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為什麼也叫做「馬騮」

2020-12-06 騰訊網

[摘要]緬文中猴為myok,彝語則是a nyu,西夏語用「摩」來對音。都說明這個詞是古老的漢藏語系同源詞。而「馬騮」則不過是這個詞的一種緩讀形式而已。

猴年來臨,比起剛剛過去的不知到底是「山羊年」還是「綿羊年」的羊年,猴年帶來了新的難題,那就是這種近似人的靈長目動物在漢語中到底有多少種叫法。

「馬騮」是什麼東西?

看馬戲是中國人民熱衷的娛樂活動,不過雖說是「馬戲」,但在實踐中,馬戲團很少有以「馬」作為主角的。相反,猴子才是所有馬戲團必不可少的配置。相對馬而言,猴子雖然調皮,但是領悟力高,佔用空間少,餵養成本還低。不少耍猴人甚至可以用個體經營的方式耍猴。

街頭耍猴是中國一景。

很不公平的是,厥功甚偉的猴子竟然被馬搶了風頭,「猴戲」被叫成了「馬戲」,不過猴子們也不必過於沮喪,畢竟「馬戲」其實可以歪解為指「猴」的。

今天大多數中國人把這種和自己相貌相似的哺乳動物稱之為「猴」,江浙地區也將其稱為猢猻(或其變音「活猻」)。但在遙遠的嶺南,猴子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馬騮」,猴子們大可把「馬戲」解為「馬騮戲」。

「馬騮」這個怪名是如何出現的呢?

現在的廣東在歷史上居住著大量講侗臺語的壯人、俚人,因此粵語中不乏來自壯語的詞彙。北方說的「荸薺」在廣州被稱作「馬蹄」。近年隨著廣式甜品、飲料涼茶在全國範圍內風行,「馬蹄」之名也為很多兩廣之外的人熟知。

「馬蹄」的得名有說法認為是因為荸薺形似馬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凡是見過荸薺的人都應該覺得要把這東西和馬蹄聯想在一起需要有非同一般的想像力。而在福建的閩南地區,荸薺被稱作「馬薺」,更說明形似馬蹄的說法不可信。

其實「馬蹄」的說法和百越先民有莫大的關係。今天的壯語把「果」稱作maak,而壯語普遍把修飾成分放在中心語後,於是李子就是maak man,桃子是maak taau,梨是maak lai,龍眼是maak ngaan,葡萄是maak it,橘子是maak kaam。

所以廣東福建的「馬蹄」和「馬薺」相當有可能是某種果的意思,「馬蹄」的「蹄」可能是「地」的意思,「薺」則像漢語自己的詞語,「馬蹄」為「地果」命名法頗似上海的「地梨」。雖然兩地現在都說漢語,不過先民說的語言仍然留下了痕跡。

荸薺是常見的水生食用植物。

那麼「馬騮」是否也是類似情況呢?

其實不然,馬騮不似馬蹄、馬薺有較為可信的壯語來源。更為重要的是,歷史上「馬騮」的分布並不限於南方,而是一個通行大江南北的詞彙。

宋朝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寫道「北人諺語曰胡孫為馬流」。所謂「馬流」,自然跟「馬騮」不過是一個詞的兩種寫法。同樣,「胡孫」自然也就是「猢猻」。可饒有趣味的是,在趙彥衛看來,「馬流」非但不是嶺南的特色詞彙,反而是「北人諺語」。《西遊記》中「馬流」也有出場——除了「潑猴」之外,第十五回孫悟空還被菩薩娘娘大罵「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自然,「馬流」和「赤尻」都是猴子的意思。眾所周知,作者吳承恩也並非嶺南人。

《西遊記》中的觀音娘娘爆粗是家常便飯。

馬騮還是猱?

馬騮到底是什麼來歷呢?

