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研究 | 英國學者持不同意見,左甲狀腺素對心梗後左室功能...

2021-01-15 健康界

2020年11月26日凌晨,足壇巨星馬拉度納因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所致心臟驟停離世;2021年1月1日,新年伊始,《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離世......一則則令人痛心的新聞不斷提醒著世人,警惕心肌梗死帶來的不良結局。

近年來,儘管恢復冠狀動脈血流的藥物與機械再灌注策略技術的進步極大改善了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但一部分心梗患者仍會進展為心力衰竭,甚至出現更糟糕的臨床結局。

據相關研究證實,輕度甲狀腺功能衰竭疾病——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亞臨床甲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預後較差有關。但相關臨床指南指出當前缺乏高質量的證據對甲減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甲減患者提出可靠的疾病管理建議。治療急性心梗患者的亞臨床甲減是否安全,是否對急性心肌梗死後左室(LV)功能有預後益處,目前也尚不清楚。

ThyrAMI2(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甲狀腺素)試驗是一項評價左甲狀腺素治療對急性心梗死和亞臨床甲減患者左室功能影響的研究。

2020年7月,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醫學系轉化與臨床研究所的Acais Jabbar等在JAMA發布了ThyrAMI-2試驗研究結果,發現左甲狀腺素治療不能改善急性心梗合併亞臨床甲減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研究人員選取了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英國6家醫院就診的95例患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46例給予左甲狀腺素膠囊,49例給予安慰劑,兩組受試者基線數據基本相當。

治療每天一次,持續52周。藥物初始劑量為25μg,在治療的第4、8、12、24周對患者進行促甲狀腺素功能檢測,並根據甲狀腺功能改變用藥劑量。目標血清促甲狀腺素水平為0.4~2.5 mU/L。

研究結束後左甲狀腺素組的中位日劑量為50μg,整個研究過程患者的藥物依從性良好(94%)。

儘管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研究人員發現治療後左甲狀腺組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中位數(1.8mU/L)低於安慰劑組(3.2mU/L),並在所有測量時間點均低於安慰劑組。

甲狀腺功能及左甲狀腺素劑量的事後分析

根據不同亞組,左甲狀腺素與安慰劑對LVEF的影響

52周後,左甲狀腺素治療組主要結果指標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從51.3%增加至53.8%,安慰劑組則從54.0%增至56.1%,校正基線LVEF、年齡、性別、急性心梗類型、冠狀動脈影像等指標後兩組間平均差異為0.76%,左甲狀腺素未明顯改善伴有亞臨床甲減的心梗患者LVEF

亞組分析顯示所得結果不受性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表現、基線甲狀腺功能的影響。

兩組患者治療後的主要結局

左室舒張末期容積/體表面積(EDV/BSA)(治療後左甲狀腺組VS安慰劑組66.7mL/m2 VS 70.4mL/m2)、每體表面積收縮末期容積(ESC/BSA)(31.1mL/m2 VS 31.4mL/m2)、52周後心輸出量(4.1L/min VS 4.6L/min)、梗死面積(5.8% VS 8.4%)、左室重量(99.2g VS 94g)等次要結局在左甲狀腺組和安慰劑組也無顯著差異

兩組患者治療後的次要結局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及抑鬱等次要結局的指標SF-12v2平均生理及心理得分、明尼蘇達州生活與心力衰竭問卷得分中位數、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評分中位數在兩組之間均無明顯差別,使用或不使用左甲狀腺素治療未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

兩組患者治療後的生活質量和抑鬱

此外左甲狀腺組8例患者共報告了10個嚴重不良事件,安慰劑組則有10例患者共報告了17個嚴重不良事件。

兩組患者治療後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採用MRI作為標準參考技術,以評估受試者心臟的容量和功能,這是本研究的優勢之一。儘管沒有明確的發現,但本研究確實解決了急性心梗後左甲狀腺素替代療法潛在安全性的一個重要不確定性。

研究人員也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一些缺陷:

研究中冠狀動脈阻塞與左甲狀腺素治療之間存在17天左右的延遲,療效可能被減弱;

由於左甲狀腺素對患者的安全未知性,研究中所用劑量較小,中位日劑量低於已被證實對心血管有益的水平;

在本試驗的患者中,由於激活和失活甲狀腺激素酶的變化,儘管使用左甲狀腺素治療,但由於四碘甲腺原氨酸(T4)到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轉換受損,心臟T3的生物利用度可能較低;

本試驗患者中有近40%的存在左室功能的保留,對於LVEF更嚴重的患者,左甲狀腺素治療的效果尚不清楚;

慢性持續性亞臨床甲減患者可能與本研究人群不同,不能確定左甲狀腺素是否能改善這類人群的左室功能;

