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德語培訓:德國留學趣聞|聽過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又是……

2020-12-02 酸奶德語

廣州德語培訓哪裡好?

廣州酸奶德語——專注於廣州地區德語培訓與德國留學

——————————————————————————

2020年9月17日,美國當地時間晚6點,第三十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如期而至。不過這次的頒獎典禮不像以往一樣,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舉行,而是因疫情影響,換成了線上會議模式。

—— 摘自百度百科

這屆搞笑諾貝爾獎中,一個根據因紐特人的「傳說」,用糞便做刀的研究小組,榮獲「材料科學獎」,儘管他們做出來的「糞」刀什麼都切不了。

一些國家的政客亦在此次盛典中「大顯身手」。比如獲得「和平獎」的兩位是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的外交官,他們不謀而合地在凌晨三點敲響了各自家的門鈴,並切斷了對方的水電供應,然後就跑掉了。(這種方式看起來的確比戰爭要和平多了呢。)

醫學教育獎」的獲得者咖位更大了,他們是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國的總統,「在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中,他們利用Covid-19病毒告訴全世界,相較於科學家和醫生,政治家對人們的生老病死影響更加明顯。」(摘自澎湃新聞)

其實,一向正經嚴肅的德國人也曾出現在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上。那麼,現在就來一起看看,這些「搞笑」的德國研究(以及荒唐事)吧!

2020年

物理學獎」頒給德國人雷克,他發現的「指數衰變定律」,可以用來預測啤酒泡沫可以存在多久。(可以,這非常德國!)

2005年

流體力學獎」授予觀察企鵝排洩物的德國科學家維克託·梅耶和匈牙利科學家約瑟夫,他們一同發表了《企鵝排便所產生的壓力——鳥類排糞計算式》。

2014年

德國學者獲得「生物學獎」。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狗便溺時能感知磁場,科學家們在兩年的時間裡,研究了37個品種的70條狗在戶外自由便溺時的位置,結果發現,在地球磁場處於「穩定」的狀態下,狗在便溺時會將身體與地球南北軸線對齊。但在太陽耀斑等地球磁場「不穩定」時,狗便溺的位置就變得隨意了。

(沒想到吧)

2016年

德國大眾汽車(VW, Volkswagen)勇奪「化學獎」,此獎表彰其在美國汽車尾氣測試時,用安裝的非法軟體自動減少特定廢氣排放的方式,「解決」了汽車過度排放的問題。(可惜的是,大眾汽車並沒有派人去頒獎典禮上接受這個獎項。)

2018

人類學獎」被授予來自丹麥、荷蘭和德國的研究人員 Tomas Persson,Gabriela-Alina Sauciuc 和 Elainie Madsen ,他們通過對動物園的猩猩進行觀察後發現:在人類模仿它們、嘲笑它們的同時,這些猩猩們其實也在模仿我們。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猩猩模仿人類的次數和人類模仿他們的次數一樣多,而且它們模仿得和人類一樣好。(摘自知乎)

2019年

心理學獎」被授予德國科學家Fritz Strack。時間退回到1988年,一個研究組發現,嘴裡叼一支筆會讓你微笑,也因此會更加快樂,這是一種面部反饋機制產生的結果。這在當時是一項相當有名的研究,也因此並沒有人去質疑它的結論,直到開展這項研究的科學家Strack自己在2016年重新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實驗,但卻發現無法復現當年自己得出的結論,換句話說:很遺憾,嘴裡叼一支筆,並不會顯著地增加你的快樂程度。(摘自搜狐)

相信德國還有許多引人哈哈大笑的研究,但無奈他國競爭者過於「優秀」,所以沒能在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下面再來一睹榜上留名的其他國家的人和事的「風採」。

管理學獎

2020年

在今年的榜單上,有五個中國人獲獎了。他們是來自廣西的五位「職業殺手」。這5位老哥做了一件套娃謀殺未遂的行為藝術

老哥A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B;

老哥B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C;

老哥C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D;

老哥D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E。

最後沒人被殺,但酬金從200萬縮水到了10萬。(摘自新浪科技)

這五位老哥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金錢管理大師」。他們沒法趕到現場領獎,因為還在牢裡蹲著呢。

和平獎

2000年

授予英國皇家海軍,表彰他們發明了以「砰!砰!」的喊聲代替真槍實彈進行集訓的方法。(無槍勝有槍,高!)

