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嶺南江行》
在我們的認知中,大象是一種攻擊性不強的動物,它們雖有著高大的身軀,但實則性情溫順,絕對能夠稱得上是一種友好的動物。在泰國,大象還被視為是榮譽,尊貴和神聖的象徵。然而,在歷史上,溫厚的大象卻一直遭到人們的殘忍對待,割掉它們的象牙來獲取暴利的行為仍然會有發生,就比如有一頭大象曾因犯下錯誤被處以了絞刑。
而在人們的印象中,絞刑是古代社會一種殘酷的刑罰,一般針對窮兇極惡的犯人所用,無論在古代中國還是國外,這種酷刑都曾在歷史上存在過很長一段時間。但為何會用如此殘忍的手段來對待大象呢?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緣由?到底是人的錯誤還是大象的錯誤?不妨一起走進今天的故事中。
上個世紀初的美國有一條產業鏈十分火爆,靠獵奇的手段來吸引觀眾謀取利益,這個產業鏈便是馬戲團了。當時的馬戲團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靠馴服猛獸博取眼球,另一種則是靠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來贏得流量。過去的人們娛樂方式相對來說較少,所以這種熱鬧又獵奇的表演方式自然會吸引不少人,所以當時的馬戲團幾乎都是一票難求的狀態,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
在眾多的馬戲團中,有一個名為斯帕克斯的馬戲團則受到了很多人的歡呼,因為他們以馴服各種猛獸而引來了獵奇觀眾者的眼球。當時這個馬戲團中有一頭叫瑪麗的母象是這個馬戲團的明星動物,因為從小就被迫接受訓練,所以它的表演技藝很高,像什麼吹笛子,投球,倒立等等表演都難不倒它。因為是明星動物,可見慕名前來觀看它表演的人有多少了。
每次,斯帕克斯馬戲團新到一個地方,都會吸引不少當地觀眾,其中大部分就是衝著瑪麗母象來的,紛紛期待著瑪麗的表演。瑪麗也很讓馬戲團省心,因為它足夠聰明,又性情溫順,所以訓練的內容它能夠完成得很好,在所有的表演現場,瑪麗從未失過手,從未出現過錯誤,所以馬戲團的人都稱它為「聰明的瑪麗」。
當時馬戲團來到了田納西州歐文鎮,計劃是將在這裡表演一個星期,但誰也沒想到才剛剛開始表演就出現了意外,這才以往的歷史中從未出現過。馬戲團新到一個地方都是張貼海報,當時鎮上有個年輕人看到海報後前來應聘,想要在馬戲團做份工混飯吃,但馬戲團的招聘是有條件的,必須要有馴獸經驗。但這年輕人撒了謊,對馬戲團老闆說自己經驗豐富,老闆也就相信了。
老闆讓這年輕人專門照顧瑪麗,可這年輕人哪裡會知道馴獸啊,所以總是用粗暴的手段對待瑪麗。當時他驅趕著瑪麗在街上遊行表演,瑪麗被路邊的西瓜吸引了,準備用鼻子去撿,但這年輕人看見了覺得瑪麗違背了他的命令,心中大惱,於是拿起了鞭子狠狠地抽了上去。縱然是溫順的瑪麗也會有脾氣,當時瑪麗受到驚嚇,於是便用鼻子捲起了這年輕人將他摔了出去,又踩上了他兩腳,這年輕人沒有任何準備,還受到了驚嚇,被踩了兩下之後便死去了。
周圍的人群一下就驚慌了,大喊著大象殺人了,原本前來報導明星瑪麗表演的記者也突然轉了態度,添油加醋的報導了這一事件,認為是瑪麗的錯。在各種輿論下,人們要求馬戲團交出這頭「可惡」的母象。無奈之下,瑪麗被交了出來,還被當時的一個審判小組判為死刑,處以絞刑。所以,1916年9月,瑪麗被人們擁簇著送上了絞刑臺,但沒人看見它眼中的失望與可憐,甚至歡呼著和它的屍體合照。
結語
這場悲劇以瑪麗的死收場,但它應該受到此刑罰嗎?如果不是不懂它的人亂用鞭子導致它受驚它會發狂嗎?如果不是馬戲團的人為了利益掙錢,瑪麗該是在自然界中歡快的生活著吧。說到底,還是人們不懂得和動物和諧相處罷了,最終讓瑪麗成為犧牲品。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