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製造機器:病毒,把今年一整年的新聞都給播完了。

2020-09-05 小洲時間


​新聞製造機器:病毒,把今年一整年的新聞都給播完了。


從大山裡爬出來的病毒,幽靈始祖,爬上餐桌,爬進肚子,散發著邪惡的氣息,開始影響全世界。


病毒開始施展「才華」。


一把「哨子」形成。


給哨子的人。


哨子響起。


不準吹哨子。


處罰。


已經吹了。


闢謠。


坐實。


闢謠。


恐慌,驚恐萬狀。


專家到了。


封城。


烏鴉滿天飛,病毒到處跑。


地域QS新聞,家已經回不去了,在路上的冬天,......


已經爆滿,醫療擠兌,身心俱疲,光榮抗疫。


成功把14億人關進了「籠子」裡。


海外華人華僑支援。


火力全開,內幕曝光,必須戴口罩,小區保安與各路老百姓的故事,村口的故事,行政的故事,菜市場的故事,居家JWan的故事,......


搶救的故事,.......


口罩的故事,......


醫療隊增援。


冰Z隊增援。


新增、新增、新增,......


運輸機支援,野戰醫院增援,......


操心開始。


韓國怎麼了?日本怎麼了?伊朗怎麼了?義大利怎麼了?


韓國「邪教」新聞,鑽石公主號郵輪新聞,伊朗聖城新聞,義大利倫巴第大區新聞。......


到底行不行,什麼操作,會不會,干著急,嚇人,失控?愚蠢,搞笑,捏一把汗,口罩、醫療物資短缺。......


美國怎麼樣了?新加坡怎麼樣了?各國怎麼樣了?


謠言。


闢謠。


0號病人是誰?陰謀論。


德特裡克堡關閉?美國流感季?蝙蝠湯的故事不再吸引人。


外國ZY、醫療物資、外國人的花邊新聞,......


a三宇宙第一強,恆河水與洗牛糞浴的故事,......


未宣布大流行。


已經大流行。


WH已經快結束了,快抄作業,已經在抄作業了,怎麼還不抄,不抄就完了。......


外國:到底是抄還是不抄?


伊朗淪陷,義大利淪陷,歐洲淪陷,滿世界地圖越來越紅。......


英國:群體免疫。美國:還在吵怎麼協調。法國:是否群體免疫。德國:......。


義大利:99我?朝鮮:確診1例,QB1例完勝。


娛樂明星跑了,韓紅傾盡家底支援,H+子會新聞,官僚新聞,愛心新聞,......


娛樂明星又回來了,韓國人飛青島了,海外華人華僑擠爆機場回國。......


一票難求,哪AQuan飛哪。


囤貨、囤Q新聞,美國醫療船出動,鳳姐超市「中標」,XX「中標」,補:科比掛了,趙忠祥掛了,XX掛了,悲催的2020是否可以重來?


紐約封城、洛杉磯封城、加州封S。......


族裔QS新聞,病毒叫法之爭,華南市場拆了,還在溯源。


專家論文。


疫苗?


遙遙無期中,......


各大藥企、科研機構疫苗新聞,中醫藥新聞。


川普大選新聞:太危險了,2個80歲的老頭,誰能活到11月誰就是總統。


......


洗洗睡吧,這就是人間百態,操不完的心,一個小小的病毒幾乎影響到了人類的各個領域,就看其製造新聞的能力就知道了。


2020年的目標:活著!

