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原來長這樣!當今最精準的銀河系地圖公布,令人震撼

2020-11-24 騰訊網

審核:小文

對於人類來說,最熟悉的星系除了太陽系之外,便是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了。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看到天空中有一個長長的光帶,人們將它親切地稱之為銀河,並且為它編織了很多非常美好的傳說,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牛郎和織女」。而到了近現代以來,伴隨著科學家們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我們也才逐漸揭開了銀河系的面紗。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其中包含4000億顆恆星、大量的星團、星雲,同時還包含著無數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太陽系所處的位置是銀河系的邊緣地帶,從地球出發,我們去往銀河系的銀心,至少需要2.6萬光年。而且,對於銀河系來說,太陽系渺小得不值一提,不過是銀河系邊緣一個不起眼的小亮點。可以見得,地球和人類又是多麼渺小。

時至今日,銀河系如同宇宙一樣,也不斷的吞噬外部物質,在不斷生長膨脹之中,短短幾十年間,科學家們就發現銀河系照比之前觀測到的範圍,至少大了50%。那麼,目前科學家們又是否搞清楚了銀河系的全貌了呢?

在去年,歐洲航天局對外發布了銀河系一張當時最全、最精準的一張地圖,這些數據的採集全部來自ESA的蓋亞天文臺,其中包括17億顆恆星。要知道,在30年之前,科學家們繪製的銀河系地圖中,標誌的恆星數量才不過是11.8萬顆,短短30年間,ESA可以說對於銀河系的描繪發生了質的飛躍。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2013年的時候,ESA發射的蓋亞衛星,也正是因為蓋亞衛星的幫助,人們才可以觀看到最全面的3D立體銀河系地圖。為了數據精準,對於每一顆恆星,蓋亞衛星都進行了多次的跟蹤拍攝,並且多次進行位置和距離測量,所以,它才可以在幾年的數據採集後,終於為全人類繪製出了最精準的銀河系地圖。

而在近日,天文學家們又再次為我們帶來了驚喜,描繪出了比ESA還要精準的新版3D銀河系地圖。在我們的認知裡,銀河系猶如一張光滑的盤子,可是在最近的銀河系地圖中,銀河系卻是彎曲的,而且扭曲的程度非常的驚人。

最新的銀河系3D地圖的整體構造為:4個螺旋形枝節和1個條狀核心區域組成,範圍為14000光年,而且銀河系非常的彎曲,並且厚度也是不一致的,在銀河系的中心是最厚的,越往兩邊,銀河系的厚度也就越小。

