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譚楚妍
銀河系
近日,天文學家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3D地圖。英國《衛報》稱,我們以往認為像一張平滑光碟的銀河系,其實是彎曲的、扭曲的。
路透社8月2日報導稱,該地圖清晰地顯示了銀河系的整體構造:由四個螺旋型枝節和一個條狀的核心區域組成。該星系盤直徑約14000光年(約12兆6000萬億千米),且並不呈平面狀,而是彎曲的、厚度不一的,最大厚度可以從星系中心算起。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稱,研究者8月1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繪製的地圖。在此之前,一張流傳很廣的銀河系地圖是根據該星系內250萬顆星繪製的,該地圖上的銀河系星系盤是平滑的。華沙大學的多洛塔·斯科沃倫博士(Dr Dorota Skowron)表示,對於銀河系內部的構造和歷史,我們還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很難測量我們與銀河系外部星星的距離。
為了得到更精確的地圖,斯科沃倫博士與同事測量了地球與一些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 stars)的距離。路透社援引斯科沃倫博士:「選取造父變星作為最佳繪製對象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它們是銀河系中最亮的星,比太陽亮100至10000倍不等,他們的存在為我們勾勒出了銀河系的邊緣;另一方面,它們年齡較小,一般形成不超過4億年,所以我們能在它們的發源地周圍發現它們。」
《衛報》採訪了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理察·德·何銳思教授(Prof Richard de Grijs),他是早期造父變星的研究者之一。他表示銀河系彎曲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包括與其他小星系的重合,或是由於銀河系邊緣地帶受中心引力較小,反而容易受到附近其他星系的引力,從而整體形狀扭曲。斯科沃倫博士也表示,銀河系核心區域沒有發現扭曲現象,因為核心區域的引力極大,星星和氣體很難逃出銀河平面。
路透社稱,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標誌著宇宙的形成,此後不久,銀河系形成,而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26000光年的太陽系形成於45億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