相關焦點

  • 為何到7點整全國電臺都播《新聞聯播》?看完瞬間秒懂!
    好啦,那就讓咱們進入今天的主題:為何到7點整全國電臺都播《新聞聯播》?看完瞬間秒懂!相信《新聞聯播》大家應該都看過吧,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檔播了很多年,一直沒有停播過的節目吧,很多人都在說,為什麼非要在七點的時候,還得是全國的電視臺都要播《新聞聯播》呢?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感覺吧,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看新聞聯播的,很多時候自己想看的劇,非要等到這個新聞播完了才開始放的。
  • 為何新聞聯播七點半播過後,還要在九點的時候重播?看完長見識了
    導語:為何新聞聯播七點半播過後,還要在九點的時候重播?看完長見識了相信大家有不少人都是從小看新聞聯播到大的,而我們知道一般新聞聯播播出的時間是晚上黃金在7:00左右,不僅是大人,有許多的小朋友也喜歡和家長一起看新聞聯播,有助於增長自己的見識,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了解目前發生的一些實事,然而我們對,發現這些新聞聯播每天似乎除了直播之外還會有一個重播的時間點,並且在7:30直播完後不久9:00左右的時間會再播放一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新冠病毒在美國發生了顯著增加傳染性的新變異?闢謠
    新冠病毒的這個突變可沒有少製造新聞。此前與之相關的新聞就是XX地發現了傳染性增加10倍(9)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到5月底,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中的80到90%都屬於D614G突變毒株,這一「優勢」到現在一直維持。也就是說,全世界的新冠病毒病絕大多數都是由D614G突變毒株感染導致的。
  • 五月天鳥巢登「諾亞方舟」 蔡康永「播末日新聞」
    五月天鳥巢登「諾亞方舟」 蔡康永「播末日新聞」   冠佑、瑪莎、石頭和怪獸(從上至下)在他們的個人表演環節都獻出了精彩的表演。
  • 新冠病毒起源:被人類端上餐桌的病毒…抖音仍有「吃播」蝙蝠視頻...
    來 源丨丁香醫生(DingXiangYiSheng;櫻大力、自燃月、Mei)、央視新聞( cctvnewscenter)、央視財經、21世紀經濟報導(jjbd21;陶力、實習生 孔澤思)等今年的春節,註定比往年冷清不安。相信所有人和我們一樣,比起除夕歡聚,更關心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進展。
  • 2020年十大3D列印軟體新聞匯總
    在報告中,SmarTech分析師Scott Dunham表示,3D列印軟體將「帶來製造訂單」,同時還有助於使供應鏈多樣化。我們整理了今年3D列印軟體領域的一些較大的事件,將所有內容集匯總在一篇文章中,以節省您的閱讀時間。
  • 中傳雙播復招:「英語+新聞+國際關係」複合特色開闢新道路!
    提起中傳播音學院會想到院長魯景超,而中傳英播同樣讓人想起吳敏蘇。這位北京市教學名師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國際新聞專業,早前在駐肯亞大使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任職業外交官。她參與編著的《英語語音與播音教程》《英語播音發聲教程》均是這一領域的領先之作。
  • 央視也搞「無釐頭」 《新聞聯播》找幸福
    漿洗街頓時炸了窩,所有的小販都在飛快地收拾東西,一路狂奔一路大聲相互轉告:「快跑,城管來了!」姚華與攝像扛著機器在後面猛追,氣喘籲籲地解釋:「哎,我不是城管,我只是想問問你們幸福嗎?」從9月29日到10月7日,央視新聞頻道連續9天播放《你幸福嗎》街訪紀實節目,並在《新聞聯播》以頭條、提要的方式掛標播出了8集。
  • 一招判斷科學類新聞的「虛實」:以兩則新型肺炎新聞為例
    謠言和真相都在瘋狂傳播。這類新聞的傳播途徑可以概括為三步:科學家 → 媒體工作者 → 讀者先不說有些浮躁的媒體工作者為了閱讀量而故意誇大甚至篡改事實,也不考慮「某些勢力」蓄意製造假新聞。實際上,很多科學家並沒有足夠強的表達能力,他們很難把自己的研究給非同行(比如媒體工作者)講明白。這主要因為科學語言的過於專業化。
  • 最小殺菌納米機器來了—新聞—科學網
    R型細菌素是最小的可收縮的納米機器,有望成為精確的抗生素。
  • 流言:新冠病毒可以人為製造
