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動物遷徙 北京市將修補廊道林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20-11-11 09:21:47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本報訊(記者 朱松梅)兩輪百萬畝造林工程實施以來,本市平原地區新增250餘處千畝以上的大片森林。接下來,市園林部門要在大尺度森林板塊之間建設廊道型生態林,為小動物們開闢遷徙通道,讓它們可以自由地覓食、穿梭和繁衍。這是記者在近日召開的平原生態林管護與經營工作會上獲悉的。

  自2012年起,本市先後在平原地區實施兩輪百萬畝造林工程。八年播綠,新增30處萬畝以上的森林溼地板塊、250餘處千畝以上的大片森林,京城被蔥鬱的綠色環抱。

  「前些年建設和養護林地,主要目的是讓樹木活下來。經過五年的養護,新增造林已經能夠正常生長。今後做林地養護將分類施策,不但要讓樹木活下去,更要追求活得好。」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說,按照建設類型和功能定位,平原生態林可分為生態涵養、景觀遊憩、生態廊道和綜合利用四大類型。其中,生態廊道林大多沿著鐵路、公路以及永定河、溫榆河等大河延伸,串聯起大尺度的森林板塊。

  目前,不少生態廊道林存在連通性較差、樹種單一的問題。尤其是交通聯絡線兩側的林帶,在建設時往往更注重其防噪、滯塵的作用,並沒有特意為動物棲息和遷徙創造便利。

  今後,市園林部門將通過打通林帶「斷點」、豐富樹木種類等方式,修補廊道型生態林,為小動物們打造更完善的遷徙通道。市林業工作總站副站長李榮桓說,野生動物遷徙時格外注重隱蔽性,最怕受到驚擾。廊道型生態林下一步將打通「斷點」,形成連續的林帶,在與市政路交叉處建設專門用於動物遷徙的管涵。同時,林帶之中還將合理調整樹木種類,補植一些冠蓋濃密的樹木和地被花冠類植物,兔子、刺蝟們可以在林蔭底下盡情奔跑。

  有吃有喝,小動物們才能過得更舒適愜意。廊道型生態林中還將增加食源和蜜源植物,如柿子、山楂、海棠、珍珠梅、丁香等,豐富的漿果類食物可為野生動物提供充足「口糧」。

  為小動物開闢遷徙通道,早在數年前本市就已有相關嘗試。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便是最好的例子。

  奧森公園雄踞中軸線北端,佔地680公頃,被北五環路分割為南北兩園。一條270米長的空中廊橋連接南北園。廊橋上遍植樹林花草,為上百種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昆蟲提供了遷移和傳播的通道。

