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首次量子模擬馬約拉納零模的非阿貝爾幾何相位

2020-11-24 中國科大..

我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許金時、韓永建等人與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製的光學量子模擬器研究馬約拉納零模的非阿貝爾交換特性,實現了具有拓撲特性的非阿貝爾幾何相位,並演示了拓撲量子計算的普適量子門操作。該成果2018101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上。


馬約拉納零模是近年來物理學的研究熱點。常見的玻色子和費米子具有阿貝爾統計特性,而馬約拉納零模的特異之處在於它具有非阿貝爾統計特性,可以用來實現拓撲量子計算。問題是怎麼才能得到馬約拉納零模呢?很幸運,理論物理學家給出了答案:在一條Kitaev鏈的兩端就蘊含著兩個馬約拉納零模。通過測量兩條Kitaev鏈上的四個馬約拉納零模交換時所產生的幾何位相Berry相位),就可以直接反映它們的非阿貝爾交換特性。而幾何相位描述了量子系統經過絕熱循環演化後初態與末態之間的相位差,在基礎物理研究和實際應用中均具有重要價值


李傳鋒研究組在前期量子模擬單個Kitaev鏈上的兩個馬約拉納零模的交換操作[Nature Communications 7,13194 (2016)]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自主研製的光學量子模擬器的性能,實現了對兩條Kitaev鏈上四個馬約拉納零模交換操作的量子模擬。通過Jordan-Wigner變換,將支持四個馬約拉納零模的費米系統映射到一個六粒子的自旋系統,並利用光子的空間模式對自旋系統進行編碼。而不同馬約拉納零模之間的交換則通過一系列耗散過程實現。這些耗散過程提供了對應自旋之間的有效相互作用。兩條Kitaev鏈上的四個馬約拉納零模可以編碼一個量子比特。利用交換過程,研究組成功地模擬了編碼比特上具有拓撲保護特性的Hadamard門和相位門。並且這兩個量子門是非對易的,從而驗證了幾何相位的非阿貝爾特性。


馬約拉納零模系統的交換操作並不能實現普適的拓撲量子計算。為實現普適量子門操作,研究組通過將兩個馬約拉納零模移動到同一位置並施加適當的實時演化,實現了相位門。 Hadamard門、相位門組成了完備的單比特門操作。在通過交換實現的Hadamard門和相位門中,兩個馬約拉納零模總是處於不同的位置,它們對局域的擾動是免疫的,具有拓撲保護特性。而在相位門中兩個馬約拉納零模會處於同一位置,對此處的局域擾動無法免疫,因而,它不具有拓撲保護性(原則上,此處的局域擾動可通過糾錯解決,不會破會拓撲量子計算過程)。研究組通過在不同的位置施加相位噪聲和反轉噪聲,實驗驗證了這一重要特性。實驗搭建的16模式的空間級聯幹涉儀有很好的相位穩定性,各類門操作的保真度均大於92%




兩條Kitaev鏈所支持的四個馬約拉納零模(A,B, C, D)的交換示意圖。a). AC逆時針交換交換實現Hadamard門;b). CD逆時針交換實現−π/4相位門;c). BC交換到同一位置3經過適當的實時演化再交換回去實現π/8相位門。


