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曲折與崎嶇 我國工具機行業奮勇前行

2020-12-06 OFweek維科網

4月16日,中興被美國禁售元器件,禁售期長達7年。在美國商務部對中興激活拒絕令後,中興在企業內部信中稱道:「任何通往光明的道路都不是筆直的,公司國際化徵程也同樣伴隨著曲折和不平。」

確實,如果一路上沒有艱難與坎坷,那麼成功又有什麼值得慶賀的?

回望我國的工具機行業,從無到有、從一窮二白到自主創新,一路上同樣充滿了荊棘和坎坷。

雖然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稱不上是一個工具機強國,但是在通往工具機強國的道路上,我們一直在努力前行。

「任何通往光明的道路都不是筆直的」,工具機行業亦是如此。

一、

工具機,又被稱為工業之母,製造機器的機器。工具機行業的上遊包括鋼鐵、鑄造行業,而下遊則影響著汽車、鐵路、風電、核電、船舶製造、航空運輸以及關乎到國防的軍工行業。它深深影響著我國的各個行業,也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如果說製造業是國家的基礎和命脈,那工具機則是製造業的重中之重。沒有工具機,就沒有電掣風馳的高鐵;沒有工具機,就沒有鷹擊長空的戰鬥機;沒有工具機,就沒有飄洋遠行的航母。

但是一直以來,我國的工具機產業都走著一條極為艱難的道路。

我國的工業起步晚、技術落後,而且幾乎是在一窮二白的境況之下開始的,工具機也在其中。

彼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家非常重視工具機技術,但是當時的中國沒有經驗、技術,誰也不知道工具機要怎麼造。在這種情況之下,清華大學和北一工具機廠合作,攻克了各種難題,硬是於1958年造出了中國第一臺數控工具機,與日本的第一臺數控工具機同年造出。

到了六十年代,國外發達國家對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蘇聯也停止了對中國的援助,工具機行業幾乎沒有了對外交流的途徑,依靠著自立更生,我國的工具機行業發展出十八家骨幹企業,也就是後來的工具機行業「十八羅漢」。

這十八家企業默默支撐起了我國當時整個裝備製造業乃至工業的發展。到1965年底,「十八羅漢」累計掌握的高精度精密工具機品種達26種。

到了改革開放以後,先進的技術和工具機流入中國,受外來技術的衝擊,原本落後的工具機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由於人員過多、機構龐雜、人才流失、產銷不對路等各種問題,十八家企業經歷了破產、兼併、重組,一部分推出了歷史的舞臺。外資企業在中國建廠,民營工具機企業也正式進入市場。

二、

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進入的外資企業可以說在中國賺的盆滿缽滿,原因是一來在技術上國產工具機少有能與其抗衡的對手,二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對工具機設備的需求不斷加大。利益趨勢使這些外企湧入中國,如日本的FANUC、MAZAK,德國的DMG、哈默,美國的哈斯等知名國際工具機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雖然這些外企紛紛進入中國,但是外企的核心技術卻一直被限制進入中國。對於賣給中國的高端工具機,中國企業只有使用權,不準拆卸研究,甚至連工具機搬動位置,都要給外企打報告,更有甚者,最頂尖的工具機乾脆不賣給中國。

所以一直以來雖然我國工具機企業近幾年同樣發展迅速,但是核心技術卻依舊受制於人。

比如控制器,控制器是數控工具機的核心,相當於電腦的CPU,是製造數控工具機的關鍵技術。據統計,目前以日本FANUC和德國SIEMENS為首的控制器巨頭的產品壟斷市場80%以上,高端產品不僅壟斷,而且限制中國進口。日本人稱「沒有日本的工具機,中國的汽車產業將寸步難行。」這些話雖然有些狂妄,但也顯示了中國在核心技術上的缺失。

而由於基礎材料科學、工藝、設計上的差距,則使國產工具機的絲槓、導軌、伺服電機、力矩電機、電主軸、編碼器,這些主要功能部件大部分還主要依賴於國外產品。以絲槓為例,雖然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產國,但是在基礎材料科學上的差距,國內很難生產出製作優秀絲槓的鋼材。

「高端工具機製造技術,我們與德國、日本的差距有15到20年。」四川普什寧江工具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甘凌曾在《人民日報》的採訪中說道,和國外設備比,國產工具機在穩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差距明顯。國外工具機可以24小時不停機,國產設備不行;國外工具機1秒可以加工1個零件,國產設備可能要1.5秒。雖然近幾年國內企業也開始做高端工具機的集成,但核心技術如數控系統主要還掌握在德國、日本等少數企業手裡。