上古典籍中的「猴」字並不常見,單獨出現更是難覓蹤影。《詩經》裡面有一次提到猴子,但是出現的字為「猱」,見於《詩經·小雅·角弓》第六章「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君子有微猷,小人與屬」句。根據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的註解:「猱,獼猴也,楚人謂之沐猴,老者為玃,長臂者為猿,猿之白者為獑胡,獑胡猿駿捷於獼猴,其鳴嗷嗷而悲。」

對現今的中國人來說,猱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生僻字,比猴罕見得多。中古以降,猴一直是該種動物較常用的名字。但奇怪的是,漢語親屬語言中能和「猴」對上的很少,反倒是「猱」有大把的「親戚」。

「猱」的中古和現代漢語聲母都是n,但是它的聲旁卻是「矛」,因此上古漢語中這個字的讀音為ml'uu。這個詞歷史極為悠久,在商朝甲骨文中即出現了「夒」,形狀近似猴子的側面。此外,「獶」也是「猱」的另一種上古寫法,見於《禮記》「獶雜子女」。

甲骨文「夒」的字形

在漢語的親屬語言中,也不乏和上古漢語「猱」字讀音相近,表示猴子的詞。

緬文中猴為myok,彝語則是a nyu,西夏語用「摩」來對音。都說明這個詞是古老的漢藏語系同源詞。而「馬騮」則不過是這個詞的一種緩讀形式而已了。上古以後「猱」本身漸漸退出口語,但留下了「馬流」這個殘跡。不明就裡的後人因此以為猴可御馬,故有「馬留」等說法,其實和「馬蹄」一樣,都是望文生義了。

有趣的是,後來「馬流」的意思還擴大了,《雲麓漫鈔》中還有「馬文淵立兩桐柱於林邑,岸北有遣兵家十餘家。不反,居壽冷岸南而對桐柱。悉姓馬,自相婚姻,交州以其流寓,號曰『馬流』」的記載。儘管這裡名義上是說那些人因流寓而又姓馬才叫「馬流」,實則大抵和中國人如今蔑稱東南亞人為「馬來猴子」差不多性質。

沐猴而冠的都是母猴?

既然如此,「猴」在上古時期是什麼樣的狀態?是否上古人只知有「猱」而不知有「猴」呢?

前面提到上古時期的「猴」不太單獨出現,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上古時期沒有「猴」這個字了。只是「猴」一般和其他字結伴出現。

《說文解字》中,多有以「母猴」來解其他表示猴子的字的做法,「玃」、「夒」、「禺」等字都可解作「母猴」。《韓非子》中,燕王被一個衛人以「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的神技欺騙。而《呂氏春秋》中則有如下總結:「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

猴子當然不可能都是母的,而在荊棘末端雕只猴子也不必強調非要是母的,母猴也並不比公猴更加像人,所以這裡「母猴」並不是指母的猴子,而是指這個物種本身。

其實「母猴」還有「獼猴」、「沐猴」的寫法。這些寫法出現都很早,《楚辭·招隱士》中就有「獼猴兮熊羆,慕類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鬥兮熊羆咆」,《史記·項羽本紀》更是有著名的「沐猴而冠」的故事。

綜合來看,不管是「母」、「獼」、「沐」,應該都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詞頭。只是後來語言發生了進一步的演化,詞頭終於被丟掉。「猴」也就粉墨登場了。

另有一個表示猴子的詞「禺」則是「母猴」分化出的不同變體而已——上古漢語「猴」為goo,「禺」則是ngo,差別並不大,而且後者很可能是受到m詞頭的作用,聲母鼻音化了。

廣州首縣叫做「番禺」,不過這個番禺和猴子有沒有關係很難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雲麓漫鈔》中,通語中的猴子稱為「胡孫」,「馬流」是作為和通用的「胡孫」相對的方言詞彙出現。「胡孫」實際就是「猴孫」,有時也作「王孫」。唐朝大文人柳宗元還曾經專門作《憎王孫文》歷數猴子品行之惡劣,甚至發出「然則物之甚可憎,莫王孫若也」的感慨。

「猿」和「猴」是什麼關係

只是上面說了半天,也並沒有解決一個根本的問題——「猴」的詞源究竟如何?