此次銀河系地圖的描繪上,也新增了很多新發現的恆星,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目前對於銀河系的認知還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未來我們也會見到更加全面的銀河系地圖。不過,因為在銀河系的核心地帶沒有發現扭曲現象,所以科學家們認為這或許是因為銀河系中心地帶的黑洞引力太大了,導致任何物體都沒有辦法逃脫的原因。科技的力量真的太偉大了,期待著未來我們可以見到更加精準的銀河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劍橋大學的專家領導了20億顆恆星的宇宙地圖集的創建,他們相信這些地圖集可以揭示我們的星系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詳細的地圖是根據歐空局蓋亞飛行任務的最新數據繪製的,該任務有兩顆衛星距離地球93萬英裡,測量整個銀河系恆星物體之間的距離。
  • 迄今為止最精準的銀河系全貌圖公布,地球太幸運了,恰好在宜居帶
    銀河系中又包含了大量的可發光的恆星,它們類似於太陽這樣的恆星,同時也擁有自己的行星系統。,一直到2009年,美國終於公布了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大約80萬張太空照片所組成的銀河系全景圖,這張合成的全景圖也是人類科學史上首張高清的、較精準的銀河系全景圖。
  • 迄今為止最精準的銀河系全貌圖公布,地球太幸運了,恰好在宜居帶
    我們能夠從銀河系的結構圖上看出,銀河系的形狀是一個圓盤狀,中心有一個圓圓的球型物,它就是銀河系的核心,被命名為銀河核心球,從核心球向外延生有四條旋臂狀的結構,因此銀河系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型的螺旋體圓盤。銀河系中又包含了大量的可發光的恆星,它們類似於太陽這樣的恆星,同時也擁有自己的行星系統。
  • 原來你是這樣的銀河系!--深夜喵語328
    談及銀河系,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它那教科書式的面貌。
  • 歐洲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3D地圖,發現:我們的地球正朝黑洞前進
    不僅如此,我們整個恆星系在大家長太陽帶領下,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速度大約為220公裡/秒,如此神速也要2.5億年才能繞行一周,上次處在同一位置時,地球上還是恐龍橫行的中生代。最近,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銀河系3D地圖。該探測器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掃描恆星,發現銀河系不是一張切面,而是有厚度,地球也正在朝黑洞前進,日近一日。
  • 歐洲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大地圖,發現:我們的地球正朝黑洞前進
    不僅如此,我們整個恆星系在大家長太陽帶領下,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速度大約為220公裡/秒,如此神速也要2.5億年才能繞行一周,上次處在同一位置時,地球上還是恐龍橫行的中生代。最近,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銀河系3D地圖。該探測器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掃描恆星,發現銀河系不是一張切面,而是有厚度,地球也正在朝黑洞前進,日近一日。
  • 迄今最精細全銀河系地圖繪成
    據「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這幅完整地圖使得全世界的研究者們都可以去探索銀河系並了解其構成,進而以「煥然一新」的方式展開未來的研究,揭秘銀河系的過去以及太陽系的未來。
  • 史上最清晰的銀河系3D地圖來襲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通過歐洲宇航局的「蓋亞」號空間望遠鏡發回的最新數據,科學家繪製出迄今為止細節最為豐富的銀河系3D地圖,它所包含的17億顆恆星的信息將會使天文學家們忙碌數十年。4月25日,歐洲宇航局(ESA)的「蓋亞」項目(Gaia mission)公布了首張銀河系的全3D地圖。這份地圖的資料庫中囊括了近17億顆恆星的位置,以及其中約13億顆恆星的顏色、速度、運動方向和距離信息。這些信息如同一部生動的電影,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廣度描繪了銀河系。它所包含的區域大小是之前類似項目的1000倍。
  • 最精準的銀河系圖曝光,卻是這樣一副模樣,扭曲程度令人髮指
    如果讓你描述一下銀河系的地圖,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大概都是這麼一幅景象:所有的恆星都整整齊齊地圍繞著銀心旋轉,從上面往下看,整個銀河系就像一個銀白色的漩渦
  • 迄今為止整個銀河系最好的地圖
    據《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天文學家們已經完成了「ATLASGAL」的任務,繪製了一幅全新的、最精美的全銀河系地圖。這張完整的地圖讓全世界的研究者探索銀河系,了解它的組成,然後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未來的研究,揭示銀河系的過去和太陽系的未來。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無線電波地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日本一架望遠鏡已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關於銀河系的無線電波圖像。在3年的時間裡Nobeyama 45米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1100個小時來繪製地圖。這張照片是一個名為FUGIN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是由Nobeyama 45-m望遠鏡拍攝的森林無偏星系平面成像研究)。FUGIN後面的多機構研究小組在日本天文學會和arXiv的出版物上解釋了這個項目。
  • 科學家公布最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還有30萬顆恆星的運行軌跡!
    銀河系是人類最熟悉的星系,科學家一直在嘗試描繪出整個銀河系的結構地圖,由於銀河系是一個較為扁平的螺旋狀星系,所有的觀測設備只能看到銀河系的側面情況,近日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發布了最新的銀河系地圖,公布了至今為止最為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其中至少包含了20億顆恆星,這已經是第三次完善銀河繫結構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無線電波地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如有疑問及相關問題請評論區留言,「博科園」會挑選問題給予回復解答)】日本一架望遠鏡已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關於銀河系的無線電波圖像。在3年的時間裡Nobeyama45米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1100個小時來繪製地圖。這張照片是一個名為FUGIN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是由Nobeyama45-m望遠鏡拍攝的森林無偏星系平面成像研究)。
  • 科學家公布有史以來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科學家為了讓人類更好的認識銀河系,利用太空望遠鏡、遙感技術和超級計算機等技術和工具經過長時間的繪製,繪製出銀河系的結構圖,從銀河系的結構圖來看,在銀河系區域內存在大量發光的恆星,其中銀河系最明顯的特徵是它有4條螺旋結構從銀河系中心區域向外延伸,形成一個像旋轉的螺旋體。
  • 「蓋亞」繪成詳細銀河系地圖
    原標題:「蓋亞」繪成詳細銀河系地圖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新聞特寫,歐洲空間局(ESA)的「蓋亞」(Gaia)探測器任務已繪製成超詳細銀河系地圖,並發現銀河系歷史上一段此前不為人知的「動蕩歲月」。
  • 迄今最精細全銀河系地圖繪成,天文學研究方式有望「煥然一新」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據「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這幅完整地圖使得全世界的研究者們都可以去探索銀河系並了解其構成,進而以「煥然一新」的方式展開未來的研究,揭秘銀河系的過去以及太陽系的未來。
  • 人類沒有飛出銀河系,網絡上各式各樣銀河系照片是怎麼來的?
    這張圖片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有200億像素,如果把它列印出來,需要一個體育場那麼大的地方才能夠展示,因此NASA決定公布數字版,免費讓全球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們查詢。斯皮策望遠鏡是一臺世界最大的紅外望遠鏡。
  • 地球在銀河系中,人類沒有飛出銀河系,科學家怎麼看到銀河系全貌的
    目前科學家測得銀河系的直徑有10萬到18萬光年,估計銀河中包含了大約1200億顆恆星。地球深處浩瀚的銀河系其中,現在的人類根本就沒有能力飛出銀河系。那我們是怎麼拍下整個銀河系的呢? 既然人類無法飛出銀河系,那麼我們看到的銀河系全貌就不是拍下來的。這是科學家經通過對銀河系的觀測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
  • 最精細銀河系恆星地圖發布!蓋亞望遠鏡完成20億顆恆星的數據測定
    剛剛,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公布了迄今最為詳盡和精確的恆星地圖,包含了近 20 億顆恆星的高精度數據,為理解銀河系的起源和未來提供了關鍵信息。12 月 3 日,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公布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大片區域恆星名錄。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發布第三版早期數據,包含了近 20 億顆恆星的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等參數的高精度數據,以及首次對太陽系加速度進行光學測量的原始結果,這些數據將向公眾開放。
  • 銀河系在宇宙中算老幾?看完蓋亞和哈勃深空照,銀河系打包回老家
    當然天文學家不會問兩次,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搞清楚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恆星,並且根據這些星星的位置建立起銀河系中最為詳細的3D地圖。1、依巴谷衛星為此歐空局(ESA)在1989年8月8日發射了「依巴谷高精視差測量衛星」,簡稱「依巴谷衛星」,它的前期任務是「依巴谷實驗」,目標是測量120000顆恆星的五個天文參數,精度控制在2至4毫角秒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