LVEF代表左心室大小改變的百分比而不是心肌收縮性,其他表示左室收縮性的標記物與LVEF無關,可能提供更多的預後信息。

最終,研究人員認為左甲狀腺素治療52周後未增加急性心梗患者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心血管不良反應,但也沒有顯著改善急性心梗伴亞臨床甲減患者的LVEF。這些發現不能支持對急性心梗患者進行亞臨床甲減的治療

參考文獻:

Jabbar A, Ingoe L, Junejo S, et al. Effect of Levothyroxine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0;324(3):249–258. doi:10.1001/jama.2020.9389

相關焦點

  • 過度醫療:美國85%的左甲狀腺素是亂開的?! | ATA 2019
    研究1:Poster 60僅有15%使用甲狀腺素的患者TSH>10mU/LPoster 60: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Brooke陸軍醫療中心的Philip G Clerc介紹了一項分析左甲狀腺素處方和甲狀腺功能實驗室檢查異常之間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僅有15%
  • 【才俊講堂】楊穎:左室肥厚病例解析(三)
    本期分享「心血管醫生學超聲系列培訓班」課程講座之《心肌肥厚超聲心動圖鑑別診斷》的第八節《左室肥厚病例解析(三)》。 左室肥厚病例解析(三) 本節課同步字幕: 44歲男性患者,間斷胸悶、後背痛伴雙下肢水腫11天。
  • 2020年JAMA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JAMA|抑鬱症|醫學|研究|患者|手術|...
    然而,該指南發布後陸續有學者對其進行了質疑。 1月28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發表在JAMA上的研究指出新的IDH定義可能不妥當。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收縮壓低於130 mmHg,而僅舒張壓≥80 mmHg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心衰、慢性腎臟病、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風險並不會顯著增加。
  • 心梗後運動可護心!湘閔學者基礎研究
    常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對於心梗患者而言,心梗前保持運動、心梗後保持運動,以及心梗前後保持運動會對心臟有何影響?近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洪華山、湖南婁底市中心醫院唐湘宇等在大鼠模型上進行了探索,研究發現:心肌梗死前運動訓練減少了大鼠心肌梗死範圍,增加了心臟疤痕厚度,但是對於心肌梗死後晚期血流動力學的改善無顯著影響;而心肌梗死後運動對心肌梗死範圍無影響,但是改善了心肌梗死後大鼠的血流動力學
  • 2020年JAMA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
    然而,該指南發布後陸續有學者對其進行了質疑。1月28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發表在JAMA上的研究指出新的IDH定義可能不妥當。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收縮壓低於130 mmHg,而僅舒張壓≥80 mmHg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心衰、慢性腎臟病、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風險並不會顯著增加。同時,根據舊診斷標準診斷的單純舒張期高血壓,也與上述不良事件風險也無明顯關聯。
  • 網友熱評:道德觀念持不同意見的異類而已
    木子美也好,韓寒也罷,不過是大千世界中對當今佔主流地位的道德觀念持不同意見的異類而已。值得那麼如臨大敵嗎?  可悲的是中國人向來無法容忍對主流倫理道德的質疑。中國人已經習慣於維持一種恆古不變的大一統道德倫理觀念。而且相信道德倫理觀念具有宗教的力量。所以數千年來一直希望天下太平是統治者施行德政的結果。相信道德對於人的約束力要高於法律!
  • 心臟磁共振在左室心肌緻密化不全診斷及風險評估中的研究進展
    最近又有學者提出新觀點,認為部分患者是其他具有相同遺傳基礎心肌病表型變異的結果,並非特發性先天性心肌病,且相關研究表明29%以上的LVNC患者致病基因突變位點常發生在心肌肌節蛋白。正常人心肌緻密化的順序是從心外膜到心內膜,基底部到心尖部,室間隔到游離壁,左室心尖部的緻密化最後完成,這就很好解釋了病變常累及左室心尖部及游離壁的原因。
  • 因心梗丟失的R波又再現,背後的原因是...
    常見的原因還有右位心、右室肥厚、右束支阻滯、預激症候群、後壁心梗及杜氏肌營養不良等,然而該患者的病史和心電圖表現似乎都不符合以上可能。 仔細再看一下術後心電圖,除了右胸導聯的R波,其實肢體導聯顯示電軸左偏,下壁導聯rS波,高側壁導聯QR波,且QRS波輕度增寬,是左前分支阻滯的心電圖改變。
  • 研究發現,硒酵母片能改善甲減患者的甲狀腺功能和血脂代謝
    根據《健康研究》在2019年6月發表的一篇論文,左甲狀腺激素聯合硒酵母片治療能改善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甲狀腺功能和血脂代謝,提高治療有效率。論文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於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10例甲減患者為研究對象。