三、

當然,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國有許多優秀的工具機企業仍然在不斷努力中。

比如北京精雕。國內高速雕銑機製造的龍頭,技術實力強勁,自己製造電主軸以及精雕軟體,包括蘋果在內的各大知名手機廠商都在使用北京精雕的機器。目前,北京精雕已具備了自主研發和製造CNC雕刻機、CAD/CAM軟體、數控系統和高速電主軸的綜合能力,年產10000臺精雕CNC雕刻機,集研發、生產、銷售、售後為一體。

再比如濟南二工具機,作為曾經的「十八羅漢」,在面臨工具機行業的變革之後,銳意革新,不斷突破創新,以國產代替出口,如今已躋身世界三大衝壓裝備製造商,連續7年訂單量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一家國有的獨資企業。

要知道,在如今的社會,相較於金融、地產、網際網路等熱門行業,製造業屬於一個冷門行業,工具機更是冷門中的「冷門」。但即使這樣,仍有大批的人士堅守在工具機行業,堅持為中國的工具機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我們的工具機技術遠不如工業大國,但是這種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應該值得我們的尊重和掌聲嗎?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閒畏苦勿入斯門。」這就是工具機行業的真實寫照。但是我相信,「任何通往光明的道路都不是筆直的」。在我們失望於國產工具機的落後時,請不要忘記我們的工具機行業仍然在曲折與不平中不斷前行。

