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發明出世界最快的電極:可將鋰電池的密度提高3倍

2020-10-08 技術力量


法國發明出世界最快的電極

法國公司納瓦科技公司近日表示,它已經在生產一種新的電極設計,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現有和未來電池化學成分的性能,提供高達3倍的能量密度,10倍的功率,大大加快充電速度,電池壽命長達5倍。

納瓦公司在超級電容器市場上的工作已經很有名氣,該公司已經宣布,它在那些超級電容器上使用的高科技電極同樣可以適用於電流型鋰離子電池等,以實現一些巨大的、改變遊戲規則的好處。

這一切的核心在於電極中保持活性的材料,以及該材料中的離子傳遞其電荷的路線。現在典型的活性炭電極是由粉末、添加劑和粘結劑混合而成。在使用碳納米管的地方,它們通常是以雜亂無章的 方式粘在上面。這就給帶電離子提供了一個隨機的、混亂的、經常受阻的路徑,使其在負載下到達電流收集器的路上。


左邊是典型混亂的電極結構,右邊是垂直排列的碳納米剛性結構

納瓦公司的垂直排列碳納米管則創造了一個更像毛筆的陽極或陰極結構,每平方釐米的區域都有千億根筆直的高導電性納米管伸出來。然後,這些根根分明的細小極點都被塗上了活性材料,不管是鋰離子還是其它東西。

這樣的設計結果是大大減少了離子的平均自由路徑,也就是電荷進入或離開電池所需的距離,因為每一個鋰球都或多或少地直接附著在納米管上,納米管就像一條直線高速公路和電流收集器的一部分。

納瓦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帕斯卡·布朗厄爾說:"離子需要移動的距離僅僅是通過鋰材料的幾納米,而不是普通電極的微米。"

這從根本上提升了功率密度(電池提供快速充放電速率的能力),最多可提升10倍,這意味著較小的電池可以發出10倍的功率,而這些電池的充電時間也可以同樣大幅降低。納瓦公司方面說,只要有合適的充電基礎設施,5分鐘的充電時間應該可以讓用戶從0充到80%的電量。

此外,由於超輕的納米管有空隙,而且無關的粘結劑和添加劑材料較少,所以含有一定量活性材料的電池可以變得更輕、更緊湊。無論是按重量還是按體積計算,能量密度都會有2-3倍的提升。

納米管陣列的剛性結構和巨大的表面積,以及附著在其上的微小鋰球的廣泛分布,消除了一些導致電池逐漸減少、性能下降和隨著時間推移而衰減的因素。納瓦公司宣稱,使用這種技術,電池的壽命應該可以延長5倍。

布朗厄爾表示:"製造電池是非常困難的,必須掌握很多參數。但如果想掌握這些參數,需要擁有最高的電導率。需要有最高的熱導率,就需要擁有最高的離子傳導性。而這正是我們的材料能夠給電池製造商帶來的東西。"

南澳大利亞州弗林德斯大學化學和物理科學學院研究員、電池技術和碳納米管的獨立專家卡梅倫·希勒博士說:"研究表明,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的性能遠遠高於隨機放置的碳納米管。我對導電性能達到提升10倍並不感到驚訝。控制碳納米管的擺放位置才是真正釋放其潛力的方法。商業化的問題是生產排列碳納米管的相關成本。我猜測成本會遠遠超過10倍"

對此,納瓦公司表示,這是一個百萬美元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使用的工藝與防反射塗層的玻璃以及光伏的塗層工藝是一樣的。它已經非常便宜了。

布朗厄爾說:"在大批量的情況下,這將與現有的電極具有成本競爭力。在光伏板內沉積抗反射塗層的成本是每平方米幾分錢。這是一樣的,我們只是沉積我們的材料,因為我們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術工藝。眾所周知,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的生長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我們可以將垂直排列的納米管生長到,比方說,每分鐘100微米。在爐子裡只需要一分鐘。我們已經在非常大的表面上擴展了這一過程,並且在大氣壓下,在較低的溫度下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有點像印刷報紙。"

