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FOD/LOD技術,半導體廠商猛攻磁共振無線充電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強化FOD/LOD技術,半導體廠商猛攻磁共振無線充電

佚名 發表於 2014-10-22 09:08:13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無線充電技術系採高頻率、長距離進行充電,其使用安全性已被視為市場普及的一大關鍵。有鑑於此,高通(Qualcomm)、博通 (Broadcom)、德州儀器(TI)等半導體商無不加足馬力強化異物偵測(FOD)和生物偵測(LOD)技術實力,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同時加快擴大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的市場滲透率。

  高通歐洲區資深行銷總監Joe Barrett表示,為消弭終端消費者使用磁共振無線充電產品的安全疑慮,該公司已研發出獨家的FOD和LOD技術,並搭載於旗下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其包含無線充電技術及參考設計。

  不讓高通專美於前,博通、德州儀器等半導體業者亦已積極展開FOD與LOD技術布局,以增強磁共振無線充電方案的安全性。

  Barrett認為,隨著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市場需求熱度飆升,半導體廠商未來將會持續加碼投資開發各自的FOD和LOD技術,但巧妙各有不同。

  據了解,相較於磁感應方案,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因金屬發熱造成電力損失的影響差距高達十倍之多。

  博通手機平臺部門產品行銷總監Reinier van der Lee認為,在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大行其道之前,磁共振兼容磁感應的多模無線充電技術將會是過渡時期的主流方案,所以為避免系統內、外金屬物對磁感應技術造成共振影響,日後FOD技術的重要性將更被突顯。

  而多模無線充電裝置內建FOD技術後,即可探測出影響充電進行的金屬異物,並在發現時立即暫停充電,有效防止金屬電熱效應。

  此外,相較於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磁共振充電距離已從小於1公分大幅延長至5公分以內,因此操作安全性備受各界專注,遂讓LOD技術能見度大增。

