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沒有背面 它就是一個旋轉著熾熱的等離子巨球

2021-01-14 時空通訊

有人提出一個這樣的怪問題:太陽的背面是什麼?時空通訊實在想不明白這個問題的題意,因為太陽實不存在背面。

太陽自轉周期為25.05天,也就是說25天多點,人們就可以看到太陽一個囫圇全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太陽的另一面還是太陽,都是火的世界。

太陽又不像月亮,總是羞答答的,只讓人類看到它較為平坦的一面,而另一面滿是坑窪的樣子就永不轉過來。那是它沒有辦法,因為它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鎖定了。這種鎖定就是像被一根繩子拴著扔鏈球,在運動員轉圈的時候,那個鏈球總是一面向著他。他就是地球,月亮就是鏈球。

地球將來也會被太陽鎖定,這是宇宙天體運行的規律。但這一天會很遙遠,或許到了太陽系毀滅也達不到。沒被鎖定的地球才給了人類很多好處,一年四季,全方位觀測天球,都是拜地球自轉所賜。太陽也沒有停下,因此不斷的轉,時空通訊實在想像不出太陽的另一面是什麼意思。只能說太陽的背面還是太陽,絕不會變成月亮。

如果要具體說一下太陽,它就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體,這個球直徑139.2萬公裡,從中心到外表分為核心層、輻射層、對流層、大氣層。

這個巨球的核心層是核聚變反應區,太陽巨大的能量就是從中心的核聚變產生的,並不斷的由內向外輻射,這個球體表面的氣浪翻騰不息洶湧澎湃。

太陽一秒鐘不求回報的向太空輻射出約28600億億兆瓦的能量,這些能量夠我們現在的人類使用27萬年。地球每秒鐘接收到的太陽能量只是總能量的22億分之一,但卻相當於3000多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發,1000萬座三峽大壩發電的總量。

太陽哺育了人類和地球生態萬物,當太陽在源源不斷供給我們世界光和熱的同時,也常常發點脾氣,這或許就是太陽的另一面。

太陽中心溫度1500萬攝氏度,表面溫度6000度。這個6000度只是一個面膜,面膜底下是湧動的熱流。

太陽黑子、耀斑、日冕的伸縮就是太陽劇烈活動的反應,太陽能量的爆發動輒溫度幾百萬度,橫掃幾十萬公裡的太空,催動的強大帶電粒子以每秒數百萬公裡速度擴散,這種巨大的太陽風射到地球,就會給生態帶來災難。

所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太陽是人類和地球生命的哺育養育者,弄不好也會成為毀滅者,太陽不高興了隨便打幾個噴嚏,人類和地球生命就會吃不了兜著走,伴君如伴虎,小心著吧。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到了那個時候就會壽終正寢,地球也將隨之被焚毀。事實上,再過10億年地球就不宜居了。太陽的熱度和亮度會提升10%,海洋將被蒸發殆盡,地球將成為一個乾枯醜陋的燒烤土豆,人類只有早做打算提前逃離,才能避免滅絕的命運。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原創版權,抄襲可恥,侵權必究。感謝理解支持。

