他的村子嘗到甜頭。數百隻土雞在田間自由嬉戲、覓食;水深處,草魚、鯉魚歡快遊動,不時掀起陣陣漣漪;還有成千上萬的甲魚和泥鰍藏在其中,不時會浮出水面呼吸新鮮空氣。案例一龍蝦才拇指大,客戶就搶著下單「個頭大,渾身乾淨,肉有彈性。」市民劉女士是花果村的老常客,每年都會到花果村吃上一頓新鮮的小龍蝦。
-
養殖技術培訓班「促進」水產養殖業發展
(記者 阮瑞雪 通訊員 李引)「朱教授,我飼養的小龍蝦個頭就是長不大,這是怎麼回事呢?」日前,在杜市鎮龍鳳村傲傑龍蝦養殖園內舉行的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上,養殖戶學員踴躍向西南大學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學系主任、副教授朱成科請教養殖技術。
-
【多彩「三下鄉」 獻禮「七十年」】藍色:宣傳海洋保護 助力水產養殖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王龍龍 左橙 實習生 楊晴 徐健聰)正值暑期,在不少地方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有大學生在沙灘上搭起帳篷宣傳海洋資源保護,放流珍貴海洋生物;有大學生傾聽河長介紹河流保護舉措,進行水資源取樣;有大學生考察水產養殖戶,助力養殖產業發展……這些青年學生利用參加2019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契機,走近藍色海洋,宣傳河長制湖長制,助力水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