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養殖的病害有哪些?水黴病是防止重點,注意飼料投餵方式

2021-01-13 唯有努力三農淺文

魚類養殖的優勢越來越多,它對於生態平衡有著一定的調整與保護,同時也給不少人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其中,在很多的沿海地區,都有鰻魚的養殖。作為一種特殊的魚類,鰻魚與其它的魚類有著完全不同的形態,它似乎更像蛇類,由於沒有魚鱗,且刺相對比較少,所以在市場當中也是比較受歡迎的。隨著鰻魚的營養價值被越來越多的挖掘,關於鰻魚的捕撈也開始變得十分廣泛,這也導致了鰻魚的數量出現下降。為了避免更加嚴重的情況發生,養殖鰻魚逐漸的被推崇。但是鰻魚養殖當中的病害又比較多,該如何進行預防呢?

鰻魚在養殖的時候,病害的種類是比較多的,其中常見的就是爛尾病,這種疾病在產生之後,往往會有一定的特點。通常,鰻魚的身上會有不少的傷口,而且也會不斷的感染,發病之後的鰻魚,魚皮的表面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就像脫皮一樣,不斷的掉落並開始腐爛。通常,常常會發生的就是在鰻魚嘴巴的地方,這個時候的鰻魚,往往會沒有精神,並且腐爛的位置,顏色也開始發生了改變,慢慢的變成深色。

當發病慢慢嚴重的時候,此時鰻魚的尾巴也會開始脫落,甚至是慢慢的腐爛,這個時候可以看到一些魚刺等,全部都暴露在外面。一般這種疾病,不容易發生在冬季中,主要就是在其它的幾個季節中,在發病的時候,大多數都集中在一些幼年的鰻魚身上。對於這種病害的預防,比較關鍵的就是要注意觀察魚苗是不是有傷口,特別是在長途進行運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止魚苗出現被劃傷的情況。當魚苗在放置到池水當中之後,還要注意仔細查看鰻魚苗的生長是不是完善。

儘量要將一些本身就存在著疾病,或者是精神不佳的魚苗單獨進行餵養,防止他們將疾病進行進一步的傳播,給養殖戶們帶來更加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在遠距離進行魚苗運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放入到養殖池當中之前,對於魚苗進行消毒之後才可以開始養殖,針對一些已經發病的魚苗,可以直接放入到消毒液當中浸泡和治療,這樣也可以慢慢的進行改善。如果無法改善的話,則需要將這些生病的魚苗快速的撈出。

腸炎也是鰻魚特別容易感染的疾病,這種疾病主要就腸胃發生感染所導致的。發生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因為鰻魚一次性吃得太多,而且在投餵的時候,餌料不適宜所導致的。例如說一些養殖戶,為了能夠節省養殖的成本,往往他們會在投餵飼料的時候,選擇一些價格比較低,甚至有黴變的飼料,這個時候就容易引發鰻魚出現腸胃炎的情況發生。亦或者是水質太差,水中的氧氣含量太低,都可以引發這些情況。特別是在養殖當中,人們的管理方式不得當,沒有採取一個合理的投餵方式,這些都會引發鰻魚腸炎的出現。

當鰻魚在出現腸炎之後,往往它們的進食量就會慢慢的降低,這個時候也會出現痢疾的情況發生。仔細觀察會發現,鰻魚的魚鰭部分,已經開始不斷的充血,而且身體當中還有很難聞的氣味,一旦發病之後,它們的存活就會降低。通常,這種疾病比較容易出現在一些大的鰻魚身上,在防治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儘量要採取一個合適的投餵計劃,一定要定時定量的進行投喂,其中還要注意觀察水質的變化,及時的了解水質的情況,適當的進行氧氣的融入。

不僅如此,在養殖鰻魚當中,密度也是必須要注意的,如果密度太高的話,鰻魚的整體生長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養殖池周圍放置一個溶氧設備,一邊觀察水中的氧氣含量,另外一個方面也要注意進行及時的溶氧。在合適的情況下,還要注意使用使用一些藥物來進行治療,這樣都可以更好的改善腸炎的情況。

另外,水黴病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它是因為真菌感染所引起的,通常,在鰻魚受傷的時候,或者是身體抵抗力很弱的時候才會發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水溫,水溫太高的情況下,鰻魚也容易發生這種情況。治療的時候,主要就是要注意進行池塘消毒。

