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準的銀河系圖曝光,卻是這樣一副模樣,扭曲程度令人髮指

2021-02-08 浩瀚宇宙

如果讓你描述一下銀河系的地圖,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大概都是這麼一幅景象:所有的恆星都整整齊齊地圍繞著銀心旋轉,從上面往下看,整個銀河系就像一個銀白色的漩渦,十分的壯觀。但事實上,銀河系的形狀真的這麼完美嗎?

目前從現存所有的天文類書籍上我們可以知道,銀河系是一個巨大的棒旋星系,裡面又包含了數以千億計的恆星系統和各種各樣的星際塵埃和氣體,以及無數的星雲和星團。如果我們在天平的一頭放上整個銀河系,那麼另一頭得放上1.5萬億個地球。它就像一個飛碟一樣,四周薄中間厚。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 銀河系的半徑大概是6萬光年。由於銀河系引力的作用,所有的星系被「甩」成一條一條的旋臂。而太陽系所處的位置,正是一條距離銀心大概27000光年的旋臂上。

正是因為銀河系擁有這麼多密集的天體,而且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也身處銀河系當中。古人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我們的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想了解銀河系真實的情況。他們嘗試通過各種方法繪製出銀河星系圖,比如通過觀察其他與銀河系相似的棒旋星系進行估測,計算樣本氣體分子的位置,盤點所有恆星的數目等等,但終究沒有得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這不禁讓人們懷疑,難道銀河系的景象真的像照片那樣壯觀美麗嗎?

為了解答這一難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如何測量天體之間的距離。時間要追溯到1912年,一位來自美國的女天文學家勒維特在研究造父變星的時候,發現了小麥哲倫星雲的25顆周期在20至120天的造父變星。經過她長期以來的觀測和研究,得出造父變星的周期和光度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周期越長,光度越大,這種聯繫被稱為「周光關係」。然後根據相關的公式,即可得出天體之間的距離。因為造父變星在測量天體間的距離有著巨大的貢獻,所以也被稱為「量天尺」。

最近幾天,歐洲有一群科學家通過這一方法,測量了2000多顆造父變星與我們的距離,最終畫出了一張有史以來最為真實的三維銀河系地圖,向人類展示了銀河系的盤面不僅是不規則的,甚至扭曲得驚人。科學家們通過這張最新的銀河系繪圖發現了許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細節,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距離銀心20000光年左右,銀河系的盤面已經開始扭曲了。並且距離銀心越遠的地方,盤面越扭曲。到了距離銀心6萬光年的位置,銀河系盤面上下偏離甚至能達到五千光年。

還有其他的專家研究發現,銀河系盤面的厚度也跟銀心的距離有關係。我們現在處於銀河系的位置,盤面大概只有500光年厚。可到了邊緣的地方,盤面的厚度已經超過3000光年了。天文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銀河系的扭曲很有可能是因為恆星與衛星,系間氣體,甚至和暗物質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除了了解銀河系的形狀,科學家們還可以通過這一新地圖進一步觀察銀河系的內部結構,比如旋臂的角速度,數量以及扭曲程度等。