這項工作展示了馬約拉納零模的基本性質,驗證了基於馬約拉納零模的拓撲量子計算的基本原理,並進一步拓展了光學量子模擬器的模擬能力。


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是許金時教授和孫凱特任副研究員。


上述研究得到科技部、國家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安徽省和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的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4/10/eaat6533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前沿創新中心、科研部)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利用量子模擬揭示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量子統計特性
    該實驗室李傳鋒、許金時、韓永建等與其合作者利用線性光學量子模擬器,首次實驗揭示了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非阿貝爾量子統計特性,並進一步演示了編碼到馬約拉納零模的量子信息對局域噪聲的免疫特性,為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途徑。該研究成果於10月25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文章第一作者為許金時。
  • Jackiw-Rebbi零模:在非馬約拉納體系中實現非阿貝爾編織
    過去二十年間中,許多研究者對能夠在超導序參量系統中實現非阿貝爾編織的一種奇特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以及這種粒子在零能量時的特例——馬約拉納零模進行研究。 最近,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謝心澄教授團隊與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合作,闡述了實現非阿貝爾編織的一種新途徑,即利用拓撲絕緣體中廣泛存在的Jackiw-Rebbi零模實現非阿貝爾編織。
  • 科學家首次在鐵基超導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
    當一個馬約拉納費米子被束縛在一「點」上時,會變成兩個馬約拉納任意子,具有奇特的非阿貝爾統計,可用來構造拓撲量子比特,應用於自容錯的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相較於傳統計算機具有更快的運行速度與更大的計算量。
  • 科學家首次在超導塊體材料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 對未來量子計算機...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高鴻鈞、丁洪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首次在超導塊體材料中觀察到了馬約拉納零能模,即馬約拉納任意子。該馬約拉納零能模純淨度高,能在相對更高的溫度下實現,且材料體系簡單,對研究和構建高度穩定、高容錯的量子計算機具有極其重要意義。這項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17日由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
  • 量子粒子大觀:狄拉克、外爾和馬約拉納
    美國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已經找到了這種神秘莫測的粒子,這不僅有助於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還有助於科學家們進一步弄清暗物質的性質。」其實當時普林斯頓的美國科學家發現的並不是馬約拉納費米子,而是馬約拉納零能模。(到底有沒有真的發現馬約拉納零能模目前還有爭議。)馬約拉納零能模有助於量子計算,但和暗物質毫無關係。而馬
  • 《自然》雜誌:馬約拉納導線中零模式的光子輔助隧穿特徵
    哥本哈根大學和哥本哈根的微軟量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馬約拉納零模式(Majorana zero modes),零能量準粒子態的潛力,這種態可以在超導混合納米線中找到,以此來保護量子數據。研究人員觀察了在馬約拉納納米線中零模式的光子輔助隧穿,提供了新的見解,可以為更好地理解這些準粒子狀態鋪平道路。
  • 量子幾何相位理論及其應用簡介 | 本周物理學講座
    報告人:朱詩亮,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時間:12月27日(周四)16:00單位:清華大學地點:理科樓鄭裕彤講堂相位因子被稱為二十世紀理論物理學研究三大主旋律之一。幾何相因子(幾何相位)的提出是量子力學研究的開創性成果。相位因子是量子力學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對它的認識伴隨著整個量子力學和量子場論的發展。
  • 中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
    中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央廣網發 大連化物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14日消息(記者賈鐵生)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興安教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孫志剛研究員、
  • 拓撲量子計算「開始走向實用化」—新聞—科學網