納瓦公司現在已經有一個完整的生產裝置開始運行,為其超級電容器裝置提供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這種電極技術可以用在圓柱形電池或各種尺寸的扁平電池上。而且也不一定非得是鋰離子電池。該公司已經開發了一些工藝,使納米管與一系列活性材料更加兼容,包括矽、鎳錳鈷和硫的化學成分,以及一些其他更奇特的材料,它正在與特定的電池製造商進行探索。

納瓦公司宣稱,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方法消除了阻礙某些其它電池化學成分的問題。例如,矽基電池的能量密度約為鋰離子電池的2倍,但活性材料在充電時長到4倍大小,放電時又縮回,造成機械問題,導致裂縫。


這種工藝在所有不同形狀的電池和一系列電池化學中都能同樣良好地工作

布朗厄爾說,將這些矽以小塊狀的方式沉積在那些碳納米管上,它們不僅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擴展到,而且有一個高度剛性的結構制約著它們。他說:"納米管是牢不可破的。任何擴張都是橫向的,而不是在電極厚度上。而納米管結構就像一個籠子。對於矽,人們認為解決方案是創造一種核心/外殼納米粒子,膨脹、收縮的矽被約束在導電的碳殼內。這就是今天矽電池的的模式。我們做的也是一模一樣,但我們沒有核心/外殼,而是有一種籠子,網狀籠子。"

這種技術將使矽電池再次煥發生命,可以將其能量密度再次翻倍,達到今天鋰電池的六倍左右,同時由於這種工藝消除了昂貴的稀有鋰金屬,因此矽電池的價格可能會大幅下降。

布朗厄爾團隊正在為另一家製造商研究的一種化學成分,這種化學成分眾所周知是不穩定的,並且存在嚴重的膨脹問題。他說,早期的測試表明,新工藝為電池的壽命增加了十倍,這使得這種化學成分從真正的小眾應用的東西,到可以大規模應用的東西。

預計在2022年之前,市場上可以看到這些新的高密度電池,然後從2023年開始大規模普及。

轉向這種電極將要求電池公司在電池組裝之前對其製造工藝的早期階段做出一些相當大的改變。但是,這樣的性能倍增,而不需要對電池化學進行任何改變,肯定會使這些東西非常具有很競爭力。

納瓦公司的第一個大規模客戶是法國電池製造商Saft。作為歐洲電池聯盟的一部分,該公司正在與雪鐵龍和雷諾合作,為這些旗下的品牌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此外,該公司還在直接與一些汽車公司以及其他為電動汽車領域供貨的電池製造商進行洽談。

對於電動汽車、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和其他新興的地面運輸模式來說,這種能量和功率密度的提升將是革命性的。另外,這顯然也代表著電動航空領域的巨大潛在飛躍,目前鋰電池的重量、能量密度和緩慢的充電時間對零排放飛機的續航能力和商業可行性造成了巨大的限制。

