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模型中的基本粒子
從宇宙線到夸克,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可以歸於兩大類,分別是費米子和玻色子,自旋為半奇數(1/2,3/2…)的粒子稱為費米子,服從費米 -狄拉克統計;自旋為0或正整數的粒子稱為玻色子,服從玻色-愛因斯坦統計 。
根據不相容原理,在任何量子系統中,兩個費米子無法佔據同一個量子態。試想一下,取一個原子核,並開始加入電子進去,第一個電子會傾向於佔據基態(即最低能量的狀態)。由於它是一個自旋=1/2的粒子,電子的自旋態可以是+1/2或-1/2。如果添加第二個電子,它仍然會佔據基態但具有相反的自旋態。但如果加入更多的電子會發生什麼?它們不會進入基態(上圖:1s),而是填滿下一個能級。
而玻色子卻可以同時共享同一個量子態。這允許產生一種特別的物質狀態,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將玻色子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它們就會全部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態。當氦(由偶數個費米子組成,因此表現的像一個玻色子)被冷卻到足夠低溫下就會形成超流體,這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一個結果。
△ 費米子喜歡獨來獨往,單獨住在一個房間,而玻色子則喜歡共享一個房間。
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了第三個粒子王國的首個成員——任意字。物理學家首次獲得了實驗證據,證明任意子不能被歸類進另兩個粒子王國中。它既不像費米子也不像玻色子,而處在一種中間態。
如果一個量子粒子繞著另一個量子粒子轉,而沒有回到相同的量子狀態,會發生什麼呢?
為了理解這種可能性,我們需要對拓撲學,即對形狀的數學研究做一個簡短的討論。如果兩個形狀中,一個可以轉換成另一個,而不需要任何切割或粘合,那麼兩個形狀在拓撲上是等價的。一個甜甜圈和一隻咖啡杯,因為在抽象形狀上類似,所以我們認為它們在拓樸學上等價。
任意子的波函數不局限在定義了費米子和玻色子的兩個解上,因此這些粒子既不屬於這兩個解,也不屬於這兩個解之間的任何東西。
任意子不能在三維空間出現,只能在二維空間出現。其行為服從介於玻色統計和費米統計之間的新的分數統計。由這類奇異粒子構成的物理系統,其波函數在兩粒子坐標交換的情況下不體現對稱或反對稱性,而是獲得一個任意的相位因子。
科學家表示,使用任意子製成的拓撲量子計算機可解決量子計算機中的穩定性問題。這種計算機使用準粒子作為線,使用辮理論來設計穩定的邏輯門。
聲明:部分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