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乾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2期)

2020-12-03 生物谷

2017年9月10日/

生物谷

BIOON/---肌肉

幹細胞

可發育分化為成肌細胞(myoblasts),後者可互相融合成為多核的肌纖維,形成骨骼肌最基本的結構。

人類胚胎和成人體內都存在肌肉

幹細胞

。胚胎和胎兒的肌肉

幹細胞

增殖使得肌肉組織發展;成年人體內的肌肉乾細胞亦被稱為衛星細胞,處於休眠狀態,沿著肌肉纖維而分布。在經過強烈運動或是受到外界傷害之後,成人的肌肉乾細胞會被激活並開始自我增殖,從而增加或是恢復成人的肌肉組織。對於老年人,肌肉

幹細胞

不再具有自我複製的活性,從而表現為肌肉組織的萎縮。

小編針對近年來肌肉

幹細胞

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1.Molecular Cell:成體肌肉乾細胞的生長與分化調節機制
doi:10.1016/j.molcel.2007.08.021


肌肉乾細胞是用來修復受損的肌肉組織的。在肌肉再生的微環境中,一些分子信號刺激物會被釋放並產生外成性的修改,從而控制那些負責調控肌肉乾細胞生長與分化的基因的表達。一個來自美國伯翰姆醫學研究所(Burnham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科學家小組對這一過程的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最近一期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中,這個由醫學博士Pier Lorenzo Puri領導的科研小組發表的文章,說明了兩個信號通路——PI3K/AKT和p38——是怎樣共同作用來聚集構成負責肌肉特異性轉錄的蛋白複合體的成分,以及每個通路是怎樣分別負責轉錄過程的一個明確步驟的。而且,這個小組還能夠在藥理學上分離這兩個步驟,證明了選擇性地對任何一個通路進行幹涉都會導致蛋白複合體的不完全聚集,從而阻止肌肉特異性基因表達。

2.肌肉乾細胞能長期有效治療尿失禁
新聞來源:Muscle Stem Cells Effectively Treat Urinary Incontinence Long Term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和多倫多Sunnybrook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通過給女性壓力性尿失禁(SUI,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患者注射肌肉

幹細胞

來加強她們的括約肌的方法能夠長期改善她們的病情。這項研究的結果在美國泌尿科協會年會上公布。

這項研究對患者進行了一年的跟蹤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這種

幹細胞

注射方法很安全,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可能有效治療SUI。

匹茲堡大學之前對SUI動物模型進行的研究證實,將幹細胞注射到尿道肌肉中能夠增加漏尿點壓(leak point pressure),從而使肌肉功能得以恢復。這些研究的結果成為了

臨床試驗

的基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先獲得8名女性患者的骨骼肌組織活組織切片,並從這些組織中分離出幹細胞,然後進行擴增培養。研究人員給門診患者注射了這種肌肉乾細胞。他們利用三種不同的注射技術給患者注射了相同劑量的

幹細胞

目前,加拿大進行的一項多個研究機構參與的研究和美國的一項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這些研究將使研究人員能夠確定出有效治療SUI的最佳

幹細胞

注射劑量。

3.Science子刊:植入肌肉乾細胞的老鼠抵禦因衰老而導致的肌肉萎縮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1081

10月10日,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以腿部肌肉受傷的年輕實驗鼠為研究對象發現,植入肌肉

幹細胞

可以使實驗鼠肌肉恢復得比受傷前更強大,還可幫助實驗鼠抵禦因衰老而導致的肌肉萎縮。該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植入的肌肉

幹細胞

來自健康的年輕實驗鼠。植入手術後,受傷實驗鼠腿部肌肉不僅在幾天內得以恢復,而且這一部位的肌肉質量增大為受傷前的1.7倍。研究人員最初認為,這可能是暫時現象,但他們最終發現,實驗鼠肌肉終其一生(約為兩年)都保持這一水平,而且與普通老鼠相比,它們的肌肉更能夠抵禦老化過程,肌肉力量和質量能持續保持。

研究人員提醒說,他們在實驗中發現,將肌肉乾細胞植入健康實驗鼠不能起到同樣效果。他們認為,這表明幹細胞被植入的環境非常重要,不同環境下,

幹細胞

反應的方式也不一樣。

4.Developmental Cell:限制營養供給可抑制肌肉乾細胞分化
doi:10.1016/j.devcel.2008.02.004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研人員近日研究發現,限制營養的供應可以阻礙肌肉

