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魏國緣何三代之後而從鼎盛極速衰落,吳起一語道明真相

2021-01-07 珞僕丁說歷史

魏國是戰國時期第一個登上霸主地位的國家。

在魏文侯執政期間,魏國國力蒸蒸日上,直到魏惠王領諸侯朝見周天子,史稱逢澤之會,正式標誌著魏國成為新一代的霸主。

魏文侯禮賢下士

但是,此後魏國卻連續遭遇圍魏救趙、馬陵之戰的失利,損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魏國也在馬陵之戰失敗後,迅速衰落。

如果說馬陵之戰讓魏國損失了大將龐涓以及大量的魏武卒,以魏國從魏文侯到魏惠王近百年的實力積累,不至於這麼一次失敗就消耗殆盡。更何況直到魏國最終為秦所滅,中間還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來恢復元氣。

齊魏馬陵之戰示意圖

以齊國為例,燕昭王用樂毅幾乎將齊國滅國,但是後來也迅速恢復,並且重新奪回被燕國佔領的城池。

而且,魏國被後世稱為「戰國最大人才集散地」,並且魏國有當時最大的流派---西河學派,也吸引了當時不少的人才流入魏國,其中包括商鞅、張儀、範雎、尉繚子等等,這些都是不世出的人才。

戰國時人才交流示意圖

所以,魏國不缺人才,至於財力,更不用說,魏國當時處於整個中原中心地帶,經濟往來頻繁,魏文侯時期,更是能以自己的財政支撐著強大的魏武卒的支出,足矣見得魏國經濟實力的雄厚。

那麼為何馬陵之戰失利之後,魏國卻為何一直沒能再次崛起呢?從吳起和魏武侯的一次對話就可以看除事情的真相。

一次,魏武侯和吳起一起乘坐戰船,從河西高原的大河南下。當船到中流,魏武侯看到兩岸的壯美山河,不由高興地看著吳起大聲感嘆道:「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這時候吳起正色對魏武侯說:「邦國之固,在德不在險……如果君王不修德行,現在坐在這條船上的所有人都將被敵國俘虜了!」

魏武侯怎麼表現的呢,只是淡淡地對吳起回答了一個字---「善」。

吳起畫像

吳起和魏武侯的這次對答,被後世演化為「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的著名典故,但是卻沒有任何關於魏武侯因此而警醒的記載,僅僅有他最後說的那個「善」字。

