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太陽報12月4日報導,俗話說得好,坐地日行八萬裡,也就是人在赤道隨著地球自轉,人本身就已每日移動4萬公裡,約合8萬裡。不僅如此,我們整個恆星系在大家長太陽帶領下,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速度大約為220公裡/秒,如此神速也要2.5億年才能繞行一周,上次處在同一位置時,地球上還是恐龍橫行的中生代。最近,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銀河系3D地圖。該探測器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掃描恆星,發現銀河系不是一張切面,而是有厚度,地球也正在朝黑洞前進,日近一日。
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希望,該地圖將為我們賴以維生的銀河系之運作,提供新鮮的研究思路,也能進一步幫助天文學家測量加速度,測算出自從宇宙啟動以來、我們的時空已經膨脹到了多遠。
儘管還不完整,這張地圖已經涵蓋了18億顆恆星,足以讓所有天文愛好者拍案稱奇。歐洲航天局公布地圖之餘,並附贈了了一段令人著迷的短片,從其中我們能觀察恆星如何這條牛奶路(milk way)星系中運動。據估計,整個銀河系恆星總數約在1000億到4000億顆之間。
歐空局說:「新數據使天文學家追蹤到了大量信息,從銀河系中心到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邊緣,各種不同年齡的恆星和年輕恆星。「計算機模型預測,新星不斷誕生,銀河系的星盤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大。現在的數據包括100億年歷史的古老碟片的遺蹟。銀河系中一些恆星可能跟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宇宙的年齡估計在137-138億年之間,而銀河系的年紀也在136億年左右。
此前,有日本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說地球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比以前公認更接近。新的3D地圖為此背書。1985年,當時估計地球到該名為射手座A *的銀心黑洞距離27,700光年。新地圖的距離數據是25,800光年。儘管近了不少,但地球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靠近吞噬星球的黑洞,大家並不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