相關焦點

  • 銀河系原來長這樣!當今最精準的銀河系地圖公布,令人震撼
    時至今日,銀河系如同宇宙一樣,也不斷的吞噬外部物質,在不斷生長膨脹之中,短短幾十年間,科學家們就發現銀河系照比之前觀測到的範圍,至少大了50%。那麼,目前科學家們又是否搞清楚了銀河系的全貌了呢?在去年,歐洲航天局對外發布了銀河系一張當時最全、最精準的一張地圖,這些數據的採集全部來自ESA的蓋亞天文臺,其中包括17億顆恆星。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正在扭曲,被巨大的引力控制,為什麼會這樣?
    實際上,銀河系並不是一個規則的扁平圓星系,而是扭曲的。簡單來說,銀河系銀盤的一側向下扭曲,另一側則向上扭曲。而扭曲的原因,直到2019年才被科學家們弄清楚。在2019年,波蘭華沙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進行了一個精準的測量。他們對兩千四百多顆的造父變星(造父變星是光度、光變周期以及其成正比的變化之星)進行了測量,從而將銀河系精確的三維圖像描繪了出來。
  • 銀河系最新全景圖:兩端扭曲,厚度不一
    近期一份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波蘭華沙大學(University of Warsaw)的研究者們利用造父變星(Cepheids)測量星體之間距離的技術,為我們繪製了一份迄今為止最明確的銀河系的三維全景圖。
  • 最精確銀河系3D模型顯示銀河系扭曲並不扁平
    近日,以華沙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創造了迄今為止最準確的銀河系三維模型,其表明銀河系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平坦,而是一個扭曲,奇怪,奇妙的混亂形狀結構,整體上呈現扭曲的S形。波蘭華沙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分析了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拍攝的20多萬張太空照片,從10億顆恆星中確認2431顆有「量天尺」之稱的造父變星,銀河系是一個螺旋星系,彎曲的旋臂伸向太空。此前關於銀河系的大多數描述顯示它相當平坦,但來自這項研究的光學引力傳感實驗的數據表明相反。
  • 迄今為止最精準的銀河系全貌圖公布,地球太幸運了,恰好在宜居帶
    銀河系中又包含了大量的可發光的恆星,它們類似於太陽這樣的恆星,同時也擁有自己的行星系統。,一直到2009年,美國終於公布了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大約80萬張太空照片所組成的銀河系全景圖,這張合成的全景圖也是人類科學史上首張高清的、較精準的銀河系全景圖。
  • 迄今為止最精準的銀河系全貌圖公布,地球太幸運了,恰好在宜居帶
    我們能夠從銀河系的結構圖上看出,銀河系的形狀是一個圓盤狀,中心有一個圓圓的球型物,它就是銀河系的核心,被命名為銀河核心球,從核心球向外延生有四條旋臂狀的結構,因此銀河系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型的螺旋體圓盤。銀河系中又包含了大量的可發光的恆星,它們類似於太陽這樣的恆星,同時也擁有自己的行星系統。
  • 銀河系內的我們是怎麼知道銀河系模樣的呢?
    我們的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黑洞公轉一圈需要2.2億年左右,由於人類目前的宇航速度還在光速的千分之一附近徘徊,所以飛出銀河系是絕不可能的。而地球夜空中的那條銀河雖然只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但它嚴重阻礙了天文學家對銀河系的觀測,看到這裡很多人不禁要問,既然目前飛不出銀河系,銀河又遮擋了視野,那如今新的銀河系全景圖是怎麼來的呢?
  •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碰撞,夜空看起來像這樣,只是地球能倖存嗎?
    由於宇宙在飛速的膨脹,導致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彼此接近。目前,仙女座星系正以每小時約40萬公裡的速度接近我們的銀河系。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大約需要飛馳250萬光年,但是預計它將在40億年後襲擊銀河系。圖註:仙女座星系如果兩個星系相撞,將創造出美麗的景象,仙女座星系在接近地球時首先扭曲了銀河系
  • 在銀河系的深處,兩顆隱匿的恆星正在扭曲時空
    兩顆看不見的恆星,憑藉其強大的引力場正在扭曲銀河系深處的時空這兩顆星體正將他們彼此間的空間轉變為宇宙放大鏡的一部分研究人員道,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對起幹涉作用的雙星(兩顆恆星圍繞著共同的引力中心運動)似乎正在蓋亞16耶(Gaial16aye)前扭曲時空,並有效地創造了一個宇宙「放大鏡」。當恆星從這些透鏡後面經過時,這些透鏡會增強恆星的光線。並且這些恆星從地球上是無法有效觀察到的。這種恆星的放大效應,其中巨大的物體似乎彎曲了其周圍的時空被稱為引力透鏡,而且已經在愛因斯坦的一般相對論中被預言過了。
  • 盤點這些特殊的長度單位,小的令人髮指,大的也令人髮指!
    >1納米(nm)=1000皮米(pm)1皮米(pm)=1000飛米(fm)1飛米(fm)=1000阿米(am)1阿米(am)=1000仄米(zm)1仄米(zm)=1000么米(ym)么米(ym)是目前最小的長度單位了
  • 揭開上帝的秘密:反物質時空扭曲效應(圖)
