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宿四是全天第11亮星,平均視星等為0.5,是一顆位於獵戶座的紅超巨星。其視星等也是在不斷發生變化,最亮可以達到0等,成為天空第5大亮星,而最暗可以達到1.3等,排名跌出前20。
目前的參宿四早已脫離主序星序列成為了一顆紅巨星。其直徑達到了太陽的1000倍,質量更是太陽的19倍。如果將其完整地植入太陽系內,木星以內的行星都將被其烈焰吞噬。近4萬年以來,參宿四一直是一枚紅超巨星,並將在不遠的將來耗盡內部的氫,引發重元素聚變,最終核心崩潰,爆炸成為一顆超新星。
參宿四距離地球700光年,應該說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枚具有潛在爆炸風險的超巨星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參宿四一直備受關注,因為自2019年9月以來,參宿四的亮度開始呈現快速下降趨勢,其亮度已經下降到一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
很多人認為,這是參宿四恆星內核中的氫接近耗盡的前兆。
而根據外媒報導,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愛德華·吉南近日表示,參宿四似乎已經停止了變暗,開始了其亮度增長的趨勢。也就是說,參宿四的氦聚變可能已經大規模點燃,重元素聚變已經開始。
一般來說,像太陽一樣大的恆星,內核基本上走完「3α過程」就差不多結束了,即將氦聚變成碳。而超過8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其超過5億攝氏度的內核將開啟碳聚變,最終形成氧、氖、鈉、鎂。相較於氫聚變和氦聚變,碳聚變的速度很快,2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僅需要600年就可以將內部的碳聚變殆盡。而後面引發的氖聚變和氧聚變就更快了,氧聚變最短只需要3天即可消耗殆盡。
可以說,重元素聚變意味著整個恆星瀕臨死亡。
這張照片是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於2017年6月拍攝的圖像,可以看出參宿四整體似乎已經發生形變。
參宿四必然會爆發,只是目前仍無法精確預計其爆發時間,現在的預測往往都是以「萬年」為單位。不過,哪怕其爆發了,也只不過會照亮天空,高能射線並不會對地球產生多大影響,畢竟間隔700光年。
不過大家都在關注亮度卻忽視了另一條消息,那就是1月14日,天文學家探測到了來自一道參宿四方向的引力波。與大質量黑洞撞擊產生的持續性的引力波不同,這次的引力波只有一瞬間的高峰。目前尚不得知該引力波產生於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