相關焦點

  • 基於碳納米管的世界上最快的電極,引發電池性能和應用無限突破
    基於碳納米管的世界上最快的電極,引發電池性能和應用無限突破法國儲能專家NAWA推出了一種基於碳納米管的電池電極,據說這是世界上最快的。據稱,所謂的超快電極可將功率提高10倍,將能量存儲提高3倍,將生命周期提高5倍,並將充電時間減少至數分鐘而不是數小時。
  • 陳根:3倍密度10倍性能,研究開發新型鋰電池
    近日,法國 Nawa Technologies 公司表示,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電極設計,有望從根本上提升現有和未來電池的化學性能。其中,除了高達 3 倍的能量密度、10 倍的性能,它還具有更快的充電速度、高達 5 
  • 新型電極可增加鋰電池壽命
    新型電極可增加鋰電池壽命 佚名 發表於 2016-04-13 14:00:00   生活中有沒有一瞬間,你覺得科技落後的要命?!
  • 新型電極材料可讓鋰電池可承受五倍的安全充電電流
    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Texas A&M)的一支研究團隊,想到了將碳納米管摻入鋰金屬電池的電極中,以實現更高、更安全的充電。該校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們,將研究重點放在了電池架構的改良上。據悉,傳統鋰電池中的鋰離子會在充放電過程中於兩極之間來回移動,其中陽極材料通常由石墨和銅的混合物製成。
  • 新型電極材料「助力」鋰電池「快充」
    因此電極材料對鋰離子的傳導能力是決定充電速度的關鍵。電極材料是決定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將黑磷複合材料做成電極片。充電9分鐘可恢復約80%的電量、2000次循環後仍可保持90%的容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季恆星研究組與合作者全新設計的新型鋰電池電極材料——黑磷複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能力且長壽命的鋰電池成為可能。該成果10月9日發表在《科學》。
  • 華為鋰電池新技術專利通過:可提高循環壽命和容量密度
    廠商們仍在不斷探索,以優化鋰電池的性能和壽命。日前,華為一項與鋰離子電池有關的新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據悉,該專利名為 「一種鋰離子電池用導電粘結劑及其製備方法、鋰離子電池電極極片及製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
  • 陳根:三倍密度鋰電池,將為電池技術帶來什麼改變
    近日,法國 Nawa Technologies 公司表示,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電極設計,有望從根本上提升現有和未來電池的化學性能。其中,除了高達 3 倍的能量密度、10 倍的性能,它還具有更快的充電速度、高達 5 倍的電池壽命、以及相當不錯的成本效益。
  • 橫濱國立大學研發新型電極材料 可實現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鋰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日本一組研究人員所說,鋰離子電池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許多未來應用,但是其價格卻往往高得讓人望而卻步。不過,據外媒報導,日本橫濱國立大學Naoaki Yabuuchi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不僅能夠讓鋰電池更便宜,還能夠延長其壽命、讓其具備更高的能量密度。
  • 能量密度比鋰電池更高的清潔電池——氫燃料電池
    利用這個原理,燃料電池便可在工作時源源不斷地向外部輸電,所以也可稱它為一種「發電機」。  一般來講,書寫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需要高度注意電解質的酸鹼性。在正、負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不是孤立的,它往往與電解質溶液緊密聯繫。
  • 日本發力鎂空氣電池 能量密度可達鋰電池的10倍
    該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重量相等的鋰電池的10倍。鎂空氣電池以高能量密度著稱,如能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將有效提升續航裡程,解決其關鍵問題。2013年1月,韓國科學技術院實驗顯示,一輛搭載完整鎂空氣電池的電動汽車能成功行駛800公裡,是當前鋰電池動力汽車平均續航裡程的4倍。儘管問世較早,鎂空氣電池一直未能普及。
  • 能量密度vs成本 燃料電池和鋰電池誰將主宰動力電池市場?
    其以氫氣為原料,基礎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電動機的做功效率還是內燃機的2倍,實際密度是汽油的6倍,優勢明顯。而且從人類過去百年的能源進化史看,其本質上就是碳氫比的調整史,氫含量越高,能量密度越高,未來從碳能源轉向氫能源是大勢所趨,因此採用氫能源的燃料電池無疑更能代表歷史發展的方向,最有望成為下一代的基礎能源。  機動車性能主要為續航能力、充電/充氫時間、輸出功率和安全性等。