相關焦點

  • 鯽魚金鯧魚黃顙魚臺灣泥鰍等品種養殖大熱,應警惕哪些病害?這裡有...
    鯽魚金鯧魚黃顙魚臺灣泥鰍等品種養殖大熱,應警惕哪些病害?這裡有一份實操防治手冊!2017-05-04 23: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6390 次 我要評論 文/&nbsp水產前沿雜誌實習編輯&nbsp李齊財進入5月,氣溫、水溫上升,魚類攝食量增加,與此同時,病害高發。
  • 鰻魚土池科學的養殖管理技術
    鰻魚又名白鱔、白鰍等,是淡水養殖的名貴魚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藥用功效。鰻魚生長迅速,適應能力強,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魚類不能生活的水域內也能正常生活,人工養殖技術要求不高,飼料來源也廣。
  • 池塘加州鱸如何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
    下面筆者對加州鱸池塘養殖技術與經驗進行總結,供大家參考。  一、養殖模式  池塘養殖加州鱸有混養和單養兩種模式:混養模式池塘可以與羅非魚、鯽魚、四大家魚的養殖池塘套養加州鱸,利用鯽魚和羅非魚容易過度繁殖的特性,可為加州鱸提供更多的天然餌料;池塘單養模式,魚種的規格要放大一些,加州鱸一般在6cm互相殘殺非常嚴重,故投放規格為8~10cm的魚種。
  • 蠍子的養殖,蠍子飼料的投餵技術,飼料的選擇,供食的方法
    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養殖知識,蠍子飼料的投餵技術,蠍子在自然條件下,從捕食的小動物中獲取各種營養物質,以供生長發育和繁殖需要,這些營養物質缺一不可。在人工養殖蠍子時則靠人工投餵的飼料獲取營養物質,因此不但要選擇好飼料,還要科學投餵飼料,才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1。
  • 全球最大的鰻魚飼料生產商,開發的產品遍布世界各地
    若問全世界最大的鰻魚飼料企業是哪戶?還是天馬科技!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單位,於2017年1月17日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經營範圍涉及特種水產飼料、生物工程、國際貿易等領域。
  • 貴州山區鱘魚流水池養殖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水產品需求結構的變化,鱘魚養殖的產量及面積不斷增多。鱘魚養殖模式主要有流水養殖、池塘養殖、網箱養殖等 [4] ,而其中流水養殖是山區地區主要採用的一種養殖方式,而且集中在貴州、雲南等地。因此,本文主要從魚池建造、水質要求、魚种放養、飼料投餵、飼養管理等方面簡述了山區鱘魚流水池養殖技術,以期為山區鱘魚流水池養殖提供技術參考。現將山區鱘魚流水池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 天馬鰻乳素,業內首創無抗動保模式解決鰻魚腸炎、呵護肝膽健康!
    天馬科技集團在鰻業魚病防治方面最早建立了病害疾病管理資料庫,且根據鰻魚每年養殖情況變化進行調整病害防治思路,為了更好服務廣大養鰻群體,提高鰻魚養殖效益,天馬科技集團推出了一套無抗動保養鰻模式,本期重點介紹鰻農反饋滿意度較高的鰻乳素和多維產品。
  • 鰻魚繁殖技術,養殖戶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今天我想介紹鰻魚的繁殖方法。鰻魚的綽號也叫泥鰍,因為它喜歡生活在土壤中,所以它的名字叫「鰻魚」,它的主要繁殖方法是把小鰻魚養成100克以上的鰻魚,而現在池塘養殖是一種很常見的方式,可以在農村的庭院或溝渠中養殖。現在讓我們介紹一下正常的育種方法,看看需要什麼步驟。
  • 想要孔雀魚不容易死,養殖的密度不能太大,否則就會有病害發生
    它主要是吃小昆蟲、碎屑、浮遊動物,它吃的小昆蟲有很多,比如說半翅目、搖蚊、蠓科昆蟲、雙翅目等。飼養魚缸的清潔:在進行孔雀魚的養殖時,魚缸的衛生是要保持乾淨的,要進場的對它消毒和清理的工作。消毒通常都是用沸水消毒的方式來進行,消毒的時候要徹底全面,這樣的消毒方式就不會有有毒物質殘留在魚缸裡面,用消毒液來進行消毒的工作多少都會有有毒物質殘留下來,所以說用這種方式是最好的方法了,同時也不會會孔雀魚產生不利的影響。水質的管理:水質的好壞是決定養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水質會對魚兒的生長造成很直接的影響。
  • 病害研究專家潘良坤教你鯽魚病害防治方法