  「大刀闊斧造林的同時,還得惦記著小動物們,這是非常必要的。」李榮桓說,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僅應該有樹木,也要有種類多樣的動物。它們在林地之間往來走動,可以為植物傳播種子,充分保護林地的生物多樣性,形成穩定的動植物群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北京加強遷徙候鳥等野生動物監測,如有異常將現場處置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記者3月3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目前正值候鳥遷徙高峰期,
  • 老外研發的馬路修補液,快速修補坑洞,方便快捷
    老外研發的馬路修補液,快速修補坑洞,方便快捷 2020-11-21 12:27
  • 北京市野生動物種類達600個
    天氣回暖,北京市又迎來了大批遷徙候鳥過境的時節。3月1日,以「依法保護野生動物,確保候鳥安全過京」為主題的「2018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系列宣傳活動在房山區啟動。記者了解到,根據最新的野外監測,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已達600個。
  • 《道林格雷的畫像》: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而這一點,在王爾德這部《道林格雷的畫像》中,或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道林格雷的畫像》故事梗概《道林格雷的畫像》,講述的是一個貴族少年,外形十分俊美,更可貴的是,他性情純真質樸。畫家巴茲爾為道林·格雷畫了一幅畫像,然而畫家的朋友亨利勳爵,卻蠱惑道林格雷向這幅畫許願:讓自己永葆青春,而他所有因為歲月帶來的滄桑,和他所犯的罪惡,將通通由這幅畫像來承擔。
  • 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怎麼畫 動物遷徙簡筆畫圖片
    而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怎麼畫呢?文中教你。動物遷徙簡筆畫圖片  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如何畫  其實動物遷徙聽起來很難,畫起來很簡單。  以上就是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簡筆畫圖片分享。 原標題: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如何畫 qq畫圖紅包動物遷徙的畫法 責任編輯:曾少林
  • 遷徙是否瀕臨絕滅的現象?保護動物王國物種豐富,揭動物遷徙之謎
    之前看過Jacques Perrin拍的遷徙的鳥,個人覺得畫面感更好,配樂也更加精彩。Great Migrations看到第五集的時候,我還覺得只是一部四星的片子。至於第六集,我是第一次看到紀錄片的花絮,這才知道原來動物世界是這樣拍出來的。
  • 星學院:星之魔法團最大剋星,菲洛剋星是道林,美星剋星無人不知
    菲洛——道林菲洛是一個十分霸氣的女孩子,她是星學院第三季的女主角。不了解菲洛的人會覺得她是一個囂張,但其實她是一個性格認真、嚴謹又極富正義感的女孩。菲洛和道林是青梅竹馬,從小就相識,但是兩個人的感情之路並不是很順暢。道林的剋星就是菲洛,只要是菲洛的求道林做的事情,道林都會無條件的答應。
  • 圖集:動物對地球的敬意 史詩般的動物遷徙
    你知道有些動物為了食物竟然會爬行環繞地球,而有些動物為了躲避嚴寒,甚至可以飛越所有的海洋嗎?這是動物對地球的敬意。  你知道動物為什麼要遷徙嗎?你知道有些動物為了食物竟然會爬行環繞地球,而有些動物為了躲避嚴寒尋找一個溫暖的環境,甚至可以飛越所有的海洋嗎?在科學家的眼中,史詩般的動物遷徙充滿了對地球的敬意。
  • 角馬、瞪羚、斑馬都是怎樣遷徙的?一起來看非洲動物遷徙奇觀!
    下面我們跟隨動物研究所的老師一起來去非洲看看吧!遷徙中的動物群為什麼要遷徙?那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陸地野生動物遷徙,號稱非洲七大自然奇觀之一。遷徙群體會短暫地被阻隔在格魯米提河的南岸。角馬遷徙季節是鱷魚一年一度的盛宴。天旱的年份,格魯米提河是一系列的水池。水中藏著大鱷魚。焦渴萬分的角馬來到河邊後,第一件事就是喝水。飢餓的大鱷魚悄悄地在水下遊動,角馬卻全然不知。突然,水中的鱷魚張開長長的嘴巴,迅速咬住河邊喝水的角馬,並竭盡全力將其拖下水去。
  • 《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有一種跨越千山萬水的執著叫遷徙
    不愧是《動物世界》的小粉絲,說起動物的話題頭頭是道。最近剛好讀完一本關於動物遷徙的精美繪本——《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以下簡稱《遷徙》),等小朋友回來了再給她看,想必一定會愛不釋手。結合麥克·昂溫的文字,我們可以得知,冬天將至,帝企鵝們已經離開大海,開始向繁殖地遷徙。這是一段將近100公裡的旅程,為了休息一下疲憊的雙腳,有的企鵝會趴在冰面上,靠肚子滑行。文字與畫面相得益彰,讓人仿佛置身其間,能真切感受到動物遷徙旅程的艱辛與不易。
