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9-08-12 11:49:53
阿里巴巴表示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研發出當前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率先成功模擬了81比特40層作為基準的谷歌隨機量子電路。
阿里日前表示,其達摩研究院率先成功模擬了81比特40層作為基準的谷歌隨即量子電路,這一技術打破谷歌在量子區域的霸權地位。此前谷歌公布全球首款高質量72比特量子計算機計劃,而且首發一套實現「量子霸權」的隨機量子電路方案。
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又一次讓中國尖端技術站在了全球最前沿。2011年9月,美國科學家宣布,他們通過量子電路成功實現了馮諾依曼結構,證實了這種經典計算機結構在量子信息處理領域的價值,未來量子大規模集成電路或指日可待。
馮諾依曼結構是一種計算機設計結構:採用二進位方式運算;使用同一個存儲器作為處理器,才有哪一個總線傳輸協議;而且計算機至少要具有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和輸入輸出設備方能完整運行。目前所有傳統計算機均是基於此結構生產。
而量子計算依靠量子機制內在的不確定性來處理信息,其信息處理速度遠遠快於傳統機器。普通的信息比特只能代表0或者1,而量子比特以0和1的疊加狀態存在,這種模糊性使幾個量子比特可以被並行處理,因此可以一次執行多個運算。比如有100個粒子的糾纏,每個粒子可以處於「0」和「1」的相干疊加,100個糾纏的粒子就可以同時處於2100個狀態的疊加,這就相當於同時對2100個數進行操縱,計算能力就大大提升了。不過,每增加幾個量子比特都是重大的進步。
太章」首次使得驗證及測試50-200量子比特的「中等規模」量子算法成為可能,從而為輔助設計中等規模量子算法、量子軟體乃至量子計算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中國目前在量子領域成績非凡,之前中國成功發射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並成功實現了120公裡的量子糾纏效應。
量子領域是一個全新領域,中國在該領域不斷打破並超越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在量子研究方面已經走在了最前面。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