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被冠以「續航能力差」的標籤,這時候人們突發奇想。如果加裝一臺發電機會怎樣?在電動車上裝一臺發電機可以不準確的描述為插電式動力系統,三種類型如下:並聯式插電混合動力系統、混聯式插電混合動力系統、增程式插電混合動力系統。那接下來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看下電動車加裝小型發電機吧。
電動車加裝小型發電機——並聯式插電混合動力系統
代表車型:BYD-秦、奔馳S500插電版
就是在傳統燃油汽車上加裝一套電動車驅動系統,驅動電機、電池、控制器,發動機與電動機的功率輸出都直接傳遞到驅動輪上,沒有功率浪費。這臺電動機身扮兩角,即是驅動電機又是發電機,在需要功率補充的時候電動機介入驅動做功,在電量需要補充的時候電動機介入發電做功。
【優點】
沒有功率浪費。在純電模式下,有電動車行駛的安靜,起步時有極大的扭矩,加速能力非常出色。對於整車的製造成本較低,只是在傳統汽車上加了一套系統而已。
【缺點】
只有一臺電動機,不能同時作為驅動電機和發電機,其混合動力的模式維持時間相對較短,且這種車身結構電池容量小,在較短的混合動力模式之後又只能由發動機單獨工作,油耗反而比普通汽車大一點。在混合動力的工作模式下,由於發動機直接參與驅動輪功率輸出,其轉速不能控制在最佳轉速,油耗相對較高,只有在純電模式下才能實現零油耗。
電動車加裝小型發電機——混聯式插電混合動力系統
代表車型:寶馬i8、保時捷918
混聯模式相較於並聯模式,相同點是:擁有兩套驅動系統。不同點是:混聯模式有兩個電動機。其中一個電動機僅僅參與車輪驅動,而另一個電動機不僅參與車輪驅動還參與發電。當車輛需要非常大的驅動功率時,發動機、兩個電動機都參與驅動。當電力不足時就參與發電。
【優點】
不僅有純電動車的安靜行駛,還有非常低的使用成本,在增程模式(下文會講)下發動機可以控制在最佳轉速發電,友好低、噪音小、震動小。
【缺點】
就是燃油車和電動車的配件一樣都不能少,直接抬高了造價成本
電動車加裝小型發電機——增程式插電混合動力系統
代表車型:寶馬i3、雪佛蘭沃藍達、Fisker卡瑪、奧迪A1 e-tron
嚴格意義上說任然是電動車,不同於純電動車的是加了一臺發電機,只是這臺發電機不是普通的發電機,動力源於汽車的發動機,其發電功率是相當大的。由於發動機不參與直接驅動,因此省去了傳統汽車的變數箱、傳動軸。
【優點】
安靜、起步扭矩大,可以當純電動車使用,發電機作為備用,使用成本非常低,相較於電動車有更長的續航裡程,且發動機始終維持在最佳轉速區間,保證了其使用壽命更長,維護保養成本更低。
【缺點】
有功率損失,由發電到驅動這部分的功率不是直接輸出到驅動輪,在高速情況下油耗反而會更高。
那到底是能不能加裝小型發電機呢?其實針對這個問題,不是不能,而是沒有必要。裝一個發電機無外乎是想節約電池的電能或是為電池充電。但想法好卻得不償失。我們知道,發電廠的發電機是靠燒煤或燒油發電的,一定要消耗能量。那麼電動車安裝發電機同樣要消耗能量,這個能量就來自電動車的電池。這種能量循環中因存在機械摩擦,能量轉換效率,所以還要額外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發電機輸出的電能要小於電池送出的電能。這種受累不討好的事最好不要做。希望大家在看完小編介紹的關於電動車加裝小型發電機的內容之後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