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ASUS RX5700XT-8G 評測

2021-01-19 Chiphell

序言

阿三已走,大衛王當立,自從阿三完成Vega離開AMD之後已經近2年時間之久.AMD顯卡路線上的下一代核心Navi的研發重任便落到了老將大衛王的頭上.全新的RDNA架構,相對於以往的祖傳GCN架構擁有了較大的變化,臺積電的7nm也將為其助力.相信看完今天的評測之後大家也許會和我有一樣的想法,那就是」真有你的啊,David Wang!」.



產品規格

由於是貼牌的公版顯卡,ASUS RX5700XT的顯卡頻率為標準頻率,基礎頻率1605MHz,最高加速頻率1905MHz.RX 5700 XT的參數和RTX 2070 Super驚人地相似,均為2560流處理器,但RX 5700 XT的核心大小僅有251mm².雖然核心不大,但由於7nm製程的加持擁有103億的電晶體數量,所以RX 5700 XT的性能十分適合用來與RTX 2070 SUPER進行比較.

GPU-Z檢測信息:

(GPU-Z 2.22.0還不能完全識別AMD Radeon RX 5700 XT的信息)

BIOS詳細信息.比較有趣的一點是Vega20核心的名字是MOONSHOT(射月),同時可以看到顯存支持有海力士和三星兩種.

使用GPU-Z內的Render Test嘗試達到最高頻率,最高可加速到1993MHz.


產品解析

外包裝,RX 5700 XT上所使用的圖案基本和Radeon VII所使用的相同.

由於已經是Navi,Vega上所常見的的V字標誌也不見蹤影.

黑色內盒,依舊是ASUS經典的金色Logo,這一傳統之久甚至可以讓我說出」我是看著幾個字長大的」.


作為一張公版顯卡,盒內居然出現了ROG的貼紙一板.


全部的附件,安裝說明,貼紙,以及感謝卡,這一次終於沒見到驅動光碟了.

包裝內部並沒有靜電袋保護顯卡,不過使用了ASUS曾經使用過的與iPhone相同的固定方式.


顯卡本體,整張顯卡正面的外殼顏色並不是黑色,而是偏灰的槍灰色.

RX 5700 XT的散熱設計採用了徑流扇,也就是常說的渦輪設計.

直徑7cm的一顆徑流扇,在風扇外圈旁的顯卡外殼上,還有一圈亮面的裝飾.

顯卡正面的外殼上有著RADEON的Logo.

外殼上的紋路,使得整張卡很有線條感.

顯卡尾部,擋板黑化處理,視頻接口配備了1個HDMI 2.0b,3個DisplayPort 1.4.

顯卡頂部.

肩上的RADEON信仰燈,也許是因為核心比較小的緣故字號沒有Radeon VII那麼大.

這裡可以說是公版RX 5700 XT外觀曝光之後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了,那便是外殼側面」被捏凹」的造型設計.


兩條紅線貫穿顯卡側面,並在凹陷部分向下彎折.

在雙8pin供電口位置內僅塞入了8+6pin.

顯卡尾部,RX 5700 XT沒有配備可以擰上把手的螺絲孔位,遺失了AMD的傳統.

孔位的地方被一片有著RADEON字樣和雙細紅線的裝飾片佔據.

顯卡尾部內也安有少量散熱片,但實際上該位置並不出風.

顯卡背面,裝有金屬背板.背板上也有和正面類似的凹槽紋路.

背板邊緣靠近供電接口處有兩條細紅線和RADEON Logo.角落上還貼有當心燙手的警告標識.

燈效實拍.


整卡長度約27.3cm(從PCIE擋板至散熱器末端).

高度約12.6cm(從PCIE擋板底部至顯卡頂部).

拆解環節.

顯卡外殼,拆解之後顯卡外殼的材質和工藝就比較明顯了,是由金屬鑄造而成.


顯卡外殼上的信仰燈.

散熱器,均熱板配上徑流扇,公版卡的標準組合.

臺達的7cm離心扇,12V 2.4A的規格.

散熱器本體.


中框上貼滿了導熱墊

均熱板上接觸核心的部分和Radeon VII的一樣使用了石墨片作為導熱介質.

均熱板標誌性的小尾巴.

散熱器的鰭片間距屬於標準水平.

鰭片上的一處切削,用來避開顯卡外殼.

中框尾部也安置有一小塊鰭片輔助降溫.

這一小塊鰭片的厚度並不厚.

顯卡背板,並沒有額外的導熱墊.


顯卡PCB正面.

顯卡PCB背面.

Navi 10核心. 

