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抗夾心法elisa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

2020-11-30 森貝伽生物

雙抗夾心法elisa原理

雙抗夾心法elisa原理

雙抗體(原)夾心法,通常是結合在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或抗體仍保持其免疫學活性,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既保留其免疫學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受檢標本與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或抗體起反應。用洗滌的方法使固相載體上形成的抗原抗體複合物與液體中的其他物質分開。加入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通過反應也結合在固相載體上。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後,底物被酶催化成為有色產物,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根據呈色的深淺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間接地放大了免疫反應的結果,使測定方法達到很高的敏感度。

雙抗夾心法elisa操作步驟

標準品的稀釋與加樣:在酶標包被板上設標準品孔10孔,在第一、第二孔中分別加標準品100μl,然後在第一、第二孔中加標準品稀釋液50μl,混勻;然後從第一孔、第二孔中各取100μl分別加到第三孔和第四孔,再在第三、第四孔分別加標準品稀釋液50μl,混勻;然後在第三孔和第四孔中先各取50μl棄掉,再各取50μl分別加到第五、第六孔中,再在第五、第六孔中分別加標準品稀釋液50ul,混勻;混勻後從第五、第六孔中各取50μl分別加到第七、第八孔中,再在第七、第八孔中分別加標準品稀釋液50μl,混勻後從第七、第八孔中分別取50μl加到第九、第十孔中,再在第九第十孔分別加標準品稀釋液50μl,混勻後從第九第十孔中各取50μl棄掉。(稀釋後各孔加樣量都為50μl,濃度分別為24μg/L ,16μg/L, 8μg/L,4μg/L, 2μg/L)。

elisa實驗操作步驟

2.加樣:分別設空白孔(空白對照孔不加樣品及酶標試劑,其餘各步操作相同)、待測樣品孔。在酶標包被板上待測樣品孔中先加樣品稀釋液40μl,然後再加待測樣品10μl(樣品最終稀釋度為5倍)。加樣將樣品加於酶標板孔底部,儘量不觸及孔壁,輕輕晃動混勻。

3.溫育:用封板膜封板後置37℃溫育30分鐘。

4.配液:將30(48T的20倍)倍濃縮洗滌液用蒸餾水30(48T的20倍)倍稀釋後備用。

5.洗滌:小心揭掉封板膜,棄去液體,甩幹,每孔加滿洗滌液,靜置30秒後棄去,如此重複5次,拍幹。

6.加酶:每孔加入酶標試劑50μl,空白孔除外。

7.溫育:操作同3。

8.洗滌:操作同5。

9.顯色:每孔先加入顯色劑A50μl,再加入顯色劑B50μl,輕輕震蕩混勻,37℃避光顯色15分鐘.

10.終止:每孔加終止液50μl,終止反應(此時藍色立轉黃色)。

11.測定:以空白空調零,450nm波長依序測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測定應在加終止液後15分鐘以內進行。

