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奇特的動物,一眼看去很像豬,再看鼻子卻似大象,但細看之下卻又都不像,長了一副傻憨憨的相貌,它就是貘。貘,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類動物,歷史上曾分布在我國華南地區,但現在成了瀕危動物!
貘科僅1屬5種,分別是山貘、亞洲貘、低地貘、中美貘、卡波馬尼貘!其中,山貘又叫毛貘、山地貘,分布於安第斯山脈,住在隱蔽的山地森林裡,鮮為人知!
別看它是個傻憨憨,其實它的身份不簡單。貘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大約2000萬年,真夠原始、古老的,所以被稱為「活化石」。隨著歲月變遷,貘的體形變化並不大。
奇特的瀕危動物——貘,曾遍及歐洲和亞洲,中新世開始遷入美洲。有人問,在中國有貘的分布嗎?歷史上,貘在中國華南地區有分布。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貴州發現了貘群化石。
在中國不僅發現過貘的化石,而且西周時期有「貘尊」,模仿貘的外形製作而成的一種酒器。
此外,中國第一部詞典《爾雅》曾記錄過貘這種奇特動物:「貘,白豹」;白居易的《貘屏贊》中寫:「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於南方山谷中。」
可見,奇特動物貘曾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只是由於氣候變化,如貘、犀、象這類喜歡熱帶氣候的動物逐漸南移;也由於它們的棲息地縮減,導致數量越來越稀少,甚至在中國地區消失。
雪靈谷想帶大家認識山貘,它長著一身捲毛,野外生存數量稀少,專家估計不足2500隻!
有人說,山貘是豬的腦袋、大象的鼻子、犀牛的四肢拼成的,因為它們有個像豬一樣的腦殼,還有個長鼻子猶如象鼻一般,四肢卻像是縮小版的犀牛腿,前腳四趾,後肢三趾。
山貘那圓筒形的長鼻子可以自由伸長或縮短,走路時自然垂下。傻傻的、憨憨的毛貘有一雙小小的眼睛,有時候比較調皮,會翹起鼻子咧開嘴,吐出舌頭扮鬼臉,傻萌傻萌的!
貘的皮膚都挺厚的,身材滾圓,四肢比較短。與其他貘不同的是,山貘全身覆蓋著棕黑色的捲毛,嘴巴四周卻是白色的,在它的臀部有兩塊皮膚無毛。剛出生不久的幼仔身上則遍布斑紋與斑點。
原本,山貘是貘科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約1.8米,體重約150千克。但在2013年,發現了世界上第五種貘——卡波馬尼貘,也叫小黑貘,體重約105千克。所以原本最小的山貘,也有了「小弟」。
山貘生活的地方有山有水有密林,而它的體形也很適合在山地森林裡生存,它身軀肥碩,但頭部呈楔形,加上一身較長的捲毛,能夠讓它在密林裡快速穿行,灌叢、藤蔓的阻擋,不會妨礙到它的速度。
有意思的是,山貘不僅在山林裡跑得快,潛入水底也照樣行走自如,而且可以長時間待在水裡不出來。原來,山貘的長鼻子派上了大用場,它整個身體浸入水中,但卻會伸長了鼻子,鼻孔冒出水面呼吸。
鼻子的用處大著呢,是覓食神器,不僅可以憑著嗅覺找到好吃的,還可以像大象一樣,用鼻子摘樹葉、野果,然後捲入嘴裡。
此外,鼻子是同類之間的交流工具,研究人員在觀察山貘時,發現它們同類之間交流也會用鼻子,鼻子碰鼻子,互相敲擊著,嘴裡發出哼哼聲進行交流。
不過,山貘生性膽小,而且性情孤僻,不喜歡群居,大多時候都是獨居,或者成對生活。覓食時不緊不慢,每天都要去河裡遊泳,也會在泥潭裡打滾,防止蚊蟲叮咬。
山貘白天比較慵懶,躲在山林裡休息,到了傍晚才出去活動,夜晚喜歡在山林裡遊蕩,搞得神秘兮兮的。
獨自生活啥都不怕,就怕碰上天敵——眼鏡熊,那傢伙最可惡,總是想吃山貘。科學家在研究眼鏡熊時,發現它糞便中有山貘的毛髮。
巧的是,在野外布設的相機拍到,眼鏡熊在攻擊一頭山貘,大半個身體趴到了山貘脊背上,不過沒有咬山貘。也可能是山貘反應快,一下子把它摔倒了才沒機會下口。
這頭山貘跑得很快,一轉眼就就鑽入了灌叢裡,突破了大約6釐米厚的灌木叢,直奔河邊而去。到了水邊,山貘頭也不回地潛入水中,把長鼻子伸出水面呼吸,從水裡奔走。等眼鏡熊追過來時,哪兒還有山貘的影子?山貘就這麼逃過了眼鏡熊的「魔爪」。
除了眼鏡熊,山貘還要防備美洲獅和美洲豹。它沒什麼戰鬥力,就逃跑的技能是一流,只要有密林有水,山貘有很大的可能逃得掉。
貘的外貌都比較奇特,還有些傻萌。如今,山貘的野外數量的稀少,但主要威脅不在於天敵的捕食,而是人類活動的幹涉,導致它的生境破碎。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國家動物博物館、人與自然雜誌、動物學、生活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