核心旁是8顆GDDR6顯存.

測試的樣卡為三星的GDDR6顆粒.

供電方面猜測為7相GPU核心供電+3相GDDR6顯存供電.

剩餘的2相顯存供電坐落於其他靠近顯存顆粒的位置.


PCB正面和反面共有2顆IR 35217供電PWM主控晶片.

MOSFET部分,核心和顯存供電使用安森美的FDMF3170,最大工作電流達70A.

燈效實拍.



整卡長度約27.3cm(從PCIE擋板至散熱器末端).

高度約12.6cm(從PCIE擋板底部至顯卡頂部).

拆解環節.

顯卡外殼,拆解之後顯卡外殼的材質和工藝就比較明顯了,是由金屬鑄造而成.


顯卡外殼上的信仰燈.

散熱器,均熱板配上徑流扇,公版卡的標準組合.

臺達的7cm離心扇,12V 2.4A的規格.


散熱器本體.


中框上貼滿了導熱墊

均熱板上接觸核心的部分和Radeon VII的一樣使用了石墨片作為導熱介質.

均熱板標誌性的小尾巴.

散熱器的鰭片間距屬於標準水平.

鰭片上的一處切削,用來避開顯卡外殼.

中框尾部也安置有一小塊鰭片輔助降溫.

這一小塊鰭片的厚度並不厚.

顯卡背板,並沒有額外的導熱墊.


顯卡PCB正面.

顯卡PCB背面.

Navi 10核心. 

核心旁是8顆GDDR6顯存.

測試的樣卡為三星的GDDR6顆粒.

供電方面猜測為7相GPU核心供電+3相GDDR6顯存供電.

剩餘的2相顯存供電坐落於其他靠近顯存顆粒的位置.


PCB正面和反面共有2顆IR 35217供電PWM主控晶片.

MOSFET部分,核心和顯存供電使用安森美的FDMF3170,最大工作電流達70A.


測試平臺

顯卡:ASUS RX5700XT-8G

CPU:Intel Core i7-7700K @ 4.50GHz

主板:ASUS ROG MAXIMUS IX HERO

內存:Corsair Vengeance RGB ,16GB(2x8GB) @3466MHz,CL16

硬碟:Samsung PM961 256GB

電源:Seasonic PRIME ULTRA 850 TITANIUM

機箱:Corsair 760T

散熱:Corsair H80i v2 + Noctua NF-F12 industrialPPC-2000 PWM(CPU)

       Noctua NF-A14 FLX x2(機箱前置)

驅動: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7.1 for Radeon RX 5700

系統:Windows 10 Version 1903 64-bit

軟體:GPU-Z 2.22.0

       3DMark 2.9.6631

       Furmark 1.20.7.0

機箱風扇與CPU散熱器風扇均定速在約550RPM.

測試時室溫和溼度:

測試平臺一覽:



性能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 顯卡分數26652,總分19769.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顯卡分數12464,總分11081.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顯卡分數5950,總分5853.

3DMark Time Spy顯卡分數8812,總分8067.

3DMark Time Spy Extreme顯卡分數3899,總分3599.

Furmark滿載下核心溫度86℃,風扇轉速約2100RPM,核心頻率為1576MHz.不過Furmark內讀取的溫度是GPU上的結溫.

此時主機總功耗約285W.

Furmark滿載下分貝計測得機箱尾部近顯卡位置噪音約60.5dBA,OTES散熱器無法避免的有些吵鬧.

停止壓力測試後,機箱尾部近顯卡位置噪音約44.8dBA.

此時待機溫度約為37℃,並沒有風扇停轉功能,待機時風扇約750RPM.實際待機時最低的頻率僅有6-8MHz,個位數的頻率依然能讓顯卡運行在桌面上.

待機功耗約為48W.看來AMD的待機技術還是十分優秀的.


總結

Navi帶來的全新RDNA架構可以說是追趕上了NVIDIA目前的腳步,緊跟其後.雖然依舊沒有Turing如此出色,但Navi相較於以往的Vega10,Vega20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經足以讓AMD Radeon顯卡在相似規格上與NVIDIA GeForce競爭.RX 5700 XT的定價其實也擁有一定的優勢,加上AMD自割一刀的突然降價,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字,香!