Sbjbio常見elisa試劑盒種類

生長因子檢測ELISA試劑盒

白介素檢測ELISA試劑盒

特種蛋白檢測ELISA試劑盒

酶檢測ELISA試劑盒

激素檢測ELISA試劑盒

活性多肽檢測ELISA試劑盒

腫瘤標誌物檢測ELISA試劑盒

植物檢測ELISA試劑盒

其他生物指標檢測ELISA試劑盒

相關焦點

  • ELISA實驗原理、步驟、ELISA問題分析
    其原理為利用酶標記的抗抗體(二抗)以檢測與固相抗原結合的受檢抗體,故稱為間接法。操作步驟如下:1)將特異性抗原與固相載體聯結,形成固相抗原,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原及雜質。2)加稀釋的樣本,保溫反應。樣本中的特異抗體與固相抗原結合,形成固相抗原抗體複合物。經洗滌後,固相載體上只留下特異性抗體,樣本中的其他成份在洗滌過程中被洗去。3)加酶標抗抗體。
  • 小知識:雙抗體夾心法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
    今天上海恆遠小編帶您了解實驗中的小知識:雙抗體夾心法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希望您會喜歡!   雙抗體夾心法(常用於測定抗原)實驗原理:   用特異性抗體包被於固相載體,經洗滌後加入含有抗原之待測樣品,如待檢樣品中有相應抗原存在,即可與包被於固相載體上的特異性抗體結合,經保溫孵育洗滌後,即可加入酶標記特異性抗體,再經孵育洗滌後,加底物顯色進行測定,底物降解的量即為欲測抗原的量。
  • 【實驗指南】ELISA原理及類型優缺點對比
    血清中針對某些抗原的特異性IgM常和特異性IgG同時存在,後者會干擾IgM抗體的測定。因此測定IgM抗體多用捕獲法,先將所有血清IgM(包括異性IgM和非特異性IgM)固定在固相上,在去除IgG後再測定特異性IgM。操作步驟如下:⑴將抗人IgM抗體連接在固相載體上,形成固相抗人IgM。洗滌。⑵加入稀釋的血清標本:保溫反應後血清中的IgM抗體被固相抗體捕獲。
  • ELISA的概念、原理、操作步驟
    它是繼免疫螢光和放射免疫技術之後發展起來的一種免疫酶技術。此項技術自70年代初問世以來,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被廣泛用於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的許多領域。   (一) 原理  ELISA是以免疫學反應為基礎,將抗原、牽9體的特異性反應與酶對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結合起來的一種敏感性很高的試驗技術。
  • ELISA試驗指南:ELISA的概念、原理、操作步驟及基本類型
    它是繼免疫螢光和放射免疫技術之後發展起來的一種免疫酶技術。此項技術自70年代初問世以來,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被廣泛用於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的許多領域。(一) 原理ELISA是以免疫學反應為基礎,將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反應與酶對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結合起來的一種敏感性很高的試驗技術。
  • ELISA實驗的原理+操作步驟+注意事項 | 實驗專區
    在實際應用中,通過不同的設計,具體的方法步驟可有多種。即 :用於檢測抗體的間接法、用於檢測抗原的雙抗體夾心法以及用於檢測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的抗原競爭法等等。比較常用的是 ELISA 雙抗體夾心法及 ELISA 間接法。
  • 乾貨丨雙抗體夾心法
    我們一起聊聊常見的商業化ELISA試劑盒的方法種類以及它們各自的優勢和用途:ELISA大致分為五種類型:直接法、間接法、競爭法、夾心法、捕獲包被法。在商品化試劑盒中用得比較多的是雙抗體夾心法、競爭法和間接法。
  • 【Elisa】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項
    根據試劑的來源和標本的情況以及檢測具體條件, 可設計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檢測方法。通過比色,測知標本中抗原的量。在臨床檢驗中,此法適用於檢驗各種蛋白質等大分子抗原,例如 HBeAg、HBsAg、hCG 、AFP等。只要獲得針對受檢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就可用於包被固相載體和製備酶結合物而建立此法。如抗體的來源為抗血清,包被和酶標所使用的抗體最好分別取自不同種屬的動物。如應用單克隆抗體,一般選擇兩個針對抗原上不同決定簇的單抗,分別用於包被固相載體和製備酶結合物。
  • 關於elisa實驗的一些原理總結
    相較於其它類型的ELISA實驗,直接ELISA實驗步驟少,檢測速度快,不需要用到二抗,避免了交叉反應,測定結果不容易出錯。但是由於直接ELISA的抗原不是特異性固定的,樣本中的靶蛋白及其他雜質蛋白都會與ELISA板結合,實驗背景會比較高。而且直接ELISA每種靶蛋白都需要準備能夠與其特異性結合的一抗,實驗不太靈活。另外由於沒有使用二抗,信號沒有被放大,降低了測定的靈敏度。
  • ELISA試劑盒實驗邊緣效應的問題您思慮到了嗎?
    其實這裡面有許多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去著重的深思探討的,那麼ELISA試劑盒實驗邊緣效應的問題您思慮到了嗎?    我們在使用96孔板的實驗測定的時候,常發現有「邊緣效應",也就是外周孔顯色較中心孔深。經研究證實在溫育中的熱力學梯度可能是根本原因之所。
  • 四張圖輕鬆了解ELISA的四種類型
    基本方法有:直接法、間接法、雙抗體夾心法和抗原競爭法。一、直接ELISA原理:將抗原與固相載體連接,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原及雜質。加酶標抗體進行孵育。固相免疫複合物上的抗原與酶標抗體結合。徹底洗滌未結合的酶標抗體。此時固相上帶有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抗原的量相關。加底物反應。直接法主要用於測定抗原。
  • ELISA方法詳細過程及步驟
    它是繼免疫螢光和放射免疫技術之後發展起來的一種免疫酶技術。此項技術自70年代初問世以來,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被廣泛用於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的許多領域。   (一) 原理   ELISA是以免疫學反應為基礎,將抗原、牽9體的特異性反應與酶對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結合起來的一種敏感性很高的試驗技術。
  • 人OJ抗體/抗異亮氨醯tRNA合成酶抗體(OJ/IleRS)ELISA實驗原理
    人OJ抗體/抗異亮氨醯tRNA合成酶抗體(OJ/IleRS)ELISA實驗原理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 常見ELISA的基本原理、應用及方法和類型
    ELISA的基本原理有三條:     (1)抗原或抗體能以物理性地吸附於固相載體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間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
  • 小鼠1-磷酸鞘氨醇(S1P)elisa酶免說明書
    圍觀142次 我要分享 小鼠1-磷酸鞘氨醇(S1P)elisa酶免說明書 廣銳生物-國內高、優Elisa試劑盒供應商 人黑色素細胞刺激素elisa原理,人MSH/elisa步驟說明 小鼠前心鈉肽elisa原理,小鼠
  • 【實驗視頻】LEGENDplex多因子中文操作視頻
    BioLegend的多種因子同時檢測試劑盒因為其「多、快、好、省」的特點廣受科研人員們的喜歡,BioLegend廠家提供的說明書也是極其詳細的介紹了相關原理和實驗步驟,但有沒有覺著看的「眼花繚亂」,或者拍做的時候一些細節操作自己注意不到?
  • 免疫螢光(Immunofluorescence, IF)實驗方法、原理、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免疫螢光技術是在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技術。它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基團,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利用螢光顯微鏡可以看見螢光所在的細胞或組織,從而確定抗原或抗體的性質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術(比如流式細胞儀)測定含量。
  • western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驟
    本篇文章就為大家分享western原理及目的,以及操作步驟:Western免疫印跡(Western Blot)是將蛋白質轉移到膜上,然後利用抗體進行檢測。對已知表達蛋白,可用相應抗體作為一抗進行檢測,對新基因的表達產物,可通過融合部分的抗體檢測。
  • 攻克ELISA實驗,你需要搞定這些問題
    東澳生物帶你繞開ELISA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輕鬆搞定ELISA實驗~  酶聯免疫吸附實驗  1971年瑞典學者Engvail和Perlmann,荷蘭學者VanWeerman和Schuurs分別報導將免疫技術發展為檢測體液中微量物質的固相免疫測定方法,即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PCR技術原理、實驗步驟和應用
    掌握移液槍和PCR儀的基本操作技術。二、實驗原理PCR技術,即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①模板DNA的變性:模板DNA經加熱至94℃左右一定時間後,使模板DNA雙鏈或經PCR擴增形成的雙鏈DNA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