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梗丟失的R波又再現,背後的原因是...

2021-01-08 騰訊網

R波再現是福是禍,讓我們一探究竟!

眾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徵性心電圖改變為:T波倒置、ST段抬高、Q波形成及R波振幅減低或消失。由於R波反映的是存活心肌的除極,而一旦心肌梗死,即使經過血運重建,丟失的R波也多難以再恢復。

但是近期《循環(Circulation)》上報導的一個病例卻見證了這種意外的狀況——心梗丟失的R波在PCI術後即刻恢復,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病 例

患者79歲女性,既往有高血壓、高脂血症及2型糖尿病病史,現以「間斷性胸痛2周」就診於急診。第一份心電圖(無不適,圖1)示:竇性心律,電軸不偏,胸前導聯R波遞增不良,V2-V5導聯T波倒置;急查肌鈣蛋白I(cTnI)1.74 ng/mL(

圖1:入院心電圖

很顯然,結合患者危險因素、症狀、心電圖、cTnI及超聲心動結果,參考《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定義》,考慮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成立,而且該患者心電圖符合「Wellen症候群」的典型表現,因此罪犯血管考慮前降支近段病變可能。

該患者最終行冠脈造影,結果與預期相符(圖2):前降支開口及中段重度狹窄(該投照體位不能很好地顯示前降支開口病變)。遂於前降支行介入治療,共植入2枚支架,過程順利,但術中患者出現輕微胸痛,但是患者前降支無明顯殘餘狹窄、夾層及慢血流等徵象,於是結束手術,轉入CCU繼續治療。

圖2:冠脈造影

然而患者胸痛症狀進行性加重,超聲心動未見機械性併發症,複查心電圖(圖3):竇性心律,電軸左偏(-50°),QRS波增寬(120 ms),V1-V3導出現了大R波。

圖3:術後心電圖

再現的大R波背後的機制?

患者PCI術後為何V1-V3導聯會出現大R波呢?難道是梗死區域的頓抑心肌恢復活性,重新除極形成R波?但是患者血運重建時間間隔很短,而且此時患者還有持續性心肌缺血症狀,故暫不考慮這種可能。

那麼右胸導聯出現大R波還有其他原因嗎?常見的原因還有右位心、右室肥厚、右束支阻滯、預激症候群、後壁心梗及杜氏肌營養不良等,然而該患者的病史和心電圖表現似乎都不符合以上可能。

仔細再看一下術後心電圖,除了右胸導聯的R波,其實肢體導聯顯示電軸左偏,下壁導聯rS波,高側壁導聯QR波,且QRS波輕度增寬,是左前分支阻滯的心電圖改變。因此推測右胸導聯R波應是同為左束支的另一分支——左間隔支阻滯所致

教科書上左束支一般分為左前分支和左後分支,但是現在發現超過2/3人群中,左束支的分支除了左前分支和左後分支,還有第三分支-左間隔支。左間隔分支主要分布於左室間隔面中及下區,它產生的向量多為指向右前上或下,也就是在右胸導聯上表現為r波,而在其發生阻滯時則表現為右胸導聯大R波(圖4)。

圖4:左間隔支阻滯心電圖改變

所以綜上考慮該患者的心電圖改變是由左前分支阻滯+左間隔支阻滯。那麼該患者為何在PCI術後出現這樣的心電圖表現?

比較支架植入前後的圖像(圖5),可發現前降支近段的一個小的間隔支在支架植入術後閉塞了,而這小分支可能是左前分支和左間隔支的供血分支,因此該患者術後會出現胸痛,以及相應的束支阻滯。

圖5:冠脈支架植入前后冠脈造影圖像比較

最終該患者接受規範的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後症狀逐漸緩解,好轉出院。

總 結

心肌梗死後心電圖上多有R波振幅減低或消失,而一旦出現不符合常規的高大R波,我們需考慮有無合併的其他因素,包括左間隔支阻滯。

參考文獻:

[1]Julia Playán-Escribano, Pedro Martínez-Losas, Miguel ngel Cobos-Gil.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After Angioplasty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Circulation. 2019; 139: 1550-1553.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人間世

