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製出可調控的新型量子模擬器 可實現任意的相位消相干過程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成員李傳鋒與國外研究小組合作,成功研製出光子頻率和相位均可調控的量子模擬器,通過編程控制即可實現任意的相位消相干過程。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

經典計算機的基本單元是比特,其值可以是0或1。環境幹擾導致比特的值由0變為1,1變為0時,就會出錯。而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元是量子比特,可以處於0和1的疊加狀態。環境幹擾下即使0和1能夠保持不變,量子比特依然會出錯,這是因為環境可以導致0和1之間的相位發生變化,從而改變整個量子比特導致出錯,這個過程就是相位消相干,如何克服它是量子計算機研製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如果能構造出完全可控的相位消相干研究平臺,必將推進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過程。

李傳鋒研究組在光學系統中完成了這一任務。他們把單個光子的偏振作為量子比特,而光子的頻率作為環境,構造出完全可控相位演化量子模擬器。研究組通過巧妙的光路設計,把光子的頻率分布轉化到空間分布,並把兩種偏振的光轉變成兩束平行光輸入到空間光調製器上,通過對空間光調製器的編程控制可以構造出光子的任意頻率分布和相位分布,從而實現任意的相位消相干過程。作為實例,研究組利用可控相位消相干量子模擬器研究了一個和橫場伊辛(Ising)鏈相耦合的量子比特,展示了它在順磁相、鐵磁相以及相變點的三種完全不同的相位消相干過程。(記者吳長鋒)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完全可控的相位消相干量子模擬器研製成功
    原標題:完全可控的相位消相干量子模擬器研製成功在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過程中,相位消相干能否克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記者8月31日從中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研究組與合作者最近成功研製出光子頻率和相位均可調控的量子模擬器,通過編程控制即可實現任意的相位消相干過程。該成果8月27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經典計算機的基本單元是比特,其值可以是0或1。環境幹擾導致比特的值由0變為1,1變為0時,就會出錯。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元是量子比特,可以處於0和1的疊加狀態。
  • 研究獲得抑制量子消相干現象新方法
    傳統計算機在運算中所採用的是傳統比特,在特定的時間中傳統比特所代表的是1或0;而量子計算機所使用的量子比特卻能夠在同一時間內呈現出多種狀態——既可以是1也可以是0,這種狀態被稱為量子疊加,是量子相干性的一種表現。量子計算機之所以能夠完成那些傳統計算機所無法企及的複雜計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其利用這種獨特的量子效應。
  •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霸權」
    二、通過對規模化多體量子體系的精確製備、操控與探測,研製可相干操縱數百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擬機,用於解決若干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問題(如量子化學、新材料設計、優化算法等)。三、通過積累在專用量子計算與模擬機的研製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各種技術,提高量子比特的操縱精度使之達到能超越量子計算苛刻的容錯閾值(>99.9%),大幅度提高可集成的量子比特數目(百萬量級),實現容錯量子邏輯門,研製可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潘建偉團隊一直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利用AD9958/AD9959多通道DDS實現相位相干FSK調製器的設計
    打開APP 利用AD9958/AD9959多通道DDS實現相位相干FSK調製器的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6-12 08:02:00
  • 中國科大首次量子模擬馬約拉納零模的非阿貝爾幾何相位
    我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許金時、韓永建等人與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製的光學量子模擬器研究馬約拉納零模的非阿貝爾交換特性,實現了具有拓撲特性的非阿貝爾幾何相位,並演示了拓撲量子計算的普適量子門操作。
  • 中國研發出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
    打開APP 中國研發出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 發表於 2019-08-12 11:49:53 阿里巴巴表示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研發出當前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率先成功模擬了81比特40層作為基準的谷歌隨機量子電路。
  • 其次,量子成像可以實現非相干光源的相干成像
    2008年,Shapiro從理論上證實了量子成像中閒置光一路的信息可以通過對光場的計算得出,因此並不是量子成像所必須的,該理論的可行性隨後得以證實。計算關聯成像中光源可由雷射照射空間光調製器產生強度漲落光場,這一過程由計算機控制,因此閒置光一路的光強、相位等理論測量值已知,實驗中無需包含空間探測器的閒置光一路,只需一個無空間分辨能力的桶探測器即可成像。將桶探測器收集到的光強信號和空間光調製器的理論數據進行符合關聯運算,即可得到最終的像。
  • 實現算力全球領先,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二、通過對規模化多體量子體系的精確製備、操控與探測,研製可相干操縱數百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擬機,用於解決若干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問題(如量子化學、新材料設計、優化算法等)。三、通過積累在專用量子計算與模擬機的研製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各種技術,提高量子比特的操縱精度使之達到能超越量子計算苛刻的容錯閾值(>99.9%),大幅度提高可集成的量子比特數目(百萬量級),實現容錯量子邏輯門,研製可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潘建偉團隊一直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裡程碑式突破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霸權」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霸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發布 量子密鑰分發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
    關鍵量子信息器件——「三高」量子糾纏光源研究中山大學王雪華教授團隊與其合作者,提出一種能克服光子側向和背向洩漏、並能極大提高光子前向出射的新型微納「射燈」結構,其單光子理論收集效率在較大的帶寬中超過90%、最高可達95%,在國際上率先製備出同時具備「三高」——高亮度、高全同性、高糾纏保真度的量子糾纏光子對源。
  • 潘建偉團隊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原型機「九章」誕生
    而在本次研究中,該團隊通過自主研製高效率、高全同性、極高亮度和大規模擴展能力的量子光源,從而實現了滿足相位穩定、全連通隨機矩陣、波包重合度優於 99.5%、通過率優於 98% 的 100 模式幹涉線路,並實現相對光程 10-9 以內的鎖相精度、以及高效率 100 通道超導納米線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算力全球第一!
