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報名人數
目前尚在考研報名階段,具體的報考人數大概要到11月份才會由相關機構進行公布。但是,根據往年的報考人數以及增幅,大概可以估算一下今年的報考人數。
首先,下圖為教育部網站找出來了近5年的報考和錄取情況:
(數據來源:教育部)
清晰可見考研人數逐年增長,不僅如此,增幅也基本在逐年遞增:
這幾年的報考人數平均增幅為17.85%。
那麼,如果就以平均增幅計算,2021考研報考人數將會達到:341(1 17.85%)402w!!!
因此,根據今年情況,可以大膽預測2021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有望突破400w!
2、考研錄取人數
說完了報考人數的預測,我們再來看看近幾年考研錄取人數:
(數據來源:教育部)
可見最近五年,錄取人數基本保持平穩上漲狀態,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大幅擴招使得錄取人數有了較大上漲:
今年沒有特殊情況,招生人數應該不會大幅度上漲,以2018年和2019年兩個正常年份的增幅平均值(5.6% 6.4%)=6%為基準,預測2021年的招生錄取人數大致為:100.03(1 6%)106.03w。
可以看出,雖然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都在逐年增長,但是招生數量的增幅遠低於報名人數的增幅,所以考研的競爭程度可以說是日趨激烈:
(數據來源:教育部)
3、考研報錄比
有了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出近五年的整體報錄比以及2021年的預測報錄比:
2016年:58.98/177=33.32%
2017年:72.22/201=35.93%
2018年:76.25/238=32.04%
2019年:80.13/290≈27.6%
2020年:100.03/341≈29.3%
2021年(預測):106.3/402≈26.4%
在這一情況下,2021年的考研報錄比很可能會飆升至4:1!從以前的3個人裡錄取1個,到現在4個人裡錄取1個,報錄比將創歷史新高!
4、考研難度分析
從錄報比的歷年變化以及2021年預測來看:考研錄取率的確逐年降低,那麼是不是也就意味著21考研難度會變大?
不著急,我們再接著看幾組數據:
(1)21考研擴招實錘
首次研究生教育會議7月29日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應該會直接決定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研究生選拔考試、培養方式等改革的方向。
在這之前,一直有消息傳:2020年為緩解就業壓力研究生擴招,所以2021會縮招,不斷引發考研生的焦慮。
但這次會議明確指出,今年的研究生會繼續擴招,重點會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專業。目前,已經有多所公布擴招的學校,這裡就簡單羅列幾個以供大家參考:
天津大學——擴招專業及形式:會計碩士
清華大學——擴招專業及形式: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院碩士
深圳大學——擴招專業及形式: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碩士、法律碩士、漢語國際教育、金融碩士等)
(2)推免比例威脅統招名額
近年來,部分院校的推免生比例已過半數,甚至有的院校部分專業只招收推免生。留給統考的名額變得少之又少,競爭異常激烈。
前一段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就官宣了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
這一消息不免給正在備考的21同學們帶來了恐慌。
就全國的院校而言,具有推免資格的一共有300多所,基本上是985、211大學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屬重點大學。
2020年,各大高校的推免率持續上升:
這些大學雖然招的人多,但並不代表好考。比如湖南大學招生5000人,推免生接收2316人,佔比46%;中科大招生5070人,推免生接收2191人,佔比43%等;還有西交大、浙大、武大和華中科大推免生佔比也較多,在40%左右,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推免生比例最高,佔總招生人數的50.9%。
由此可見,平均下來這些985今年擬招收推免生約有千餘人,數量龐大。
從整體來看,實力越強的大學研究生推免比例也就越高。推免比例超過50%的高校,考研的難度相對來說就非常大,尤其是那些熱門學科,這些高校的推免比例甚至能達到100%。
因此同學們在考研擇校擇專業時,一定要弄清楚這所大學的這個專業的推免生比例是多少。這個數據相對於專業報錄比而言,甚至更為重要。
從上述分析來看,雖然教育部明確2021年研究生招生錄取人數會繼續擴招,但是相比於報考人數的迅猛增加,各大高校的推免人數上漲,21考研的難度並不會下降,甚至會比20年更為加大。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