    流言:近日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成功地實現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COVID-2019)的人工合成。這則新聞引發了中外媒體的轉載,也形成了關於「新冠病毒確實來自人為製造」的說法。真相解讀:近日,一則關於日本科學家成功實現新冠病毒人工合成的新聞在世界各國媒體圈中都引發了廣泛轉載,也給不明真相的廣大群眾帶來了不小迷惑。我國相關機構不是早就對「新冠病毒系武漢生物實驗室人為製造」的謠言進行了鄭重駁斥,怎麼日本科學家又在實驗室成功地合成出了這種病毒,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人為製造的呢?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釐清這則新聞帶來的種種誤解。
  • 外媒首次進入武漢病毒所【看世界·新聞早知道】
    晨讀三分鐘,世事掌握中8月12日星期三,農曆六月廿三封面新聞外媒首次進入武漢病毒所據《中國日報》昨日報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記者上周五獲準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並與正在查明新冠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進行交談。在大約5小時的訪問中,記者參觀了P4實驗室。
  • 2018年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練習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練習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 廣播、電視在內容方面體現的風格特點是()A.
  • 中到英新聞翻譯媲美人類,微軟機器翻譯新突破
    今日,微軟研究團隊表示,微軟和微軟亞研創造了首個在質量與準確率上匹配人類水平的中英新聞機器翻譯系統。黃學東告訴機器之心,他們採用專業人類標註與盲測評分代替 BLEU 分值而具有更高的準確性,且新系統相比於現存的機器翻譯系統有非常大的提升。因此,根據人類盲測評分,微軟機器翻譯取得了至少和專業翻譯人員相媲美的效果。
  • 百度新聞 8.0 版本更新:以時間序排列信息,突出新聞時效性
    相比起手機百度的「信息流」,百度新聞更強調「新聞」屬性。現在主流的資訊 App都以機器推薦的方式展示信息,用戶看到的內容是基於自己的興趣。在這樣的方式下,信息的「新聞」屬性弱了許多,突出的是「資訊」屬性,讓用戶有看不完的信息,典型的比如手機百度的信息流。百度新聞是百度旗下的另一款新聞 App,最近發布了 8.0版本更新,新版本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採用了「即時流」,按時間序排列新聞。相比起手機百度的「信息流」,百度新聞更強調「新聞」屬性。
  • 中國新聞史上最悲壯的一頁
    同志們圍坐在一起,發現吃的不是焦小米、黑豆,竟是白面烙餅。「圓圓的烙餅吃了,咱們還要回這裡來團圓。」大家這樣說著。幾天前,他們接到消息,日軍又要來「掃蕩」。《新華日報》(華北版)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華北總分社社長何雲組織大家埋藏機器和各種物資,兩晝夜完成了堅壁清野的任務,同時疏散婦孺病號,進入臨戰狀態。
  • 澎湃聯播|如果用表情符號播新聞,大概是這樣的
    近日,《牛津詞典》評選出了2015年度的年度詞彙,令人驚訝的是,今年的年度詞彙不是一個詞彙,而是一個表情,在《牛津詞典》的網站上如是寫道,「沒錯,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牛津詞典》年度詞彙是個表情,該表情官方解釋為『喜極而泣的笑臉』,儘管你們可能認為這個表情有其他意思。」數據顯示,在英國,這一表情的使用率佔所有的emoji表情中的20%。
  • 76歲老人,連續15年英語高考卷拿滿分!​
    76歲老人,連續15年英語高考卷拿滿分!​退休後堅持學習英語徐秀德今年76歲,是實驗中學退休的英語教師,曾在高三崗位教學超過30年,是一位經驗豐富,受人愛戴的「學究」型教師。退休後,他除了偶爾登山寫書法外,每天上午會有一小時的時間,對著白牆大聲朗讀英語課文,或者背誦課文。
  • 能造出像人一樣「思考」的機器嗎?—新聞—科學網
    如今的人工智慧系統已經在不少具體問題的解決能力上超過了人類,那麼,我們究竟能否製造出像人一樣「思考」的機器?人工智慧會有一天超越人類智能嗎? 計算型智能只是人類智能的一種類型 下圍棋是人類的高級智能活動之一,過去人們認為計算機不可能超越人類的這種智能。因此,下圍棋也被視為人工智慧的「聖杯」。
  • 國際新聞
    伊朗國家電視臺26日播放的新聞畫面顯示,擁有澳大利亞和英國雙重國籍的...[查看詳細]2020-11-27 07:43新華網 瑞典王室26日說,瑞典王子卡爾·菲利普及索菲婭王妃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並已進行隔離。隨著第二波疫情的到來,瑞典政府頒布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如建議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