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家領導的一支研究團隊首次在超導塊體中觀察到了馬約拉納任意子,即馬約拉納零能模,對於未來構建高度穩定的量子計算機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北京時間17日由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
量子計算機將帶來顛覆式突破,但傳統的量子比特很容易受到外界幹擾而發生「退相干」(量子狀態間喪失相互幹涉性質),導致計算失敗。馬約拉納任意子可以用來構造拓撲量子比特,解決困擾已久的「退相干」問題,未來有望構建高穩定、高容錯、可拓展的量子計算機。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鴻鈞和丁洪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極低溫-強磁場-掃描探針顯微系統取得這一發現。該成果具有高純度、高溫度且結構簡單等特點,更容易實現對馬約拉納任意子的編織操縱。進一步實驗發現,該馬約拉納任意子在6 T以下磁場以及4 K以下溫度都能穩定存在。
丁洪介紹,這是首次在單一塊體超導材料中發現高純度的馬約拉納任意子,能在相對高的溫度下實現,不容易受到其他準粒子幹擾。同時,這預示著在其他的多能帶高溫超導體裡也可能存在馬約拉納任意子,為馬約拉納物理研究開闢新的方向。
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張首晟表示,一年前其團隊發現的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或稱「天使粒子」,實驗體系是由常規超導體與量子反常拓撲絕緣體構成的混合器件,現象在超低溫的極端條件下才出現。此次研究的實驗體系,許多物理性質優於混合系統,且不需要極端的超低溫條件。這項發現將大大推動馬約拉納物理的研究。
1937年,理論物理學家馬約拉納預言了一種反粒子是其自身的基本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相關研究一直是物理學最前沿的問題之一。近年來,理論研究表明在凝聚態物質中也可能存在遵守馬約拉納性質的準粒子,這些準粒子可看作宇宙中真實粒子在固體中的影子,對其研究為人們操控和利用這些獨特的物理性質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