責任編輯:董小雯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看過,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ST段抬高不一定是心梗,這8張心電圖必須鑑別!
    ST段抬高,我們首先需要排除最緊急的情況: 急性心梗!如圖3所示為49歲男性,因胸痛持續不緩解於急診就診,心電圖可見V1-V6導聯ST段弓背向上抬高,需要首先考慮前降支急性閉塞所造成的急性前壁心梗。圖3:49歲男性,因胸痛持續不緩解於急診就診其次,我們還需要排除最不緊急的情況:繼發性ST段抬高!
  • 14歲女孩疑似心梗?原來是它在搗鬼 | 深度解析
    病例解析心電圖就好比一個人的臉,14歲該有14歲的樣子,這個小姑娘的心電圖,和14歲的年紀極度不搭,一是年紀輕輕就出現了Q波,很像是心梗;二是沒什麼基礎心臟疾病,卻發生了寬QRS波心動過速。事出反常必有妖,這種鮮明的對比,就像蝙蝠俠加入了西遊記,或者復仇者聯盟出現了孫悟空,讓人感到分外的違和和詫異,不得不認真思考其背後的原因。首先來說小姑娘發作的寬QRS波心動過速(圖1),對於寬QRS波心動過速,除非有足夠的證據,我們首先需要考慮室速。圖1:小女孩發作寬QRS波心動過速,呈現為類左束支傳導阻滯的特點。
  • 中國冷極再現神秘圓形冰盤,背後是什麼原因?
    中國冷極再現神秘圓形冰盤,背後是什麼原因?冰盤又稱冰圈,是極寒地區的冰冷河邊上出現的一種正圓形冰塊,會隨著水流旋轉,這種現象極為罕見,目前對它的形成原因其實並不明確,主要有兩種猜想。其中一種猜想是在一些河流的邊緣拐角處,流動的河水會形成湍流產生漩渦,漂浮在河面上的大量碎冰,隨著流水流經漩渦時被捲入,並隨著漩渦慢慢旋轉並慢慢凝結,最終會凝結成一個圓形的冰塊,並隨著漩渦不停地旋轉。
  • 冬季心梗高發期,遠離誘發心梗的原因,牢記3點,別忽視
    心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肌梗死,因為心梗去世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別小瞧心梗這種疾病,起病急,一旦發作後,後果非常嚴重。心梗在發生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在休息時心口前區疼痛、大汗淋漓、噁心嘔吐、心慌氣短。患者一旦出現類似的情況,要立即就醫,避免病情加重。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我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到2030年,我國預計將會有2300萬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為什麼這麼致命?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任楊潤華介紹說,其中一個原因是一些不典型的前期症狀沒有得到患者重視,等到突然發病的時候一旦救治時間耽誤,就容易造成致命危險!如果出現下面9個信號,可能提示心肌梗死。
  • 千呼萬喚,心電圖下篇來啦……心梗、心肌缺血心電圖這麼看!
    這篇文章有點難產,因為機制有點複雜  老鐵們儘量看懂機制吧  看不懂就記憶特點就行  我們知道  心室除極方向是心內膜→心外膜  根據一般的理解先除極的應該先復極  但是 但是 心肌偏偏是個奇葩  因心外膜有脂肪組織包圍
  • ​急性心梗並發心律失常,可以加用異丙腎上腺素嗎?
    原創 李自平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急性心梗後心律失常用藥,這篇理全了!64歲老年男性患者,因壓榨性胸痛、心悸等入院,經相關檢查診斷為亞急性前間壁ST段抬高性心梗、竇性心動過緩、心功能III級。
  • 14歲女孩心動過速後,卻出現了心梗的心電圖|識「圖」尋蹤
    但今天這位14歲的小姑娘,在發生心動過速後,她的心電圖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甚至被懷疑得了心梗,這中間有什麼故事,我們一探究竟。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14歲的小女孩,大概還是一個初中生,既往沒有任何的心臟病和基礎疾病病史,曾間斷髮作過心悸,可自行終止,本次因突發心動過速而於急診就診。
  • 中國心梗救治日|這些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千萬要牢記!
    急性心梗的誘因是什麼?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是哪些?突發急性心梗怎麼辦?如何預防心梗發生?11月20日,中國心梗救治日,關於心梗的這些小知識,一起來了解。 冷熱交替刺激 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為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此外,夏季在低溫空調房內待過久,突然過度到炎熱的室外,或突然大量飲用冰啤酒等冷飲,身體遭受冷熱交替刺激,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 知名段子手、作家突發心梗去世!這些預兆要注意
    在他的最後一條微博中,丁香園回應透露了賴寶去世的死因:突發心梗去世。而在7月8日,39歲的前媒體人江波(微博@「吳尊家的寶」)突發疾病去世,劉德華、吳尊、姚晨發文悼念!眾多媒體同行大V的朋友圈證實,江波是因突發「心梗」去世。
