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正在扭曲,被巨大的引力控制,為什麼會這樣?

2020-08-10 三體使者

說起銀河系,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他們認為銀河系是一個規則的扁平圓星系,且銀河系的中間是巨大的中心光亮點。這些光亮點往圓的四周擴散後,就會變得越來越薄,越來越暗。不過,銀河系的中心看似光亮,實則其中間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外圍的光被其引力吸引著,無法離去。

實際上,銀河系並不是一個規則的扁平圓星系,而是扭曲的。簡單來說,銀河系銀盤的一側向下扭曲,另一側則向上扭曲。而扭曲的原因,直到2019年才被科學家們弄清楚。在2019年,波蘭華沙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進行了一個精準的測量。他們對兩千四百多顆的造父變星(造父變星是光度、光變周期以及其成正比的變化之星)進行了測量,從而將銀河系精確的三維圖像描繪了出來。

三維圖像顯示,在從銀河中心出發至2.5萬光年左右的距離時,銀盤就開始扭曲。特點是越遠離銀河系的中心,其扭曲的程度就越大。從圖像上看,銀河系就像是綿延起伏的山脈一樣,不過,其起伏的面只有一邊。那麼,為什麼會銀河系會出現扭曲這一現象呢?其原因有二。

第一,是引力的作用。銀河系的中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和引力場,任何物體都無法逃離在銀河系範圍內的引力吸引和磁場幹擾。也正是因為銀河系的引力過大,所以導致銀河系像一個旋轉陀螺一樣,一直在嘗試旋轉或傾斜。但科學家們至今還沒有找到銀河系的引力是從哪裡出來的,或許可能在銀河系的中心,也有可能是銀河系的邊緣。但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去尋找原因。

第二,是銀河系的鄰居——矮星系。矮星系是銀河系的鄰居,不過,它似乎逐漸在接近銀河系。也正是因為這兩個星系越來越接近,所以產生了引力效應,導致銀河系出現了扭曲。

這兩個導致銀河系扭曲的原因一直在科學界中流傳,並且引起熱議。那這兩個原因到底哪一個的準確性更高呢?義大利科學家對歐洲宇航局發射的「蓋亞」探測衛星傳回來的大量恆星數據研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銀河系的扭曲不是靜態的。

這也就是說,銀河系的扭曲是動態的,其扭曲的位置是持續變化的,或者說扭曲的方向是一直在改變的。因此,現在科學界普遍的認知是,銀河系的扭曲是矮星系導致的。當然,若是以後發現了更多的銀河系秘密,那這結論也是會被改變的。