  • 3種電軸左偏的心電圖模式,你都見過嗎?
    心電軸左偏是指心電圖上平均的QRS心電向量在-90°到-30°之間,電軸左偏。其或與左右心肌的質量比例和左右心室內傳導系統的功能是否正常相關。那麼,哪些心血管疾病可引起電軸左偏呢?本文匯總了3種疾病導致的電軸左偏的心電圖模式。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腦損傷後神經內分泌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
    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於腦損傷後意識恢復的患者;對於腦損傷後慢性意識障礙患者的垂體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及其對意識障礙恢復的影響尚未有進一步的研究。Sannita等指出,意識障礙患者的反應能力(如視覺追蹤)及變異性與瞬時功能或內環境穩定需要的神經或非神經的生物參數有關,包括代謝(如葡萄糖)、激素(甲狀腺素,性激素,皮質激素)和神經激素作用等。
  • ARNI預防心室重構,心梗後防治迎來新篇章
    *本文專業內容僅供醫學專業人士參考閱讀心梗後防治,心室重構是關鍵!心肌梗死是當前全球心衰最常見、最重要的病因之一。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中國心梗後心衰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其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而心梗後心室重構是死亡或心衰發生的獨立預測因素[1]。那麼是否有方法能夠預防心梗後心室重構呢?
  • 我國學者揭示心肌梗死後自主神經重構現象
    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獲黑龍江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心臟性猝死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根據北京市的流行病學資料,本病男性平均發病率為10.5/10萬,女性為3.6/10萬。在對室速和室顫發生機理的研究中,心肌梗死後局部自主神經重構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越發引起專家學者們的重視。
  • 心臟解剖:左冠狀動脈的組成及其分支
    前降支是左冠狀動脈的延續,前降支與左旋支之間形成的夾角為60°~90°不等,最常 見為直角;前降支沿前縱溝向下走行,起始段位於肺動脈後部,其遠端繞過心尖至心臟膈面,止於後縱溝下1/3者較常見。左旋支從左冠狀動脈總幹發出後,行走於左側冠狀溝內,向左繞過心臟左緣向後至心臟膈面,終止於心左緣和房室交界的膈面。
  • 專家筆談:妊娠期低甲狀腺素血症的新認識
    (2) 低甲狀腺素血症對母體妊娠結局的影響 女性在妊娠後對甲狀腺激素的需求量比未孕時遠遠增加,並貫穿於整個妊娠至圍生期和哺乳期。對於碘營養良好的孕婦,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下降程度往往維持在邊緣水平。如果存在中度或明顯缺碘的情況下,即可發生血清游離T4水平下降,導致低甲狀腺素血症。因此,碘缺乏是妊娠女性發生低甲狀腺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妊娠期任何程度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和低甲狀腺素血症,均可導致流產、先兆子癇、早產、臀位生產與胎兒死亡等發生率明顯增加。
  • 甲狀腺素可調控辨色視覺_視覺_甲狀腺素_視錐細胞_醫脈通
    甲狀腺素可調控辨色視覺 2018-10-15
  • 英國專家:《泰晤士報》偏"左" 但書評儘量中立
    ——8月14日晚,荷蘭作家伊恩·布魯瑪、英國作家諾曼·萊布雷希特、《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小說編輯託比·利希蒂希,在上海「思南文學之家」聚首。  英美書評界有何不同?  儘管伊恩·布魯瑪是《紐約書評》最活躍的撰稿人之一,但他認為英國書評普遍更犀利,且關注細節、關注花邊新聞,讀起來比專業性更強的美國書評更有趣。
  • 知名段子手、作家突發心梗去世!這些預兆要注意
    多數患者發病前1~2周就會露出蛛絲馬跡,如果你的身體也出現以下表現,不妨多個心眼,考慮是不是心梗或心肌缺血所致。1 牙痛一名來自長春的患者,起初只是經常出現左下頜牙痛,在口腔科檢查多次,都找不到原因。到醫院急診,醫生高度懷疑是心絞痛,後經冠脈造影,確診右冠脈100%閉塞。經過血栓抽吸治療,心肌供血恢復,老高的臍周疼痛也消失了。上腹痛可能是下壁心肌梗死的症狀。一些胃腸道功能障礙,如腹痛、噁心、嘔吐等,尤其與活動相關時,要考慮心肌缺血,應及時就診。
  • ...輝瑞全球首個轉甲狀腺素蛋白穩定劑口服製劑維達全(氯苯唑酸葡...
    2020年02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輝瑞公司近日宣布,全球首個轉甲狀腺素蛋白穩定劑口服製劑維達全®(氯苯唑酸葡胺軟膠囊,Vyndaqel®,20mg)於2月5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多發性神經病(ATTR-PN)I期症狀性成人患者,以延緩其周圍神經功能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