    潘老師長期服務於蘇北鯽魚養殖比較集中的泰州、鹽城一帶,病害防治經驗十分豐富。前幾天剛從生產一線回來,帶來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過幾天又要前往生產一線服務,趁著他相對空閒的時間,筆者採訪了潘老師,希望對鯽魚養殖戶接下來的病害防治工作能有借鑑、指導作用。筆者:蘇北鯽魚養殖中主要會發生哪些病害?危害情況如何?
  • 養殖豬鼻龜應該搭建好環境,水質要求比較高,投餵飼料不要過多
    養殖豬鼻龜應該搭建好環境,水質要求比較高,投餵飼料不要過多豬鼻龜如今也是淡水龜中很不錯的一個品種,雖然我們看到超市中銷售的不多,但是這也是一個需求的增長的開始階段,它的生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野生的確實比較少,現在越來越多的都是人工養殖的,因為最終人工養殖的效果確實更好一點。了解幾個細節能夠讓養殖的效率更高。首先,開始養殖之前就應該搭建好飼養環境。它還是需要充分的陽光的,有適當的陽光生長的速度會更快一些,如果一直沒有太陽對健康反而是一種危害,陽光照射有的時候也能夠改善水質環境。
  • 福建鰻鱺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_淡水養殖(鰻魚養殖)_水產養殖網
    1.土池生態養殖模式投苗前先用生石灰等清塘,投苗規格為黑仔或幼鰻,300尾/kg的鰻苗投苗密度約為6000尾/畝,畝產量1噸左右;養殖戶從5月份開始投苗,養殖期間基本不換水,只補充蒸發的水分。養殖成本較低。
  • 實用技術:黃顙魚養殖技術問答集錦
    黃顙魚的養殖主要有池塘主養、池塘套養、網箱養殖及稻田養殖等方式。2.黃顙魚池塘養殖有哪些技術要點?(1)池塘清整:池塘面積5~8畝,水深1.5~2米為宜。冬天魚種並塘或成魚出池後,排乾池水,清理塘底淤泥,並曝曬塘底。開春後,清整塘基,每畝用150~225千克生石灰化成漿在全池均勻潑灑,進行幹法清塘消毒。
  • 水產養殖貼士:黃顙魚與太陽魚混養技術精要
    池塘水色以黃綠色、茶色為好,每天注意觀察水色以確定是否追肥。    4、投苗密度和品種搭配:黃顙魚健康養殖有單養和混養兩種方式。其中混養方式主要科學搭配太陽魚為主。4-5月,池塘肥水後,提前15天投放規格3-5公分太陽魚種苗,每畝放養1000尾。
  • 神仙魚的病害如何防治
    神仙魚是一種熱帶魚,在養殖時,會發生一些病害,絕不容忽視,輕則造成魚體損傷,重則死亡,所以不得不防。一般預防神仙魚適宜生活成長溫度大致為24-28攝氏度,加熱棒平時一定要控制在這一溫度,適當開啟過濾供氧系統,保持水質的純淨。這樣能大大減少患病的機率。
  • 關于越冬養殖,收藏這篇就夠了
    如何防止掉膘? 關於如何防止掉膘的問題,要分以下兩種情況。 只要停止投餵飼料,魚類生長就會停止,並發生掉膘。在飼料投餵技巧上,有句俗語「一天不喂,三天不長」,意思就是停止餵料一天,魚就會掉膘,而且需要三天時間的繼續投餵才能讓魚的長勢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種停料後導致的掉膘與溫度密切相關,停料時溫度越高,魚類的基礎代謝消耗越大,魚的掉膘越快。
  • 七星魚月鱧養殖技術和病害防治方法
    體長有5釐米以下的魚苗,先放於面積在10平方米以下,水深20~50釐米的水泥池中培育,每平方米可放體長2釐米的魚苗2000~50O0尾。當魚苗長至體長5釐米以上規格時,可轉人大池養殖,每平方米放養20~50尾,高的可達100尾。3、飼料選擇:七星魚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喜吃動物性飼料,魚苗階段(體長在4釐米以下)以投餵水蚤、豐年蟲、水蚯蚓為主,也可投餵肉糜、蛋黃等。
  • 疫情防控期間技術指導手冊-大宗淡水魚類養殖技術
    應該根據不同品種的親本營養需求,投餵相應的飼料,適當增加維生素E、維生素C。特別要預防親本飼料黴變,開封的飼料要及時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環境調控方面需要注意水溫、水質和水位。溫棚早苗繁育工作要更加重視親魚的營養強化。
  • 廣東順德何炳東:加州鱸魚養殖畝純利近萬元經驗分享
    然而,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有多年養殖經驗的養殖戶何炳東,今年飼養加州鱸卻實現了畝產值4萬元、畝贏利近萬元,他到底有何訣竅?緊跟市場穩賺不賠原來,何炳東在注重養殖技術的同時,一直緊跟市場,選擇養殖優良品種,才獲得不錯的養殖效益。
  • 鱘魚應該怎麼養殖?養殖鱘魚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但是也要保證交通便利,通訊方便,一般池塘的面積由養殖數量確定,不過通常的是在5-10畝左右,水位一般在3米左右,保證穩定的水質,水中有較高值的溶解氧,最好5mg/L以上。池塘要有獨立的進排水口、坡降,配備一臺水車式增氧機,並設置飼料臺。防止池塘缺氧的情況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