幹細胞

發育為成熟的肌細胞。

研究人員發現,葡萄糖限制(GR)會削弱骨骼肌成肌細胞的分化,而且會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這些結果表明了一個路徑,即對低葡萄糖水平做出響應的AMPK的活化會刺激NAD+合成酶Nampt的表達。已知NAD+是SIRT1 的一種輔助因子,後者在眾多生理過程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包括骨骼肌細胞的分化,而且還牽扯到了壽命和衰老的調整。重要的是,抑制AMPK、Nampt或 SIRT1導致骨骼肌細胞不介意一個營養不良的環境,而且可以在一些本不適合的環境下分化。

這些結果表明了一個響應低營養環境、積極地控制肌肉分化的詳細路徑。研究人員推測,AMPK-Nampt-SIRT1路徑的作用就像一個細胞檢查站,它可能被營養物質供應的減少而活化,從而阻止細胞在缺乏熱量的條件下從事需要能量的過程——諸如細胞分化。另一方面,一旦營養物質供應恢復,這條路徑就被關閉,從而讓生理髮育恢復。

5.Nature:肌肉衛星細胞被證實是幹細胞
doi:10.1038/nature07384

肌肉衛星細胞是骨骼肌中位於肌細胞膜和基膜之間的具有增殖分化潛力的肌源性細胞。它們在一般情況下是處於靜息狀態的,當被激活後,具有增殖分化、融合成肌管、再形成肌細胞的能力。在那裡它們通過形成與肌肉纖維融合的先驅細胞來對損傷做出反應。有研究報告說,它們能充當幹細胞,但衛星細胞群的混合性質意味著,它們的幹細胞身份難以證明。

最新一期Nature刊登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Sacco等人的研究結果:研究小組通過利用克隆分析證實衛星細胞的確是幹細胞、能夠自我更新,從而澄清了相關問題。他們將一個表達螢光素酶的衛星細胞移植進了小鼠的肌肉中,發現它能夠大量增殖,有助於肌肉纖維的形成,而且可以被再次移植。因此斷定肌肉衛星細胞也是一種幹細胞。

6.PLoS ONE:研究者揭示衛星細胞促進肌肉損傷修復的新分子機制
doi:10.1371/journal.pone.0037218


近日,來自奧克蘭兒童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者發現了骨骼肌幹細胞如何對肌肉損傷做出反應,這就給了我們一些提示,幫助我們改善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患者的肌肉修復能力,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一種嚴重的肌肉遺傳疾病,可以導致患者體弱、殘疾,最終心臟和呼吸衰竭。研究者在研究中揭示了一種脂質信號分子鞘氨醇-1-磷酸鹽(S1P),這種分子可致炎症應答反應,刺激肌肉乾細胞進行增值並且協助肌肉進行修復作用。研究者在mdx小鼠中進行研究,這種小鼠患上了類似於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的疾病,並且伴隨S1P的功能缺失,研究者在小鼠中增加S1P的水平可以幫助小鼠肌肉再生。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刊登在了國際著名雜誌PLoS One上。

S1P是一個脂質信號分子,可以控制許多人類細胞的移動和增殖,科學家證明S1P可以激活衛星細胞,但是具體是如何激活的並不清楚。研究者Saba表示,目前他們已經研究S1P很多年了,2003年,他們刊登出研究成果表示,S1P代謝缺失的果蠅突變體不能夠飛行了,因為果蠅患上了肌肉疾病導致飛行肌肉衰老退化。基於研究者的發現,他們認為S1P信號路徑在肌肉穩定性和平衡性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僅是在果蠅及其它哺乳動物中,甚至在人類中也是如此。

Saba的研究小組如今在研究S1P是如何在肌肉損傷時激活幹細胞進行修復作用的,這就涉及到了S1P激活S1P受體2的能力了,S1P受體2是5個細胞表面受體之一,可以導致受轉錄因子STAT3控制的炎症途徑活性的下降。研究者揭示,在肌肉損傷後,S1P可以迅速產生,因此就會產生S1P信號路徑,通過S1P受體2激活該途徑,導致STAT3的活化,最終引發基因表達的變化,促使衛星細胞激活來修復受損肌肉組織。

Saba教授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對於特定的肌肉疾病或者兒童的肌病的治療非常重要,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肌病就是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這種疾病可以導致病人在20多歲時呼氣衰竭或者心力衰竭,最後死亡。儘管病人機體中存在衛星細胞可以進行肌肉修復,可是修復的速度根本趕不上患者機體肌肉退化的速度。研究者在類似疾病的mdx小鼠中發現,用藥物封堵的方法可以增加S1P的水平,這種方法可以增加衛星細胞的數量,進而提高衛星細胞進行肌肉修復的速度和效率。

