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龍是我國的十二生宵之一。但是直到現在位置世界科學都認為十二生宵之一的龍其實是不存在的是虛構的。但是龍是否真實存在這個問題一直爭議到現在,但是很多年前發生了一起目擊事件應該值得學界將這個爭議立即停下來,因為,傳說中的龍可能真的只是一種被誇大了的史前生物。
就在1954年,寧夏曾發現了龍,不過這個龍不是中國傳說中的神龍形象而是和恐龍類似的史前物種。
恐龍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也是一種早已經從這個地球上滅絕了的物種,不管是什麼品種的恐龍,現在恐怕都再難見到了,我們對恐龍的認知,大多也只是來自於一些恐龍化石或是恐龍模型等。但是,網上傳聞的1954年在寧夏發現恐龍是怎麼回事?難道現在真的還有沒有滅絕的恐龍嗎?
1954年的一天,銀川郊區四十裡店鄉桂文村的村民王保國,在山裡同村民一起幹農活。中午11點時王保國因為在幹農活的時候肚子疼,就想著先回家休息。結果他走到半道上,肚子就已經疼得走不動道了。這個時候,王保國來到了一個大湖邊,他想著,這裡人少,而且湖邊還有草叢打掩護,他便想要在草叢中大便。
結果,王保國剛蹲下來,就看到了湖邊一棵大樹上,似乎蹲著一個龐然大物。王保國仔細一看,發現那個東西有個長長的尾巴跟粗壯的身體。最主要的是,那玩意還有四肢,不像蛇,也不像其他任何常見的生物。
王保國被這怪物一嚇,也忘了肚子疼的事了,趕緊提起褲子就往村裡跑。回到村後,王保國上氣不接下氣的召來了村裡的村民,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全都告訴了大家。大家對王保國的話半信半疑,但是還是有不少人願意跟王保國一起到那個湖邊去一探究竟。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去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大家去的時候那個怪物還在樹上,不過再後來,隨著人越來越多,那怪物就跳到了湖水中不見蹤影了。
這件事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注意,有專門的研究人員到現場勘查了情況。根據那幾個目擊者的描述,有人猜測,他們當時看到的會不會是鱷魚?畢竟村子裡都是些沒見過世面且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認不出鱷魚也是正常的。不過,後來這種說法被否定了,因為寧夏地區應該沒有鱷魚活動的蹤跡。
也有專家認為,當時村民們看到的怪物,很有可能是一種巨型蜥蜴。巨型蜥蜴大多也都是長著長長的尾巴,有著發達的四肢,不懂的人,很有可能會把它誤認為成某種遠古時代的恐龍。
但是仍然有幾個不能解釋的問題:巨蜥是冷血動物,一般喜溫怕寒,而寧夏的氣候是冬季寒冷,巨蜥根本不可能生存在如此的環境。另外,巨蜥頭部絕對沒有角,然而所有村民一口咬定,怪物頭上有一個很長很大的角。所以,這個巨型怪物到底是什麼?就陷入一個死胡同。
直到90年代,有古生物學者再次對寧夏發現龍形怪物的這個事件進行深入研究,結論認為是古代沒有滅絕的鴨嘴龍的一種——棘鼻青島龍:最符合的特點就是這種恐龍頭上有頂飾,也就是村民們一口咬定的犄角。至於恐龍怎麼可能上樹的問題,只能用進化論來解釋。畢竟這一史前生物存活了億萬年,逃過了大滅絕,可能真的就是生存在隱秘地區的沒有滅絕的恐龍的一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