    儘管如此,晶片的發展還是遇到了一定的瓶頸問題,一是晶片過熱,二是量子效應。張富春表示,這就意味著今後摩爾定律能否成立可能將是一個大問題。 張富春分析了經典計算與量子計算的區別,「經典比特是0和1,而量子比特是0和1的量子態疊加。量子並行性,即作用於N個量子比特上的量子邏輯門,可以同時對2N個疊加係數進行運算,遠遠超過了今天經典計算的能力」。
  • MIT首次在金中發現馬約拉納粒子,有助於高容錯量子計算機研發
    麻省理工團隊首次在金中發現馬約拉納粒子,有助於高容錯量子計算機研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日前成功在一種常見金屬——「金」(沒錯,就是金子的金)的表面,實際觀察到了馬約拉納粒子,證明了其存在。(來源:stock images)該研究通過設計並培養在超導材料 「釩」 上生長的納米級金絲,在金絲上層表面檢測電導率確認材料的超導區域,然後再觀察在這些金絲上所分布的,具有 「磁性」的微型硫化銪(Europium Sulfide,其磁性能提供產生馬約拉納粒子的磁場)「小島」,並最終成功在能譜中檢測到了代表著 「馬約拉納粒子存在」 的接近零的能量特徵信號。
  • 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非阿貝爾量子拓撲物態相變研究方面取得...
    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非阿貝爾量子拓撲物態相變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4月7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非阿貝爾量子拓撲物態相變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2020年4月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非阿貝爾拓撲物態相變的張量網絡方法」(Tensor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一維原子鏈缺陷兩端發現零能束縛態
    探索可容錯的量子比特計算是最終實現規模化量子計算的重要途徑。馬約拉納零能模,因其受拓撲簡併保護,滿足非阿貝爾統計,具備抗局域幹擾和高容錯的特性,被認為是實現拓撲量子比特的基礎。
  • 馬約拉納:是未來物理的天使還是幽靈?
    否則實驗上永遠無法確定中微子是否是馬約拉納粒子。 重大的轉折發生在本世紀初日本超級神岡和加拿大 SNO 的實驗發現了不同種類的中微子宏觀量子力學震蕩的現象:它們之間可以轉換。中國的大亞灣實驗繼後觀測到了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轉換模式。因為這些轉換隻有當中微子質量不是零才能出現,因而間接證明了中微子有質量,打開了超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窗口。
  • 科學家首次在超導塊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家領導的一支研究團隊首次在超導塊體中觀察到了馬約拉納任意子,即馬約拉納零能模,對於未來構建高度穩定的量子計算機具有重要意義
  • 較低能量下化學反應中量子幾何相位效應獲揭示
    較低能量下化學反應中的量子幾何相位效應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志剛、院士楊學明和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王興安合作,在H+HD→H2+D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幾何相位效應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是系統的哈密頓絕熱沿著閉合的參數迴路周期性變化時,在波函數上引入的附加相位。幾十年來,該現象在凝聚態物理研究領域被廣泛關注,其與量子霍爾效應以及拓撲絕緣體的研究,都有密切關係。在分子體系中,幾何相位效應在勢能面間的錐形交叉區域附近產生。在過去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幾何相位效應對於分子光譜的影響已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
  • 發當半導體納米線與超導體耦合時,可以被調諧到拓撲量子態!
    ,這種量子態被認為是被稱為馬約拉納零模(MZM)局域準粒子的宿主。馬約拉納零模是它們自己的反粒子,在拓撲量子計算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由於粒子-反粒子的等效性,馬約拉納零模在低溫下表現出量子化的電導。雖然在固態系統中實現馬約拉納零模的理論很多,但實驗實現面臨著非理想化的問題,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 馬約拉納任意子首次在超導塊體材料中被發現
    本報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吳月輝)中國科學家主導的聯合研究團隊首次在超導塊體材料中觀察到了馬約拉納零能模,即為馬約拉納任意子。該馬約拉納零能模純淨度高,能在相對更高的溫度下得以實現,且材料體系簡單,對構建穩定的、高容錯、可拓展的未來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 進展 | 在鐵磷基超導家族中發現馬約拉納零能模平臺
    近幾年來,在拓撲非平庸的鐵基超導材料中研究馬約拉納零能模是凝聚態物理學家關注的前沿問題之一。北京師範大學殷志平教授提供了能帶計算,浙江大學曹光旱教授提供了高質量的單晶樣品,麻省理工學院傅亮教授提供了理論模擬。在凝聚態物理學的材料體系中,存在被拓撲缺陷所束縛的其產生湮滅算符滿足自共軛關係的拓撲非平庸的準粒子激發,通常被稱為馬約拉納零能模。
  • 進展|在鐵磷基超導家族中發現馬約拉納零能模平臺
    近幾年來,在拓撲非平庸的鐵基超導材料中研究馬約拉納零能模是凝聚態物理學家關注的前沿問題之一。北京師範大學殷志平教授提供了能帶計算,浙江大學曹光旱教授提供了高質量的單晶樣品,麻省理工學院傅亮教授提供了理論模擬。在凝聚態物理學的材料體系中,存在被拓撲缺陷所束縛的其產生湮滅算符滿足自共軛關係的拓撲非平庸的準粒子激發,通常被稱為馬約拉納零能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