  • 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心梗究竟有多可怕?突發心梗怎麼處理?
    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心梗究竟有多可怕?突發心梗怎麼處理?
  • 降溫1℃,心梗風險增2%!心梗發作「魔鬼月」,這6個「時間」最危險……
    對於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來說,本來就有的心血管狹窄,再因氣溫降低而導致血管收縮,很容易就會誘發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是死亡。 因此,冬天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外出時最好戴口罩,避免迎風疾走。在室內不要將門窗開得過大,以防冷空氣刺激心腦血管。
  • 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得知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得知背後原因令人痛心時間:2020-10-23 2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得知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近日,在俄羅斯北部城市的一條道路上,一輛垃圾車因故障拋錨,一群北極熊前來覓食,任憑司機鳴笛也不肯離去
  • 46歲女子,深夜心梗離世,女性心梗隱匿,有3種異常,早就醫
    有一種病,來勢洶洶、死亡率極高,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 事發前,兩人因孩子高考,所要報考的大學,起了爭執。 二人各執己見,爭執不下,突然間,孟女士說胸口疼,便暈倒在地。 丈夫見狀,立刻撥打了120急救,可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
  • 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醫生提醒:抓住關鍵幾步,讓生命跑贏心梗
    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馬拉度納曾於本月初進行腦部手術,但最近的身體狀態並不是很好。阿根廷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午12點50分,馬拉度納在家中因心梗失去意識,附近的醫生第一時間前來進行搶救,最終也沒能挽救他的生命。
  • cTNI最高達1.78ng/mL,一定是急性心梗嗎?
    查cTNI 0.31 ng/mL,考慮「急性心梗」。今晨轉入我院急診,複查cTNI 0.6 ng/mL,急診以「急性冠脈症候群」收入院。既往史:否認既往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病史,降結腸佔位術後5年,慢性支氣管炎5年,前列腺增生3年。
  • 心梗為什麼會纏上年輕人?
    「為何心梗會纏上年輕人」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為何心梗會纏上年輕人? 近年來,年輕人的發病率正以每年至少5%的速度增長,職場精英正成為急性心梗的高發人群。更年輕的,甚至還有20歲的急性心梗患者。
  • 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心梗?
    1月2日,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母親發微博透露,年僅25歲的孫僑潞在1月1日因心梗猝死去世。 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心梗? 1月2日,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母親發微博透露,年僅25歲的孫僑潞在1月1日因心梗猝死去世。
  • 不停打嗝竟是心梗信號!天寒心血管病高發須警惕
    打嗝也能「打」出心梗?打嗝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呃逆(俗稱「打嗝」)是因為橫隔膜或呼吸輔助肌肉受到刺激產生痙攣所發生的一種反射運動。有很多原因都會造成打嗝,一般來說飲食不當造成居多。若打嗝只持續幾秒或幾分鐘,則無需特別關注。若超過數天或數月,頻繁重複,則應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某種基礎病理的症狀,比如胃部疾病、心肌梗死也可能造成打嗝。
  • 21歲,心梗,10塊血栓!這些致命的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21歲小夥因心口悶痛就診竟被發現是危急的心肌梗死!19年12月13日,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接診了年僅21歲的小蒲。根據當時小蒲胸口悶的症狀,接診醫生經過後續檢查,判斷小蒲極可能是冠心病中最危急的心肌梗死,也是心內科最危急、最要命的疾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