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可引發10倍強的免疫反應

2020-11-07 馬七紙

科學家說,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試驗性的冠狀病毒候選疫苗,比目前正在研究的其他疫苗更有效。

在小鼠實驗中,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小組說,他們的疫苗對感染的免疫反應比COVID-19倖存者強10倍。



更重要的是,它還引發了一種強烈的記憶細胞反應,在這種反應中,如果被感染,身體會記住入侵的病毒,從而更快地產生抗體。


該團隊說,他們的疫苗不像其他公司生產的疫苗那樣需要冷藏,這使得它更容易生產和在全球運輸。


在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在老鼠身上測試了新的納米顆粒疫苗。


結果顯示,這種注射產生的中和抗體比那些自然產生的要多十倍。


更重要的是,即使接種疫苗的劑量降低了五倍,這種情況也會發生。


免疫也導致了強烈的B細胞反應,它鎖住了入侵病原體的表面,並標記它們以被其他免疫細胞摧毀。


它們還能形成記憶細胞,記住入侵的病毒,以便在未來感染時更快地產生抗體,這對尋找疫苗很重要。


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有助於保護人們不被變異的病毒株感染。


據KIRO 7說,這種疫苗正被授權給兩家生物技術公司進行大規模生產,臨床試驗預計將在今年年底開始。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張輝團隊開發新冠病毒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研究概述目前全世界已經開發了多種應對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疫苗,這些疫苗均通過獨特的方式誘導了一定的免疫反應。為提供更多強力有效的備用疫苗,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團隊基於自組裝的幽門螺旋桿菌鐵蛋白(Ferritin)二十四聚體,開發了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 中山大學開發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張輝教授團隊針對新冠病毒開發出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目前團隊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申報臨床批件。
  • 新冠疫苗新成果:中大張輝團隊開發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北京時間11月25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教授張輝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最新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
  • 張輝團隊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儘管我國已經全面控制了新冠疫情的大面積傳播,然而仍有一些輸入性病例和零星本土病例偶現。開發強效地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成為了當前疫情防控的當務之急。目前全世界有261款備選疫苗處於研發當中,其中有58款處於臨床驗證階段。在COVID-19爆發初期,新冠疫苗研發多集中於技術路線相對成熟的滅活疫苗、核酸疫苗和腺病毒疫苗。
  • 中山大學團隊研究開發新型納米顆粒新冠疫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通訊員 吳立堅)近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教授張輝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最新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
  • 新冠疫苗新成果!中山大學團隊開發新型納米顆粒疫苗,可顯著增強保護性免疫響應
    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最新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中大原創的新冠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儘管各個實驗室在檢測手段和實驗靈敏度上均有所不同,但依然可以反映出該納米顆粒疫苗的高效價。
  • SARS-CoV-2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
    SARS-CoV-2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20:00 中山大學張輝研究小組發現,基於SARS-CoV-2受體結合結構域(RBD
  • ...​​​SARS-CoV-2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
    點擊播放 GIF 0.1M戳藍色字「預防界」關注我們喲中山大學張輝研究小組發現,基於SARS-CoV-2受體結合結構域(RBD)和七肽重複序列(HR)的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通過將自組裝的24聚鐵蛋白與SARS-CoV-2突刺(S)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和/或七肽重複(HR)亞基共價綴合,研究人員開發了納米顆粒疫苗。與單體疫苗相比,納米顆粒疫苗引發了更強大的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應答。接種了RBD和/或RBD-HR納米顆粒的RBD和RBD-HR納米顆粒接種的hACE2轉基因小鼠在SARS-CoV-2攻擊後肺中的病毒載量降低。