可能看一看漢語中其他動物的命名會帶來些啟發。

漢語中有「犬」、「狗」之分,一般認為其區別在於大小,犬大狗小。從上古漢語的語音來看,狗為koo』,犬為khween。表示小馬的「駒」則是ko。韻母也為o,即所謂上古漢語的「侯部」。

很巧的是,「猴」也是一個這樣的詞,以g為聲母,oo為韻母,不得不讓人生疑這是不是也是一個指小的詞彙。

假使「猴」真的指小猴的話,那什麼詞指大猴呢?

湊巧的是,漢語中還真有一個和「猴」語音結構較為相似,又指大型動物的詞——「猿」。

「猿」在漢語親屬語言中的出現頻率遠不如「猱」,但也並非全然不見,景頗語中猴為woi/we,西夏語中則有wjị,皆似漢語的「猿」。

而在漢語自身,「猿」出現得也相當早。《山海經》裡就有「發爽之山,無草木,多水,多白猿」。《呂氏春秋》中則有著名的神射手養由基射白猿的故事。此外,猿有時也以「蝯」、「猨」的字形出現。

現代生物學裡的「猿」和「猴」分得相當清楚,類人猿包括長臂猿、紅猩猩、倭黑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相比猴子,猿跟人在進化上更加接近,而且都沒有尾巴,但古人則只能依靠體形大小來區分。《玉篇》對猿的定義是「似獼猴而大,能嘯」。中國歷史上的猿主要是長臂猿,相比大猩猩、黑猩猩之流也確實更像獼猴。

長臂猿是中國目前僅有的猿類。

只是猿比猴要幸運得多,在中國人鄙視猴的各種卑劣品行的同時,猿作為長壽靈獸,則多被嘉許。猿的叫聲也被認為是「哀鳴清絕」。三峽猿鳴更是詩詞謳歌的對象,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猿更是被賦予了人性,如《搜神記》《世說新語》中各有一則小猿被抓,母猿哀號許久,最後肝腸寸斷而死的故事。當然猿作為靈獸,故事中害死它的人也沒好下場,《搜神記》中「未半年,其家疫病,滅門」,《世說新語》裡此事被上司聽說後當事人被黜。

可惜的是,中古以後通人性的猿由於對環境要求較高,分布範圍越來越窄,三峽猿鳴已成過往。因此猿已經不為人熟悉,和猴多有混淆。明朝《三才圖會》中,猿甚至長了尾巴,充分說明猿已經近乎一種傳說中的動物了。