    其中的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們銀河系的自轉的效應造成了我們時空的扭曲,這種扭曲程度足以影響到對實驗結果的評定。而如果時空扭曲足以影響實驗結果,那麼可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認為我們的宇宙從根本上說是對稱的呢。對於這個較為「奇異」的預測,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經在收集相關的數據,以證明星系的自轉對結果的影響有多少。  對於星系自轉所產生的效應,這是一個較為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 中科院沈俊太帶我們飛出銀河系 看銀河系真正的模樣
    我們身處銀河系之中,卻有著「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苦惱。在中科院SELF講壇,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沈俊太老師帶我們一起「飛」出銀河系,看看銀河系真正的模樣,在銀河酒吧裡,讓我們吃著花生米聽銀河系的故事。
  • 最詳細天體圖揭示銀河系是「翹曲的」 專家:像上世紀的牛仔褲
    最詳細天體圖揭示銀河系是「翹曲的」 專家:像上世紀的牛仔褲 原標題: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英媒稱,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三維天體圖已經公布,它表明銀河系並非一個平面的圓盤,而是像羽毛帽或在陽光下暴曬的黑膠唱片那樣「翹曲」的形狀。
  • 銀河系是扭曲的?天文學家繪出3D地圖:核心區+螺旋型枝節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譚楚妍銀河系近日,天文學家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3D地圖。英國《衛報》稱,我們以往認為像一張平滑光碟的銀河系,其實是彎曲的、扭曲的。路透社8月2日報導稱,該地圖清晰地顯示了銀河系的整體構造:由四個螺旋型枝節和一個條狀的核心區域組成。該星系盤直徑約14000光年(約12兆6000萬億千米),且並不呈平面狀,而是彎曲的、厚度不一的,最大厚度可以從星系中心算起。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稱,研究者8月1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繪製的地圖。
  • 3D地圖揭曉銀河系真正形狀,星盤並非扁平而是扭曲的
    天文學家透過追蹤數千個遍布銀河的大脈衝星,製作出銀河系目前為止最準確的地圖,發現星盤並非如普遍所認為是扁平的,而是外形扭曲的。銀河系的3D地圖刊於期刊《科學》(Science),指出銀河系的恆星盤是由四個主要螺旋臂和一個棒狀核心區域組成。
  • 最詳細的銀河系圖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地球位於太陽系中,是八大行星之一,對於太陽系我們還是非常了解的,但是太陽系外面的銀河系,人類的了解就非常少了,全世界的天文學家根據最新的觀測數據,為我們繪製了全新的銀河系圖,通過它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璀璨的星河。大到無法想像的銀河系!
  • 扭曲的?「造父變星」幫助天文學家繪製銀河系的3D地圖
    如果你把銀河系想像成一個整體,你可能會認為它是一個扁平的結構,中間有一小塊凸起的區域,美麗的旋臂向外伸展。現實情況要複雜得多。銀河系的外盤不是平的,而是彎曲的。 考慮到我們是在銀河系內部,要算出來並不容易。
  • 一副小青龍的模樣,這種草蜥尾巴是身體好幾倍長,斷尾求生可惜?
    梭德氏草蜥的外形非常獨特,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副小青龍的模樣,外色是一身綠色,是臺灣特有物種,其它地方暫沒有發現這種蜥蜴。梭德氏草蜥一眼就讓人看到它那長長的尾巴,這種草蜥身長一般為6釐米,但它尾巴的長度可以達到其身體長度的2到5倍,尾巴長最大可達到30釐米左右,「小青龍」身後有條長長尾巴。
  • 你是如何想像銀河系的?為什麼我們站在地球上就能看到銀河系?
    你可以用電腦模擬出整個銀河系。當然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銀河系的照片,都是藝術家在仙女座星系的基礎上進行的藝術再現。仙女座星系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銀河系,與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十分相似。我猜你心裡想的照片是下圖這樣滴:但其實這並不是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而是我們的鄰居——仙女座星系。身處銀河系之中的我們,拍到的照片應該更像下圖這樣滴:做出我們自己銀河系的模擬圖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很難計算出地球之外各個恆星之間的準確距離,而且很多恆星都被銀核遮擋住了。除此之外,剩下的幾乎全靠猜測。所以那部分的情況主要靠想像。
  • 大麥哲倫星系能看到銀河系全貌嗎?銀河系最佳觀測角度在哪裡?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從銀河開始的,但一直到不久以前,我們才真正部分認識了銀河系,因為我們本身就在銀河系內,出於位置上的局限,我們並不能窺探到銀河系的真實模樣!上圖就是我們熟悉的銀河模樣,隱隱綽綽的核心區,一條猶如裂谷一般的暗帶通過!這是銀道面上厚厚的塵埃遮擋所致!而看上去比較高亮度的區域就是人馬座方向的銀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