相關焦點

  • 在銀河系的深處,兩顆隱匿的恆星正在扭曲時空
    研究人員道,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對起幹涉作用的雙星(兩顆恆星圍繞著共同的引力中心運動)似乎正在蓋亞16耶(Gaial16aye)前扭曲時空,並有效地創造了一個宇宙「放大鏡」。當恆星從這些透鏡後面經過時,這些透鏡會增強恆星的光線。並且這些恆星從地球上是無法有效觀察到的。這種恆星的放大效應,其中巨大的物體似乎彎曲了其周圍的時空被稱為引力透鏡,而且已經在愛因斯坦的一般相對論中被預言過了。
  • 最精準的銀河系圖曝光,卻是這樣一副模樣,扭曲程度令人髮指
    但事實上,銀河系的形狀真的這麼完美嗎?目前從現存所有的天文類書籍上我們可以知道,銀河系是一個巨大的棒旋星系,裡面又包含了數以千億計的恆星系統和各種各樣的星際塵埃和氣體,以及無數的星雲和星團。如果我們在天平的一頭放上整個銀河系,那麼另一頭得放上1.5萬億個地球。它就像一個飛碟一樣,四周薄中間厚。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 銀河系的半徑大概是6萬光年。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引力並不存在?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在太空中太空人會進入「失重」狀態,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對生活會造成很多的困難,但是在地球上因為引力的束縛,促使了一切都十分的有規律,所以引力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任何地方都要考慮引力造成的影響,通常大家都會認為,引力促使物體產生了重量的概念,其實並不是這樣,引力是因為重量才誕生的。
  • 銀河系中心的亮度,為什麼比周圍要大很多?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
    根據科學家們的計算發現,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的每立方光年的空間中有著多達29萬顆恆星,這意味著在距離中心3.26萬光年以內,有著超過4,000萬顆恆星,密集的恆星匯聚在銀河系的中心地帶,使得銀河系中心區域的亮度及其驚人。
  • 最精確銀河系3D模型顯示銀河系扭曲並不扁平
    近日,以華沙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創造了迄今為止最準確的銀河系三維模型,其表明銀河系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平坦,而是一個扭曲,奇怪,奇妙的混亂形狀結構,整體上呈現扭曲的S形。波蘭華沙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分析了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拍攝的20多萬張太空照片,從10億顆恆星中確認2431顆有「量天尺」之稱的造父變星,銀河系是一個螺旋星系,彎曲的旋臂伸向太空。此前關於銀河系的大多數描述顯示它相當平坦,但來自這項研究的光學引力傳感實驗的數據表明相反。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新結構:長9000光年的「恆星苗圃」,成因不詳
    ,比如在鷹狀星雲、船底座星雲、獵戶座星雲中,仍然有大量的恆星在形成,而近日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了銀河系中有一種由相互連接的「恆星苗圃」組成的整體波狀氣體結構——「拉德克利夫波」,上面正有大量的恆星在形成。
  • 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
    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 來源:網易科技 • 2020-11-04 11:52:28
  • 愛因斯坦預言的「時空扭曲」可能真的存在,科學家發現了關鍵證據
    「時空扭曲」在是一些小說中的常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種力量扭曲了虛空」這樣的描寫,那麼在現實世界中,時空是否也可以被扭曲呢?其實在現代物理學中,時空扭曲的概念並不是一紙空談,而是真實在宇宙中的現象,目前科學家已經在中子星的周圍找到了關鍵的證據。時空的本質是什麼?
  • 研究發現地球引力曾造成月表扭曲變形
    北京時間11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地球在月表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員認為,在古代地球引力造成月球扭曲變形,從而導致月球赤道附近略為鼓起。這一發現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直到今天月球的遠側海拔仍比近側要高。科學家們的發現發表於《科學》期刊之上。  在許多方面,月球的遠側仍然很神秘,在那裡有著密集的隕石坑。
  • 銀河系正以時速200萬公裡向前飛行,誰給它提供這麼大的引力?
    太陽系以時速90萬公裡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銀河系其實也是處於運動狀態的,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不僅處於運動狀態,而且它在宇宙中飛行的速度比太陽系飛行的速度還要高,據估計銀河系的飛行速度高達556公裡每秒(時速200萬公裡),也就是說銀河系正在以200萬公裡的時速在宇宙中狂奔,我們知道銀河系是一個質量極為龐大的星系,在這個星系中單單恆星的數量就高達
  • 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正在銀河系中自由流浪
    科學家們懷疑銀河系中可能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或自由的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4000個左右的星球中,只有少數候選行星出現。大多數這些潛在的流浪行星看起來都很巨大,任何地方的質量都是木星的2到40倍(一個木星大約相當於300個地球)。
  • 為何銀河系正在以200萬公裡時速狂飆,卻距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按照我們目前的觀測來看,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正在相互靠近。按照目前的理論,星系的形成很可能就是這樣一點點合併出來的,所以,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相互靠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科學家估算,在40億年前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會最終合併成一個大星系。如果將仙女座星系作為參考系,那麼銀河系就正在以110千米/秒靠近仙女座星系,只是銀河系不是走直線,而是螺旋線。
  • 科學家觀測到2億光年外的星系碰撞,38億年後的銀河系也會如此
    可是黑洞由於引力極其強大,如果方圓幾萬光年的範圍內有多個黑洞,這些黑洞就會通過不斷融化,最後形成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超大質量黑洞形成之後,在其強大引力的作用下,很多的小星系就要圍繞它運動就形成了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那麼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還會再次發生碰撞融合嗎?答案是肯定的。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系的數量可達數千億個。
  • 太陽系會死亡,銀河系同樣也會死亡,新星系卻在新生,宇宙也正在繁衍...
    在浩瀚的宇宙中,大型天體基本上都有著一定的運行軌跡,比如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系中心轉,在銀河系中像太陽樣的恆星及許多行星都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這說明宇宙內看似雜亂無章運行著的天體,實際上都是有條不絮地運轉著。銀行系中很多天體已經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轉了數億年。為什麼銀河系內很多運動的天體在數億年內不被巨大的黑洞所吸引進去呢?
  • 愛因斯坦相對論表明大型天體扭曲時空,扭曲時空是引力導致的嗎?
    按照愛因斯坦光子相對論的詮釋,時空扭曲與引力可以看作是因果關係,也就是時空扭曲讓我們感受到了引力效應,本質上可以認為引力不存在,只是時空扭曲的表現形式! 所以說,時空扭曲並不是引力導致的,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時空的扭曲?質量!
  • 為什麼我們沒有在銀河系中發現引力波?
    為什麼會這樣?這同時也困擾著Amitava Datta(雅米他法 達塔)和Chavan Chatterjee(卡文 查特基)。他們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所有已知的引力波源頭(雙星合併)都來自遙遠的星系?為什麼我們沒能在比鄰星系探測到?我猜(當然,十有八九都是錯的)我們應該把探測器精準地朝向任何方向,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發現都是偶然得來的。
  • 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一顆「流浪地球」
    對於人類現有技術水平而言,微引力透鏡法是搜尋流浪行星的最佳方式。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論,天體會對周圍時空造成彎曲,如透鏡一般對背景星光起到扭曲增強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引力透鏡效應。流浪行星質量相對較小,但也會產生微弱的引力透鏡效應。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和韓國微透鏡望遠鏡網絡(KMTN)正是利用微引力透鏡法搜尋流浪行星的兩個項目。
  • 廣義相對論驗證引力是由時空扭曲產生!
    時空扭曲產生引力,創造出神奇宇宙奇觀。牛人們總是在一開始本部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就像愛因斯坦,他的廣義相對論所提及的引力在一開始因為只是一個猜想而不被外界所認同,直到最後的以證明人們才不得不接受了這一事實。
  • 長達9000光年,銀河系最大結構被發現,卻是個「恆星託兒所」
    在銀河系中,有些地方仍在發生著面所講的這樣的事件,比如在鷹狀星雲、船底座星雲、獵戶座星雲中,仍然有大量的恆星在形成,而近日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了銀河系中有一種由相互連接的「恆星苗圃」組成的整體波狀氣體結構——「拉德克利夫波
  • 長達9000光年,銀河系最大結構被發現,卻是個「恆星託兒所」
    在銀河系中,有些地方仍在發生著面所講的這樣的事件,比如在鷹狀星雲、船底座星雲、獵戶座星雲中,仍然有大量的恆星在形成,而近日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了銀河系中有一種由相互連接的「恆星苗圃」組成的整體波狀氣體結構——「拉德克利夫波」,上面正有大量的恆星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