  • 「鋰電池之父」獲2019諾貝爾化學獎 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
    10月9日,從瑞典皇家科學院傳來消息,「鋰離子電池之父」約翰·巴尼斯特·古迪納夫等3人,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諾貝爾獎委員會在頒獎詞中說,「鋰離子電池自1991年進入市場以來,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為無線、無化石燃料的社會奠定了基礎,為人類帶來了最大效益。」
  • 鋰電池電極材料迎重大突破!9分鐘充80%電量,可以開電動車出遠門了?
    目前電動汽車愈發受到市場青睞,但漫長的充電時間也讓人望而卻步,而電極材料是決定電池性能指標的關鍵因素之一。10月9日,一個好消息傳來——鋰電池電極材料迎來重大突破!據了解,傳統燃油汽車僅需五分鐘即可滿油增程500公裡,而目前市售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則需要「坐等」充電一小時才能達到同樣的增程效果。發展具有快速充電能力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一直是該行業的重要目標。「我們採用常規的工藝路線和技術參數將黑磷複合材料做成電極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辛森研究員介紹說。
  • 鋰電池新型材料有哪些?
    5、鋰電池新型材料之石墨+滷素轉換插層化學馬裡蘭大學在石墨中引入滷素轉換插層化學,創新研發複合電極,並將這一陰極與鈍化石墨陽極相結合,打造出能達到4V的鋰離子水系全電池,能量密度為460 Wh/kg,庫倫效率約為100%。電池基於負離子轉換-插層機制,結合高能量密度的轉換反應,具有插層的優良可逆性,提高水系電池的安全性。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5至10倍,比普通鋰電池至少高10倍。
  • 世界上最輕固體可大幅提高鋰電放電性能
    因此,當可見光穿過時散射較小,看上去像「凍住的煙」。氣凝膠密度極低,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目前,最輕的氣凝膠是一種「全碳氣凝膠」,密度僅有0.16mg/cm3(去除空氣密度),僅為空氣密度的1/6。把這種材料放在花朵上,柔軟的花蕊幾乎沒有變形。氣凝膠的製備過程分為兩步:1。製備溼凝膠;2。將溼凝膠通過特殊手法乾燥。
  • 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燃料電池誰將勝出?
    ,荷蘭2025年起,德國和美國2030年起,英國和法國2040年起,我國也在2017年開始研究制動相關時間表的制定,近年來各大傳統車企業也都爭相推出各種車型的新能源動力汽車,包括「華為」「恆大」「格力」「騰訊」「百度」等等新勢力也都紛紛搶灘新能源汽車市場,從世界各國的態度以及各大企業的參與熱情來看,新能源的發展趨勢確實是一場不可逆轉的洪流。
  • 水系鋰電池獲關鍵突破,能量密度超 300Wh/kg,或成電池發展未來
    但與此同時,水系鋰離子電池的問題也非常突出,在此前研究中,由於純水本身的分解電壓低(1.23V),所以此前的水系鋰離子電池穩定工作電壓甚至難以突破 2V,但我們日常使用的電池工作電壓通常在 3-4V。因此,水系鋰電池尚無法滿足日常使用對能量密度的要求,這也是傳統鋰電池無法擺脫有機電解質的關鍵原因。
  • 超級電容、鋰電池和石墨烯電池對比分析
    試想一下,如果將超級電容、鋰電池和石墨烯這三者結合,將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充電5分鐘!續航500公裡!石墨烯電池讓動力無憂!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單原子層平面薄膜,厚度僅為0.34納米,單層厚度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十五萬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輕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透光性好,能摺疊。
  • 【突破】韓國科學家開發新電池 充電比速度比鋰電池快100倍!
    韓國科學家開發出可以替代鋰電池的新電池  科學、ICT、未來規劃部表示:「新的混合能源存儲技術將鋰電池的優點和和超級電容器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它的能量密度更高,充電速度比鋰電池快100倍。」  HIM主管在聲明中表示:「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原始材料,它的能量密度更高,擁有極為出色的能源輸入輸出能力……未來,新技術將會對汽車電池、行動裝置電池造成重大影響。根據研究,我們會繼續研發,尋找最佳的製造工藝,提高量產能力,未來還會授權技術,建立合資業務。」  電子設備一般安裝的都是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