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註:土衛二南極地形的增強彩色圖。圖中四條長長的平行裂縫就是「虎斑條紋」
騰訊太空訊 土衛二(Enceladus)直徑僅500千米,不到泰坦星的十分之一。科學家認為,土衛二外層冰殼下有「地下海」,而「地下海」又包裹著巖石內核。
土衛二南極區域有四條平行裂縫,名為「虎斑條紋」(tiger stripes),水正是由裂縫中噴出。但這裡的裂縫和太陽系其他星球上的裂縫有些不同。
「我們想搞清一些問題。為何是在南極,而非其他地方,出現這些噴發活動?這些噴發活動為何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最後,為何這些裂縫間隔這麼均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助理教授馬克斯·魯道夫(Max Rudolph)說道。
圖註:卡西尼號任務的假彩色圖像顯示的藍色裂縫為「虎斑條紋」
據外媒報導,魯道夫和其同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道格拉斯·海明威(Douglas Hemingway)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麥可·曼加(Michael Manga),現在對土衛二「虎斑條紋」有了很好的解釋。
該研究小組利用數值模擬技術來了解作用在土衛二冰殼上的力。該發現已於12月9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上。
土星引力對土衛二施加潮汐力,導致土衛二出現加熱及冷卻過程。這些力在兩極區域最強。
土衛二的冰殼在兩極最薄。當液態水在外層冰殼下凝固成冰時,其體積就會膨脹,對冰殼施加壓力直至外層開裂。
土衛二表面溫度約為零下200攝氏度,人們自然而然以為,一旦冰殼出現裂縫,很快就會被凍住。但是,南極的裂縫仍然敞著,並且還一直延伸至下面的液體海洋。
魯道夫說,這是因為土星引力產生的潮汐力使裂縫內的液態水四處流動,並以熱的形式釋放能量。這樣就能防止裂縫凍結。
南極裂縫,是對土衛二冰殼的「卸壓」,這樣,其他地方,如北極區域,就不會出現新的裂縫。與此同時,南極裂縫中湧出的水,回落時又成了冰,堆在裂縫邊緣,使邊緣往下壓了一點。
正是這種下壓導致附近冰層發生彎曲。根據冰層特性,經研究人員計算,恰好在大約35千米外,出現了新的平行裂縫。
「我們的模型解釋了裂縫間規則的間距問題,」魯道夫說道。
圖註:卡西尼號在可見光下拍攝的土衛二。圖示南極區域,至少有四股水冰噴湧而出
那為什麼泰坦星、木衛二等衛星沒有類似的裂縫條紋呢?第一條裂縫形成後,能不能出現更多平行的「虎斑條紋」,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冰殼的厚度和星球的引力。
研究人員稱,土衛二恰好擁有這些因素的正確組合,因此形成了獨特的「虎斑條紋」。
(翻譯:羽佳;審核:喬輝)
--------------完-----------------
薦:
聲明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於網際網路,不代表本訂閱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