作者:洪偉

相關焦點

  • 我國數控工具機行業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國際形勢嚴峻複雜,國內與本行業相關領域的投資仍較乏力,因此,行業運行依然面臨一定的壓力。數控工具機是工業母機,數控工具機行業被稱為"裝備製造業中的裝備製造業".目前我國數控工具機行業發展迅速,在2007年佔領了超過50%的國內市場份額,並在經濟型數控工具機市場上取得較大成功.
  • 工具機行業深度報告:國產中高端數控工具機揚帆起航
    (三)「十八羅漢」隕落,國產工具機行業迎來結構調整 中國工業體系建設之初,發展出了十八家交相輝映的國有工具機廠,這十八家工具機企業為我國工具機行業的發展立下了 汗馬功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這些國有企業多數實施了不同形式的產權制度改革,這些國有工具機廠也迎來 了自己的光輝時刻。
  • 2020年中國工具機工具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過去1年金屬切削工具機產量...
    目前我國工具機行業處於結構調整升級的階段,先進位造業將逐步替代傳統製造業。根據國家統計局規模以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金屬切削工具機產量達39.72萬臺,同比上年下降18.7%。從產業鏈上遊角度來看,金屬切削工具機製造行業的上遊主要包括鋼鐵、鑄造、數控系統和電動機行業。中遊產品主要有車床、銑床、磨床、鏜床。從金屬切削工具機的成本構成情況來看,鑄造件佔比最大,為70%,其次是電子元器件、機械配件等和其他材料,分別佔比10%。
  • 2012年我國工具機行業產值近8000億 結構高端化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2012年1~12月,中國工具機工具行業發展同比呈現平穩回暖的態勢,工業總產值為7985.15億元,同比增長12.73%;完成銷售產值7754.96億元,同比增長12.25%;產銷率為97.11%。
  • 人生再曲折,也不能停止前行的腳步!
    人生再曲折 也不能停止前行的腳步
  • 數控銑床在工具機行業發展的現狀和前景分析
    未來,我國將重點發展高速、精密、複合數控金切銑床;重型數控金切銑床;數控特種加工銑床;大型數控成形衝壓設備及數控銑床的相關部件等。   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工業增長的乏力給整個加工中心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現代社會,加工中心行業產能過剩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下一階段行業將通過兼併重組吸收掉一批小廠家、淘汰一批落後企業、轉移一批加工中心到國外、提高產品質量。
  • 疫情下的工具機行業:重點企業利潤總額縮水9成 止降趨穩難度加大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棟棟)疫情之下,似乎沒有哪個行業不受影響,工具機行業也是其中之一。2月26日,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發布 2019年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經濟運行情況認為,2020年上半年工具機工具市場需求難有根本好轉,全年止降趨穩的難度和不確定性加大。「疫情的消除和市場的恢復時間,尚無法準確估計。」
  • 曲折中前行的中國汽車出口
    在中國汽車出口穩站百萬臺之際,各位不妨隨小編視角,重溫這段曲折中前行的奮鬥史,也感受中國自主品牌的自強不息。    2018:櫛風沐雨 砥礪名行    自國家提倡「一帶一路」以來,中國汽車出口從2015年到2016年的波谷反彈,出現增長,並在2017年再次邁上百萬輛臺階,這也是自2012年以來,首次踏入百萬輛。
  • 我國各大工具機比較靠譜的是這幾家企業,你怎麼看?
    下面列舉的這幾家工具機企業相對比較靠譜,可以稱得上是國內工具機界的獨角獸。第一家就是瀋陽工具機SMTCL。瀋陽工具機有限公司是在1993年五月成立的,在1996年七月份瀋陽工具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公司是瀋陽工具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企業。60多年以來,經過不斷地技術改造以及技術創新,如今已經成為國內生產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工具機製造廠和數控工具機開發製造基地。
  • 中國鍛壓工具機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與國外公司競爭市場
    特別是汽車行業的生產要求生產規模化、車型個性化和覆蓋件大型一體化。進入21世紀,我國汽車製造業飛速發展,面對這一形勢,我國的板材加工工藝及設備有了長足發展。我國金豐、江蘇揚鍛、高將精機、江蘇揚力、徐鍛和西安通力都有高速壓力機產品。2004年已開發出了速度達1200 min-1 的SH系列SH-25型開式高速精密壓力機,其他還有VH開式、JF75G閉式系列高速壓力機,這些壓力機廣泛應用於電子和微電子行業,全面提高了行業技術裝備水平,替代了大量的進口工具機。
  • 拯救瀋陽工具機 中國工具機龍頭破產來龍去脈
    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曾撰文總結,數控系統是工具機裝備的「大腦」,是決定數控工具機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價格的關鍵因素,也是制約我國數控工具機行業發展的瓶頸。在產業鏈分工上,成熟的工具機市場中,一般工具機主機廠商與數控系統廠商彼此獨立,互相配套來提供數控工具機產品。
  • 大規格齒輪加工工具機需求增長
    得益於近年來汽車、風電、核電行業的拉動,汽車齒輪加工工具機、大規格齒輪加工工具機的需求增長十分耀眼。據了解,隨著齒輪加工工具機需求的增加,近年來涉及齒輪加工工具機製造的企業也日益增多。 眾所周知,齒輪是**基礎的機械傳動元件,量大面廣。而齒輪工具機是工具機工業公認技術含量**高、零部件**多、結構**複雜的產品之一。
  • 工具機小講堂第1期:工具機之大,一個廠房裝不下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視頻號中的一期精彩內容——工具機小講堂第1期:國內、國際知名重型工具機製造公司。 金粉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工具機小講堂欄目,我是金屬加工雜誌社金小美。
  • 磨削工具機與研磨工具機的區別
    引言:現在磨削工具機已經涉及許多行業,包括汽車、輪船、軍事、鐵路運輸、航空航天、電子通信設備等應用領域和模具,磨削工具機只是工件加工的一道工序,也是製造業的根基,本文主要介紹了磨削工具機與研磨工具機,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
  • 中國工具機的發展不能離開外部市場
    如果缺少本土製造業的支撐,工具機行業孤掌難鳴。相反,當國產高端項目足夠多,那麼國產工具機也會積累足夠的經驗並開發出相應的技術。 例如我國的超大重型工具機的發展是領先世界的,因為這些企業能夠拿到船舶,潛艇,核電等訂單,類似的設備造得多了,經驗也自然提升。而近十幾年來,類似的大項目在發達國家並不多見。
  • 盤點曾經的國產工具機「十八羅漢」;歷史與現狀、興盛與衰敗
    從事工具機行業的,大多耳聞過我國曾經有過國產工具機「十八工具機」。所謂的「十八羅漢」指的是我國建國初成立的十八家基礎企業,這十八家工具機企業曾為我國工具機行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大力發展,成為我國工具機行業的重點骨幹企業和「國家級數控車床產業化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車床製造廠。瀋陽第一工具機廠曾經榮譽滿滿。1964年,瀋陽第一工具機廠自行研製成功半自動凸輪軸車床CT8305,支援了汽車、拖拉機行業的發展。
  • 格力入局的數控工具機,掌握「核心科技」有多難?
    2016年,在格力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製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曾放出這樣的豪言壯語:兩年後,做出最頂級的數控工具機,為所有中國企業服務。其實不到兩年時間,也就是2017年,格力就造出了代表行業高端技術的五軸聯動工具機。2018年,格力又推出柔性製造工具機。
  • 新老「十八羅漢」 見證新中國工具機工業成長壯大
    北一離開後,11號院仍然繼續著它的「工具機情緣」——這裡成為北京工具機研究所的辦公地點;改革開放後,11號院又成了1979年組建的中國工具機總公司所在地。這樣一家以對外貿易為主的公司成立,或多或少預示著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國工具機行業將興起一陣國際合作的熱潮。
  • 全球與中國數控特種工具機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數控特種工具機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首先介紹了數控特種工具機的背景,包括數控特種工具機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數控特種工具機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數控特種工具機技術參數及生產基地,不同地區,不同規格,不同應用數控特種工具機產量分析;數控特種工具機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
  • 數控工具機多少錢一臺_數控工具機價格表_數控工具機的選購技巧
    數控工具機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它集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測量技術、傳感器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及人工智慧技術等多種先進技術於一體,並與機械加工工藝緊密結合,是新一代的機械製造技術裝備。與傳統工具機相比,數控工具機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化及高集成化等特點,能夠很好地解決工藝難題,保證加工質量,同時又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