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古生物學·
棘龍曾生活在水裡
圖片來源:Jason Treat, NG Staff, and Mesa SchumacherArt: Davide Bonadonna Dr. Nizar Ibrahim, University of Detroit Mercy
棘龍是目前已知體形最長的肉食龍類,過去的研究認為它以魚類為食,但並不知道它是否營水生生活。近日,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仿照埃及棘龍(Spinosaurus aegyptiacus)、其他恐龍、現生鱷魚及蠑螈的尾部製造了它們尾部的模型,並研究了模型在水中擺動的表現。結果顯示,相比其他陸生恐龍,棘龍的尾部能在水中提供更大的推力,並且其表現更接近其他現生水生動物的尾部。因此,研究者認為棘龍應當生活在大型河流中,靠尾部擺動提供推進力。這是古生物學家第一次發現水生的非鳥類恐龍(嚴格來講,中生代的鰭龍、魚龍等海生爬行動物並不屬於恐龍)。
·微生物學·
細菌會像神經細胞一樣工作
我們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在傳遞信號時,會有大量的離子流入神經細胞之間,並產生細胞膜電位。但最近《細胞系統》的一項研究發現,細菌同樣具備這種能力。在實驗中選取的枯草芽孢桿菌在接受藍光照射後,也會在自己細胞周圍釋放離子並造成膜電位差,以此記錄下光照的信息,並告訴沒有被光照到的細菌夥伴,這一點非常像大腦中的記憶形成過程。除此之外,之前也有研究看到細菌能夠對「壓力」產生群體記憶,這說明細菌採用的某些生存機制可能與高等動物很相似。
·地球科學·
洋殼加速俯衝可能誘發大地震
圖片來源:Bedford et al. 2020, NATURE
在太平洋邊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太平洋板塊向陸殼下方俯衝,因此經常發生地震或火山噴發。2010年的智利大地震(8.8級)和2011年的日本地震(9.0級)都發生在這裡。近日,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這兩次大地震發生前的幾個月內,陸殼的移動方向均發生了反覆變化。模型顯示,洋殼的俯衝速度起初很緩慢,隨後突然加速,因此導致了陸殼的震顫。研究者表示,過去的研究普遍認為在大地震未發生時,洋殼的俯衝速度是恆定的,但這一認知可能並不準確,對洋殼俯衝速度變化的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了解大地震的誘發機制。
·物理學·
亞洲道路網絡將威脅老虎生存
全球野外目前只剩下不到4000隻老虎,而道路建設會加劇獵物枯竭,棲息地退化和偷獵對老虎的威脅。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發現,76個老虎保護區內現有公路已達到13.4千米,可能使老虎及其獵物的數量減少20%以上。自2006年以來,老虎棲息地已減少了40%,而到2050年,將有2.4萬千米的公路將建設在老虎保護區,隨著亞洲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公路發展,這一狀況或將持續惡化。
·生物工程·
基於合成黑色素的溫和染髮劑
圖片來源:ADAPTED FROM ACS CENTRAL SCIENCE
隨著年齡增長,黑色素會從頭髮纖維中消失,而大多數永久性染髮劑通過穿透頭髮的角質層並沉積色素,從而達到染色效果。然而,這類染髮劑可能會損傷發質,染料中的潛在致癌物質甚至可能危害健康。近期,有學者探索出了利用合成黑色素染髮的方法,但需要用到較高濃度的重金屬和強氧化劑。ACS子刊的一項發現,適當提高溫度,並使用少量的一水合氨,可以代替重金屬和強氧化劑,使染髮過程更加溫和。此外,黑色素只沉澱在頭髮表面,不穿透角質層,減少了對頭髮的損傷。
·微生物學·
觀測耐藥細菌的細胞壁結構
據一項發表於《自然》上的研究,科學家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拍攝了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細胞壁的分子尺度圖像,並發現組成MRSA細胞壁外表面的肽聚糖為無序多孔結構,而內表面較其他革蘭氏陽性菌更為緻密,且隨機取向。由於許多抗生素是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來發揮作用的,這對了解抗生素如何改變細菌細胞壁的結構,以及耐藥性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
·免疫學·
童年時期接種疫苗減少日後抗生素使用
根據《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24.8%以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和21.6%的腹瀉感染由肺炎球菌和輪狀病毒,對這些疫苗敏感的病原體引起。而接種了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或輪狀病毒疫苗的兒童與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相比,前者發生以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感染的機率分別降低了8.7%和8.1%。針對肺炎球菌和輪狀病毒,擴大或引入疫苗接種項目有望減少中低收入國家兒童對抗生素的使用。
·新冠疫情·
截至北京時間4月30日9時左右,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191827例,累計死亡227535例。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在疫情記者會上修正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死亡病例超2.6萬。此前英政府的官方數據僅統計在醫院死亡的人數,此次修正後,英國每日報告的死亡人數將包括在養老院、私人住所等地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英國環境大臣喬治·尤斯提斯對媒體表示,英國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有可能超越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因而成為歐洲因疫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義大利《晚郵報》發表文章稱,倫巴第大區醫療特別工作組最近的一項分析顯示,新冠病毒一月底可能已在當地傳播,1月26日米蘭至少有160人感染新冠病毒。義大利現存確診病例已經連續10天下降。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應急委員會專員表示,義大利有足夠物資設備應對比第一階段更為嚴重的疫情爆發。
據《紐約郵報》報導,美國紐約市數據顯示男性感染新冠病毒後的死亡率接近女性的兩倍,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對免疫支持和修復受損機體組織起到了重要作用。為此,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將嘗試對新冠肺炎患者採用雌激素療法。
4月2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疑似病例(均在上海)。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3例,其中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
文:楊心舟、張二七、張國榮、謝汝雨、馬一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