從這件事可以看除,魏文侯重視人才,禮賢下士的治國理念,到魏國第二代君主魏武侯這裡,已經開始丟失,取而代之的時君王對人和事物的個人好惡。

比如魏武侯坐上魏國國主的位子之前,就曾對他父親的老師田子方有過「富貴者驕人乎」的言論,足以見得在魏文侯的心中,像田子方這樣身為文侯老師的人,仍然是貧賤者。

再看魏武侯後來對於珍珠這類事物的評價---「真乃吾國之寶也」。一國之主能把財物視為珍寶,而將人才視為貧賤者,這樣的國家最終衰落也就不足為奇了吧。

這也就能解釋了,魏國曾存在了那麼多優秀人才,而最終卻去了其他國家的根本原因。

所以,人才是任何時代都最重要的資源和珍寶,古時如此,現代亦如此,唯有做好人才資源的管理,才能真的抓住時代命脈,最終走向強盛。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魏國的版圖如此變化多端,其中很有意思
    三家分晉進入戰國以後,魏氏割據了晉國的新老國都絳都和曲沃,可以算得上收穫最大的一家之一。魏國從開始的零零碎碎的地盤慢慢發展成稱霸諸侯的大國,然後再逐漸衰弱直至到被秦國滅亡,在這整個過程當中,魏國版圖的變化是當時所有國家中最有意思的一個。它就像天上一片雲一樣變幻莫測:一會成凹型包圍韓國,一會又成||型被韓國分開,最終還是像一葉孤舟一樣被秦國的大浪所吞沒。
  • 戰國初期,魏惠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為何魏國卻最終衰落?
    不要受到小說劇《大秦帝國》的蠱惑,魏惠王當權的52年裡,一直都是中原數一數二的強國,而魏國的霸業之所以衰落,是因為其它強國普遍崛起,魏國難以維持忠於自己的朝貢體系,也就是所謂的霸權解體,此時畢竟已經是戰國了,魏國還坐著春秋時代的功業美夢,當然是不可能長久的。當然了,魏惠王也算不上雄才大略,他的政策失誤也是魏國衰落的原因。
  • 三代以降不如六世餘烈,戰國七雄風雲錄之《魏國篇》
    高中文理分科時,文科涵蓋範圍是政史地,要真正了解歷史,其實孤立的看歷史是無法弄明白的,還要結合政治和地理來看才會明白!這也是文科範疇需要政史地的原因吧!具體到魏國問題當然也是如此,其實於國土面積大小而言,魏國只能算是戰國七雄中不算大的那個國家,按地盤算,燕秦楚都比魏大。不過這只是表像而已。
  • 戰國七雄都是今天的哪些省份?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下麵皮醬再說說趙、魏、韓三個國家,為什麼一塊兒說呢?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劃分是以「三家分晉」這一事件為標誌的。現在的山西依舊會自豪的稱自己為三晉大地,可見趙魏韓三國的疆域都包括山西。趙國的國都在晉陽(山西太原),前425年遷中牟(河南鶴壁),前386年遷到邯鄲。
  • 為何說戰國四公子,只有信陵君名副其實,其他三個都是來湊數的
    可以說四公子中只有一個名副其實,其他三個都是來湊數的。我們看一下四公子的大致狀況。戰國四公子指的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這四個人中只有春申君黃歇不是王室成員,其他的人都是王室成員。他們在戰國雖然齊名,但他們做的事完全不一樣。我們看一下戰國四公子都做了什麼。
  • 在「士」氣高漲的戰國時代,怎樣才能擁有發光發亮的人生呢?
    說到戰國,相信很多人腦子裡便聯想到這些詞語,戰國七雄、兼併戰爭、合縱連橫、戰國四君子……,毫無疑問,戰國就是一個戰火與欲望交織的時代,是諸侯們滔天野心的盛夏。但它同時屬於另一群人,它也是士人們的燦爛春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士人們如何能在戰火之中悄然崛起吧!
  • 好施「仁義」的戰國首霸——魏文侯
    魏國作為戰國七雄首霸,曾西向奪秦河東之地,又南下伐楚佔領大梁,再對東部齊國造成巨大戰略威脅,還攜手三晉,儼然晉國公室再世,其威風可謂一時無兩。但追根溯源,在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於公元前453年滅智氏而分晉之初,三晉中勢力較大的是趙國,而不是魏國。
  • 昌盛的古國文明——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沂蒙
    |引言商周時期,奴隸制文化鼎盛一時。在沂境,先後出現了十幾個小國,其中文明昌盛、影響較大的有費郯、莒等國。春秋戰國時期,在沂蒙大地上也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鐵馬的歷史壯劇,湧現出一批名垂青史的傑出人物。他們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魏無忌,因為太有才能了而被忌憚