7.Nature:「衛星細胞」與肌肉衰老
doi:10.1038/nature13013

對成年哺乳動物幹細胞的功能來說至關重要的特性之一是,長時間保持靜止狀態的能力以及需要再生時做出反應的能力。骨骼肌數量及功能的損失是人類晚年衰老的共同特徵,與被稱為「衛星細胞」的骨骼肌幹細胞的再生能力的喪失有關。

Pura Muoz-Cánoves及同事發現,衰老中的「衛星細胞」發生從靜止狀態向衰老前狀態的不可逆轉變,這與已被發現是衰老的一個標誌的腫瘤抑制蛋白p16INK4a的表達水平增加有關。成年期間p16INK4a的抑制被發現能將「衛星細胞」保持在一個可逆的靜止狀態,使肌肉能夠再生;p16INK4a在老年人的「衛星細胞」中失調,肌肉再生潛力喪失。

8.Science:衛星細胞與骨骼肌的再生
doi:10.1126/science.1114758

肌肉的衛星細胞(Satellite cells of muscle)被認為能為肌肉的修復和再生提供原始粒子(progenitors),但是數目很少並且很難分離。

Montarras等人用流式細胞術的方法(flow cytometry)成功地從一種表達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的小鼠種系分離出了肌肉的衛星細胞。當從隔膜(diaphragm)上分離出的衛星細胞被移植到mdx小鼠的肌肉中時(即肌肉萎縮症(muscular dystrophy)模型),這些細胞有效地支持了肌肉的修復和固定的衛星細胞的建立。然而,移植前的體外擴增實驗會減弱細胞的再生能力。(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新聞推薦:
肌肉乾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相關焦點

