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堇(Torenia fournieri)為玄參科藍豬耳屬一年生草本,原產印度支那半島。株高15—30釐米,株形整齊而緊密。花腋生或頂生總狀花序,花色有紫青色、桃紅色、蘭紫、深桃紅色及紫色等,花期7—10月,種子細小。
夏堇喜陽光。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但以溼潤而排水良好的壤土為佳,不耐寒,較耐熱。
夏堇一般於春季播種,因種子細小,可摻些細沙種,播後可不覆土,但要用薄膜覆蓋保溼,播後用浸水法澆水。約10天左右發芽,出苗後去掉薄膜,放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待直葉5片或株高已達10釐米時可移栽。栽培時宜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為保持花色豔麗,栽培前需要施用有機肥做基肥,生長期施二到三次化肥或有機肥,以保持土壤的肥力。
夏堇花朵小巧,花色豐富,花期長,生性強健,適合陽臺、花壇、花臺等種植,也是優良的吊盆花卉。
夏堇(Toreniafournieri)玄參科,蝴蝶草屬,一年生花卉,株高20至30釐米,花期6至9月,花色有藍紫色、粉紅色等。葉色淡綠,花姿輕逸飄柔,為夏季花卉匱乏時的優美草花。
生態習性:喜高溫、耐炎熱。喜光、耐半陰,對土壤要求不嚴。生長強健,需肥量不大,在陽光充足、適度肥沃溼潤的土壤上開花繁茂。
種植要點:春播為主,華南地區宜秋播。發芽適溫20至30℃,播種後大約10至15天可發芽。種子粉末狀,播種時要注意保溼。苗高10釐米時移植。
學名:
科屬:玄參科
分類:棕櫚類
原產地:越南
生長習性:夏堇株高20-30公分,葉對生,長心形,葉緣有細鋸齒。花頂生,花型酷似金魚草,花色有白、紫紅或紫藍,喉部有黃色斑點,花期極長,為夏季花卉匱乏時期之優美草花;其姿色幽逸柔美,在酷熱的盛夏,能帶給我們幾許涼意,適合花壇或盆栽,花期夏季至秋季,尤其耐高溫,很適合屋頂、陽臺、花臺栽培,成熟種子落地,亦能萌芽成長開花。
適應地區: 原產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生態分類: 草本植物 > 一二年生花卉
觀賞分類: 觀花類
高度範圍: 0.2-0.3 (M)
形態特徵: 方莖,分枝多,呈披散狀。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葉柄長為葉長之半,秋季葉色變紅。花在莖上部頂生或腋生(2-3朵不成花序),唇形花冠,花萼膨大,萼筒上有5條稜狀翼。花藍色,花冠雜色(上唇淡雪青,下唇堇紫色,喉部有黃色。
生長習性: 喜光,能耐蔭,不耐寒,能自播,喜土壤排水良好。
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於春季4月進行,播於露地苗床或盆播,發芽不整齊。
景觀用途: 宜作花壇、花境布置,也可作盆栽觀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