    2020年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200秒只是短短一瞬,6億年早已是滄海桑田。這一突破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世界首個單光子量子存儲器在中國誕生 中科大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的...
    最近他們首次成功地實現了攜帶軌道角動量、具有空間結構的單光子脈衝的存儲與釋放,證明了高維量子態的存儲是完全可行的。該小組通過兩個磁光阱製備了兩個冷原子團,利用其中一個冷原子團通過非線性過程製備標記單光子,並通過螺旋相位片使該光子攜帶一定的軌道角動量,具有特殊的空間結構。而後利用電磁誘導透明效應將其存儲於另一個作為存儲介質的冷原子團中,實驗結果清楚地證明了單光子攜帶的軌道角動量可以高保真地被存儲。
  • 中科大任希鋒教授:我們研製的量子光學晶片有什麼用
    日前,中科大首次研製成功矽基導膜量子集成晶片。其中,偏振編碼僅能實現二維量子信息過程,無法實現高維編碼,因而在信息容量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明顯不足;路徑編碼雖然可實現高維量子信息過程,但為了防止不同路徑信息之間的串擾,其路徑間距通常較大,極大地制約了量子光學晶片集成度的提升和功能擴展。 我們首次提出採用多模波導的本徵模式作為編碼量子信息的新自由度。利用一條支持多個波導模式的多模波導有望實現量子信息高維編碼。
  • 中國首次實現量子優越性!比最強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
    這個裝置是用來實現50路單模壓縮態間的兩兩幹涉,並高精度地鎖定任意兩路光束間的相位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介紹,2017年,該團隊構建了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ENIAC)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2019年,團隊進一步研製了確定性偏振、高純度、高全同性和高效率的國際最高性能單光子源,實現了20光子輸入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輸出複雜度相當於48個量子比特的希爾伯特態空間,逼近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 中國科技大學學者實現高精度量子相位測量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郭光燦院士領導的量子光學小組實現了高精度的量子相位測量,衝破了「標準量子極限」,並十分接近於量子力學的理論極限——海森堡極限。這種新穎的相位測量方案原則上突破了因測量引發光子數損耗的局限,可望在其他物理量的高精度測量中得到重要應用。
  • 中國首次實現量子優越性:超越谷歌,比最強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
    這個裝置是用來實現50路單模壓縮態間的兩兩幹涉,並高精度地鎖定任意兩路光束間的相位。下圖是光量子幹涉的實物圖。圖中左下方為輸入光學部分,右下方為鎖相光路,上方共輸出100個光學模式,分別通過低損耗單模光纖與100超導單光子探測器連接。
  • 走進研究院 | 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
    特別對於量子系統,經典計算機由於規模和速度等限制常常並不能有效模擬其性質,而通用型量子模擬器則具有先天的優勢,另一方面通用型量子模擬器可以實現任意的量子態演化,則和通用型量子計算機具有完全同樣的功能,從這一點來說,量子計算機和量子模擬器實際是一個概念,而強調了不同的使用側重點,量子計算機側重其計算功能,量子模擬器則側重比對模擬。
  • 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超快相機、回音壁聚光、新型光晶片等入選
    關鍵量子信息器件——「三高」量子糾纏光源研究中山大學王雪華教授團隊與其合作者,提出一種能克服光子側向和背向洩漏、並能極大提高光子前向出射的新型微納「射燈」結構,其單光子理論收集效率在較大的帶寬中超過90%、最高可達95%,在國際上率先製備出同時具備「三高」——高亮度、高全同性、高糾纏保真度的量子糾纏光子對源。
  •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數位化脈衝星終端實現相干消色散功能...
    記者昨日從位於西安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獲悉,該中心羅近濤研究員團隊在數位化脈衝星終端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羅近濤說,宇宙中的脈衝星十分遙遠,在地球上接收到的脈衝星信號十分微弱,需要使用大口徑射電望遠鏡配置高性能脈衝星終端進行接收。脈衝星的信號在到達地球的過程中受星際介質影響會出現色散效應,使得脈衝星輪廓展寬進而影響觀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