最後,猴年快樂!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馬騮到底有多少種類?
    珍珠馬騮,屬珍珠系,珍珠馬騮包括以下幾個品種:普通珍珠馬騮
  • 你見過猴子嗎,猴子有多少品種你知道嗎
    小編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見過猴子嗎?如果你見過的話,你的心裡會不會說:猴子長得很像人呀!其實,猴的外部形態、行為習性等方面,與人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在動物分類學上,猴和人都是屬於靈長類。但是猴畢竟是猴,和人類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猴被稱作是非人靈長類動物。
  • 日本的猴子太會享受,玩著手機泡溫泉,表情如痴如醉「秒殺」影帝
    導讀:日本的猴子太會享受,玩著手機泡溫泉,表情如痴如醉「秒殺」影帝冬天又來了,很多人想去日本看雪、滑雪、泡溫泉。有人會說,這些國內都能滿足,為何還要跑國外呢?除了有錢任性之外,遊客總是有他的道理的。在日本不單只人喜歡泡溫泉,猴子也喜歡泡溫泉。按道理來說,猴子是不喜歡水的,下水後就變「溼水的馬騮」了。但在寒冬氣溫太低,猴子找到溫泉後會很樂意泡進去禦寒。猴子泡的溫泉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為了給猴子泡湯特地將溫水導過去的。猴子泡湯成了日本非常有特色的一景,比如長野地獄谷野猿公苑,比如北海道的一些公園等等。
  • 猴子為什麼會被稱為猴三棒呢?
    猴子為什麼會被稱為猴三棒呢?過來看看網友們說了些什麼吧:《王者榮耀》中的猴子眾所周知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英雄,雖然前期體現不出他的強勢,但可以在後期看到。這款遊戲中的猴子有「猴三棒」之稱,他為什麼要被稱作「猴三棒」?由於猴子每使用一個技能後,會有三個技能的傷害增加,所以每三個技能就是三個棍子,三個棍子下去就會讓人被秒。故稱「猴三棒」。自然猴子也不會在使用完技能後就進行普攻,一個好英雄要有好裝備否則怎麼打出高傷害。
  • 為什麼不能養猴子當寵物?
    但是,幾乎沒見過有人養猴子當做寵物,這是為什麼?猴子也很活潑啊!過年的時候看《瘋狂的外星人》,黃渤在影片中馴養的小猴子確實挺可愛啊。那麼養只猴子當做寵物現實嗎?如果真的想養猴子,你需要到當地林業管理部門辦理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以後才可以飼養那些國家二級保護以下的猴子。而這個《許可證》並不會輕易發放給普通個人,除非你是想從事耍猴這項古老的行業。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人類的傳染病會傳給猴子,猴子得的病一樣能夠傳染給人類。
  • 猴子為什麼那麼聰明,能飼養猴子嗎?
    猴子為什麼那麼聰明,能飼養猴子嗎?眾所周知,猴子是很聰明的。猴與類人猿的智力發展有關。例如,大猩猩的大腦重量佔其體重的五分之一。此外,猴子的棲身和活動需要更多的靈活性,身體的協調能力促進神經中樞特別是大腦的發育。
  • 為什麼動物園不讓猴子吃香蕉了?
    導語:最近英國佩恩頓動物園給猴子們戒了香蕉。為什麼不讓他們最喜愛的食物了?實際上野外的猴子平時很少吃香蕉,香蕉等水果對她們就像蛋糕對我們一樣。英國夥食舉世聞名。連佩恩頓動物園(Paignton Zoo)的猴子都受其荼毒。
  • 為什麼猴子仍然是猴子,沒有進化成人?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人是從猴子進化來的」,在討論進化論時,也有人用這個問題來質疑進化論,為什麼人類進化成了猴子,而猴子還是猴子呢?相信看到這個觀點,大部分人和小編一樣感到無語。,未來也不會有猴子進化成人類,盲目的認為「人類是猴子進化而來」是一種極度缺乏知識的觀點。
  • 為什麼猴子買股票可能比基金經理更賺錢?
    今天下午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題就叫做《不確定性思維:科學與商業》。我們一起來看看不確定思維,或者說概率和統計思維,是怎麼運用到商業投資領域的? 但是後來我看到一則新聞,說選舉之前,不知道哪個地方找了一隻猴子,讓猴子去判斷誰會勝利,結果猴子也選了川普。這個實驗難道說明了猴子也有先見之明嗎?肯定不是這樣。 所以我是真的有先見之明,有政治眼光嗎?會不會我也只是一隻運氣比較好的猴子呢? 我發現,在我們人類的本能裡面,我們天生地排斥一種叫做「不確定性」的東西。
