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杯、餐盒、玻璃瓶……是什麼垃圾?怎麼扔?這回全說清了

2021-01-08 瀟湘晨報

小夥伴們還記得嗎?日報君前段時間剛剛科普過塑料餐盒、玻璃瓶、廢舊衣物……它們有了新的名字——「低值可回收物」。

▼猛戳連結回顧一下▼

重要變化!快餐盒塑膠袋奶茶杯…是什麼垃圾?官方解答來了→→

必須投放到藍色可回收物桶裡

根據市垃分辦印發的《指導目錄》,低值可回收物共分為5大類。

那麼,到底怎麼投放這類垃圾才既正確又環保呢?跟著日報君學起來吧↓↓

外賣餐盒、牛奶盒怎麼投放?

市民在投放牛奶盒、飲料盒等前,請把盒內剩下的液體倒掉。

在投放一次性餐盒前,請把裡面的剩菜剩飯倒入綠色的廚餘垃圾桶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白色泡沫快餐盒由於環保原因,國家已經禁止使用,屬於其他垃圾。

玻璃陶瓷、塑膠袋怎麼投放?

玻璃陶瓷容器,要將裡面的物品倒乾淨後,再投放到玻璃陶瓷專用桶。

蓋子、塑膠袋等要放到藍色可回收桶。因為設備在粉碎玻璃陶瓷時,這些異物會損壞設備,造成設備停機。

記得告訴更多小夥伴們,大家一起減少垃圾產生,做好垃圾分類!

(來源:綠海鷗廈門垃圾分類在行動)