2010年

頒給英國基爾大學的理察·史蒂芬斯(Richard Stephens)、約翰·阿特金斯(John Atkins)和安德魯·金斯頓(Andrew Kingston),因其證實了罵人能夠緩解疼痛這一廣泛持有的看法

2013年

授予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格裡戈裡耶維奇·盧卡申科和警察,總統規定在公共場合鼓掌是非法行為,而警察又以鼓掌的罪名逮捕了一名獨臂男子。(或許能讓這位「大師」表演一下「單手鼓掌」的絕活嗎?)

醫學獎

2007年

英國格洛斯特的Brian Witcombe和美國田納西州的Dan Meyer,因研究吞劍的副作用而得獎。(研究結果證明,人是可以吞劍的,但是一輩子可能只能吞一次(手動滑稽)。)

2018年

表彰Marc Mitchell 與 David Wartinger,他們的研究顯示,坐雲霄飛車可以加速腎結石排出。(有沒有人研究狂笑能否加速腎結石排出呢?)

生物學獎

2001年

頒給美國科羅拉多州的Buck Weimer,以表彰他發明了用活性炭濾芯過濾屁的氣密內褲

2015年

由智利大學的Bruno Grossi獲得,他和他的同事發現,當把一個重重的棍子插入雞屁股的時候,雞走起來的樣子像極了恐龍

極地科學獎

2014年

頒給Eigil Reimers與Sindre Eftestl,他們研究馴鹿會對假扮成北極熊的人類作何種反應。(「假扮北極熊逗馴鹿「可以被收錄進人類迷惑行為大賞了。)