相關焦點

  • 比預期熱10倍,到達地球的太陽風異常炎熱,或就是它導致全球變暖
    平時生活中大家都感受過,吹風機吹出的熱風會隨著距離的增大而變涼,而罐裝防曬霜噴出的噴霧也涼颼颼的,這是氣體或等離子會隨著膨脹而冷卻的直觀案例。太陽吹出的太陽風也不例外,按照「氣體膨脹製冷」的原理,太陽風的溫度應該會在星際空間中快速衰減,但是全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太陽風的溫度衰減速度並沒有預測的這麼快。
  • 太陽背面還有一顆地球,是第九大行星?太陽系中唯一看不到的地方!
    現代天文望遠鏡的發展,使得我們可以觀測銀河系中心的恆星繞黑洞公轉,也能發現銀河系正朝著巨引源運動,甚至觀測到了134億光行時以外的GN-Z11,暗淡到連哈勃都需要曝光很久才得以讓天文學家發現它的存在! 人類技術的進步,使得天空一覽無餘地向人類開放了,但始終有一個點游離在人類的視線之外,那個位置人類不可能看到!
  • 太陽背面還有一顆地球,是第九大行星?太陽中唯一看不到的地方!
    太陽背面存在另一顆地球,它就是第九大行星?現代天文望遠鏡的發展,使得我們可以觀測銀河系中心的恆星繞黑洞公轉,也能發現銀河系正朝著巨引源運動,甚至觀測到了134億光行時以外的GN-Z11,暗淡到連哈勃都需要曝光很久才得以讓天文學家發現它的存在!人類技術的進步,使得天空一覽無餘地向人類開放了,但始終有一個點游離在人類的視線之外,那個位置人類不可能看到!
  • 假如將太陽的一部分帶上地球會怎樣?神秘熾熱的大火球
    就像宇宙中的大多數物質一樣,太陽既不是固體,也不是液體或氣體,而是第四形態:等離子體。當物體的溫度足夠高,原子核和電子就會分離並且自由流動,這樣就產生了「一坨」粘粘的等離子體。因此,可以把太陽想像成浩瀚的、熾熱的球形黏液海洋,越是接近太陽的核心,越是黏稠怪異。那麼現在就讓小編帶著4個房子大小的樣本回地球的實驗室,看看會發生什麼。
  • 為什麼地球一直圍繞太陽旋轉,而沒有因為太陽的引力落入太陽?
    地球作為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太陽作為我們生存的必須條件提供者,兩者對於人類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地球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的星球中,成為一個適宜人類和各種生物、植物生存的地方,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太陽的存在。我們知道,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圍著太陽進行公轉。
  • 太陽等離子龍捲風噴射 高度為地球直徑12倍
    太陽表面壯觀的「等離子龍捲風」,高度可達到地球直徑的10-12倍。據美國太空網站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動力學探測器(SDO)最新觀測到太陽表面壯觀的「等離子龍捲風」,高度可達到地球直徑的10-12倍。
  • 在實驗室裡造一個太陽:物理學家成功模擬太陽風
    如何在實驗室中製造太陽? 從本質上看,太陽是一個由熱等離子體組成的大球。當太陽自轉時,等離子體也隨之旋轉,運動的等離子體產生了磁場,充滿了太陽的整個大氣層。 條形磁鐵(或者說偶極子)是最簡單的太陽磁場模型,它具有南北兩極,磁場會從一極延伸到另一極。
  • 銀河系正被一個巨引源所吸引,我們最終會被它吞沒麼?
    這些小球正在演示宇宙所發生的最神奇的現象之一,每顆球代表十萬星系中的一個,我們的星系也在其中,它們被牽引向宇宙中的某個神秘的點,這個點叫巨引源。我們的星系銀河系屬於包含數十個星系的本星系群,但是呢,就像太陽的引力將地球拉向它一樣,我們星系也被拉向本星系群中的其他星系,本星系群屬於更大的星系集合,叫做室女超星系團,而它又屬於另一個更大的超星系團,叫做蘭天超星系團。
  • 銀河系正被一個巨引源所吸引,我們最終會被它吞沒麼?
    這些小球正在演示宇宙所發生的最神奇的現象之一,每顆球代表十萬星系中的一個,我們的星系也在其中,它們被牽引向宇宙中的某個神秘的點,這個點叫下面我們看看,如果巨引源吞沒了我們星系會怎樣?回到我們用小球舉的例子,你可以看到,假設有十萬個星系全都向同一個方向移動,有可能某些星系,甚至是大多數星系,會彼此碰撞!或許你知道,幾乎每一個星系在其中心都會有一個黑洞,那麼,我們可以預見近十萬個黑洞相互融合會發生什麼嗎?
  • 解密開幕式:巨球怎麼升畫卷怎麼轉
    這個巨大的「球」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它到底怎麼藏在地底?又怎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升上來?記者在文藝表演後專訪了開幕式技術總監侯軍祥和溫慶林兩位工程師。  疑問一:升起的五環怎麼能瞬間出現?  侯軍祥總監告訴記者:「其實這個五環是由LED燈組成,也就是可發光二極體,總共用了4萬多個高級二極體,組成了這樣一個36×12.5米的巨型五環。
  • 高壓電小玩意——高壓發生器,等離子蝕刻和電弧球
    ,依靠它可以玩出各種各樣的花樣。運用它的局部高溫和高化學活性,可以用在燒蝕材料,熔鍊金屬,表面處理等方面。把上一步中得到的藍紫色電弧引向白紙,可以看到紙張表面碳化,電弧瞬間燒出了一個小洞。歸根結底這也是等離子體的功勞,玻璃球中的低壓氣體在高電壓下輝光放電(注意,和之前空氣中電弧的弧光放電不同)會隨氣體不同產生美麗的光芒,實際上這也就是霓虹燈的發光原理。在電弧球中有一個高壓發生器,高頻高壓的電極一端通到玻璃球內的球形電極,另一端接地。當手指接觸玻璃球時,電流從玻璃球內電極-氣體-玻璃球殼-人體-大地形成迴路,於是就產生了隨手指移動的漂亮放電電弧。
