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星球2》劇照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記者/顧震球 金晶) 大型紀錄片《藍色星球2》於2017年10月29日開始在歐洲和亞洲的多個國家播放,受到各國觀眾的好評。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的這部紀錄片製作耗時四年多,製作團隊的足跡遍布39個國家,共進行了125次探險,水下拍攝時長達6000多個小時。該片執行製片人詹姆斯·霍尼伯恩日前接受參考文化的電話專訪,講述了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拍攝海洋需要「獨門絕技」
參考文化:《藍色星球》第一季的播放是16年前的事情了。你什麼時候想到要拍攝一部關於海洋的新紀錄片?
霍尼伯恩:攝製組是在1997年開始拍攝《藍色星球》第一季的,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20年中新一代科學技術獲得了巨大發展,因此現在到了講述新的海洋故事的時候了。我知道新技術能夠給我們講述新故事提供契機。
我們希望通過拍攝紀錄片使人們對海洋不再感到陌生,海洋也不再給人一種遙遠、冰冷和黑暗的感覺,而是可以接近的。我們會讓觀眾感到我們關心海洋裡這些非凡的主人公。這就是拍攝這部紀錄片的主要目標。
Q:在拍攝《藍色星球2》的過程中是如何運用新技術的?
A:我們開發了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技術,我們還從一些現成的技術中獲益。在現成的技術中,最了不起的要數「循環呼吸潛水技術」,這能使攝製人員在水下持續待上許多小時,而且不會產生氣泡和噪音。這能使我們在水下和魚共處的時間更長,這為我們提供機會仔細觀察拍攝對象、了解它們的個性和智力。
同時,我們自己設計了一個「巨型半球攝像機」,內裝一個帶有24英寸(約合61釐米)取景範圍的攝像機,這能夠使我們將海洋一分為二,同時拍攝海面以上和海面以下的景觀。我們還研製出一種「探針式攝像機」,其體型很小,能夠在珊瑚礁的枝節之間穿行,使人們能夠看清珊瑚礁中魚類的生活情況。
用一年時間找最好的故事
Q:拍攝到令人稱奇的鏡頭後,你們是如何將這些鏡頭串在一起,給受眾講述一個富有邏輯、內容豐富和帶有啟發性的故事呢?
A:一開始,我們並沒有馬上開始紀錄片的拍攝工作,而是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調研。我們要確保我們的經費能用在刀刃上,確保我們能夠拍攝到最好的故事。我們和許多船員和漁民交談過,以確保我們能得到最佳故事,能夠發現最好的故事。在此基礎上,我們為每一個鏡頭的拍攝準備了腳本,然後我們才開始拍攝。後來我們發現,我們去拍攝的一些生命是連科學家都不了解的,因此我們是和科學家一起進行真正的探險,並且一起共同發現,讓人非常興奮。
《藍色星球2》劇照
Q:水下攝影過程中遭遇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A:(水下世界)是個危險的世界,是一個迅速變化的世界。比如潛水時可能遇到很多潛在的危險。所以我們需要世界上最優秀的拍攝團隊去配合。你必須擁有具備最好專業素質的團隊去完成這樣的探險。同時你也需要熟知海洋的特性,了解海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當遇到洋流和潮汐的問題,遇到能見度或者天氣驟變的時候,你需要當地人的幫助。你必須十分小心應對這些情況,因為海洋是一個無情的環境,但是如果你正確地應對,它將會向你呈現出它的奧秘。同時,它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精彩且豐富的地方。
「魚跳出水面捕捉半空中的鳥」
Q:在整部影片所拍攝的過程中,什麼是你認為最精彩的瞬間,並且改變了你對於海洋的理解?有什麼讓你覺得不可思議的瞬間?
A:我覺得對我而言,最具標誌性的時刻是在我看到有一種魚跳出水面並且捕捉半空中的鳥。你要知道,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這是在之前從未看到過的,這也挑戰了你對於海洋的理解。同時當我看著撬開貝殼捕食的鞍斑豬齒魚的眼睛,我意識到,這種魚的智商比我們此前所認知的都要更加複雜和高級。當你看到石斑魚和章魚一起捕食,這是一隻脊椎動物和一隻無脊椎動物一起合作捕食,並通過它們之間的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太神奇了!這裡到處都能看到很多讓我感到深受啟發的東西和一些新的可以講述的故事。
Q:儘管現代技術有很大的改進,我們對於海洋認知仍然非常有限。你也說過,人類對於海洋的了解只有不到1%。你是否有計劃在將來繼續拍攝關於海洋專題的紀錄片,繼續探索海洋?
A:是的,我也希望能夠將工作繼續下去。因為這僅僅是個開頭。目前我們對於海洋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全世界船舶經過的區域只有海洋總面積的20%,而人類探索過的海洋面積僅僅只有1%。我十分肯定地認為海洋還有很多的未知等待著我們去了解。