原來科研的功能不止是探索世界奧秘,還能拯救不開心呢~

小夥伴們,在德語學習與德國留學的道路上有需要幫助的,可以戳酸奶君「hallomonika」呦!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2018獲獎名單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  影視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莓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須屬於「搞笑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要正裝出席,向瑞典王室敬禮;搞笑諾貝爾獎則是愛穿啥穿啥,(還有人打扮成蜜蜂),但需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每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感官和品味的邊界。隨著第30屆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我們又將看到更多刷新認知的成果了。「被認可是一種榮譽,」獲獎者埃倫在9月17日舉行搞笑諾貝爾頒獎禮前表示,「我一生都在追求搞笑諾貝爾獎。夢想成真了。真的。」
  • 廣州德語培訓:德語學習中這幾個Tipp,或讓你2021的flag屹立不倒
    廣州德語培訓哪裡好?廣州酸奶德語——專注於廣州地區德語培訓與德國留學申請——————————————————————————————小夥伴們,你們是不是已經為2021年立好了flag?「變苗條」、「不熬夜」、「多運動」、「多讀書多看報」……等會兒,這些flag是不是和2019年你們為2020年立的出奇的一致?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誰也沒想到的,一直「默默無聞」的馬克在他35歲的時候創立了橫行科學界的另類獎項——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不僅設立了和諾貝爾獎一樣的獎項,還有公共衛生、考古、營養學等隨機獎項,一共為10個獎項。與諾貝爾獎不同的是,想要取得搞笑諾貝爾獎十分容易,每個人都可以向主辦方申請提名,如果到最後一天主辦方還沒有出結果,就會請來路人做最後的決定。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在2013年以前是沒有任何獎金的,獲獎者需要自費領獎,獎品也是千奇百怪的手工藝品。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科學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嚴肅的象徵,更不要提科學界的頂級獎項諾貝爾獎了。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誰也沒想到的,一直「默默無聞」的馬克在他35歲的時候創立了橫行科學界的另類獎項——搞笑諾貝爾獎。在創立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一年,馬克找不到一本稱心的科學雜誌。只好自己寫稿,再將稿子投遞給一家沒落的科普雜誌社。該雜誌社十分欣賞馬克的科學文章,便聘用他當編輯。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這兩天諾貝爾獎相繼公布了,關於諾貝爾獎,你究竟了解多少,為什麼發了這麼多年,獎金還是沒有發完,為什麼還有一些奇怪的獎項,為什麼獎項裡沒有數學,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多疑問,跟著阿貓一起了解一下吧!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一項將揚子鱷置於氦室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的發聲機制,其研究者獲2020搞笑諾貝爾獎。圖片來源:GREGORY G.DIMIJIAN/SCIENCE SOURCE本報訊 受疫情影響,搞笑諾貝爾獎第30屆頒獎儀式近日在線上舉行。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評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古怪」研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據《科學》報導,這是該獎項首次在線上舉行頒獎儀式。專業的昆蟲學研究人員也怕蜘蛛——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獲得了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昆蟲學獎。
  • 一個把打仗變成段子的國家,去80人回81人,獲搞笑諾貝爾獎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122字,閱讀約3分鐘一個把戰爭變成笑話的國家送回了80個人,81個人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戰爭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是災難的象徵。只是世界很大,在歐洲的中部,有一個小國把戰爭變成了笑話,他們只派了80個人去打仗,結果帶了81個人回來,他們喜歡搞笑,還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但搞笑諾貝爾獎呢?其實這是一種另類的科學節,比如去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搞笑經濟學獎頒給了一個中國團隊,他們的研究課題是觀察做巫毒小人扎針罵老闆是否有效,研究的結果是能讓心情變好,而且不會被炒魷魚。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一個熱鬧程度不遜於諾貝爾獎的年度盛會,受疫情影響,其第30屆年度活動近日在線上舉行。(一項將揚子鱷置於氦室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發聲的機制,其研究者獲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圖片來源:GREGORY G.
  • 一個把打仗變成段子的國家,派出80人回來81人,曾獲搞笑諾貝爾獎
    一個把打仗變成段子的國家,派出80人回來81人,獲搞笑諾貝爾獎打仗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也是一件象徵著災難的事情。只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歐洲的中部,有這麼一個小國硬生生把打仗變成了段子,他們只派出80人參戰,結果回來81人,他們熱衷於搞笑,還曾經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731)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中國日報】哪些人獲得了搞笑諾獎隨著第三十屆即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名單的揭曉,我們又見識到了一批腦洞大開的研究者。可別把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搞混了。前者是名利雙收的正牌獎項,後者讚揚的則是 「 初看惹人捧腹大笑,再看卻發人深思 」 的研究。
  • 科學家的幽默:搞笑諾貝爾獎
    你覺得主流科學家會怎麼看待那些做另類的科學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科學獎的科學家呢?答案就是:主流科學家對搞笑諾貝爾獎大都是比較認同的,這種認同跟科學家之間互相打聽同行研究中的奇聞怪事產生的認同感是差不多的。
  • 科學網—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 德國人口只有八千萬,卻包攬了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諾貝爾獎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 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七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 搞笑諾貝爾獎是如何搞笑的?讓我們的科學也「可愛」起來
    每一年9月的時候,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諾貝爾獎得主都會來到哈佛大學表彰這些讓人發笑的優秀研究。這樣一場科學的盛宴,究竟會有多搞笑?裡面有多少精妙的梗?今年又有哪些研究獲此殊榮?接下來小編帶你略知一二……Pizza 或許可以抗癌,為什麼樹袋熊的屎是方形的?
  • 搞笑諾貝爾獎 今年的諾貝爾獎都頒給了這些人!
    據媒體報導,作為科學界最狂野的獎項,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醫學教育獎頒發給日本醫生堀內朗 報導稱,在搞笑諾貝爾獎中,科學家本人就是研究對象。這不禁讓人聯想起2015年的獲獎者賈斯廷·施密特,他讓蜜蜂叮咬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來確定哪些部位被叮咬後的疼痛感更劇烈。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每年都在哈佛大學舉行,獲獎的大都是引人發笑的科學研究。
  •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又有多位科學家憑藉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不同獎項。  今年是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是「第一屆」。
  • 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不僅一個比一個奇葩還有中國人得獎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結果近日揭曉,這項由美國幽默科學雜誌《不可能研究年鑑》(the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的搞笑諾貝爾獎(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得獎名單,受到疫情影響,頒獎禮只能在網上進行
  • 【頒獎】嘲諷界的業界良心: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的嘲諷從不限於象牙塔,從辛巴威央行到白俄羅斯總統的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國家領導人都是嘲諷對象「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又譯「幽默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