ASUS RX5700XT-8G 官網連結:

https://www.asus.com.cn/store/product-2587.html



相關焦點

  • 溫度驟降,兩款藍寶石RX 5700系列顯卡深度評測
    自非公版RX 5700系列顯卡上市之後,我們也對陸續對部分非公版RX 5700系列顯卡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採用更高效散熱設計的它們還是能夠在滿載核心溫度測試中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因此,對於不久前抵達MC評測室的這兩款來自藍寶石的RX 5700白金系列顯卡,其散熱表現自然成了我們本次深度評測重點關注的焦點之一。
  • 藍寶石RX 5500 XT 8G超白金極光特別版評測 低調奢華
    藍寶石 RX 5500 XT 8G超白金極光特別版藍寶石 RX 5500 XT 8G超白金極光特別版燈效藍寶石 RX 5500 XT 8G超白金極光特別版加持了Tri-X散熱技術,VRM散熱系統與顯卡獨立散熱模組相輔相成,並且,散熱片的風道口可以增加對流氣流,對顯卡的進行有效的控制。並且,此散熱系統的具有很低的噪音以及很好的穩定性。
  • 非公版 AMD RX 5700 系列顯卡 8 月上市
    IT之家7月9日消息 用過渦輪風扇顯卡的小夥伴都知道,4000多轉的風扇全速轉起來聲音是非常大的,然而AMD首發的RX 5700系列全是公版渦輪風扇設計。現在好消息來了,AMD Scott Herkelman表示非公版AMD 5700系列將於8月份上架。
  • 藍寶石RX 5700 8G D6 白金版OC雲南2835
    【中關村在線雲南行情】藍寶石RX 5700 8G D6 白金版OC顯卡,近日在商家「雲南卓興電腦批發商城」特價促銷,優惠價為2835元,好物好價,值得您入手!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前往昆明市龍泉路9號金太陽電腦批發城樓寫字大樓北樓4樓401 402 403 404 405 406詳詢,關於藍寶石RX 5700 8G D6 白金版OC顯卡的促銷信息也可諮詢(聯繫電話:13211688808 )該商家。
  • 地平線期待黎明 AMD Radeon RX 5700 XT遊戲性能測試
    XT 顯示卡,來看看搭配AMD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0 Edition 20.8.3 驅動程式的實測數據。由於Horizon Zero Dawm 內建Benchmark 性能測試,因此筆者會使用它作為性能參考,測試AMD Radeon RX 5700 XT 型號,並使用Radeon Software 20.8.3 版本以取得完整的優化支援。
  • Sonnet推RX 5500 XT/RX5700兩款eGPU擴展塢
    近日,知名外設廠商 Sonnet 推出了兩款 eGPU 擴展塢-- eGPU Breakaway Puck Radeon RX 5500 XT 和 eGPU Breakaway Puck Radeon RX 5700,售價分別為 599.99 美元和 899.99 美元。
  • AMD RX 6800(XT)/RX 6900 XT正式發布,重返高端發燒遊戲市場,全面...
    8Pin8+8Pin8+8Pin8+6Pin8+6Pin公版定價7999元5099元4599元3099元2699元  點評顯存是這次A卡最大的亮點,多達16GB,雖然依然是GDDR6顯存但頻率提升到了16Gbps,不過顯卡使用的是單顆2GB的GDDR6顯存,顯存位寬只有256bit,與RX 5700系列顯卡持平,那麼這樣顯存帶寬會不會限制顯卡性能發揮呢?要知道高分辨遊戲是很吃帶寬的。
  • Radeon RX 6900 XT天梯榜首發評測:RDNA2能耗比王者
    我們前些日子已經評測了RDNA 2架構的主流高端產品RX 6800 XT以及RX 6800兩款產品,性能表現應該說是有目共睹、大有進步。 正如AMD CEO Lisa Su在發布會上所說,AMD並不會止步於此,憑藉著RDNA 2架構,AMD顯卡團隊非常自豪的推出了"One More Thing"的重磅級產品「AMD Radeon RX 6900 XT」。
  • 冬蟲夏草評測報告
    【天地網訊】  此次評測,我們從中藥材誠實通超市、天貓醫藥館、康美健康商城三個平臺上選取銷量目前排名第一的冬蟲夏草(規格斷草)來做對比,從而客觀體現不同平臺上,消費者選擇消費的側重點。本次評測將本著客觀、公平的原則做如下測評。
  • 老顯卡評測系列:同名字?HD5770逆襲7750
    1相同名字,相隔兩代HD5770逆襲7750回頂部  【PConline 評測】上周開始,我們開始進行了一周一期的老顯卡評測,大家的反映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如此,HD5700系列採用40納米工藝,出色功耗控制和性能,讓HD6700也馬甲了這代產品,隨著顯卡的更新換代的驅動的不斷完善,不對比一下這些產品還真不知道性能怎樣。