【來源:廈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粽子吃完了,粽葉不能扔廚餘垃圾桶?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吃粽子的時刻,有人愛吃「鹹口」肉粽,有人愛吃「甜口」棗粽,無論偏好什麼口味,都能大快朵頤。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您有沒有想過:吃完粽子產生的是哪類垃圾?吃完了該怎麼扔?目前,全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名單已有46個,垃圾分類正在不少地方推行。在從垃圾分類新手向小能手「進化」的道路上,您是否依然有很多問號?日常生活垃圾都分清楚了嗎?
  • 記牢這張思維導圖,輕鬆掌握上海垃圾分類技巧
    《條例》規定,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儘可能搞清垃圾的分類,實現正確的分類投放,已迫在眉睫。但垃圾的種類成百上千,要全部準確掌握怎麼分類,也需要一個過程。
  • 扔玻璃瓶要區分顏色、垃圾桶多是「巨無霸」……垃圾分類,他們是...
    走在德國大街上,時常能看到商店扔出的大量包裝盒,或是住戶扔出的厚厚的報紙,都綑紮整齊地堆放在垃圾桶旁。這類廢品在國內可以稱重出售,但在德國沒有這個價值。知情者說,德國人工成本很高,沒法指望賣廢品掙錢。有趣的是,這些回收玻璃瓶的垃圾桶既粗又高,體積巨大。德國人怎麼有這麼多瓶子可扔呢?留學生陸小暢告訴記者,他和幾位男同學租住在一起,平時經常喝啤酒和紅酒,因此,每過兩三個月,他們就要集中清理一下酒瓶,把攢下的百餘個瓶子抬到街口,按顏色分別投進回收桶裡。
  • 垃圾分類智力測試,20種日常垃圾如何正確丟放,你能扔對嗎?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重視,垃圾分類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一個生活常識,然而隨著幹垃圾、溼垃圾的區分出現,許多人被垃圾分類搞昏了頭,出去扔個垃圾都得先上網查一查究竟是溼垃圾還是幹垃圾?否則一旦扔錯,可是會面臨罰款的哦!雖然對於垃圾分類,人們做足了準備,但是仍然表示力不從心。比如一杯喝了一半的奶茶該如何處理?
  • 朋友圈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這是個什麼梗?
    朋友圈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這是個什麼梗?」刷屏這是個什麼梗?有人說:「今年的秋天比以往來得早一些,所以今年這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安排一下」也有人說:「指的是在這個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熱乎乎的奶茶心裡特別溫暖。」在意你的人,看到你發的消息,會給你主動轉52元奶茶錢,讓你喝到秋天第一杯奶茶。
  • 《家庭版垃圾分類攻略》:一張表分清各種「易扔錯垃圾」
    可以說,垃圾分類是防止「垃圾圍城」最有效的辦法。 間接好處:帶來顯著經濟效益 數據顯示,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柴油;1噸易拉罐熔化後能變成1噸高質量的鋁塊,相當於少採20噸鋁礦;回收1500噸廢紙,可少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
  • 記牢這張思維導圖,讓你輕鬆掌握上海垃圾分類技巧
    但垃圾的種類成百上千,要全部準確掌握怎麼分類,也需要一個過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結合採訪經驗,梳理出了一個好用的「排除法」,基本可以應對常見的生活垃圾分類問題,即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的順序,逐一對照要扔的垃圾,看它屬於哪類,從而避免在垃圾分類上死記硬背。
  • 一天3杯奶茶的小夥從上海辭職到長沙開奶茶店,曾因辭去「鐵飯碗...
    彭文斌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奶茶店。上大學時,他就是一個奶茶痴迷者,一天能喝3杯,「像你手裡這種中杯的量,我就站在奶茶店門口,幾口就喝完了,然後跟老闆說,再來一杯」。而現在,33歲的奶茶店店長彭文斌依然保留著這個愛好,甚至還在品牌的固定菜單之外,自己搭配創造了五六種飲品。
  • 廢舊電池都是「有害垃圾」嗎
    揚子晚報網6月13日訊(通訊員曲茜 記者 張可)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廢舊電池一定作為有害垃圾進行處理,其實不然。6月13日,在棲霞區堯化街道進行的「綠水青山大家談」活動現場,垃圾分類專業人士進行的「垃圾究竟該怎麼分」的講座,顛覆了很多人的傳統認知。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丨奶茶不叫「milk tea」!那叫什麼?
    這兩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個梗突然火了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奶茶刷屏這到底是個什麼梗呢?有人說:「今年的秋天比以往來得早一些,所以今年這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安排一下。
  • 一次性餐盒是可回收垃圾嗎?
    一次性餐盒經常會用到。那麼,這種產生頻率非常高的生活垃圾到底該如何分類?很多人都可能分錯。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一次性餐盒是什麼垃圾?用過的一次性餐盒是其他垃圾。一次性餐盒多數是由塑料製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色汙染,投放垃圾的時候要注意將它投放到其他垃圾箱內。
  • 什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只想知道「奶茶」英文怎麼說?
    這兩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不是已經在你的社交平臺刷屏?莫名其妙就火了!你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疑問??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現在的梗,怎麼都來得這麼突然?   網友說:"節日已經不能滿足女人了,他們開始對節氣下手了"。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嗎?奶茶不叫「milk tea」!那叫什麼?
    這兩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個梗突然火了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奶茶刷屏這到底是個什麼梗呢?有人說:「今年的秋天比以往來得早一些,所以今年這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安排一下。也有人說:「指的是在這個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熱乎的奶茶心裡特別溫暖。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英文可不是milk tea!
    「奶茶」英文可不是milk tea那是什麼呢?一起來學習吧~1.奶茶的名字搞清楚了在國外,想喝杯奶茶續命該怎麼點呢?這並不準確,因為我們說的"少冰"是在沒放冰之前"少放一些"而less ice是「把冰拿出來一些」的意思(覺得放進去的冰有點多,再取出一些)
  • 正解:小龍蝦全身是溼垃圾
    上海市廢管處進一步解釋稱,溼垃圾指的就是易腐垃圾,在2019年4月出臺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中也有列舉明確,「水產及其加工食品(魚、魚鱗、蝦、蝦殼、魷魚)」都歸屬於溼垃圾。小龍蝦扔起來很簡單。 「垃圾去哪兒了」 微信公眾號圖還有網友問,既然說水產都是溼垃圾,為什麼蛤蜊殼卻是幹垃圾?
  • 排8小時買杯奶茶,你怎麼看?
    外賣小哥送了4杯賺了400元12月1日,即使你沒有到過武漢天地,也在朋友圈裡、微信群裡見識到了「一杯奶茶的瘋狂」。一杯奶茶原價16元左右,當天上午一度被炒到了150元。「喝了這杯奶茶可以延年益壽嗎?」不能理解為了一杯奶茶排隊一天的,不只是楊謙和同事們。家住武漢天地附近的王叔每天早上都要在附近遛彎,今天路過這家新開的奶茶店,讓他忍不住駐足圍觀,「這是在免費領什麼東西?」王叔問身邊正在排隊的小夥。「這哪是免費領啊,這是在排隊買奶茶,一杯150元都難得買到」,小夥向王叔解釋。
  • 如果大家都這樣做,或許「垃圾群島共和國」就不會誕生了
    垃圾群島共和國的存在就是為了把海洋垃圾貼到那些領導人鼻子下面,而不是變成一份文件放在他們的桌子上,那樣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但事實上,真正要拯救地球的垃圾汙染,根源還是怎麼解決人類在陸地上製作產生的垃圾。【「處女座」垃圾分類法】世界上最嚴格的垃圾分類處理國家,當屬「潔癖之國」瑞士。
  • 網絡瘋傳「奶茶」潮到底是什麼?60歲阿姨喝秋天第一杯奶茶翻車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秋天第一杯奶茶「刷屏!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樣,看到這句話時都是滿臉問號+一頭霧水?秋天第一杯奶茶這是什麼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怎麼莫名其妙就刷屏了呢?我問了問單位的90後,女生告訴我說,就是秋天過一半了,突然要有儀式感,今年又出不來門,就讓男朋友發個紅包,確認一下秋分吧!畢竟連清明節也是放假的,秋分也要啊[大笑]!男生則撇撇嘴說,這就是變著法讓我發紅包唄,還能咋的?說是這樣說,眼睛裡還是有些歡喜的,誰都希望把每天過成節嘛。
  • 塑料餐盒、一次性紙杯、外賣包裝盒,它們在杭州江幹有了新去處
    垃圾袋內是一些一次性餐盒、用過的紙杯、外賣包裝盒,「我平時上班忙,沒時間做飯,點外賣比較多,以前我就都丟在其他垃圾桶裡了,現在聽社區說這些都能回收了,我就特意分出來丟到藍桶裡。」  據統計,有「中國樓宇經濟十大活力中央商務區」之稱的錢江新城,服務企業達8000餘家,輻射員工8萬餘名。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近兩年,隨著外賣行業迅速發展,不斷增長的外賣垃圾潛伏的生態隱患引發擔憂。外賣平臺、商家能否從源頭控制餐盒材質及數量?巨量的外賣垃圾又該如何處理?  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餐盒材質主要為PP5(聚丙烯),這類材料雖然有無毒害、耐高溫等優點,但其不可降解的特點卻引出了垃圾處理難題。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外賣垃圾中的塑料製品回收量極低,多數外賣垃圾都通過焚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