  • 太陽背面是否存在著另一個「地球」?
    一些腦洞大的天文愛好者就突發奇想:它們是不是存在於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與地球同軌道的太陽背面還有一個與我們地球相仿的「地球」。我們有把握確定它們是否存在嗎?首先要注意的是,上文所說的是與地球同軌道,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 其實太陽也會自轉
    儘管木星和土星是超出想像的巨大的氣體球,但它們也和固體的地球和月球一樣在自轉。事實上,木星的自轉速度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快的:自轉一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0個小時!以此類推,太陽當然也不例外了!難道因為它是木星的10倍大我們就覺得它會有所不同嗎?
  • 照耀我們的太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層次結構和溫度?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球。什麼是等離子體?等離子體又叫電漿,是物質的第四態。現代研究認為,物質除了固態、液態、氣態,還有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電子簡併態、中子簡併態等物質形態。這樣太陽就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聚變成5.958億噸的氦,其中有約佔0.7%計420萬噸的物質轉化為能量,以電磁輻射的形式釋放到太空中。這樣在太陽核心區就一直保持著1500萬度的溫度,巨大的核聚變輻射壓與恆星質量引力壓保持了一個平衡,這個平衡一直保持100億年,這就是太陽的主序星階段。
  • 月球有塊淨土,就是它的背面,是時候保護起來了
    ,自古以來,太陽便代表了白晝,而月亮則是黑夜的主宰。有趣的是,從地球上看起來,月亮與太陽不僅有著相同的地位,還有著相似的大小。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有趣的現象是因為太陽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00倍,而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恰好是太陽與地球距離的1/400,這種巧合就導致了這種視覺上的有趣現象。
  • 月球背面隱藏著什麼秘密?為什麼人類對月球背面這麼執著?
    來源:NASA/Goddard/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在圍繞著我們運行的軌道上受到太陽不同程度的照耀,月亮每個月都向我們展示著它那張微笑著的「月中人」臉(月球正面的陰影部分像一個人形),然而,由於它的軌道動力學,我們從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個面,對於月球背面,我們卻一直沒有機會一睹芳容。不過嚴格來說這種說法並不夠嚴謹。
  • 太陽也自轉?
    實際上,太陽是不斷運動著的。為了跟得上橫穿太空的太陽,它的行星和行星的衛星也需要長途跋涉。首先,太陽和地球一樣,也會自轉。其次,天文學家認為太陽會脈動,它的體積有節奏地脹大、縮小。另外,太陽會橫穿太空,繞其旋轉的行星就像飛蛾繞燈泡飛行一樣,也要跟著遨遊太空。太陽之所以自轉,原因和行星一樣。46億年前,太陽同地球和其他行星一起,由旋轉的氣體和塵埃雲團演變而來。整個太陽系生來就是運動的。
  • 如何「看到」太陽背面的活動區:(三)太陽的都卜勒影像觀測
    ,就是利用光的都卜勒效應,通過測量選定譜線的都卜勒頻移,可以進一步分析得到太陽光球層的振蕩方向、速度等,對日震學的研究至關重要。如圖3所示,利用SDO衛星日球層磁場成像儀HMI獲得的都卜勒影像觀測,以地球為觀測點觀察自轉的太陽,其中紅色區域是背離我們(地球)運動,而藍色區域是朝向我們運動,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太陽自西向東的自轉特性。除了太陽的自轉之外,從都卜勒影像觀測中,我們還會看到光球層存在很多振蕩。這是什麼原因呢?跟地震一樣嗎?
  • 太陽耀斑究竟是指什麼?它有什麼影響?會使地球上的通信崩潰嗎?
    圖解:這張來自NASA的照片捕捉到了一次太陽爆發,可以看出圖上有太陽黑子。Hy Zaret和Lou Singer寫過一首歌,後來經They Might Be Giants樂隊的傳唱而流行,其中寫道:「太陽是一團熾熱發光的氣體,是一個巨大的核聚變熔爐。」
  • 一個理論的提出,推翻太陽核聚變說,或許太陽存在高等文明
    ,或者是太陽的化身,比如太陽神,在古埃及太陽神被稱作拉,在希臘神話中太陽神被稱作赫利烏斯等等,包括中國遠古神話中的炎帝也是以熾熱而得名。但是,剛才我們也說了,正因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一個更完美的解釋,所以就一直堅持這個所謂的核聚變說。 我們常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其實,在科學界已經有人提出過一個理論可以完美解釋太陽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特徵,只是一直沒有得到科學界的承認。原因,就是這個理論的提出推翻了物理學對宇宙的全部認知架構。也就是說,此前人類對於宇宙的研究很可能走錯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