  • 柳葉刀發布陳薇團隊新冠疫苗試驗結果:安全,能誘導免疫反應
    其中,低劑量組注射0.5毫升疫苗,其中含5×10^10個經過改造的病毒顆粒;中劑量組注射1毫升疫苗;高劑量組注射1.5毫升疫苗。Ad5新冠疫苗是使用弱化的普通感冒病毒——複製缺陷型的Ad5腺病毒作為載體,生產出的一種經過改造的病毒顆粒。
  • RNA疫苗或成新冠疫情終結者?|rna|新冠疫苗|滅活疫苗|疫苗
    RNA疫苗的實際產能與預期可能會有偏差。撰文 | 汪汪11月9日,美國輝瑞(Pfizer)公司發布消息,稱其與德國BioN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對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受試者有效,且有效性超過90%。
  • 外媒: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秘密成分》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使用同樣革命性技術的兩種突破性疫苗在防止新冠病毒方面非常有效,但這兩種疫苗設計方法的不同影響了二者的增產速度和分發方式。
  • 中山大學發布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研發成果
    中山大學26日晚間通報,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北京時間11月25日刊發了中山大學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授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目前,這款納米顆粒疫苗正在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批件。(中新網)
  • 五類新冠疫苗中,RNA疫苗為何能遙遙領先?-虎嗅網
    11月9日,美國輝瑞公司發布消息,稱其與德國BioN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對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受試者有效,且有效性超過90%。根據引發免疫應答的方式不同,我們可以將製備疫苗的技術分為五種。一些技術比如說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等已經投入大規模應用,而一些新技術比如RNA/DNA疫苗還從未出現於人用商業疫苗中。
  • 《柳葉刀》稱中國新冠疫苗能快速誘發免疫反應,英媒:令人鼓舞
    論文稱,中國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能快速誘導免疫反應,適合在大流行期間使用。英媒認為這一消息「令人鼓舞」。報導稱,《柳葉刀-感染病學》(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周三(18日)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疫苗的同行評議論文。
  • PNAS:讓新冠疫苗「乘風破浪」?紅細胞解鎖新技能!
    臨床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佐劑、佐劑與疫苗使用時引起的不良反應。此外,與抗原一起遞送的外來佐劑必須針對每種新疫苗進行完整的臨床安全性試驗,這也是如今疫苗開發耗費時間長的部分原因。針對此問題,由哈佛大學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和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領導的研究人員從自身細胞出發,發現紅細胞的先天免疫功能使其可以作為載體將抗原呈遞到脾臟,從而產生免疫反應。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近期,輝瑞和Moderna新冠mRNA疫苗獲批上市,是mRNA疫苗首次大規模使用,關於其技術和安全性存在各方質疑,藉此展開對這種新型mRNA疫苗的討論,列舉了10條大家對該疫苗的疑問,我們進行了解答,同時介紹一下我國的疫苗現狀。
  • Science警告:公眾需要做好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準備
    新冠疫苗的研發和上市進度,對於新冠疫情的防控來說至關重要,目前有164項臨床前研究,37項進入1期臨床,17項進入2期臨床,13項進入3期臨床,6款疫苗被批准有限制使用,這6款均在俄羅斯和中國。目前還沒有新冠疫苗正式獲批使用。今年夏天,計算生物學家 Luke Hutchison 自願參加了Moderna公司研發的 COVID-19 mRNA疫苗的臨床試驗。
  • SARS-CoV-2蛋白納米顆粒疫苗可激發有效的中和抗體反應
    SARS-CoV-2蛋白納米顆粒疫苗可激發有效的中和抗體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30:59 美國華盛頓大學Neil P.
  • 美國mRNA新冠疫苗初步報告:可誘導免疫反應 大概率有不良反應
    ·mRNA-1273疫苗可誘導免疫反應·試者大概率引發不良反應,但未發現限制試驗的安全性的問題,可進一步開發mRNA-1273疫苗分三組劑量分別進行測試,可在所有參與者中誘導抗SARS-CoV-2免疫反應,但均出現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應包括疲勞,發冷,頭痛,肌痛和注射部位疼痛,多數人出現發燒
  • 美軍自研鐵蛋白載體新冠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
    USAMRDC指揮官塔利準指出,美軍研發機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努力推動新冠感染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美軍科學家正在協助支持美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這一全球衛生挑戰。美軍科研人員從二十多個疫苗原型中篩選出在臨床前研究中最有希望引起抗體反應的候選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