  LOD技術能探測工作範圍內的動物和人類,必要時可以自動停止充電。

  不僅是半導體廠商,無線充電系統開發商如WiTricity,業已於開發套件中配備FOD與LOD技術,藉此積極擴張在磁共振無線充電的市場版圖。由此可見,半導體及無線充電系統開發商皆已將FOD和LOD技術視為爭搶市佔的一大利器,預期往後技術競賽將愈來愈激烈。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
    無線充電聯盟成立於2008年12月17日,旨在為創造 和促進市場廣泛採用與所有可再充電電子設備兼容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Qi,其成員主要包括德州儀器(TI)、國家半導體(NS)、ST-Ericsson、 羅姆半導體(Rohm)、諾基亞(Nokia)、RIM(Research?In?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及最新充電技術
    利用電磁感應來充電  這兩種物理現象同時運用,就可以進行無線充電。目前的無線充電設備,都包含一個充電座,裡面其實正是線圈。將充電座接到家用插頭後,線圈周圍會因為電流磁效應而產生磁場。要充電的電子產品,裡面也都有一個線圈,當它靠近充電座時,充電座的磁場將透過電磁感應,在電子產品的線圈上產生感應電流。
  • 常見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對比,附技術原理圖分析
    ,利用電磁波感應原理或者其他相關的交流感應技術,在發送端和接收端用相應的設備來發送和接收產生感應的交流信號來進行充電的一項技術,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究,源於19世紀30年代,麥可-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即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在電線中產生電流。但最早的無線電力傳輸思想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在19世紀90年代提出的無線電力傳輸構想和無線輸電試驗,因而有人稱之為無線電能傳輸之父。
  • 無線充電技術實現方式及工作原理 電磁感應原理
    無線充電聯盟成立於2008年12月17日,旨在為創造 和促進市場廣泛採用與所有可再充電電子設備兼容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Qi,其成員主要包括德州儀器(TI)、國家半導體(NS)、ST-Ericsson、 羅姆半導體(Rohm)、諾基亞(Nokia)、RIM(Research?In?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圖文)
    任何廠商的任何機型均可使用的「Qi」規格將成為全球標準。停車即可充電的EV(電動汽車)用充電系統也在推進研發。   無線充電已經在電動牙刷、電動剃鬚刀、無線電話等部分家電產品中實用化,現在其應用範圍又擴大到了智慧型手機領域。   NTT DoCoMo在2011年夏季以後陸續上市了多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智慧型手機和充電座。
  • 關於無線充電原理及最新充電技術的分析介紹
    電與磁的交互作用 一般見到的無線充電,運用的是電流磁效應和電磁感應的原理。1819 年,丹麥科學家厄斯特觀察到一段導線上如果通有電流,四周將會產生磁場,可以讓指北針偏轉。後人則進一步發現,將導線圍成環狀,甚至繞成線圈,產生的磁場將會更強、更集中,這稱為電流磁效應。 至於電磁感應,則是在 1831 年由法拉第發現的。
  • 一文讀懂無線充電技術
    在探索無線充電技術原理之前,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一下「電流磁效應」和「電磁感應」。 1819 年,丹麥科學家厄斯特觀察到一段導線上如果通有電流,四周將會產生磁場,可以讓指北針偏轉。後人則進一步發現,將導線圍成環狀,甚至繞成線圈,產生的磁場將會更強、更集中,這稱為「電流磁效應」。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我們通常認為電和磁是相關聯的,所以在論及無線充電的原理問題上,大多還是基於電磁感應現象或者由此而衍生出來的。 磁共振方式 磁共振式也稱為諧振式,由能量發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其原理與聲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在磁場中的相同振動頻率的線圈,可從一個向另一個供電。
  • 電磁感應和磁場共振無線充電方式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91413.htm  無線充電方式很多,目前我們知道有四種方式:1、電場耦合式;2、電磁感應式;3、磁場共振式;4、無線電波式。但由於電場耦合方式和無線電波這種方式的傳輸功率較小,目前常用的是電磁感應和磁場共振。
  • 無線充電從原理到技術之歷史的秘密解讀
    而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只要優雅的將手機放在一個小小的、像杯墊一樣的東西上面,不必接線就能輕鬆充電,這麼厲害的科技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電與磁的作用和原理 在探索無線充電技術原理之前,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一下「電流磁效應」和「電磁感應」。
  • 紅外無線充電技術亮相:可支持數米距離傳輸,能量幾乎無損失
    摘要:眾所周知,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基本都是基於電磁感應技術的,這種無線充電技術僅適用於短距離的無線充電,因為其不僅要求接收端與發射端之間的間隔距離非常小,同時對於擺放的位置也有較高要求。比如蘋果新推出的Magsafe無線充電器,就是通過磁吸與iPhone 12的無線充電接收端進行緊緊貼合併精準對位。
  • 無線充電黑科技:磁共振技術
    繼共享單車後,共享充電寶成為又一個備受資本追捧的「風口」。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院數字所的無線充電創新團隊,他們正研發一種高效率的無線充電「黑科技」,這支團隊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終身教授,IEEE Fellow王曉東帶領,核心成員有六名博士,均有研究無線通信和電子電路的背景。團隊依託深圳先進院數字所,專注於磁共振針對小功率應用場景的技術研發、產品定製。
  • 無線充電原理分析
    我們常見的用於給手機或者手錶之類行動裝置充電的基座這一類無線充電通常是近距離接觸充電,在其他領域的無線充電,距離是可以更大的。無線充電歷史其實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存在了100多年了,但是直到被蘋果公司運用在iPhone8隻有的機型上,這項技術真正進入大眾眼中,也開始迅速普及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無線充電該怎麼開啟時間:2021-01-07 18:4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無線充電該怎麼開啟?
  • 科學範|無線充電之路
    在那裡他用機電振蕩器進行了機械共振實驗,使周圍的一些建築物產生了共振。隨著速度的增加,他用儀器測出了房子的共振頻率。他還在紐約一些地方用無線電點亮了那裡的電燈,為無線傳輸的可能性提供了證據。這也是無線供電開始被研究的重要節點。1899年,特斯拉決定遷往可以讓他有做高頻高壓實驗的地方——科羅拉多州的斯普林斯,並開始在那兒進行研究。
  • 無線充電技術的背後原理和知識,這篇文章講到點子上了
    目前的無線充電設備,都包含一個充電座,裡面其實正是線圈。將充電座接到家用插頭後,線圈周圍會因為電流磁效應而產生磁場。要充電的電子產品,裡面也都有一個線圈,當它靠近充電座時,充電座的磁場將透過電磁感應,在電子產品的線圈上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導引到電池,就完成了充電座和電子產品間的無線充電。 你可能會問,磁場不是要改變才能有電磁感應嗎?
  • 具備這四個特徵,才有資格稱為下一代無線充電技術
    ueVedncueVednc無線技術應用體驗局限大一百多年前偉大的發明家、科學家特斯拉提了出無線充電自由能量概念,但初步應用是在2007年MIT的實驗,點燃了無線充電的新浪潮。直到2017年左右,蘋果和寶馬對無線充電技術的引入標誌了該技術達成工業應用。
  • iphone8無線充電原理詳解
    什麼是iphone8無線充電   蘋果一直以來都是整個IT圈「技術風向標」,那麼這一次iPhone8/X新增的無線功能是不是真有那麼好用,有無存在問題?   協議標準僅是其次,根據工作原理,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無線充電可分為2種:電磁感應式和磁共振式:   電磁感應無線充電顧名思義,利用的是電生磁——磁生電的電磁感應原理
  • iPhone 12系列支持磁吸充電?日本廠商推新品充電器
    作為本場發布會的主角,iPhone12 系列的消息引人關注,有消息稱該系列機型支持磁吸式充電功能,不過還沒得到蘋果方面的確認。 10 月 13 日,據mspoweruser報導,日本廠商MPOW推出了一款專用於新款iPhone手機的磁吸式充電產品,或是暗示該系列機型有磁吸充電功能。
  • iPhone12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器IC級分析報告
    蘋果iPhone12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器充電頭網在10月23日已進行過拆解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