    魏無忌,也就是信陵君,是一位魏國的公子,同時也是被稱之為「戰國四公子」的其中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父親是魏邵王。在公元前的二期七六年,被加封在了當時的信陵,這也是後世稱之為信陵君的原因。
  • 趣讀《通鑑》:趙韓幹架,魏國卻成贏家,魏文侯:統一戰線懂不
    趣讀通鑑11:魏國霸業(2)在上篇中,經過一個營銷廣告故事,演繹了一個求賢若渴的明君形象,也訴說了人才的三大訴求。留人關鍵不過三點:一靠待遇,二靠前景,三靠態度,三者缺一可,缺二可,缺態度卻不可!在如此營銷廣告天下皆知之後,魏國頓人才鼎盛,給霸業開了好頭。可縱橫捭闔的戰國初期,僅有人才也是不夠的。
  • 五國相王也抵不住秦國,改變魏國三面受困之策失敗,怎能怨惠施
    春秋戰國時期,謀略四起,聯橫合縱正是幾國之間的計策,因為是諸多國家混戰的局面,所以各個國家都在悉心計劃自己何時與哪國為友。又準備在何時與他反目,正是應了那句話:「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戰場之上更是以利益考慮為先,人心難測,戰爭的結局也是瞬息萬變,無法控制。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龐涓死後,戰國的局勢。
  • 戰國「第八雄」:二百三十年屢遭滅國危機,卻在稱王后迎滅頂之災
    復國之後的中山桓公,將國都從顧(今河北定州)遷到了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率領國人踏上了復興之路。 《史記·趙世家》記載:公元前377年,趙國與中山戰於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公元前376年,趙國再伐中山,在中人(今河北唐縣西北)大戰一場。 與強趙兩度大戰,足見此時中山國已完全擺脫了魏國控制。
  • 三家分晉我們都知道,但三家歸晉是怎麼回事?
    不過,經過自家幾代人的努力和開拓,終於,數代以後,晉國也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諸侯國,甚至到了西周后期,晉的勢力已經足夠和天子爭個高下了。圖片:唐叔虞被分封到晉國資料截圖春秋時期,晉和齊已經成為諸侯中實力最強大的兩個諸侯,並且,晉獻公在位期間,晉的國力一度到達一個高峰。
  • 戰國七雄,除了秦國還有哪個國家有機會完成統一天下的壯舉?
    要不是魏國轉移了主攻方向,恐怕秦國在戰國初期就已經淪為三流國家了。即使是戰國晚期,秦趙兩國巔峰對決,隊員了超過百萬人參戰的長平之戰,如果秦軍沒有換帥白起而被趙國擊敗呢?那時秦國還有人力、物力轉土重來嗎?當然,歷史沒有假設。
  • 公孫鞅助秦國打敗魏國,才有商鞅、梁惠王之名,後避難魏國被拒
    商鞅先在魏國輔相公孫痤那裡做了門下士,公孫痤這個人比較有能力,對於人才的識別有著獨特的見解。因此,他特別在意商鞅的去留問題,特別在自己去世之後。在公孫痤重病期間,魏惠王前去看望,並詢問他對王國的交代。公孫痤直接表明了衛國的流亡青年公孫鞅的才幹,希望能得到國君的重用,並且信任於他。梁惠王聽了之後,並沒有當場發表意見,在那裡悶不作聲。
  • 真相|非洲三國緣何跟國際刑事法院說再見
    (原標題:真相|非洲三國緣何跟國際刑事法院說再見)
  • 戰國時第二神奇的國王長什麼樣,前期像神一樣,後期像神經病一樣
    成語「雪中送炭」和「巫山雲雨」,還有怒投汨羅江的屈原,都和他有著密切的關係,相信看到這裡,已經有部分人猜出了今天的主角,他就是戰國時,楚國的君王楚懷王羋槐。神一樣的前半生楚國的先祖在周文王剛開始反殷紂王之時,就站到了周文王的一邊,所以楚國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的悠久,等到楚懷王接班時,他已經是楚國的第37任君王,而楚國的國祚也已經有近七百年。
  • 《紅樓夢》賈母面對賈府衰落的頹勢,為何選擇做一隻鴕鳥逃避責任
    那麼問題來了,賈母既然如此優秀,為何對日漸衰落的賈府不採取一些措施進行保護呢?並且,書中很多細節都顯示,賈母對賈府的衰落一直都是心知肚明的。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斟情女情重愈斟情」中,曹雪芹首次描寫了賈母對賈府衰落的清醒認識。
  • 極速空間CPU天梯圖2019-4.1版(新增銳龍三代)
    已發現有個別網站、自媒體抄襲極速空間CPU天梯圖,有的人還卑鄙地抹去水印,完全不尊重作者勞動。現聲明:此文和極速空間CPU天梯圖為小蟲站長原創,已作版權登記,未經過本人書面允許,任何採集、轉載、抄襲此文及圖片均為盜版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