  • 《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有一種跨越千山萬水的執著叫遷徙
    不愧是《動物世界》的小粉絲,說起動物的話題頭頭是道。最近剛好讀完一本關於動物遷徙的精美繪本——《遷徙:不可思議的動物之旅》(以下簡稱《遷徙》),等小朋友回來了再給她看,想必一定會愛不釋手。《遷徙》的作者麥克·昂溫是一名自由作家、編輯和插圖畫家。他經常在世界各地奔走,尋找野生動物。
  •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你見過?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你見過?動物遷徙是自然界裡一些最動人的現象,有的遷徙以速度之快著稱,有的遷徙則以規模見長,有些遷徙距離的和時間最長的則讓人嘆為觀止,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帝王蝶有翅膀就能飛翔黑脈金斑蝶前足相當退化,短小無爪。
  •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原標題: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動物遷徙是自然界裡一些最動人的現象,有的遷徙以速度之快著稱,有的遷徙則以規模見長,有些遷徙距離的和時間最長的則讓人嘆為觀止。有意思的是,有的遷徙則創下了速度最遲緩的紀錄。
  • 遷徙旅程最長的十大動物 蜻蜓竟然也上榜了!
    在動物界有很多動物每隔一段時間會進行一段遷徙,這些動物是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魚類、昆蟲等在內的所有動物物種。它們有的是為了尋找食物,有的是為了逃離惡劣的天氣條件,有的是為了繁殖,而在這些遷徙的動物中,有的每一次遷徙的路程都在幾千公裡以上,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動物界遷徙旅程最長的十大動物。
  • 什麼是遷徙物種,為什麼要保護它們?《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遷徙物種」是指野生動物任何物種或其次級分類的全部種群或該種群在地理上彼此獨立的任何部分,它們中相當大的部分周期性地可預見地穿越一個或多個國家管轄的邊界。遷徙物種的保護往往需要各國合作,因此聯合國建立了《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簡稱CMS公約)。《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於1979年6月23日籤訂於德國波恩,故又名波恩公約(Bonn Convention)、養護野生動物移棲物種公約、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其目標在於保護陸地、海洋和空中的遷徙物種的活動空間範圍。
  • 麻俑影評│《迷雁返家路》:向大自然學習,修補家庭親密關係
    當群雁振翅飛翔,衝破雲霄,遨遊天際,飛越千山萬水,尋覓另個新天地,遷徙途徑勇往直前,團隊精神笑傲江湖。 人類從大自然生態中學習,修補家庭親情,因為有愛,所以親情不遠離。從中修補了親愛的父子關係。 就真人真事的這位生態專家的資料顯示,從1995 年來自法國的氣象學家 Christian Moullec 曾帶領一群受困野雁從瑞典遷徙至德國後,數十年來不改初衷。 他仍收留鳥蛋,教幼雁飛翔,以輕航機帶領一群野雁飛往正確的遷徙路線。
  • 遷徙:如果留在原地,我們將無法生存
    紀錄片《遷徙的鳥》中,有一個動人的片段:一隻灰雁被困在了漁網中,飛不起來。一個小男孩兒幫它打開纏繞的網後,它急急忙忙張開翅膀、跌跌撞撞地飛向了天空,追趕著自己的夥伴。接下來,它們將展開不知疲倦、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開展著九死一生的遷徙之旅。
  •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6】
    原標題: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6.帝企鵝:長徵   帝企鵝並不是南極唯一一種遷徙的鳥類,但是由於紀錄片《帝企鵝日記》的播放,它們成了最著名的南極遷徙動物。這些優雅美麗的企鵝已經適應了棲息地的極端環境,即使如此,在寒冷刺骨、漆黑一片的南極冬季繁殖後代,也是一項巨大成就。
  • 地理老師雷亞鳴:非洲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上課講非洲的時候,很多同學對非洲的風光無限嚮往,也有很多同學提出一個問題:非洲的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王國,烈日常年覆蓋在這片廣闊的草原上,豐富的植物資源讓這裡成為動物們完美的居住地。
  • 地理老師雷亞鳴:非洲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上課講非洲的時候,很多同學對非洲的風光無限嚮往,也有很多同學提出一個問題:非洲的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追趕青草和水源;6月是動物哺乳期,大量草食性動物的後代在遷徙路上降生。而遷徙動物們的先鋒部隊為大約30萬頭斑馬,他們喜歡吃植物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