  • 西遊中,吳承恩為什麼要用猴子當男一號?用其他動物不行嗎
    一隻猴子從石頭縫裡蹦出來,能蹦能跳,後來還往西天取經,成了整部《西遊記》的男一號,。這隻猴子他不是猴子,代表的是人,石頭屬土,猴子屬金,土能生金,這是用五行間的生化,表達事物的來源和相互關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從土裡面來的,我們的吃穿住用都是來自土裡面的資源。石頭是最堅硬的土,代表土的精華,原著中這樣描述這塊石頭的:高三百六十五寸,腰圍二十四尺寬。
  • 為什麼猴子不能吃太多香蕉?
    《為什麼猴子不能吃太多香蕉?》朋友晚安,有哪些事情是讓你深深著迷的嗎? 一邊吃還一邊調皮著說:「我就是愛吃香蕉的小猴子!」 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樣,我笑著提醒他:「香蕉雖然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但也不能吃太多喲!英國就有間動物園就不給猴子吃香蕉呢!」
  • 寫給寶寶的為什麼(120)為什麼猴子吃東西特別快
    120.為什麼猴子吃東西特別快動物園現在鬧翻了天,動物們都在抗議,說如果他們天天被關在籠子裡,會感覺到很不舒服,於是管理員就把一些食草類的動物都放在一起,這些動物包括猴子,兔子,袋鼠啊,他們都放在了一個大山上,然後餵食物的時候呢。
  • 別人猴子那麼強,而你的猴子敲人跟「撓痒痒」一樣,為什麼?
    我們不能因為不喜歡猴子,就把猴子歸類到「無腦」英雄行列,也不能因為隊友用猴子,就把隊友想像成一個菜鳥。如果你認為猴子很簡單的話,那麼我問你:其他玩家用猴子的時候,兩棒敲死脆皮,而你用猴子的時候,很多棒都敲不死人,打在敵人身上就跟撓痒痒一樣,這是為什麼呢?所以,我們現在就好好分析一下,你和猴子的大神玩家之間差距那麼大的原因。
  • 為什麼有的猴子有尾巴,有的卻沒有?除了進化,這種猴子天生無尾
    大多數的猴子都有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它們的尾巴可以在爬樹的時候使自己掛在樹枝上面,非常的靈活,且還可以幫助猴子們在叢林之間跳躍時,保持很好的身體平衡性,可以說尾巴的這種技能是非常有用的,對大多數猴子來說必不可少,不過也有少數品種的猴子,它們的尾巴非常的短,或者是沒有。
  • 《Monkeynauts合併猴子!》:一隻為了香蕉而上天猴子!
    連小猴子也不例外!抬頭一看天上居然有根香蕉!渴望的眼神衝出眼眶坐火箭也要去吃! 這款遊戲的名字就叫做《Monkeynauts合併猴子!》,作為一款卡通風格的放置養成類手遊。
  • 世界上最迷你的猴子,身材嬌小如同拇指,人送外號「拇指猴」
    猴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見到的一種生物,它們非常機靈,而且模仿起來人類的行為可是超級厲害的,要知道猴子的學習能力是超強的。它會仔細觀察人類在做什麼,然後機智的去模仿,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人不敢飼養猴子的原因,因為實在是太危險了,會用火會用電。
  • 2016年猴票:猴子為什麼喜歡樹?
    很有意思,其中一張是猴子拿著壽桃。另外一張,兩個小猴子在大猴子兩邊,據說是體現我們國家的二孩政策。  說到猴年,我想起了朋友跟我講過的一個畫面,可以說是《群猴圖》。段子是這樣說的,一群猴子在大樹上,一個猴子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笑臉;往上看,看到的都是屁股;左右看,都是耳目。《群猴圖》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從文學研究的角度看,好的比喻通常要具備兩個條件。
  • 猴子那麼可愛,智商又高!為什麼不能當寵物養呢?
    提起猴子,人們腦海中浮現的都是猴子可愛聰明的樣子,他們是最像人類的一種動物,智商很高,行為、動作、表情經常讓人忍俊不禁。許多人就萌生了想養猴子作為寵物的念頭,並且在一些短視頻軟體中也看到了一些飼養猴子的人發出的視頻,但是實際上國家法律規定不能販賣和飼養猴子,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