  • 肌肉乾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在經過強烈運動或是受到外界傷害之後,成人的肌肉乾細胞會被激活並開始自我增殖,從而增加或是恢復成人的肌肉組織。對於老年人,肌肉乾細胞不再具有自我複製的活性,從而表現為肌肉組織的萎縮。小編針對近年來肌肉乾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Nat Metab:衰老肌肉細胞為何癒合能力下降?
  • 腫瘤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4期)
    2.MTNA:基於RNA分子的代謝療法可治療肺癌doi:10.1016/j.omtn.2017.10.001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基於RNA的療法能夠阻斷腫瘤起始細胞(tumor-initiating cells, TIC)中關鍵代謝酶的表達,該發現有助於開發新型治療肺癌的療法。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4期)
    小編針對近年來胚胎幹細胞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MSB:轉錄因子濃度的時間波動或會影響胚胎幹細胞的分化命運doi:10.15252/msb.20199002蛋白質濃度的時間變化如何影響生物學?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基於此,小編針對近年來造血幹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1.eLife:神奇!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為了比較非清髓性自體HSCT與DMT對疾病進展的影響,來自美國、瑞典、英國和巴西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登記號:NCT00273364)。結果發現,與DMT治療相比,非清髓性自體HSCT治療顯著延長了病情進展時間。
  • 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4期)
    2018年10月2日/生物谷BIOON/---近期,幹細胞研究取得重大的進展。基於此,小編梳理了一下生物谷最新報導的幹細胞方面的新聞,供大家閱讀。2.Nature:重磅!血液中的一種神秘的幹細胞有助於修復受損血管doi:10.1038/s41586-018-0552-x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胚胎中的新血管僅在內皮細胞---位於血管內壁的重要細胞---發生分裂時才會產生。血管的生長和修復是治療心臟病和循環系統疾病(比如冠心病和外周動脈疾病)的主要目標,在這些疾病中,血管會受損。
  • 腸道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1期)
    針對腸道幹細胞研究近期取得的進展,小編進行了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Cell:輔助性T細胞竟調節腸道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doi:10.1016/j.cell.2018.10.008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羅德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檢測到一部分腸道幹細胞與生活在腸道中的輔助性T細胞(Th細胞)之間存在一種新的交談形式。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7期)
    全球現每年約進行6萬例骨髓移植術,其中使用自體和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完成骨髓移植術的患者人數分別為近3.5萬和2.5萬例。造血幹細胞的來源主要包括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如今,「骨髓移植」已漸漸被「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代替。也就是說,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小編針對近年來胚胎幹細胞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2.Stem Cell Reports:尼古丁會影響胚胎的健康發育doi:10.1016/j.stemcr.2019.01.022研究人員2月28日在《Stem Cell Reports》雜誌上報導,尼古丁在個體細胞水平上對人類胚胎發育產生廣泛的不利影響。
  • 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2018年8月30日/生物谷BIOON/---近期,幹細胞研究取得重大的進展。基於此,小編梳理了一下生物谷最新報導的幹細胞方面的新聞,供大家閱讀。1.Arch Toxicol:幹細胞+3D列印,可用於肝臟移植doi:10.1007/s00204-018-2280-2來自愛丁堡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再生醫學中心的科學家結合幹細胞技術與3D列印技術,成功培育出了人源3D肝臟組織,並且在小鼠水平顯示出治療的潛力。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腫瘤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7期)
    在本研究中,針對癌症幹細胞的JAK/STAT抑制劑能夠有效降低肝癌臨床前模型的癌症進展。研究小組發現,經過藥物治療後,腫瘤形成能力降低了50%。2.FEBS Letters:揭示放療後前列腺癌細胞再生之謎doi:10.1002/1873-3468.13589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FEBS Letter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前列腺癌細胞在放療後進行再生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前列腺癌療法。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每個胚層將分別分化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如外胚層將分化為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等,中胚層將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組織,內胚層將分化為肝、肺和腸等。由於內細胞群可以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因而這些細胞被認為具有全能性。當內細胞群在培養皿中培養時,我們稱之為胚胎幹細胞。
  • 前沿|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每個胚層將分別分化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如外胚層將分化為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等,中胚層將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組織,內胚層將分化為肝、肺和腸等。由於內細胞群可以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因而這些細胞被認為具有全能性。當內細胞群在培養皿中培養時,我們稱之為胚胎幹細胞。
  • 神經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1期)
    神經幹細胞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的神經幹細胞系絕大多數來源於鼠,而鼠與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種屬差異;神經幹細胞的來源不足;部分移植的神經幹細胞發展成腦瘤;神經幹細胞轉染範圍的非選擇性表達及轉染基因表達的原位調節等等。基於此,小編針對近年來神經幹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Nature:重磅!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現代醫學中,造血幹細胞在骨髓移植和疾病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1988年法國的Gluckman教授在國際上率先成功採用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名貧血患兒,標誌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代的開啟。全球現每年約進行6萬例骨髓移植術,其中使用自體和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完成骨髓移植術的患者人數分別為近3.5萬和2.5萬例。造血幹細胞的來源主要包括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
  • 幹細胞療法對耳聾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年來,科學家將研究重點放到幹細胞領域,幹細胞療法改善耳聾成為了焦點!幹細胞療法是指人體正常結構受損後,利用幹細胞多向分化潛能,誘導分化出與原來形態功能相同的結構,對機體進行修復的一種新型臨床手段,彌補內耳毛細胞的不可再生。
  • 幹細胞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展
    幹細胞有利於修復病變或受損的器官和組織,用於神經肌肉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取得了較大進展。研究人員亦將其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研究。 2 幹細胞治療作用 幹細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定向分化為神經元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分泌多種細胞活性因子,通過免疫調節、抑制炎性反應、減少細胞凋亡、細胞替代等機制實現對神經系統功能的修復作用。
  • 快訊:幹細胞療法在運動神經元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基礎研究:幹細胞體外誘導神經元為評估幹細胞分化為神經元的能力,研究人員將第3代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細胞神經樣分化24小時(m圖),然後用改良的培養基培養36小時(n圖),通過免疫螢光觀察分化的神經元。據悉,德國、義大利、美國聯合多中心聯合已完成了Ⅰ期臨床試驗,並開展了幹細胞療法針對運動神經元病的Ⅱ臨床試驗,已取得了喜人的進展。
  • 神經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4期)
    神經幹細胞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的神經幹細胞系絕大多數來源於鼠,而鼠與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種屬差異;神經幹細胞的來源不足;部分移植的神經幹細胞發展成腦瘤;神經幹細胞轉染範圍的非選擇性表達及轉染基因表達的原位調節等等。基於此,小編針對近年來神經幹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最新研究進展
    研究表明,腦室內或靜脈移植間充質幹細胞後,幹細胞能自動遷徙到受傷的腦組織處並分化為神經元,同時還能通過旁分泌方式產生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BDNF)等,以提高幹細胞的增殖、分化為神經元的能力,促進腦功能恢復,為幹預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帶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