  • RTX 2060/2070 Super VS RX 5700/5700XT...
    除了光追、AI加速上的差異,RTX 20 Super、RX 5700系列顯卡的整體規格是非常接近的,最終決定它們表現的還是性能、溫度、噪音等等。下面我們就來實際對比下二者的遊戲性能。XT領先20%左右,同樣地RTX 2060 Super相對RX 5700顯卡也領先20%左右,在理論測試中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 AMD Radeon RX5900:光線追蹤+雙倍RX5700XT性能,挑戰RTX2080ti
    505mm的大核Navi21來了AMD當前的銷售(性能)旗艦——RX5700XT,具備103億電晶體和高達9.75TFLOP/s的峰值單精度計算性能。代號Navi10的RX5700XT是7nm打造的「中尺寸核心」,晶片面積約251mm:RX5700XT具備251mm的GPU核心面積
  • AMD RX 6800(XT)首測:比上代強80%,性能比肩RTX 3080
    今晚解禁的RX 6800 XT與RX 6800,這篇萬字評測將會為你答疑。  從流處理器規格上看RX 6800 XT與RX 6800的定位差距還是比較大的,RX 6800 XT的流處理器大幅增加至4608個,比RX 5700 XT多了80%,RX 6800流處理器為3840個,比RX 5700 XT多了50%,兩張新卡的流處理器差距則為20%。
  • 高畫質無色散 索尼G大師SEL100400GM評測
    對於G大師鏡頭,索尼一直想要做的就是打造頂級畫質的產品,索尼在發布A9以前,G大師鏡頭焦段最長的也只有200mm,通過2×增倍鏡可擴展至400mm端,但是對於專業的攝影師來說,2×增倍鏡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索尼配合A9,一起還發布了一支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鏡頭,此前A9的機身評測文章我們做過,各位可以點擊《瞬間捕手強勢登場
  • 洩漏版Radeon RX 6900XT(Big Navi)規格令人印象深刻
    事實上,這張圖看上去更像是RX 5700的修改版。第二圖片看上去還不錯,但是我們不要忘記Big Navi和Navi 2x所面臨的競爭對手是NVIDIA的Ampere,而不是Turing。按照這個假設,這些性能數據有點令人失望。不過,在Toutube上這也是爭議最少的一張圖。
  • 38款國產純牛奶評測(上):營養成分表的差別原來這麼大!
    所以,本次牛奶評測沒有將「奶源」作為一個具體的評測項。寶媽們如果比較看重奶源,可以選擇牧場處在「黃金奶源帶」,而且是企業的「專屬牧場」、「自有牧場」的牛奶產品。5、目前國內的純牛奶產品,營養成分標識的單位分為兩種,一種按每100ml標註,一種按每100g標註。純牛奶的密度約為1.02~1.03g/ml之間。
  • 未來已來,XFX RX6800XT海外版3A平臺測試
    前段時間看完公版顯卡評測的小夥伴們,對6800XT的性能想必已經有所了解 顯卡的背板依然沿用了5700XT海外版系列的硬朗風格,大量的鏤空散熱孔和鏤空的LOGO,再搭配上左側的
  • 金領冠塞納牧、雅培菁摯等8款有機奶粉深度評測,哪款更值得選?
    本次選取了8款市面上常見的有機奶粉進行評測,包括:啟賦蘊萃、愛斯時光、雅培菁摯、金領冠塞納牧、君樂寶優萃、飛鶴臻稚、蒙牛瑞哺恩、澳優淳璀。此外,如果這篇文章沒有你想了解的產品,可以在文末給我們留言,下次評測可能就出現了哦~評測說明:即本次評測由奶粉智庫母嬰評測中心組織進行,本次評測不涉及感官評測,參加評測產品均以3段為例,下面均省略段位。
  • 佳能RF35/1.8 MACRO IS鏡頭評測:紅圈鏡頭的品質
    【PConline 評測】繼上次評測了佳能RF系統最好的定焦鏡頭《佳能RF 50/1.2LUSM評測:重新定義標準鏡頭高畫質》,這次PConline評測室拿到了一支小型化但兼具高畫質的微距鏡頭RF35mm F1.8 MACRO IS STM。
  • 《文明5:眾神與國王》遊戲評測【遊俠攻略組】
    評測目錄  戰爭評測  畫面評測  樂效評測  操作評測  總體小結《文明5:眾神與國王》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c5gak/《文明5:眾神與國王》遊俠專題站:http://www.ali213.net/zt/c5gak/  畫面評測   畫面效果,陰影處理,動作光影,粒子效果等技術都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